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代吉白瑪央吉
(①中央民族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 北京100872②西藏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 西藏拉薩 850000)
青海循化文都鄉(xiāng)民間儀式舞蹈“拉載”的表演及文化內(nèi)涵分析
萬代吉①白瑪央吉②
(①中央民族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 北京100872②西藏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 西藏拉薩 850000)
文都鄉(xiāng)的“拉載”歷史悠久,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儀式舞蹈。學(xué)術(shù)界對青海熱貢地區(qū)的“六月會”關(guān)注和研究的比較多,但缺乏對文都鄉(xiāng)“拉載”的研究和論述。文章以2012年對文都鄉(xiāng)“拉載”的調(diào)研資料為依據(jù),參閱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描述了“拉載”這一獨特的民間儀式舞蹈的表演程式,并對神舞的靈魂人物“拉哇”這一角色進行訪問與分析,探討了這種儀式舞蹈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
拉載;文都鄉(xiāng);儀式舞蹈;巫師
關(guān)于文都鄉(xiāng)“拉載”的源頭,大家認為可以追溯到吐蕃時期。訪談中幾位老者認為:“拉載”是從赤松德贊時期開始的,因為當時戰(zhàn)爭勝利了,將士們在達加坡上和同仁地區(qū)過來的人一起跳舞祭神慶祝,后來演變成現(xiàn)在的“拉載”。當時帶兵的將領(lǐng)是達加三兄弟,他們是從后藏帶著兵來到文都一帶打仗的(在本地還有達加三兄弟的“希達”,即地域神),戰(zhàn)爭勝利后在達加坡上慶功結(jié)束,就回了后藏。
文都鄉(xiāng)各村都有“拉載”,主要在春節(jié)期間舉行。屆時人們穿著盛裝,一般只要能參加的男性都會參加,年長一點的舉著袖子;年輕的敲著神鼓;“賢能者”拿著旗子跟在“拉哇”后面;老者則坐在桌前觀看,在神舞表演間隙人們會歌舞娛樂。
“拉載”以鼓點掌握表演的程式,有一點鼓、三點鼓、五點鼓、七點鼓、九點鼓等,各村大體一樣。一般從簡單的一點鼓開始,逐漸變復(fù)雜。大家認為舞蹈的鼓點由“拉哇”決定,而“拉哇”則是所降神靈的代言人,即他所跳的舞就是他所降的神的舞姿,那么“拉載”就是神所傳授的舞蹈?!袄d”的鼓點基本一致,但也有所差異。各村的舞蹈有所不同,同一村莊的舞蹈動作也因為“拉哇”的不同而有變化。據(jù)村里老人回憶,牙訓(xùn)村以前有一位叫班丹爺爺?shù)睦郏档氖琴F德的文昌神,據(jù)說平時他不會說漢語,但降神后只說漢話,而不會說藏話。他降神后跳的種類也很多,鼓點中有漢式敲法;隊形變化也比較多,其中有大家圍成圓圈,邊敲鼓邊聚攏而后又邊跳邊分散開等隊形。降不一樣的神,舞蹈動作就會有所改變。比如牙訓(xùn)村有四位主要的地方神,拉哇在跳的過程中也會不斷地變換神,用一些特征性的動作來說明現(xiàn)在降在身上的是哪位神。拉哇降了后山的神(善神),動作比較舒緩;左山的神有胡須,所以有撩胡子的動作;如降的是前山的神,因為是女神,就會有梳頭發(fā)的動作;所以如果拉哇此時在梳頭說明現(xiàn)在降在他身上的是阿媽扎瑪即前山的神。[2]
