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門長子
□張建中
風雨之中說閬中
□木門長子
閬中遠眺
我是不能說盡閬中之美的,因為時間在這里無法凝固,我也在這里無法停留。
一
鱗次櫛比,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魚鱗,也可以用來形容梳子齒整齊有序的排列,但現在我只能用它來描述閬中的秀美,描述那些穿越時空而來的呈現在眼前的深灰色瓦塊。天空的風吹拂著云,云的背后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太陽雨。雨水撫摸著閬中,撫摸著行走在古街中的人群,同時也在撫摸站在中天樓上觀景的我。
手里的相機早已停止了咔咔的拍攝聲,攝影機也縮進了帆布包里,藏在心里的情緒開始暢游,帶動著雨,追逐著風。流連的目光自東到西,由南到北,以中天樓為坐標,向四面八方輻射。一排排的瓦舍如行進中的士兵,噓唏與贊美聲帶著感嘆在雨氣中散開。景,這個詞在心中油然而生,在風聲雨聲里產生了別樣的搖曳。
沒有哪一個詞可以代替誕生于心中那份搖曳,一種麻癢的感覺在沿著神經中樞攀爬。它在告訴我到達閬中的不虛此行,告訴我初見閬中的怦然心動。那是一見鐘情式的邂逅,也是一場與美的交集。閬中,這座國家5A級旅游城市,沒有喧囂,也沒有浮于表面的奢華,它真實地呈現在初秋的風雨里,如一部記載時光的老電影,用無聲和絢麗述說它的歷史和浸于其中的文化底蘊。
二
歷史,在閬中這座古城應該是個什么樣子呢?傳說,許久之前的閬中居住著一個叫做華胥族的部落,部落首領名喚華胥。有一天,華胥外出偶遇雷神的腳印,她將自己的腳置入雷神的腳印之中,由此懷孕,并于日后誕下了人文始祖伏羲。后來,伏羲曾三次返回閬中,探訪母親的故地,并將自己所創(chuàng)的八卦學說留于閬中。
八卦學說成就了伏羲文化,八卦學說中的風水術則成為了閬中的經典。位于城南郊的天宮院與城中的風水館遙相呼應,用八卦學奇特的神秘向人們展示風水理念的玄妙。據說,閬中城的建造很是順應了伏羲的風水術,它三面環(huán)水,四面環(huán)山,南以錦屏山做幾案,北有蟠龍山做護衛(wèi),很有些古代帝王端坐于朝堂之上的威嚴。而這樣的威嚴推及唐代,就出現了一個演繹中的女王故事。傳言,唐李世民時期曾有大臣秘奏將有帝王誕生于西南,于是李世民急忙派遣星相大師袁天罡四處尋訪。至閬中時,袁天罡發(fā)現天生五彩,如彩鳳翔集,于是在閬中北端開山鑿石以斷龍脈。而女皇武曌后來降生于廣元便是因為袁天罡斷山所致。晚年,袁天罡與好友李淳風先后來到閬中,擇地觀天,著書立說,以致終老。
而今,天宮院門前建有碩大的羅盤廣場,廣場中央的天池中設有轉天椅。轉天椅由青銅鑄成,椅上龍鳳的圖案雕刻得栩栩如生,與天宮院龍鳳呈祥的風水格局異曲同工。羅盤周圍擺放有六十四個卦象鼓,這些石鼓上圓下方,取盡天圓地方之意。游客們坐在轉天椅中,面朝正南,以一己之力轉動椅子,便可以測算出自己的前程、財運及自身安康等。風水,這一美妙的詞語在天宮院這個地方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用觀風水的眼光看閬中,無疑就賦予了這座古城一種神秘。據說,這里的房舍皆坐北朝南,即使有建在北面的房子也一定要打通后門,由南引入嘉陵江的清涼。人們居住在這里休閑娛樂,享用風水的美妙。風水滋養(yǎng)著閬中人,也滋養(yǎng)著一群旅居閬中的文人雅客。唐代大詩人杜甫就曾兩次來到閬中,游歷時間達三個月之久,其創(chuàng)作的詩歌《閬水歌》現仍是令閬中人引以為豪的詩篇:
嘉陵江色何所似?
