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摘要:本校地處南京中華門外岔路口地區(qū),我們的學生出生在岔路口,生活在岔路口,也時時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位同學都面臨著“走什么樣的路,做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這是人生的一個根本問題。作為學校,我們的教育就要為受教育者解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為其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打下精神底色,使其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面對“走什么樣的路,做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時,能夠做出及時和正確的回應。由此,我校根據(jù)地域特征和歷史傳承,提出建設以“識路、探路——引路、行路”為模塊特征的“路文化”育人特色課程。
關鍵詞:路文化;特色建設;學校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23-003-2
一、“路文化”的內(nèi)涵及其對教育的啟示
“岔路口”這個地名是因地理位置命名,也是歷史傳承,不能改變,但從教育的視角進行思考和分析,其中的“路”包含著極其豐富的育人文化和精神內(nèi)涵:
1.路有多種,對人而言,人生路是多元的,也是可選擇的。對于人的成長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路,有的人生路精彩紛呈,生活幸福,事業(yè)有成;有的人生路單調(diào)灰暗,生活悲慘,一事無成。如何選擇有價值的人生路是教育的基本責任。
2.路有彎直,對人而言,人生路是逆境和順境的統(tǒng)一。對于人的成長而言,彎路象征著人生逆境與挫折,直路象征著人生順境與坦途。彎路、險路讓我們堅強,直路、坦途讓我們喜悅,人生就這樣在一直一彎中盤旋、前行。崎嶇的路上有很多風景,卻無形中浪費了精力和時間;平坦的路上色彩單調(diào),卻讓你早日到達成功的彼岸。彎路與直路是人生的統(tǒng)一,這就是路的哲學內(nèi)涵。
3.路本沒有,需要人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世之初,本無路,有了人,才有路。路是人從沒有路的地方開辟出來的,是從荊棘的地方踩踏出來的,沒有了人,路便不復而存,沒有了路,人也寸步難行,人與路如此密不可分。路的主人是人,因而我們的教育要著落在“人”上,人是教育的主體,我們需要教育、引導每位學生去大膽踐行和創(chuàng)新,才能走出美好的人生之路。
4.路是向前延伸、永無止境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我們的學生而言,人生路上要有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精神。一個人人生路上,如何高歌猛進,一帆風順,達到人生的光輝彼岸,要有明確的人生理想的引領,做到智者不惑,會看透紛繁復雜的世界,會自如處理世間人和事,人生之路走得泰然;做到仁者不憂,懷著善良的心態(tài),善待自己,善待身邊每一個人,人生之路走得平坦;做到勇者無懼,遇到困難不氣餒,面對危險不畏懼,會挖掘潛能,奮發(fā)有為,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理想,人生之路走得輝煌。
二、“路文化”特色育人課程建設的目標和意義
1.從物質(zhì)層面營造學?!奥肺幕钡姆諊W校的路、樹、景點、建筑物、墻面、過道、教室、運動場館都要構(gòu)建與“路文化”內(nèi)涵相關聯(lián),使每個學生耳濡目染地接受熏陶,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讓學生在人生路上有引領,有指導,有幫助,有歸宿。
2.從精神層面提煉學校“路文化”的內(nèi)涵。人生路是多元的,可選擇的;人生路是順境與逆境的統(tǒng)一;人生路是需要親身踐行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人生路上永無止境,需要勇往直前的精神,由此,構(gòu)建我校育人的精神文化,即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和“一訓三風”。
3.從課程層面規(guī)劃學校“路文化”的課程。即形成我校“路文化”精神文化課程系列,包括:路文化的物型課程、路文化的“識路探路”課程系列、“路文化”的價值引領課程系列。通過系列化課程的建設和實施,達成育人目的。
三、“路文化”特色課程建設的內(nèi)容
1.構(gòu)建岔路學?!奥肺幕敝裎幕n程體系
