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洪振快
曾國藩、李鴻章如何“跑部前進”
文_洪振快
曾國藩解決問題也得通門路。
清同治七年(1868),捻軍即將被徹底消滅,清軍軍費的報銷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讓湘軍、淮軍的主帥曾國藩、李鴻章有點煩惱的是,軍費的報銷遇到了一點麻煩。麻煩的倒不是擔心皇上說他們花錢太多——他們?yōu)榛噬媳W×私?,即使多花點錢皇上大概也不會太在意的。既然皇上都沒有意見,那曾、李還有什么要煩心的呢?
按照清朝的財務制度,報銷是否順利,關鍵是戶部的審計,其他都是例行公事,走走程序。但是戶部權力的真正體現(xiàn)不在審計,而在“批駁”——如果它說你的報銷項目不符規(guī)定,說你有造假賬的嫌疑,那你的報銷就不能通過。戶部這么說完全是工作職責,它有嚴肅財務制度的理由,而且理由非常正當。
但是,這卻是申報部門所不愿看到的。為了順利報銷,避免被批被駁,申報部門就得有一筆專門的活動經費,這筆經費在歷史上就叫“部費”。它跟現(xiàn)下“跑部錢進”的“錢”很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在于,現(xiàn)在“跑部錢進”的“錢”大概多是花在“部”里有審批權的大人物身上,而歷史上的“部費”主要是落入“部”里地位不高的小人物——書吏的腰包。
按照制度設計,書吏只是一些普通辦事人員,他們的工作是抄抄寫寫,類似于辦公室里最底層的文員,他們的上面有許多人——被稱為“司官”的主事(處長)、員外郎(副司長)、郎中(司長),被稱為“堂官”的侍郎(副部長)、尚書(正部長)管著他們。問題是,那些處長、司長、部長很少懂財務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更不愿把時間、精力花在那些枯燥乏味的賬目上,他們更愿意把時間、精力花在喝酒、聽戲等娛樂性活動上。
所以他們就把審計的職責推給了書吏,通常就是在書吏把審計報告送上來的時候簽簽字,對于具體內容并不去核實。這樣,審計和批駁的權力實際上轉移到了書吏手上:書吏說行,他們就在同意報銷的審核報告上簽字;書吏說不行,他們就在批駁的意見單上簽字。
書吏在正式規(guī)定中則是一些沒有地位的人,類似于臨時工,按規(guī)定5年一聘,不能連任,他們不僅常常連正式的工資都沒有,甚至連一點伙食費(飯銀)都未必能夠如數(shù)領到手。這一切,給了書吏們一個很大的動力,就是對要求報銷的賬目不去憑公審計,而是看你送不送錢,這些錢就有了一個專門的詞,叫做“部費”。給了“部費”,即使不符規(guī)定,賬目漏洞百出,他們也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你通過;如果不給“部費”,即使完全符合規(guī)定,賬目天衣無縫,他們也可以找個理由打回去,讓你核查清楚了再來報。
戶部書吏因為有了這種權力,導致不交“部費”就報銷不了,幾乎想報銷的人都會遇到這種麻煩,現(xiàn)在曾國藩、李鴻章需要面對的就是這個問題。曾、李兩人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這個問題了。遇到問題要解決,以曾、李一個直隸總督、一個湖廣總督的地位,以兩人挽救大清危局的“中興名臣”的身份,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居然和老百姓一樣,也是找關系、通門路、托人去“打點”。
李鴻章托的人是湖北的一個道臺王文韶,以前在戶部任過職,有部里的人脈。王讓人去找書吏,探探他們的口風,反饋回來的消息說,書吏的胃口很大,要求給一厘三毫的回扣,就是報銷一百兩給一兩三錢。當時湘軍、淮軍要報銷的軍費是3000多萬兩銀子,按一厘三毫算“部費”需要40萬兩,相當于現(xiàn)下人民幣8000萬元。
曾國藩托的人是李宗羲,李當時是江寧(南京)布政使,相當于江蘇省長。李自己與戶部的人不熟,他托了一個叫許緣仲的人出面和戶部書吏接洽,討價還價的結果是給8萬兩,顯然書吏已經算是給了很大的優(yōu)惠政策。
曾國藩對給“部費”很不滿意,即便只給8萬兩,籌措也需要傷腦筋,因為這筆錢是不能通過正式的財政制度得到的。最后沒辦法,曾國藩咬牙向皇上遞交了一份報告,請求軍費報銷免于審計。皇上出于對他們平定太平天國、捻軍的卓越功勛,同意了他們的要求,曾國藩對此感激涕零,在給兒子曾紀澤的信中說他對此“感激次骨,較之得高爵穹官,其感百倍過之”。不過,曾國藩也表示,以前已經和戶部書吏說好要給的8萬兩銀子“部費”還是照給,但書吏們不能再多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