牙訓(xùn)村“拉載”的表演情況如下。
(一)表演時間
過去“拉載”從春節(jié)的初一就開始跳,初二是姑娘回娘家的日子,初二休息;初三、四村里跳;初五整個隆哇(有七個村莊)在“散毛唐”[3]跳拉載;初六在村里跳;初七是消除敵神祭祀戰(zhàn)神(???????)的日子;初八、九也在村里跳;初十一、十二扎西,意為結(jié)束,吉祥的結(jié)尾。現(xiàn)在只在春節(jié)的初一、初三、初五、初七、初八這幾天跳拉載。
(二)祭祀對象
牙訓(xùn)村的“拉載”(神舞)在每年春節(jié)初一、初三、初五、初七表演。其中初一、初三主要是對地方神的祭祀;初五舞蹈祭祀的對象是阿尼奧日本地六個村莊的地域保護神(是本地的希達);初七舞蹈祭祀的對象主要是本地人的戰(zhàn)神扎西華白(也是本地的誕神)。本村中有四個地方神,分別駐錫在村莊四周的山上,其中三座山在村后,即,中間是扎西華白,左邊是扎德納布(黑色御敵神),右邊是贊布特麥(無敵神),村前面是阿媽哲麥(紅巖女神),其中扎西華白屬于主要的地方神,是本村的戰(zhàn)神和誕神。
1.表演程式。初一的表演過程:首先天不亮上山到“杰拉扎西華白”(誕神扎西華白)處煨桑[4],頌經(jīng)文祭酒,祈禱神勝利!之后開始敲鼓,節(jié)奏為一點鼓,準備降神。兩個人扶著降神者“拉哇”,鼓點節(jié)奏逐漸加快直到神降到“拉哇”身上?!袄邸笔疽馍裎栝_始,鼓點為一點鼓,兩步敲一次鼓。在降神者的指揮下圍“?!迸_繞三圈,后邊舞邊下山。在山下,村里人在等候迎接舞者,手里拿著哈達、酒、蘋果等。其中哈達獻給“拉哇”,蘋果是祭神的貢品,酒獻給舞隊中的人。下山后首先去“瑪尼康”(一個村莊集體聚會的地方,也是平時念經(jīng)轉(zhuǎn)瑪尼祈禱的地方)煨桑,圍繞瑪尼康舞三圈?,斈峥道镉斜镜乇Wo神的塑像,叫扎西華白,他的形象是一位騎著騾子的僧人,右手拿著寶瓶,寶瓶上有如意寶,左手拿著盛如意寶的盤?!袄邸奔拔枵咴诖诵菹⑵?,商量今天表演的程序、要遵守的規(guī)定,由“拉哇”主持。之后去吃早飯,吃完后再回瑪尼康,重新降神,從瑪尼康舞至村北白塔前,在白塔前神舞先圍繞白塔一圈,群眾也在。后在白塔前舞,首先是一點鼓、之后三點鼓、五點鼓、七點鼓、九點鼓依次表演。在舞蹈間隙由“拉哇”指點其他的人唱歌,“拉哇”指定的人不能違背,因為他此時代表的是神(扎西華白),歌舞是對他的供奉。
舞蹈的中間會休息幾次。到中午時首先向白塔磕三個頭,后送神。人們排隊三、四排,“拉哇”面向白塔,先敲一點鼓由慢到快,倆人扶著“拉哇”,經(jīng)過一段激烈的舞蹈,將神從“拉哇”身體上送走,“拉哇”高跳三次,大家齊喊“拉加洛!”(神勝利!)結(jié)束。
2.初三表演過程。初二晚上在自家煨桑,晚上上山,是給“希達”拜年,認為越早越好。帶酒、油炸餅類、桑載[5]等。初三天剛亮大家開始跳神舞,程序與初一一樣。下午全村做好中午飯主要是菜、包子等,大家在白塔前開始歌舞娛樂。
