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杰
美俄“新冷戰(zhàn)”及其對中國的影響與相關對策
陳俊杰
預測2015年后美俄“新冷戰(zhàn)”走勢,首先要對“冷戰(zhàn)”、“新冷戰(zhàn)”與“不確定性”等相關概念明確界定。推理美俄“新冷戰(zhàn)”的短期走勢與長期走勢,有必要深入分析美俄“新冷戰(zhàn)”的(不)確定性及其若干影響因素。美俄“新冷戰(zhàn)”的發(fā)展演變,既給中國外交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也在某些方面為中國外交開辟了一定的戰(zhàn)略空間??偨Y美俄“新冷戰(zhàn)”的經驗與教訓,有助于啟發(fā)中國的相關對策思路。
美俄關系;新冷戰(zhàn);中國;影響;對策
隨著烏克蘭內戰(zhàn)持續(xù)發(fā)酵,圍繞美俄“新冷戰(zhàn)”的爭論也持續(xù)升溫。國內學界解讀可設想的美俄“新冷戰(zhàn)”的內涵與外延,主要是著眼于“新冷戰(zhàn)”的概念界定、危機走勢以及對中國的影響與中國的對策思路,等等。由此引發(fā)的中國視角的一系列學術爭論,還有必要從中國近海島爭等戰(zhàn)爭危機導火索切入。
21世紀美俄“新冷戰(zhàn)”已否到來?圍繞中美俄戰(zhàn)略大三角,國內學界對此類議題的爭論很多。要澄清此類議題,首先有必要明確界定一系列相關概念。
(一)對“冷戰(zhàn)”、“涼戰(zhàn)”與“溫戰(zhàn)”的概念界定
“冷戰(zhàn)”特指從杜魯門主義出臺到蘇聯解體之間北約與華約兩大集團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一系列斗爭,冷戰(zhàn)升級階段美國國務卿約翰·杜勒斯的“戰(zhàn)爭邊緣”政策是其主要表現形式。1956年,杜勒斯接受美國《生活》(Life)雜志專訪時強調,“我們被帶到了戰(zhàn)爭邊緣……到達了這個邊緣而又不卷入戰(zhàn)爭的本領,就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藝術。如果你不能撐握這種藝術,你就會不可避免地卷入戰(zhàn)爭。如果你企圖從那里跑開,如果你害怕走到邊緣上,你就失敗了。”①靳文:《且談“邊緣政策”——外交謀略之五》,載《世界知識》1990年第17期,第30頁。這種“戰(zhàn)爭邊緣”政策,堪稱冷戰(zhàn)升級階段美蘇爭霸的一種常態(tài)。
2012年1月4日,國防大學教授戴旭在《環(huán)球時報》發(fā)表《從冷戰(zhàn)到溫戰(zhàn)——當今世界的真相》一文,首次提出“溫戰(zhàn)”一詞。②戴旭:《從冷戰(zhàn)到溫戰(zhàn)——當今世界的真相》,新浪網,2012年1月7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ebbbb50100z6pu.html他強調美國正在三條戰(zhàn)線上全面推進亞歐大陸腹地,中國爭取和平不能無底線退讓。不過戴旭又聲明,他并不是要鼓動我們重構冷戰(zhàn)對抗思維,而是希望我們對中國所處的時代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盡量“知己知彼”以從容應對新的戰(zhàn)爭風險??偨Y戴旭的描述,“溫戰(zhàn)”的烈度超過費爾德曼描述的“涼戰(zhàn)”,更超過杜勒斯時代的“冷戰(zhàn)”。
2013年,哈佛大學教授諾厄·費爾德曼出版《涼戰(zhàn):全球競爭的未來》(Cool War:the Future of Global Competition)一書,首次提出“涼戰(zhàn)”一詞。③[美]諾厄·費爾德曼:《涼戰(zhàn):全球競爭的未來》,載《對外傳播》2013年12期,第63頁。他認為“涼戰(zhàn)”是對美國與正在崛起的中國在優(yōu)勢地位、盟友關系與資源等領域的廣泛競爭的恰當描述,強調“競合關系”是維護和平并使中美兩國都能受益的唯一途徑,涉及中美關系合作與沖突并存的局面、特征以及仍在不斷演變的大國關系新規(guī)則,等等??偨Y費爾德曼的描述,“涼戰(zhàn)”的烈度介于“溫戰(zhàn)”與“冷戰(zhàn)”之間。
