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升
“除了南極、北極,地球上各地的菜,在這里都可以找到制作的方法。這里的每一本書,都是一個能把人帶入美食殿堂的秘笈和鑰匙。只要按圖索驥,每一個顧客就可以登堂入室探得寶貝。”這是位于倫敦城2 區(qū)小街上的一家“烹飪書店”的電子廣告屏幕上,打出的一則吸人眼球的宣傳語。在素有“世界書城”的倫敦,“烹飪書店”號稱眾多書店中的“翹楚”。在談及成功的秘訣時,書店老板埃里克只說了一個字:“炒! ”
13年前的這家“烹飪書店”,連交租金也感到困難,甚至有人懷疑:在這個各類書店叢生的“世界書城”倫敦,開設專門的“烹飪書店”本身就是一個天大的錯誤。三易其主后,瀕臨倒閉的“烹飪書店”被埃里克“相中”。
埃里克沒有大肆炒作,既不請名人代言,也舍不得花錢在媒體上打廣告,而是在那些猶豫不決的買書者身上去捕捉信息。他每天6 點就準時來到店里,晚上10 點書店打烊后,才最后一個離開。在半個多月的跟蹤調(diào)查中,埃里克聽顧客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從配菜到加工,每一個細節(jié)書上都講得很詳細,如果都像書中所講,這廚師還用學嗎? 我不相信書中的菜譜都是真的。
正是顧客們的疑慮,讓埃里克想出了一個絕妙的“炒”主意:我們不去刻意炒作,而是要真真切切地去“炒菜”——當著顧客的面,就著他們感興趣的菜譜,全然“照搬”書中所講的步驟,一步不落地炒出活色生香的菜來。
于是,埃里克在“烹飪書店”的一角辟出了一個大間來,并取名為“檢驗廚房”。這樣一來,“烹飪書店”不光招營業(yè)員,還要招上一流廚藝的廚師。這些招來的廚師,埃里克也給了他們一個響亮的名字——“駐店大廚”。這樣將“吃”和“買”結合起來,來書店里購書的人就絡繹不絕。
一旦被某一本烹飪書的哪一道菜譜所“迷惑”,顧客也就不必多疑了,只要是在廚房里購得食材的前提下,就有一名“駐店大廚”來為顧客當場“亮一手”。當面看著“駐店大廚”沒半點“添油加醋”的操演,顧客放心購書的同時,品嘗著親點的“美味佳肴”,也“偷”得“駐店大廚”的廚藝。這種菜品讓顧客吃得舒心、書讓顧客買得放心的做法,很得顧客喜歡。而埃里克呢? 就在顧客的一吃一買中,賺了他們雙份的錢。顧客也不用討價還價,吃上照著菜譜做出的菜品,收費要比餐館里便宜許多。
不僅如此,“烹飪書店”還和顧客互動。要是哪名烹飪愛好者身懷絕活,書店就請他進入“檢驗廚房”里“切磋”技藝,而對他的“犒勞”就是免費提供一道烹飪書籍里記錄的菜譜并由“駐店大廚”做成的菜品,算是一個交換。隨后,書店里的“駐店大廚”就會把烹飪愛好者獻出的菜譜記錄下來,積少成多,編輯成書。迄今,這些新書籍已出版了13 本。
“檢驗廚房”每天要推出一套新的菜品。具體做什么,由“駐店大廚”根據(jù)書架上的食譜和菜市場的時令蔬菜決定。這一活動,13年來“烹飪書店”一直在堅守著。為了贏得顧客的好奇心,菜名也不提前透露,須由顧客本人親自來點,方可最后揭曉當天能吃到什么。
“烹飪書店”在出售與烹飪相關的食譜和飲食文化類書籍的同時,還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欲。正是經(jīng)營上的獨具特色,才贏得了“世界上最好吃的書店”的美稱?,F(xiàn)在的“烹飪書店”不只滿足于人們的“吃”與“買”了,每年還有數(shù)以萬計的烹飪書籍寄往世界各地。
“烹飪書店里八成以上的食譜是經(jīng)得起考驗的!‘檢驗廚房’是書店成功的秘訣?!倍?,已成為“店老大”的埃里克無不驕傲地說:“烹飪書店讓我賺了個盆滿缽滿,也造就了一大批英國一流的大廚,有的還成了著名的節(jié)目主持人。”
消除顧客的疑慮,站在顧客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烹飪書店”將“吃”和“買”巧妙地“炒”在了一起,這樣的“炒”定是一“炒”即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