3.初五表演過程。一個隆哇(七個村,即,牙訓(xùn)、曲加干麻、曲加公麻、修倉、拉龍哇、娘倉、扎塞克等)的人們?nèi)グ⒛釆W日(地方神名)山下的“拉則”前煨桑祭祀,七個村都表演,但有會和不會的,每年有三、四個村莊表演。娘倉有一位“拉哇”主要降阿尼奧日,人們一般認為降下的神是阿尼奧日的一個侄子。所以先到娘倉,娘倉人要準備食物飲品等款待跳“拉載”的人。娘倉的“拉哇”先降神,降了神后,他要指點整個儀式的過程,然后七個村的舞者要統(tǒng)一表演形式,跳娘倉“拉哇”所授予的舞蹈。
4.初七表演程序。文都地區(qū)認為這天是個忌諱出門的日子(尼納),認為這天出門會遇到敵對的勢力,要在家里祭祀戰(zhàn)神,消除這些不利的因素。有的村莊只煨桑,有的村莊煨桑、跳神舞。這天人們會將山羊、綿羊等放生。不跳神舞的地方大家聚到瑪尼康,女性念六字真言、卓瑪經(jīng)等,男性頌經(jīng)文,認為神舞與此有同樣的功效。還要做一個人形朵瑪代表邪惡,在神舞的過程中刺殺并焚燒。不跳神舞的村莊,這天要做朵瑪,誦完經(jīng)后,四、五個人抬著朵瑪,經(jīng)過卦算,將朵瑪先焚燒后扔掉并扔石頭,回來的路上不能回頭看。晚上表演獅子舞、虎舞,獅子和虎各由一個老人帶領(lǐng),都要帶面具。先出場的是領(lǐng)虎的老人,老人經(jīng)過開場以及探尋此地的情況后,回去領(lǐng)虎出場,虎以激烈的舞步跳躍著出場;后領(lǐng)獅子的老人出場經(jīng)過短暫開場,再領(lǐng)獅子出場,獅舞比較舒緩。兩個老人在談話的過程中分析該地的情況,認為本地有一些邪惡的敵人(虛幻的)需清除。后虎與獅子邊舞邊四處尋找邪惡的東西。表演的時間比較長,中間會休息數(shù)次。休息間隙,人們會獻食品比如油炸果子、水果、錢等,訴說自己的愿望,而兩位老人將如愿說一些吉祥的話。比如有人疾病纏身,要求賜予獅鬃,老人就會說,從今天觀看虎獅舞起,你的身體會好起來,不會有疾病纏身。有人面臨考試希望順利通過,有人求子嗣等等,人們會借此機會消災(zāi)祈福。
扎西(吉祥的結(jié)尾)那天人們將神鼓置于身前,跳拉載時圍成圈邊跳邊聚攏又散開。結(jié)束時大家齊喊“拉加洛”(神勝利?。袄d”結(jié)束。
文都鄉(xiāng)的人們認為一年的祭祀祈禱活動還不如跳一天“拉載”?!袄d”是香巴拉的祈禱,與一年的誦經(jīng)祈禱有相同的功德。以前跳“拉載”的時候,走不動路的老人都要轉(zhuǎn)三轉(zhuǎn)。人高興神也高興,可以消災(zāi)祈福,神會保佑村莊的人畜興旺,消除一切災(zāi)禍。
以前文都鄉(xiāng)每個村莊都會有“拉哇”,在訪談中人們都會提到以前“拉哇”的各種神通,比如開“紅山”(用刀在額頭劃開口子,以血獻祭),給村民插口釬等。有的“拉哇”降神后體型會變大,衣服都會撐開。“以前的拉哇很厲害,有的降神后喝兩斤酒,神散了后連酒的味道都沒有;還有的拉哇降神后開紅山,用血祭神;檢闊的拉哇降神后用矛刺向肚子,一點事也沒有。1957年的時候他將帶血的矛用哈達綁起來供在了護法殿”。[6]
“拉哇”要看身世,一般在家族里傳承?!袄邸币交罘鹎伴_啟,才能降神。如果一個村莊需要“拉哇”,就要向活佛請示,從“拉哇”家族里找?!袄邸苯档纳褚灿懈叩?,有的“拉哇”降的神比較低,在較高“拉哇”前降不了神。“拉哇”主要降“希達”類的神,高層次的護法神是降不了的。這些神一般是世間神,幫助人們實現(xiàn)今生的諸種訴求,不掌管來生的事。如果“拉哇”得到活佛的加持,地位就會升高,他所降的神如果得到活佛的祭祀加封,“拉哇”的地位也會提升。
