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許慎據(jù)形系聯(lián),將眾多漢字歸入《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的五百四十部中,因而各部類就形成了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意義系統(tǒng)。該文對《說文》進行整理后,從宅居修建以及材料的變化折射出當時生產(chǎn)力的變化,從統(tǒng)計分析與圍墻相關(guān)的字義整理得出中華民族的圍墻情結(jié),通過這兩個典型的義域的整理,闡釋其中所蘊含的深層文化意義。
關(guān)鍵詞:《說文》;建筑;文化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其建筑也擁有悠久的歷史。中國建筑具有獨立的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各式各樣的建筑以及古代建筑遺址散布祖國的廣闊區(qū)域上。除了這些尚存的建筑物以及建筑物遺址可以見證我國建筑歷史的悠久以外,很多的文獻資料也栩栩如生地為我們展示了我們無法親眼見證的各類已經(jīng)消失了的建筑情況?!墩f文》用文字這一符號跨越時空為我們展示了當時的建筑情況。
一、宅居修建以及材料的變化——生產(chǎn)力提高的表現(xiàn)之一
“建筑之始,產(chǎn)生于實際需要,受限于自然條件。”①上古時期,由于條件的限制,以及地理氣候的影響,中國的史前建筑分穴居和巢居兩類?!睹献?滕文公下》:“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就記載了上古人民根據(jù)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的特點而選擇不同的宅居方式?!跋隆本褪情L江流域的低濕多蟲蛇之地,且南方多樹木,故人們模仿鳥類就在樹上營巢居住。上古還有關(guān)于有巢氏的傳說,《韓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多,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gòu)木為巢?!焙笕藗?nèi)藶椴迥緲秮順?gòu)建房屋,形成典型桿欄式巢居?!吧稀眲t指黃河流域干燥之地,那里有“廣闊而豐厚的黃土層,土質(zhì)均勻,含有石灰質(zhì),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點,便于挖作洞穴?!墩f文·.穴部》:“穴,土室也。從穴八聲?!迸c“穴”相似的還有“堀”?!墩f文·土部》:“堀,突也?!倍巫ⅲ骸巴粸槿畯难〞撼?,因謂穴中可居曰突,亦曰堀,俗字作窟?!薄兑虼嗽忌鐣砥?,豎穴上覆蓋草頂?shù)难ň映蔀檫@一地區(qū)氏族部落廣泛采用的一種居住方式?!雹诘捎诙囱ɡ锘璋党睗瘢諝獠苛魍?,人們倍受其苦。隨著原始人營造經(jīng)驗的不斷積累以及技術(shù)的提高,穴居從豎穴逐步發(fā)展到伴穴居,最后被地上建筑所替代。
地上建筑透氣性好,光線充足,彌補了穴居的不足。它還能很好的遮風避雨,保暖御寒,避免了巢居出入不便的缺點。于是,這種將穴居和巢居優(yōu)點結(jié)合起來的建筑方式就逐漸盛行起來。這種地面建筑還有被分割成幾個房間的房屋,在陜西臨潼姜寨仰韶文化村落遺址就保留這樣的建筑,這類建筑的墻壁多木骨架上結(jié)扎枝條然后再涂抹泥土的做法。隨著技術(shù)的進一步發(fā)展,人們開始利用版筑的方法來筑墻?!八^版筑,就是筑墻時用兩塊木板(版)相夾,兩塊木板之間的寬度等于墻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撐住,然后在兩板之間添滿泥土,用杵(搗)緊。筑畢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墻?!雹邸墩f文. 厽部》:“厽,絫坺土為墻壁?!焙沃^“坺土”? 《說文.土部》:“坺,坺土也。一臿土謂之坺?!薄芭a”即現(xiàn)在的鏟子,一鏟所掘的土謂之“坺土”。人們將從田里取來的濕潤的泥土鏟入兩塊早已固定好的木板之間,然后用棒杵使勁將泥土夯實。中國人民在建造房屋的時候要花費大量的財力和心血,他們都希望通過建造一座堅固的房屋,讓自己及子孫都能有一個長久,穩(wěn)固的安身之處。他們于是在建筑的主要材料-泥土上面想了很多辦法。段玉裁曰:“凡初出于田為坺土,稍治之乃為凷?!睘榱嗽黾幽嗤恋酿ば?,人們就對剛從田里弄來的泥土稍事加工就成了“凷”。就連現(xiàn)在彝族一些地區(qū)在建房的時候也會在筑墻的泥土里加上糯米以及雞蛋清,使得泥土能夠更好的粘合在一起,增加墻壁的牢固程度。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土”是中國古人最早采用且使用頻率最高的建筑材料,除了最初的直接掘土為室這種對土的直接利用,發(fā)展到地面建筑時,土又是筑墻的主要材料。到了后來,土還被放在磨具中做成土胚直接用于建造房屋或者土胚經(jīng)燒制后用于建造,如磚與瓦。
