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智萍
初中,有一天晚自習結(jié)束之后,我還在焦頭爛額地解一道代數(shù)題,走出學校時路上已經(jīng)行人寥寥。
那是二十幾年前的一個寒冷冬夜,縣城的商鋪都已打烊,路上只有昏黃的街燈兀自閃爍。我裹緊棉衣,使勁兒蹬著自行車,穿行在寒風中。破舊的街道坑坑洼洼,我一個俯沖,自行車撞到一塊石頭。石頭不大,卻讓我連人帶車重重地摔倒在地,已經(jīng)凍僵的手掌擦破了皮,滲出血來,褲子膝蓋處也磨破了。
我艱難地站起來,搓著破皮流血的手掌,又彎腰輕揉摔痛的膝蓋。寒風刺骨,自行車鏈子也斷了,我難過得號啕大哭。周圍沒有人,夜色越來越深,我心中充滿了恐懼和難過。我抹去淚水,把自行車扛在肩上,走著走著,淚水又落下來。
我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平時沒干過什么重活兒,沒走多遠已累得氣喘吁吁,肩膀疼痛,挪不開步。可是,我不能丟下自行車不管,那是父親送給我的禮物,也是我每天上、下學的交通工具,我一定要把它扛回家!
無人的街,寒冷的冬夜,一個女孩子扛著自行車淚流滿面——這幅畫面,在很多年后,依然常常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那一夜,如果不是遇見吳阿姨,如果不是她伸手相助,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把自行車扛回家,不知道會不會被人當成偷車賊送到派出所……
那天夜里,吳阿姨在醫(yī)院照顧她生病的婆婆,她的丈夫替換她后,她才從醫(yī)院出來。她看見一個人扛著一輛自行車從遠處走來,剛開始以為那是個偷車賊,走近后才看清扛車的是個女孩兒,于是她上前來詢問。
我哽咽著把事情的經(jīng)過講了一遍,她疼惜地望著我,說:“我家就在附近,如果你相信我,先把自行車扛到我家來吧!你騎我的自行車回家,我明天找人幫你把車鏈子修好,你放學了再過來換車。”
我猶豫不決,吳阿姨善解人意地說:“要不這樣,你現(xiàn)在就騎我的車回去,你的車我先扛回去,明天你中午放學后在這條街上等我,我們再換車……”
聽到她這么說,我臉紅了,原來我的擔心她都理解。我鼓起勇氣說:“沒事,先把車扛到你家吧,我相信你。”就這樣,我重新扛起車跟她回家。吳阿姨一手扶車一手幫我托著車把,讓我不那么辛苦。她家真的就在附近,不到十分鐘我們就到了她家。進屋后,她泡了一碗熱熱的紅糖水給我喝,還找來碘酒和紅藥水幫我清洗擦破皮的手掌,連淤青的膝蓋也抹了藥膏。弄完這些,吳阿姨說:“放心吧,明天中午放學后,你就來把車換回去!”
出了門,我騎著吳阿姨的自行車回家,一路上感動得又想流淚。
第二天中午放學,我騎著吳阿姨的自行車去找她時,她已經(jīng)找人把我的車鏈子弄好了。我很感激她,一再道謝。她笑著說:“沒什么,一點兒小事而已。我家閨女只比你大幾歲,她在外地讀書,也得到過很多好心人的幫助……”
這件事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二十幾年,我家也從縣城搬走十幾年,但我至今依舊記得吳阿姨慈眉善目的樣子,記得那個寒冷卻又溫暖的冬夜,記得那碗又熱又甜的紅糖水……那些溫暖我一直不曾忘懷,我也努力讓自己做一個能夠溫暖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