先前的神舞表演,首先需要“拉哇”祭神、請神、降神、送神,“拉哇”在“拉載”前要清潔身體,保持潔凈。神降到“拉哇”身上后,在“拉哇”的帶領(lǐng)下跳神舞?,F(xiàn)在文都鄉(xiāng)大家比較認同的只有一位叫道洛的拉哇,他是向玉隆哇的人,大家認為他是一位真正的“拉哇”,會去向他問卦治病。筆者在調(diào)研的過程中,也專門去拜訪了他,了解“拉載”的情況,并感受了他降神的過程。以下引自他在降神后說的關(guān)于“拉載”的一些事。
“‘拉載’是對非人的祭祀,供品,是對神的祭祀、供養(yǎng)。以后不管我有沒有機會,只要其他村莊有‘拉載’我都會降到‘拉哇’的身上去‘拉載’,不會讓‘拉載’的習(xí)俗斷了。文都寺院我在護法神殿降神‘拉載’過,還希望在文都的群眾中‘拉載’,這樣其他地方也會有‘拉載’的愿望。去年前年也降到身體里‘拉載’過一次,還是希望這種習(xí)俗不要斷,這是拉(神)和魯?shù)墓┢?。你是‘希達’的哪個階層,你是神還是鬼,對這些的判斷也有幫助。‘拉載’是一個好的舞蹈,但現(xiàn)在,人們有了其他的娛樂,這種習(xí)俗可能會斷,但我還是會努力,我是二十五個活佛開啟過的,我會為了眾生的幸福而努力?!?/p>
“拉載”是一種鼓舞,鼓舞是人類最早的舞蹈形式之一。原始社會時期,還沒有鼓時,有擊石為樂的說法?!渡袝ひ骛ⅰ分杏小皳羰允?,百獸率舞”這樣的記載,說明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有敲打著石器,模仿百獸的動作跳舞的習(xí)俗。傳說藏族祖先生活的情景是這樣的:“原始時期的藏人是紅臉羅剎,當場殺生當場吃,擊石為樂,模仿野獸起舞,用鮮血和生肉祭祀神靈。”[7]后來惡禽猛獸經(jīng)常出沒傷害人畜,偶爾有人敲擊曬干的獸皮,發(fā)出意想不到的轟響,這使兇猛的野獸被嚇跑。緣于此,藏族先民們將獸皮制成鼓作為神器,并認為它有神奇威猛、震懾邪魔的力量。鼓舞也由于鼓的神圣性帶有了祭神祈福的功效。苯教大量使用鼓,如“達如鼓”作為祭祀時專用的鼓。藏傳佛教也大量使用鼓,這使得各地藏族的民間鼓舞就顯得豐富多彩,各具特色。鼓既是伴奏的唯一樂器,也作為溝通神靈的器物,具有她的神圣性。
圖1 神鼓
“拉載”中使用鼓的形狀為半圓形單面鼓,鼓把上有鐵環(huán)。在舞蹈時有敲一下鼓再搖一下鼓把上鐵環(huán)的動作,這樣既有鼓的聲音又有了鐵環(huán)相撞的聲音。鼓的制作一般由鐵匠用鐵做成半圓的鼓架,再將山羊皮蒙在上面,敲起來很響。人們認為鼓很神圣,叫它神鼓,平時是不能敲響神鼓的,只有在“拉載”時才可以敲。敲神鼓可以祛病,保佑莊家豐收,防冰雹、旱災(zāi)等,可以代替誦經(jīng)的功德。鼓是神舞的唯一伴奏樂器(見圖1)。
敲鼓時的情景有位訪談?wù)哌@樣形容:“鼓的聲音大,鼓的聲音神聽了高興,人聽了鼓的聲音,頭發(fā)都會立起來,也很高興,自己都好像能降神?!盵8]
旗子在神舞中也是一件重要的物品?!袄d”時旗很重要,在“拉哇”之后要有人舉旗子。旗的顏色有規(guī)定,牙訓(xùn)以上村莊的旗子是黃色的,牙訓(xùn)以下七個村莊的旗子是白色的,曲加公麻是紅色的旗子。這旗子被認為是以前國王給予的標志,是由以前軍隊的兵旗流傳下來的。在“拉載”的隊伍中,一般“拉哇”在最前面引領(lǐng),之后是舉旗者,以前舉旗者之后是拿劍而舞的人,現(xiàn)在是拿著神鼓的人們,敲神鼓而舞,小孩拿著福劍跟在隊伍的最后。大家認為以前跳“拉載”的人可能是士兵。“拉載”是對古代戰(zhàn)爭的活態(tài)記憶,也說明拉載在吐蕃時期就大體形成了現(xiàn)在的表演形式。