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磚是在西周以后才少量的出現(xiàn),故在西周以前以及西周的建筑都是用土筑成墻。尚秉和先生在《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中說道:“周時尚不能磚石作墻,雖王宮宗廟,皆土筑?!焙鬂h以后始用墼墻砌墻,不純用版筑?!墩f文·土部》:“墼 ,瓴適也。一曰未燒也。從土毄聲?!薄墩f文· 厽部》:“壘,絫墼也?!倍巫⒃唬骸佰哉?,令適未燒也,已燒者為令適,今俗謂之磚,古作磚。未燒者謂之墼?!绷钸m即為磚?!对娊?jīng)·陳風·防有鵲巢》:“中唐(中庭之路)有甓?!泵珎鳎骸瓣?,瓴適也?!?《廣雅疏證·釋宮》曰:“令適與瓴適同,江東呼瓴甓,語之轉(zhuǎn)也?!睋?jù)文獻推測,磚在西周已經(jīng)出現(xiàn),且在考古出土的文物中也發(fā)現(xiàn)了少量的西周的磚,可見在當時還沒有大量的使用,那時候的磚還是稀罕之物。戰(zhàn)國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大量的大塊空心磚,在陜西鳳翔秦雍城遺址中就出土了36厘米×14厘米×6厘米的表面有花紋的青灰色磚。到了漢代,由于制磚的技術(shù)的改善與普及,磚才大量用于鋪地,砌筑臺,砌墓室與墻基處,而墻還是以土墻為主。“最早的磚,有方形的,曲形的和空心的。方磚與今天的瓷磚的用法有些相似,在室內(nèi)多用于鋪墁地面;曲形的磚是專門為包臺階用的;空心磚多坐長方形扁平狀;整齊劃一的條磚則出現(xiàn)于西漢漢武帝時期,主要用來壘砌墻體?!雹艿搅嗣鞔懦霈F(xiàn)大量用磚砌成的墻。
在中國建筑史占有重要地位的還有瓦,瓦是指先用泥土做胚,然后經(jīng)過燒制而成為陶器。《說文·瓦部》:“瓦,土器已燒之總名?!薄墩f文·缶部》:“匋,瓦器也。”瓦器不僅廣泛運用于建筑之中,還為日常生活帶來了方便。中國的陶器擁有悠久的歷史,而專門用于屋頂,也就是現(xiàn)在意義的“瓦”是西周時期在建筑史上涌現(xiàn)出來的重要建筑材料,使西周建筑從”茅茨土階“的簡陋狀態(tài)進入令人比較高級的階段。瓦在西周早期瓦還只限于屋脊天溝和屋檐,在晚期就有不少的房屋上全部鋪上了瓦,而且瓦的質(zhì)量還有所提高。
二、《說文》反映古人的“圍墻”情結(jié)——封閉、含蓄、內(nèi)斂的民族性格特征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十分熱衷于墻的建造,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心理——“圍墻”情結(jié),即一種內(nèi)傾,含蓄,封閉、保守的民族文化。中國古代建城一般是先建城墻,再在墻內(nèi)建造房屋,這種自外而內(nèi)的建城方式,是一種典型的內(nèi)傾型的民族文化心理的表現(xiàn)。
由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思想中的“圍墻”情結(jié),再加上人們對自身安全地追求,因 “不出戶庭,無咎”,所以中國的墻自古時就得到相當完善的發(fā)展?!墩f文·土部》中與墻有關(guān)的字就達11個,這些字詳細地記載了各式各樣的墻以及各種對于墻的描述的詞。首先,反映古代形形色色的墻的字有:垣、堵、壁、、埒、垝、城、墉、,還有一個收入“嗇”部的“墻”。城、墻的圍繞外形結(jié)構(gòu)在漢字中可以用“囗(wei)”來表示?!墩f文·囗部》:“囗,回也,象回幣之形?!薄墩f文》中表示有柵欄或圍墻等屏障圍起的建筑時多用“囗”,《說文·囗部》:“圈,養(yǎng)畜之閑也?!薄班蟆保多聿俊罚骸霸酚性?。”還有表示圈定起來種植一定作物的地方也從“囗”,如《囗部》:“園,所以樹果也?!薄捌?,種菜曰圃?!北O(jiān)獄用來關(guān)押犯人,必定有嚴厲的防范措施,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措施就是修筑高高的圍墻,將犯人圈在其中,故表示監(jiān)獄的“囹”也從“囗”,“囹,獄也?!币粋€國家有一定的區(qū)域界線,故“國”從“囗”。高鴻縉《中國字例》:“國之初字,從囗,一為地區(qū)之通象,合之為有疆界之地區(qū)之意。”即“國”之本義是指用圍墻等圍合而成的城,后引申指國家?!班怼背蔀橐环N表示限定的符號,實際上反映了人們心理上的一種圍墻意識,是中華民族封閉、保守、內(nèi)斂的民族性格的反映。