學校精神文化是辦學的理念系統(tǒng),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自覺形成的、被學校成員認同和信守的價值理念、行為準則。我校依據(jù)“路文化”內(nèi)涵,提煉出岔路學校的精神文化有:
(1)學校核心價值觀:價值引領,識路悟道,走好人生路;
(2)學校精神:和諧發(fā)展,體驗成功;
(3)學校校訓:起以規(guī)范,立于價值;
(4)學校教育理念:以價值影響價值,以人生引領人生;
(5)學校校風:慎思、立誠、明思、篤行;
(6)學校教風:嚴謹、求精、敬業(yè)、愛生;
(7)學校學風:尊師、愛校、守紀、好學;
(8)學校校歌:《梔子花開》。
學校把以上精神文化通過校園環(huán)境布置、園林式校園創(chuàng)建的景點設計,具體顯現(xiàn)在師生面前,物化成為環(huán)境課程,潛移默化地影響師生去踐行學校精神。
2.構(gòu)建岔路學?!奥肺幕敝镄驼n程體系
我們把“路文化”的內(nèi)涵要素,以路為載體,營造校園物美的詩香情境,讓人生路的文化要素在校園內(nèi)成像、成型、成景,創(chuàng)新環(huán)境課程意識,重在“路”的文化塑型及課程意向,致力于從環(huán)境→文化→育人→課程的不斷探求和生成。
我們把物型課程建設成三個園,即:“路文化”體驗園、“路文化”實踐園和“路文化”創(chuàng)新園。
(1)“路文化”體驗園。
①在校門口設立:“價值引領,走好人生路”的核心價值觀的文字雕塑小品;
②在進門口“之真園”廣場設計“起以規(guī)范,立于價值”校訓書雕塑小品;
③在“之真園”廣場北部構(gòu)筑主題為“漫步人生驛站”的九曲小路小品;
④在“之真園”廣場南部建筑“路文化”長廊;
⑤在學校大門與食堂行健館之間的學校主干道兩旁設置與路有關的名人名言、歷史故事宣傳展板;
⑥學校校園內(nèi)的路進行命名,并設置與“路文化”內(nèi)涵相關的說明指路牌;
⑦在學校小花園“芳菲園”構(gòu)筑與“路文化”相關的亭閣、池塘、假山、噴泉、孔子“仁、義、禮、智、信”等標志牌,設立“靜讀”花崗巖少女讀書雕塑,微山微水,樂水使其智,樂山使其仁。
⑧有路必有行道樹,學校綠色要有人格寓意。我校植樹和綠化體現(xiàn)人的感悟性,即“味形色香”;體現(xiàn)生態(tài)性,有路有樹、有草有花有水,曲徑通幽;體現(xiàn)人格性,以物感心,以物言情,以物言志;體現(xiàn)氣勢性,有塊狀,有帶狀,四季有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鳥。
(2)“路文化”實踐園。
①在小學樓廳下面墻面上,設計以不同字體“路”構(gòu)成的墻雕,并配以路的含義說明;
②在教學樓過道、墻面設計布置的以本年級價值取向為路名的各種圖標、寓意、圖像、口號,讓學校每一堵墻壁都說話;
③精心設計班級文化,讓每間教室、功能室發(fā)揮育人功效,以教室的生態(tài)、空間豐滿學生的理想,形成書香的生態(tài)、植物的生態(tài)、信息的生態(tài)、科學的生態(tài)和學科的生態(tài)。
④在校內(nèi)主干道十字路口設置交通紅綠燈標志,讓孩子當小交警,實踐交通規(guī)則,從而體驗到行路的規(guī)則,聯(lián)系到人生路上也需要講究規(guī)則。
(3)“路文化”創(chuàng)新園。
①校園運動跑道設計成孩子漫步人生路的競技場,設計足球小品雕塑,設計學生踢足球的運動浮雕,在運動場周邊墻上布置學校的教育理念、運動口號等;
②我校是全國科技體育特色試點校,我校科技特色是車輛模型,我們在校園內(nèi)設計建筑車模賽道,讓學生在科技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品質(zhì),走創(chuàng)新之路。
3.構(gòu)建岔路學?!奥肺幕敝白R路探路”課程體系
“路文化”識路探路課程體系包括國家課程及其校本化課程,主題活動課程、社團課程和教育與實踐課程,這些課程體系教育學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科學、認識人文、認識人生,為自己的人生“識路探路”。
(1)主題活動課程。主題活動課程指的是在一周時間內(nèi),在全校范圍開展以某一學科領域為中心的活動,它是學科課程的一種補充。它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自由交往中應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給學有所長的學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臺,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奠定基礎。對教師而言,主題活動課程強調(diào)學科教師在分工協(xié)作基礎上,共同組織以年級組或者全校為單位的綜合性學科活動。
(2)社團課程。社團課程是基于校內(nèi)興趣小組的課程化。其主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特長。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參加感興趣的小組??筛鶕?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班級授課,也可按照興趣進行組別授課。我校將社團課程分為五類:運動與表演、琴棋與書畫、科技與制作、學科與探究、休閑與欣賞。