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憐日破浪花出,
更復春從沙際歸。
巴童蕩槳欹側過,
水雞銜魚來去飛。
閬中勝事可腸斷,
閬州城南天下稀。
三
說到閬中勝事,就由不得說到閬中人物。
在閬中,你能見到一個神話般的人物——蜀將張飛。張飛在與大哥劉備二哥關羽赤壁破曹后轉而鎮(zhèn)守閬中,期間他與閬中居民共同作戰(zhàn),共同生活。他曾與當地人共同栽桑養(yǎng)蠶,發(fā)展農業(yè)和手工業(yè),而閬中絲綢業(yè)也因此著名。在閬中漢桓侯祠,你能見到一個威猛的張飛,也能見到一個身披黃袍的張飛,它們分別端坐于漢桓侯祠不同的廟堂內。有匾額懸于廟堂之上,上繪兩條無首黃龍,如一支幽怨的曲子述說著張飛的善良與正直,貶斥著奸人的謀叛與邪惡。張飛墓位于漢桓侯祠后院,坐北朝南,呈橢圓形,寬二十五米,長四十二米,封土堆高八米。墓地上蒼松翠柏,古樹參天。
走在閬中古街,你能時時刻刻感受到彌漫在這里的張飛氣息。張飛牛肉面,張飛大街,張飛國際酒店,等等。精心包裝的張飛牛肉散滿了閬中的大街小巷。張飛牛肉黑里透紅,肉質細滑,麻辣之中透著鮮香,采取特有工藝制作而成,具有一種綿柔悠長的鹵香味。凡來閬中的游客多會帶一些回家,或者贈送好友,或者留給自己慢慢享用。張飛還有一個傲人的偉績,那就是他的忠誠仁義曾感動了很多人,在漢桓侯祠你能看到一些海外華人和國際友人留下的諸多匾額與楹聯,上面書寫的文字皆表達出世人對這位三國英豪的敬仰。
于閬中,領略貢生們的風采是閬中獨特的一景,而“風水寶地”一詞也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詮釋。閬中貢院,又稱川北道貢院,位于閬中學道街。貢院內前有考場,后有齋舍,四周是號屋,每間號房有進出小門一道。庭院中設十字形走廊,走廊兩邊設有靠背木椅。漫步貢院前院、后院、號房之間,品味這里發(fā)生過的奇聞怪事,你能領略到中國科舉制度的嚴密與威嚴,了解閬中這座古城曾有過的輝煌和驕傲。條幅、字畫、楹聯掛滿四周,各類考試制度和歷年來的貢考情況存放于柜中。據說,這里會定期舉辦一些古時科考的模擬儀式,我沒有見到那樣的盛況,卻在講解員的敘述中了解到閬中自隋朝起曾考取過四名狀元,一百一十五名進士,四百零三名舉人,二百九十一名各類貢生。可謂人才濟濟,讓人聽后不由得瞠目結舌。其中,以尹樞和尹極,陳堯叟和陳堯咨兩對兄弟狀元最為驚人。
閬中的勝事還印證在一個叫做落下閎的人身上。落下閎是中國西漢民間天文學家,巴郡閬中人。漢武帝元封年間,經同鄉(xiāng)譙隆推薦由故鄉(xiāng)至京城長安,與鄧平、唐都等一起合作創(chuàng)制歷法。他采用歲首和科學的置閏法,通過天文數據測定,在天文學史上首次準確地推算出一百三十五月的日、月食周期,即“朔望之會”。后漢武帝采用其所創(chuàng)歷法,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頒行使用,改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新歷因而被稱為《太初歷》。由此,落下閎也被稱為中國的春節(jié)老人。落下閎還是“渾天說”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經他改進的赤道式渾天儀在中國延用了兩千年。他測定出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經差),一直延用到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這位老人,用他的智慧和卓越影響著閬中,賦予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氣息。
