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含玉
坐在最后一排的日子
◎水含玉
長這么大我只坐過兩次最后一排。
第一次是在初中。那天下午第一節(jié)課,預備鈴剛剛響過,老師還沒有來。我正轉(zhuǎn)身和后面的同學說話,恍惚記得好像是在談論文學社的什么事情。我正興高采烈得意忘形,完全沒有看到出現(xiàn)在門口的班主任。老班的嚴厲是出了名的,全班瞬間就肅靜下來。而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老師眼中的怒火已足以將我點燃。我想,我完蛋了。
我果然完蛋了。老師怒氣沖天地說:“水含玉,搬上你的桌子,坐到最后一排去!”
我簡直嚇懵了!雖然一直都知道老班很嚴厲,但從小我就奢侈地享受著老師們的寵愛,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老師會因為這樣一件小事對我發(fā)這么大的火,而且還給了我這么重的懲罰!要知道,在班級里,只有那些不學習的“差生”才坐后幾排的。
一直到幾個好心的男同學在一片死寂中幫我把桌子從第一排挪到最后一排去,我才在眾目睽睽之下低著頭穿越一整條過道,我覺得自己的臉燙得簡直要燒起來了。
等我坐定,老師才緩緩地說,我的座位她還為我空著,只要我好好表現(xiàn),一星期后就可以坐回去了。我遙遙地望著那齊齊的座位中屬于我的空間,有一種想哭的沖動。
老師一走,后排的同學竟歡呼起來,他們朝我喊著“歡迎歡迎”。面對他們,我尷尬得不知如何是好,要知道,平時除了偶爾幫他們解決一兩道英語題,我們幾乎沒怎么說過話。
但無論如何,接下來的一周,我的日子將在最后一排度過。
那時的我才終于開始相信一個教室兩片天,最后一排與前面真的是天壤之別?,F(xiàn)在,再沒有人與我激烈地討論物理題,也沒有人同我進行英語對話,我周圍的同學都只是在上課時默默地讀小說,下課后瘋狂地談游戲。身后,只有掛滿腳印的墻和幾把拖著泥水的墩布。我在格格不入的空間中顯得那樣孤獨無助。
而讓我很感動的是,幾乎每一位老師進來,問的第一句話都是:“水含玉呢?”老師們竟都沒有忘記我。通常,最后一排的學生是不會被老師記起的。
于是,我在感動中勉強維持著自己對學習的熱情,繼續(xù)認真聽課,積極回答問題,努力配合老師,甚至比從前更加用功,仿佛在證明什么似的。老師也真的給了我太多額外的關(guān)愛,上課投給我信任的目光,下課給我講因為看不清而沒有聽懂的題,甚至有老師愿意走到后排來講課。老師們都很奇怪,被抓住懲罰的為什么會是我。政治老師說我好可憐哦,語文老師說班主任是在殺猴給雞看……
坐在最后一排的日子里,我確實成了教室里最特殊的學生。
有一節(jié)課,我忘記了帶書。同桌男生捧著一本厚厚的小說,沒有要聽課的意思。我說:“借一下你的書好嗎?”他從書包中掏出書來,遞給我,說:“給你?!本鸵驗檫@兩個字,老師忽然走下講臺,提高嗓門對他說:“你不學習就愛干嘛干嘛,不要影響人家!”
同桌撇著嘴冷冷地笑了下,說:“她問我借書?!笨衫蠋熑匀粓孕潘窃凇坝绊憽蔽摇K谎圆话l(fā),只有一臉嘲諷的表情。
老師走了,我小聲問同桌為什么不解釋,同桌還是那副不屑一顧的表情:“沒啥,習慣了。”我心頭忽然瑟瑟地一動。
是啊,我們都已習慣了老師的目光永遠停留在前排,習慣了藐視甚至無視那些“差生”。更可怕的是,他們自己也早已習慣,習慣把自己緊緊地包裹在一副無所謂的表情下,習慣在最后一排堆滿灰塵的角落里孤獨而無奈地面對周遭的冷眼,面對天書似的課程,面對空虛遙遠的未來……
后來,在各科老師的勸說下,老班終于動了惻隱之心,一周不滿就把我調(diào)回了原位。離開后排的時候,同桌熱情地幫我把桌子搬到了前面。站在第一排,他望著陽光中飛揚的粉筆沫,淡淡地說:“還是回來好,你和我們本來就不是一路人。”
那一刻,我真是百感交集。望著黑板上老師親切的字體再次離我那么近,那么近,簡直有種近乎幻覺的幸福。而同時,我也為那些后排的同學擔憂、難過。難道我們真的就“不是一路人”嗎?難道他們就真的沒有權(quán)利享受老師的關(guān)愛,沒有機會感受學習的快樂嗎?
可是我又難過又無奈,我真想幫他們,但我又能幫到他們什么呢?我心頭一熱,想寫一寫我的感想給老師看看,讓老師聽一聽那些后排同學的心聲。然而,回到了前排,生活歸于正常,我寫感想的沖動就在緊張的學習中一點點消失殆盡了。直到后來畢業(yè)了,我的感想仍然靜靜地封存在心底那個小小的角落。那些坐在后排的同學,有的被勸退了,有的自己選擇了放棄,有的中考后就步入了社會……他們一個一個離開的時候,我的耳畔總會忽然響起那句“你和我們本來就不是一路人”,心便隱隱有些疼。
第二次坐最后一排是在高中了。高中的座位是全班大循環(huán)的,每一排都有機會輪到。這樣真的公平了不少,但被換到后排的所謂好學生們有時會抱怨:前面有的同學不學習,上課鬧騰得我們聽也聽不見……
我被換到最后一排時是在靠窗的位置。黑板離我很遠很遠,天空卻似乎離我很近很近。常常,望著窗外煙囪里不知疲憊的白煙,我會莫名地想起初中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些日子,想起那些拖把,那些閑書,那些老師的關(guān)愛與老師的冷眼……
編輯/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