(3)專題教育與實踐課程。專題教育與實踐課程旨在增強學生各方面的意識,加強學生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4.構(gòu)建岔路學?!奥肺幕敝耙沸新贰闭n程體系
(1)價值引領課程的背景意義及理論依據(jù)。
人生之路萬千條,走什么樣的路,過什么樣的人生,是由人的人生價值觀決定的。人生價值觀對人們自身行為的定向和調(diào)節(ji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和決定一個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標和追求方向的性質(zhì)。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指引人走人生正道,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會的高尚的人;錯誤的人生價值觀將導致人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為危害社會、危害他人的罪人。引導當代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當今教育的重大使命。教育是價值引導和價值創(chuàng)造的過程。
我校價值引領課程的研究主要依據(jù)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作為我校價值課程的根源,中華傳統(tǒng)價值文化為我們提供不竭的源泉;我們依據(j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注重孩子的生活實踐,做中學,培養(yǎng)人生價值觀;我們依據(jù)羅基奇的價值系統(tǒng)理論,從一年級開始用九年時間,系統(tǒng)地螺旋上升式培養(yǎng)孩子的人生價值觀;我們緊扣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從學生的年齡實際和心理成長規(guī)律,讓價值觀培育進課程,進課堂,進學生內(nèi)心。
(2)價值引領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及實施和評價。
我們引導、組織教師根據(jù)自己多年教育教學經(jīng)驗,遵循少年兒童心理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提出了岔路學校九年中小學教育中,每個年級重點培育的價值取向:一年級重點培育:獨立、整潔、誠實;二年級重點培育:助人、仁慈、孝順;三年級重點培育:鐘情、勇敢、快活;四年級重點培育:自控、負責任、幸福;五年級重點培育:有教養(yǎng)、富于想象、有邏輯性;六年級重點培育:有理智、有抱負、有才能;七年級重點培育:自尊、平等、自由;八年級重點培育:心胸寬廣、智慧、真正的友誼;九年級重點培育:振奮的生活、成熟的愛、公正。
我校為每個年級的價值取向從實施的目標,實施的途徑、環(huán)節(jié)以及評價進行頂層設計,每個價值取向從十個維度編制實施方案,安排教師上好每節(jié)價值精品課,讓孩子在價值精品課中參與情境,體驗情境,感悟道理,分享經(jīng)驗,付出行動,從而培育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對孩子們的收獲,我校采用價值賞識卡的形式進行評價,我們設計出個人進步價值賞識卡、小組團隊合作價值賞識卡和紀念珍藏價值賞識證書,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就發(fā)卡,定期換發(fā),總結(jié)表彰,在學校櫥窗展示,激勵學生,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得到表揚和獎勵,讓孩子在自尊、快樂中成長,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育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三年多的教育實踐中,我校一大批學生被評為南京市文明學生、禮儀標兵、優(yōu)秀學生,一批教師在省、市、區(qū)賽課、論文評比中獲大獎。我校價值引路課程研究被確立為國家級課題,2014年價值課程獲南京市優(yōu)秀校本課程一等獎,2015年9月,我校價值教育榮獲南京市德育創(chuàng)新評比一等獎。
路文化,是一種目標愿景,它引領著岔路學校3800名師生朝著有信念、有追求的人生道路前行,它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發(fā)芽、生長,過有價值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