閬中古城風貌
四
如今,人物們已然走遠,但他們對美的營造卻留給了閬中。
據說,閬中城的房舍建造源于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嬰,這個詩詞書畫皆通的皇家弟子,來到閬中后頓時被這里的風水所惑,便以中天樓為坐標,向東西南北擴展,讓每一條小巷都能到達中天樓,使每一條小巷中的屋舍都呈現出唐代建筑的宮苑格局。而建于閬中北郊的滕王閣更是氣勢逼人,遠觀如鳥鷙伏于大地,走近則如浸木香,既能讓人感受到它的風華絕代,也能感受到它獨特的帝王氣息。
閬中古城以青石鋪地,兩旁木制建筑皆呈深褐色,門窗上雕刻有各類花型,蝙蝠、蓮荷時現其中。沿街店鋪里有讓人感受精美的墓刻和沉淀于這些墓刻中的風水文化。據說,蝙蝠和蓮荷皆是“福祿壽”的象征。也據說,閬中人自古就心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逐。而現在這種追逐已然成為現實,讓一座新老文化交集的城市綻放出異樣的光彩。
收回流連的目光,飛揚的遐思也漸漸隨著雨聲停止。太陽從西南角鉆了出來,像個調皮的孩子映照著大地。陽光灑在瓦片上,映出層層推進中的綺麗,使“鱗次櫛比”這個詞越加優(yōu)美。風聲沿著長長的小巷游蕩,雨后的清涼升起在半空,沉醉隨著太陽拉長的光線跳躍。
呆呆地站在中天樓上,看雨止風歇,撫摸閬中古城的人文歷史,我心中升起的只有敬仰。泛白的雨花在青石板上慢慢地散開,如心中蕩起不舍的情愫。我不知道這地上的水花會不會隨著我的眷顧之情走遠,卻知道此時的我雖尚屬閬中,但閬中卻永遠也不會屬于我。它位于四川的東北部——一個離我家鄉(xiāng)很遠的地方。
雨后的人們在中天樓下徜徉,悠揚的小曲沿著長長的巷子回環(huán)。沉在人的流動和水的流動之間,看天看地,茫然中我竟忘記了下樓的方向。身后有燕子倏地飛過,似乎捎來張飛的問候,落下閎的揮手,和杜甫邀我同飲的預約。只可惜,我已迷失,在這閬中的雨后。
·名人軼事·
李嘉誠發(fā)名片
□張建中
有一次,李嘉誠在香港接見長江商學院CEO班三十多位同學,其中包括馬云、郭廣昌、牛根生等著名企業(yè)家。去之前,大部分同學擔心李嘉誠會擺譜拿架子,會慢待大家,也都準備好了遭受冷遇。
上午十一時三十分,同學們如約來到香港長江集團公司,乘坐電梯來到頂樓,只見七十多歲的李嘉誠早已在那里等候,見到大家后喜笑顏開,站著跟同學們一一握手,這樣的開場大家都沒有想到,都被李嘉誠的真誠所打動。
見面稍作寒暄后,李嘉誠就給大家發(fā)名片,這是大家又一個沒想到。李嘉城發(fā)名片時還給每人遞過來一個盤子,盤子里有號,讓大家抓鬮,即在拿名片時順便抓個號,這個號決定每人吃飯時候坐的桌位,這樣就可以避免到時候這些同學為誰坐一號桌、誰坐二號桌心里鬧別扭。就連后來照相也是根據這個號,按號排位,排到哪兒站哪兒,誰也不覺得尷尬。
后來有人問李嘉誠,你給人家發(fā)名片時為何還要抓鬮排號呢?李嘉誠微微一笑后說道:“每一個人都有自尊,排號就位彰顯公平,不論你身份高低、名氣大小,我一樣看待,這樣每個人都覺得舒服?!?/p>
這就是李嘉誠的精明之處,做人周到真誠,不擺譜,謙恭樸素,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和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