“墻”《說文·嗇部》:“墻,垣蔽也?!薄夺屆め寣m室》:“墻,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薄皦Α痹诠艜r不是指宮室的墻,而是指外部的圍墻?!对姟む嶏L·將仲子》:“無踰我墻?!薄对姟ぼL·墻有茨》:“墻有茨,不可埽也。”這些“墻:都是指宮室外面的圍墻?,F(xiàn)在“墻”與“壁”連用,但在古時兩者是有很大區(qū)別的。首先,兩者的功能不一樣。”墻“是外墻,而“壁”指內(nèi)墻,是指宮室的墻?!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家居徒四壁立。”其次,在形制上兩者也有區(qū)別。墻較寬厚,且墻身上窄下寬;與“墻”相比,“壁”較薄,上下等厚。
具有圍墻功能的還有“”、“城”、“墉”?!墩f文·土部》:“,周垣也。”朱駿聲《通訓(xùn)定聲》:“今謂之圍墻?!薄墩f文·土部》:“墉, 城垣也。”《段注》:“城者,言其中之盛受;墉者,言其外之墻垣具也?!薄墩f文·土部》:“城,以盛民也”,是指都邑四周具有防守功能的墻垣, “城”主要強調(diào)城墻所起的圈定和防御作用,它將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都邑;而“墉”則強調(diào)的是墻自身的高大?!稌よ鞑摹罚骸案咴卉??!?/p>
《說文》還記載了表示低矮的墻的詞?!霸敝傅桶膲??!稌よ鞑摹贰凹惹谠笨讉饕R融曰:“卑曰垣,高曰墉?!薄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爸囟u垣而走?!蹦軌蛑簧碓竭^的墻必是矮小者?!佰敝副取霸备影〉膲Γ跤谕两鐦??!都本推肪砣亷煿抛ⅲ骸佰?,田間堳道也?!裰?,或為短墻,蓋埒之謂也。”“,城上女垣也?!倍巫⒃唬骸肮胖且酝粒蝗艚袢艘源u也。土之上,間加以磚墻,為之射孔,以伺非常?!薄啊敝冈趬Φ闹黧w上建造便于防御的城墻。朱駿聲《通訓(xùn)定聲》:“凡言王、言馬皆大意,言女皆小意。(女垣)猶言小墻也?!?“墻”的主要功能是遮蔽與防御,在軍事上用于防御的墻由其專有名稱——“壘”?!墩f文·土部》:“壘,軍壁也?!倍斡癫迷唬骸叭f二千五百人為軍,行軍所駐為垣曰軍壘?!敝杠姞I中用作御敵和防守的墻壁?!蹲髠鳌の墓辍罚骸扒夭荒芫?,請深壘固軍以待之?!笨追f達疏:“壘,壁也。軍營所處,筑士自衛(wèi)謂之壘?!?/p>
《說文·土部》記載了如此之多有關(guān)建筑的詞,這不僅體現(xiàn)了人類對各類建筑的重視,也由此折射出當時人們的思想文化,為后人研究古代社會提供了一份寶貴的文獻資料。
注釋:
①梁思成.中國建築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3.
②潘穀西.中國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yè)出版社, 2004:15m-16
③黃宇鴻.《說文解字》與居住民俗文化.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4年,20(1):74.
④黃宇鴻.《說文解字》與居住民俗文化.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xué)校學(xué)報,2004,20(1):75.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3]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
[4]梁思成.中國建築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5]黃宇鴻.《說文解字》與居住民俗文化[J].欽州師範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