地方神的主要地標是“拉則”?!袄d”的儀式主要也是從“拉則”處煨桑祭祀后開始的?!袄瓌t”(纋繿?),藏文字面意為“山尖”、“山頂”的意思?,F(xiàn)今又譯為“箭叢、箭垛、插箭臺、神宮”等等,還有“山神祭祀處”和“地方神之宮殿”等解釋,還沒形成統(tǒng)一的翻譯,一般由藏文音譯。關(guān)于“拉則”的起源有幾種說法:藏族著名學(xué)者更登群培認為它源于贊普時代,松贊干布在紅山修建宮殿之后,宮頂插箭做裝飾。后來在贊普居住地插箭,作為權(quán)威的象征,從此成為一種宗教習(xí)俗。才讓教授認為,“拉則”習(xí)俗來自原始社會時期部落間的戰(zhàn)爭,“參加戰(zhàn)爭的軍隊遠征他鄉(xiāng),為不走錯路而以箭作為路標,后來發(fā)展成為代表戰(zhàn)死沙場勇士的標志,即英雄的靈魂。這種英雄靈魂能保護自己的軍隊而壓制敵人,逐漸又演變?yōu)橐环N敬靈的儀式,即今日之‘拉則’?!盵9]在青海同仁地區(qū)“六月會”時有“拉則”祭,對這種祭祀儀式的起源,當?shù)厝俗匪莸酵罗瑫r期的戰(zhàn)爭?!霸谡鲬?zhàn)中,一位將軍和他的部下陣亡。人們把他們安葬在高山上,又怕狼盜食他們的遺體,便在靈旁插上刀劍。第二年,將軍陣亡的忌日,人們在他的靈前聚會,懷念陣亡者,供祭食品,祈求他們的英靈保佑人們平安無災(zāi)?!盵10]
上述表列行政院與立法委員對于防制跟追糾纏行為提出之草案內(nèi)容后,筆者認為法案整體上仍有許多值得檢討之處,以下即提出本文的檢討與建議:
從“拉載”的歷史傳說及舞蹈內(nèi)容來看,“拉載”在佛教傳入藏地之前就已存在,是一種由巫師帶領(lǐng)表演的祭祀地方神的儀式舞蹈。在吐蕃時期這種儀式舞蹈中加入了慶祝戰(zhàn)爭的勝利、祭祀戰(zhàn)爭亡靈的內(nèi)容。后來人們把對亡者的祭奠與本地保護神的祭祀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愿望都融入到“拉載”中暢快淋漓地表達出來,是神人共樂的儀式活動。所以“拉載”是一種結(jié)合了多元文化現(xiàn)象的儀式舞蹈,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首先,在佛教影響不斷擴大的過程中,“拉哇”人數(shù)在不斷減少,活佛在“拉哇”的認定中起關(guān)鍵性的作用。由于“拉哇”這類前佛教時期的主要神職人員,所依靠的是佛教傳入之前藏族人的宇宙觀以及宗教觀念,主要的職能是幫助人們完成今生諸種愿望,多為世俗的利己的思想,與佛教出世利他的宗教教義相違背,所以從本質(zhì)上他們得不到佛教高僧大德的支持,但由于具有較強的民間基礎(chǔ),所以至今仍然留存,但人數(shù)與之前相較已是大幅度下降。由于“拉哇”是神舞表演的主要角色,所以好多地方為了舉行“拉載”,就在村中選幾名扮演“拉哇”的角色。這使得“拉載”這種儀式舞蹈的神圣性受到影響,由于大家知道“拉哇”是被扮演的,所以當“拉哇”做夸張、激烈的動作時大家會哄笑起來。長此以往,“拉載”從神圣的祭祀宗教舞蹈可能會逐漸演變成娛樂性重于神圣性的舞蹈。同時“拉哇”的技能或神通也降低了不少,如之前的“拉哇”會“開紅山”、“插口釬”等,現(xiàn)在文都地區(qū)已沒有“拉哇”會這些技能。
