可可戎
2015年8月23日,清華大學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組在RNA剪接領域獲得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該研究團隊用了6年時間,一直試圖破譯世界結構生物學公認的難題之一——剪接體的密碼,不久前終于獲得了進展,首次捕獲到了剪接體高分辨率結構。
剪接體究竟是一種什么物質?為什么科學界對它如此關心呢?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有關剪接體的故事。
維持生命不息的秘密工廠
在談論剪接體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蛋白質這種物質。我們得以每天正常穿衣、吃飯、工作、學習,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都來自于這個叫蛋白質的東西。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有機物,人體組織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質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如果沒有蛋白質,那么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那么,如此重要的物質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下面要出場的就是DNA了。
我們知道,DNA是一種像鏈條一樣的聚合物,它掌握著我們生命遺傳的密碼信息。我們長成什么模樣,都是由藏在DNA鏈條里的密碼來決定的。如果密碼決定讓你的臉長成一副完美的蛋白構架,那你的顏值就會比別人高一些;如果密碼決定讓你長出一雙健壯的大長腿,那你就能比別人跑得更快一些。
因此,人體各個部分的蛋白質是由DNA來負責“生產”的。那么DNA究竟是如何來“生產”蛋白質的呢?這里面有一個“龐大”的秘密工廠。
下面,我們的主角——剪接體終于可以出場了。
負責“去偽存真”的蛋白質設計師
在DNA“生產”蛋白質的過程中,需要3種東西,分別是RNA聚合酶、剪接體和核糖體。其工作安排是這樣的:
首先,儲存在DNA序列中的遺傳信息必須通過RNA聚合酶的作用轉變成前體信使RNA,這一步簡稱“轉錄”。
其次,前體信使RNA由多個內含子和外顯子間隔形成,必須通過剪接體的作用去除內含子、連接外顯子之后,才能轉變?yōu)槌墒斓男攀筊NA,這一步簡稱“剪接”。
最后,成熟的信使RNA必須通過核糖體的作用轉變成蛋白質之后,才能行使生命活動的各種功能。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一工作流程有點看不懂,什么內含子、外顯子的,太復雜啦,還有,為什么要進行剪接這一流程呢?
剪接的過程,說白了就是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要知道,一套DNA包含了身體的全套密碼,這其中還有很多“垃圾密碼”,也就是在進化過程中已經喪失功能的部分密碼。但DNA在轉錄時可不管這么多,一下子扔過來全套的生產密碼,前體信使RNA也什么都不管,把這套密碼全部“照抄”下來。
到了剪接體這里,剪接體發(fā)現不行啊,明明我只需要那些有用的部分,你怎么把所有的密碼材料都給我?guī)砹四兀窟@時,剪接體就要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進行剪接,把那些不需要的密碼(內含子)去掉,只留下需要的密碼(外顯子)。等剪接體全部剪接完,前體信使RNA才能變成有用的信使RNA,然后信使RNA再用這套正確的密碼“編織”出我們所需要的蛋白質。
讓我們來形象地打個比方吧,這就像是拍一部電影,前期先拍了大量的不同景別、不同角度的鏡頭,有能用的,也有后來發(fā)現用不上的,然后要進行后期的剪輯加工,剪掉那些無用的鏡頭,保留有用的鏡頭,經過選擇、取舍、分解與組接,最終使之成為一部連貫流暢、主題鮮明、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剪接體在生產蛋白質的過程中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它就像是人體工程的設計師,用一雙靈巧的手,剪接出了不同膚色、不同種類的人體。
看透這個“小不點”設計師有點難
沒有剪接體,我們的身體就會變得雜亂無章,最后不知道長出什么東西來。有研究發(fā)現,很多疾病的產生就和剪接出錯有關,比如一些癌癥就與剪接因子的錯誤調控有關。如果我們能掌握剪接體如何剪接的秘密,很多疾病難題也許就會迎刃而解。
雖然基因剪接現象早在1977年就被首次發(fā)現,但科學家一直難以看清這個家伙的真面目。第一步中的RNA聚合酶與第三步中的核糖體的結構解析已分別獲得2006年和200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而剪接體卻是一個結構復雜且變幻莫測的家伙,想要捕捉它的清晰鏡頭就非常困難。
剪接體是一個由5個不同的小核核糖核酸,以及不下于100個蛋白質所組成的大型核糖核酸蛋白質復合物,在分子界可能算是大個頭,但在顯微鏡下,它卻實在太小了。同時,因為它太活潑好動,畢竟要不停忙著做剪接工作,因此它成了“細胞內最后一個等待被解析結構的超大復合體”。
直到2015年5月份,科學界能看到的剪接體分辨率也只有29埃,即2.9納米,根本無法看清剪接體到底長什么樣。之后,來自劍橋大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一個研究組宣布,將剪接體組裝過程中一個前體復合物的分辨率提高到了5.9埃,但辨別的并不是剪接體本身。
而施一公研究小組這次是直接捕捉到了剪接體,且分辨率提高到了3.6埃,已經能很清楚地看到剪接體的具體結構,并捕捉到它的工作細節(jié)。這一發(fā)現無疑是科學界的一大喜事。
多少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步履維艱地探索剪接體中的分子奧秘,期待早日揭示這個復雜多變的分子機理,而施一公研究小組終于圓了科學家一直以來的夢,因此很多科學家紛紛為之點贊。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細胞與分子醫(yī)學系教授付向東認為:“這是RNA剪接領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也是近30年中國在基礎生命科學領域對世界科學的最大貢獻?!?009年諾貝爾生理與醫(yī)學獎得主、哈佛大學醫(yī)學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也高度評價了施一公研究組的重大突破。
不過,這一步還只是開始,科學家只是剛和剪接體這個小家伙“見了面”,將來還要更仔細地和它“交流”,獲得它更詳細的工作流程和機制,才能真正破解藏在它內部的秘密,從而真正破解生命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