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宇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173-01
進入高三,從九月份就開始了漫長而又重要的第一輪復習。在第一輪復習階段里,要讓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和基本解題方法和技巧;要讓學生全面閱讀教材,徹底掃除知識結(jié)構(gòu)體系中理解上的障礙;要讓學生掌握對物理狀態(tài)、物理情景、物理過程的分析,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教師要通過“有趣高效”的課堂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課堂四十五分鐘里產(chǎn)生最大的效率,收獲最大的成功?,F(xiàn)就結(jié)合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談一談如何設計“有趣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采用“嵌入式”教學設計,將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規(guī)律融合在某一容易或中等難度的題目中,讓學生在解答題目的過程當中復習和應用知識點。
在現(xiàn)行的第一輪復習參考書中,對某一單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采用“清單式”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復習。
這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的知道本單元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省去了自己歸納總結(jié)的時間。但是,這會產(chǎn)生不良的后果:學生不愿意回歸教材自己歸納總結(jié),脫離對知識點的實際運用能力,而且知識的記憶深度不夠。
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采用“嵌入式”模式組織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進行復習。即將基本物理概念、規(guī)律融合在某一題目中,讓學生在解答題目的過程當中復習知識點。
例:復習“電功與電功率”時,設計了如下的小題將本單元的知識點和方法嵌入其中。例: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為12V內(nèi)阻不計,燈泡上標有“6V12w”字樣,R=2Ω,電動機的電阻RM=0.5Ω。若電燈恰能正常發(fā)光,求:流過電動機的電流;電動機的效率。
在這個題目當中涉及電路相關(guān)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前自己去閱讀教材,主動了解本單元有哪些知識點。
這樣,學生們就不會唯記憶而記憶,而是要進行應用,在應用中深化和鞏固、拓展。嵌入式的復習方法,讓學生印象深刻。
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小實驗,幫助學生掌握重點和突破難點。
在以往復習中,教師用說的方式進行復習,總以為能講透徹,通過講引導學生思考,讓他們理解重點突破難點。實際上,這種方法讓師生都累,效果不佳,學生以前未解決的問題,經(jīng)過一輪復習后還是不知所以然,盲點還是盲點,打擊了學生的信心。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當中,去設計一些小實驗,讓學生置身新的情景,通過對實驗的分析,幫助解決盲點,讓知識體系更加完整。
例:學生對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的理解有疑問,總是認為“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復習時,設計這樣實驗:將一張報紙平鋪在水平講臺,在報紙的左端放一盒子,在講臺上標記好盒子的位置。向左拖動報紙,同時觀察盒子的運動。報紙對盒子有向左的滑動摩擦力,與盒子的運動方向相同。通過這實驗,解決疑問,還為“摩擦力做功、傳送帶模型、滑塊—滑板模型”的復習打下了基礎,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解決了一系列的問題。
復習“失重”時,學生總以為物體可以發(fā)生靜止狀態(tài)下的物理現(xiàn)象。實驗一:把裝水的瓶瓶蓋去掉,瓶壁打一小孔。手握水瓶讓它靜止,觀察到有細水流從小孔噴出。而后,讓水瓶自由下落,觀察現(xiàn)象:小孔中細水流消失。這就意味著水層與水層之間的壓力變?yōu)榱?,流動性消失了。水的重力并沒有消失,而是提供自由下落的重力加速度。在完全失重的狀況下,平時的情景會發(fā)生改變,如水滴是球狀等。
實驗二:張開右手,在手上疊放兩個粉筆盒,而后帶著他們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在整個過程中手指不與盒子有任何的接觸??梢钥吹剑汉凶右恢迸c手掌緊緊的粘貼在一起。那么盒子為什么沒有掉下來呢?因為重力用來提供盒子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這也就是為什么宇航員在太空中可以飄來飄去。
這樣的小實驗,不會占用我們過多的課堂時間,但是可以顛覆學生錯誤的思維和觀念、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深刻的映像。這要求教師積極創(chuàng)造情景,用實驗為學生鋪路搭橋。
三、在物理規(guī)律的應用和物理方法應用的指導時,設計一些難度適中、情景新穎的例題,體現(xiàn)“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須對知識點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斷翻新變化。很多試題對同一知識點的考查,有時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時考查推理、分析綜合能力,或以新穎的情景、新的設問考查同一知識點的,這就要求我們應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研究考試,分析題型,精選例題,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提高應變的能力。用創(chuàng)新題進行訓練,克服思維定勢。學會解基礎題,以訓練來提煉方法,提高從題目中采集信息建立相應物理模型的能力。
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的學生對物理規(guī)律的綜合性應用有一定的難度,甚至有學生有“計算題恐懼癥”。在第一輪復習階段不能引導學生正確規(guī)范分析計算題,那么學生在高考時就會失分四十分。所以在一輪復習時,結(jié)合考試大綱的要求,設計合理又有一定深度的例題和習題。設計例題時,將計算題進行分解,多設計小的問題,讓學生在分析小問題的基礎上收獲信心總結(jié)方法,從而愿意去解答計算題,將大題變?yōu)樾☆}。
在課堂上不是追求一節(jié)課講解多少個題目,而是多留時間給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反思,將主動權(quán)給學生,在思維激烈碰撞沖突同化之后,學生對這一類題型就不會怵,愿意去分析而且也可以拿分。
如:復習“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應用”時,例:氣球以10m/s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從氣球上掉下一個物體,經(jīng)17s到達地面。求物體剛脫離氣球時氣球的高度。(g=10m/s2)
學生對題目情景非常的熟悉,大家都愿意去分析思考,題目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整體法、隔離法、圖像法等進行解答。既培養(yǎng)了學生信心,也完成了目標和任務。
第一輪復習的目的是夯實基礎,求穩(wěn)求實,做好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所以,設計的例題要具有代表性和可變性。
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的,在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學情的需要,設計“有趣高效”的課堂體系,在課堂里收獲最大的成功,為高考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