這類神在進入佛教的萬神殿后,大多成為低層次的世間神。在藏族龐大的神靈體系中,根據(jù)佛教的六道輪回及三界理論大體可劃分為世間神和出世間神兩類。佛教的終極目標是不再進入六道輪回,而民間祭祀對象是一類沒有出六道輪回的神靈——“世間神”。陷入輪回的根就是貪欲,對物質(zhì)和感受的一種享受和貪戀。它們對物質(zhì)或感受的享受、迷戀使它們有諸種貪欲,所以人們投其所好,以各種祭品祭祀取悅之。世間神在享用了這些祭品后就要實現(xiàn)人類的諸種愿望和祈求。而出世間的諸神,已舍棄了這種貪欲,所以就不會受到物質(zhì)的誘惑。佛教傳入后,這些神靈就被收服為佛教神靈體系中底層的神靈。這與它們自身具有很多世俗性,與佛教出世的主張相違背有關(guān),也由于它們是被收服和同化的對象,它們擁有的能力及職能與滿足人們各種世俗的事物有關(guān),與人類是“互惠”的關(guān)系。民間祭祀對象中的神與鬼怪的界限也不是很絕對的,神靈系統(tǒng)中既包含著善良、保護人類并受人尊崇的“神”,也包括危害人讓人害怕的精靈、妖魔。神與魔雖然對立,但并不絕對。神與鬼怪之間也是可以轉(zhuǎn)換的,在野外游蕩的惡魂經(jīng)過調(diào)服也能成為一方的保護神。民間的祭祀對象也不總是善良、超凡脫俗的,它們中有脾氣暴躁者,有容易受傷害者,有的還像一個容易嫉妒的家庭成員。所以這些有著魔性的神靈形象在佛教傳入過程中從當初的將士、威猛的形象向平和的僧人形象轉(zhuǎn)變。在采訪中人們說之前的扎西華白是武將的形象是憤怒的戰(zhàn)神,后來級別高了穿上了袈裟,性格也從憤怒變?yōu)槠胶?。同時一些儀式的內(nèi)容也開始佛教化,比如之前的“紅祭”現(xiàn)在被糌粑做的朵瑪取代。以前“拉載”鼓手之后是拿著劍的人,現(xiàn)在很少看到。所以“拉載”由之前的祭祀地方神、亡靈等的祭祀目的逐漸成為香巴拉的祈禱,成為人們積累功德的一種方式?!袄d”在不斷佛教化的進程中,其原初的意圖與功能在不斷轉(zhuǎn)化。
最后,在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拉載”這種傳統(tǒng)的民間儀式舞蹈受到?jīng)_擊。2007年5月,循化龍鼓舞(拉載)被列入青海省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加以保護。青海省相關(guān)部門重視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大力提倡發(fā)展民族民間文化,認為道幃藏族鄉(xiāng)寧巴村的“拉載”形式多樣、程式完整,非常重視?!袄d”開始有藝術(shù)化、舞臺化的發(fā)展趨勢。但是年輕的一代喜歡新鮮、時尚的娛樂方式,而不愿意參加“拉載”儀式活動?!袄邸钡娜藬?shù)在今后可能還會減少,甚至消失,那么在沒有真正“拉哇”主持的“拉載”儀式舞蹈是否會衰退?這些問題都影響著“拉載”的繼承與發(fā)展。但與此同時,村民將“拉載”與佛教理念的有機結(jié)合,使得人們熱衷于“拉載”儀式的舉行,這也將使“拉載”在不斷適應(yīng)現(xiàn)實的過程中有了新的活力。
注釋
[1]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概況編寫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概況[M].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46.
