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飚
LI Biao
1972年出生
1994年入學東南大學建筑學院(碩士)
2003年入學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博士)
2004年入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計算機CAAD軟件MAS學位)
2008年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
現任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博導
全國建筑數字技術教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面對“東南建筑學人”的邀請,誠惶誠恐,本想婉拒:其一,仍身處其中,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享受著東南大學的諸多厚遇,自然缺失了驀然回首的時空;其次,雖在學術圈摸爬多年,但至今遠不及“學術成就”的高度;況且,雖年近半百,自認為還沒到追憶過往的年紀。但稍加思索后便悻然應諾,原因多多: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是一個極具包容性的學習與教研圣地,它可以寬容為理想而走彎路的諸多存在;東大給了我許多放眼世界的機遇,并在挑戰(zhàn)中不斷實現自我提升;恍惚間,自己可以回到從前,也便多了一次追憶和自嘲的機會……
與東南大學建筑學院結緣已有20多年,盡管許多久遠的意識已成為記憶的碎片,但珍貴的時刻總能從游絲中萃取并凝固成價值所在。
1980-1990年代,業(yè)界有一個響亮的組合:“正陽卿”小組,這里聚攏了一批精于實干的建筑學者,并在教學和科研中形成了嚴謹治學、學術民主、提攜晚輩的風格。1994年9月,我有幸成為小組中的一名學員,師從王文卿教授,所有碩士研究生的專業(yè)研習均由鐘訓正教授和王文卿教授親臨指導。鐘訓正教授樸素的人格兼顧嚴謹的科研作風,王文卿教授學識淵博又不失風趣與幽默,只言片語便會逗得大家開懷大笑。記得當年熬夜趕圖,王先生會不期而至,在確認工程進展順利后,先生經常會摸出酒來共飲,酒到興處也會在手繪圖上即興潑彩或題字些許。后來一直想找機會問先生,如果工程有礙,先生會不會悄悄把酒帶回去?可惜一直到王先生2003年仙逝也沒找到機會相問。
1997年9月,作為一名年輕的老師留院任教,角色的轉變需要全方位解析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集體。單踴大哥有無窮的智力游戲展示;龔愷老師化解疑問于觥籌;成玉寧老師淡定而從容……兩年后,我執(zhí)教三年級,當時的教案已經經過試驗、脫換和修正,并取得了相當的成果和重要認知,這使得建筑學的基本問題更為明晰化,記得參加大三教學改革的老師有韓冬青、趙辰、馮金龍、吉國華、葛明、童滋雨、薛力、朱競翔等。當年大三的學生應該非常慶幸,如此強大的教育團隊只為大三建筑設計課程的教研!
2004年秋,我有機會參加建筑學院與瑞士蘇黎士聯邦理工學院為期一年半的交流活動,從此開始了建筑設計生成方法的探索。瑞士風云際會的經歷使我受益至今,從蘇黎士聯邦理工學院CAAD研究組汲取到全新的建筑學理念和兢業(yè)的治學方式。在這兒我有幸結識以盧德格爾·霍夫斯塔德(Ludger Hovestadt)教授為首的一批科研狂人,他們一直位居當今歐洲CAAD先進水平。2010年,師從鐘訓正院士的博士論文《基于復雜系統(tǒng)的建筑設計計算機生成方法研究》獲得全國優(yōu)秀博士論文提名,這得益于鐘先生精心點撥和熱忱鼓勵。
在東大,我沒學會逢迎,更不會屈身做戲。人生可以有多種表演,但不必拒絕技術和科學的嘗試;東大教會我對一切貌似客觀的絕對真理懷有戒心,并敢于質疑既有的體系;東大也教育我不要陷于獨斷,在孜孜于完美的終極答案中保持多義性和開放性,塵囂遠遁,雜念皆消。
1《建筑生成設計》
2 生成設計-模式識別
3 數字鏈工程實踐
4 數字鏈-青奧風情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