[2]關(guān)于牙訓(xùn)的地方神在后面的論述中有詳細的說明。
化之意。
[6]引自訪談。訪談對象:達杰,文都鄉(xiāng)檢闊隆哇日芒村人,訪談時間:2012年1月28日,訪談地點:日芒村達杰家。
[7]邊多.西藏音樂史話[M].北京: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2006:4.
[8]引自訪談。訪談對象:才讓頓智,文都鄉(xiāng)牙訓(xùn)村人,時間:2012年1月27日,訪談地點:牙訓(xùn)村才讓頓智家。
[9]華銳·東智.祭祀山神話插箭[J].中國西藏,2005(4):74.
[10]陳景源,等.青海省同仁地區(qū)民間宗教考察報告[J].西北民族研究,1999(1):60.
[1](奧)內(nèi)貝斯墓·沃杰科維茨.西藏的神靈和鬼怪[M].謝繼勝,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
[2](奧)弗洛伊德.圖騰與禁忌[M].文良,文化,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3](英)菲奧納·鮑伊.宗教人類學(xué)導(dǎo)論[M].金澤,何其敏,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4.
[4](法)石泰安.西藏的文明[M].耿昇,譯.北京: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2005.
[5](英)弗雷澤.金枝[M].徐育新,等,譯.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6.
[6]霍夫曼.西藏的宗教[M].李有義,譯.北京:中國科學(xué)院民族研究所編印,1965
[7](意)圖齊.喜馬拉雅的人與神[M].向紅笳,譯.北京: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2005.
[8](意)圖齊.西藏宗教之旅[M].耿昇,譯.北京:中國藏學(xué)出版社,2006.
[9]丹珠昂奔.藏族神靈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1990.
[10]劉立千.藏傳佛教各派教義及密宗漫談[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11]廖東凡,雪域西藏風(fēng)情錄[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9.
[12]張琪亞.民間祭祀的交感魔力[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3.
[13]赤烈曲扎.西藏風(fēng)土志[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14]瞿明安,鄭平.溝通人神——中國祭祀文化象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15]劉志群.西藏祭祀藝術(shù)[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6]馬盛德,曹婭麗.人神共舞——海宗教祭祀舞蹈考察與研究[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5.
[17]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tǒng)宗教綜論[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18]周錫銀,望潮.藏族原始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A Discussion on Lhadzai,A Folk Ritual Dance Performed in Wendu Township of Xunhua County,Qinghai Province
Wan Dai-ji①Padma Yangkyi②
(①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②School of Art,Tibet University,Lhasa,Tibet 850000)
Lhadzai,a folk ritual dance performed in Wendu Township,has a long history and unique features.“June Festival”celebrated in Regong region of Qinghai Province attracts more attention of academia,but the folk ritual dance performed in Wendu Township has not yet been discussed and researched formally.This article,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 research data colleted in 2012 and relevant literature,describes the unique performance of the folk ritual dance.The dancer of the leading role was interviewed,and the role was analyzed.Moreover,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this ritual dance are discussed as well in the article.
Lhadzai;Wendu Township;ritual dance;necromancer
10.16249/j.cnki.1005-5738.2015.04.012
K892.24
A
1005-5738(2015)04-075-007
[責(zé)任編輯:蔡秀清]
2015-10-21
中央民族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博士后在站階段性成果之一,2015年度西藏大學(xué)珠峰學(xué)者人才發(fā)展支持計劃杰出青年學(xué)者項目“藏族儀式舞蹈研究”階段性成果。
萬代吉,女,藏族,甘肅夏河人,中央民族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在站博士后,西藏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藏族歷史文化、藝術(shù)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