對比上述“冷戰(zhàn)”、“涼戰(zhàn)”與“溫戰(zhàn)”三個概念,由此不難演繹出“戰(zhàn)爭”與“和平”之間的七種過渡狀態(tài),即“溫和”、“涼和”、“冷和”、“不戰(zhàn)不和”、“冷戰(zhàn)”、“涼戰(zhàn)”與“溫戰(zhàn)”?!袄洹薄ⅰ皼觥?、“溫”都是充滿個人偏好的主觀判斷,不可能在國際政治學界形成統一而明確的劃分標準,只能通過相互參照而相互印證彼此的存在?!皽睾汀焙糜凇皼龊汀备糜凇袄浜汀倍皽貞?zhàn)”壞于“涼戰(zhàn)”更壞于“冷戰(zhàn)”,“戰(zhàn)爭”與“和平”之間的過渡狀態(tài)的相對位置如下所示:
和平?溫和?涼和?冷和?不戰(zhàn)不和?冷戰(zhàn)?涼戰(zhàn)?溫戰(zhàn)?戰(zhàn)爭
如果對烏克蘭危機與中國近海島爭對號入座,則當前的中美俄戰(zhàn)略大三角關系介于“冷戰(zhàn)”與“溫戰(zhàn)”之間。至于二者最終將三國推向“冷戰(zhàn)”還是“溫戰(zhàn)”,這種涉及國家高層決策的主觀化議題難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有定量之別而無定性之別。其中,美俄關系最接近“溫戰(zhàn)”,中美關系最接近“冷戰(zhàn)”,而中俄關系最接近“涼和”。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認為,“和平”的自然特征(非暴力性、不安全性與非永久性)是絕對的而不受人的觀念影響,其社會特征(目的性、工具性與正義性)則是相對的而由人的認識決定,“戰(zhàn)爭”、“和平”與“非戰(zhàn)非和”各有若干級別可分(如下所示),④閻學通:《和平的性質——和平≠安全》,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8期,第5頁。但他并未進一步從概念名稱上明確區(qū)隔。
和平 非戰(zhàn)非和 戰(zhàn)爭
暴力程度└○○○○○○○┴◎◎◎◎◎◎◎┴●●●●●●●┘
(二)對“新冷戰(zhàn)”與“舊冷戰(zhàn)”的概念界定
2007年美國在東歐部署導彈防御系統,普京以冷戰(zhàn)教訓警告美國此舉將激化新一輪軍備競賽。時任俄羅斯“美加研究所”所長的謝爾蓋·羅戈夫由此宣稱,美俄導彈部署矛盾讓世界陷入“新冷戰(zhàn)”。⑤耿學鵬:《俄美矛盾日漸凸顯“新冷戰(zhàn)時代”來臨?》,載《人民日報》2007年5月8日第7版。此后,“新冷戰(zhàn)”一詞被頻頻引用于國際政治學界。如果說美國在東歐部署導彈防御系統能將世界陷入“新冷戰(zhàn)”,那么可否認為烏克蘭危機一旦升級則有可能迫使世界回歸“舊冷戰(zhàn)”?
曾任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的何亞非認為,較之于美蘇“舊冷戰(zhàn)”,美俄“新冷戰(zhàn)”主要“新”在三個方面。一是美俄對抗相對均衡的軍事集團博弈不再,普京拼湊的“歐亞聯盟”形格勢禁而與華約不可同日而語,北約則從“迷失方向”調整到東擴“心臟地帶”而得寸進尺;二是美俄對抗既無全球性全面對抗亦無意識形態(tài)之爭,而是局限于烏克蘭等相關國家的現實利益之爭,雙方在伊朗、阿富汗與朝鮮等地區(qū)熱點問題上則不得不默契合作;三是美俄對抗涉及地緣戰(zhàn)略、經濟利益、發(fā)展模式與文化影響力等領域,對抗范圍越廣泛則意味著對抗方式越復雜,因此“冷”多于“戰(zhàn)”的軟硬兼施將是美俄“新冷戰(zhàn)”的“新常態(tài)”。⑥何亞非:《美俄“新冷戰(zhàn)”新在哪里?》,載《領導文萃》2015年11期,第1頁。
國內也有學者認為,“舊冷戰(zhàn)”與“新冷戰(zhàn)”還是有共同點的。⑦楊雷:《東歐地區(qū)國際關系已具備“新冷戰(zhàn)”特征》,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10月31日第A07版。前者是兩大陣營綜合經濟、文化與軍備競賽等手段爭奪“邊緣地帶”,但因核威懾的恐怖均衡而只能以不走向大國熱戰(zhàn)為限,后者亦然。美歐等西方國家希望通過經濟制裁與外交孤立來削弱俄羅斯,因此在全面爭奪烏克蘭的同時又避免激化面對面的軍事沖突,而烏克蘭則很難擺脫冷戰(zhàn)時期東歐國家那種朝秦暮楚的宿命。
看來,“新冷戰(zhàn)”較之于“舊冷戰(zhàn)”的共性在于“冷”,而個性在于前者達不到后者的劇烈性、全球性與長期性,總體上看二者的共性弱于個性。本文則認為,烏克蘭危機與中國近海島爭的升級將有可能導致二者的相互參照乾坤倒轉。
(三)對“新冷戰(zhàn)”的事實判斷、價值判斷及“不確定性”
囿于立場先行的某種思維定勢,國內學界普遍希望“新冷戰(zhàn)”不會爆發(fā),但這只是一種價值判斷而不是一種事實判斷。簡言之,事實判斷只能回答“是什么”而價值判斷只能回答“應該是什么”,二者不宜混淆。英國哲學家大衛(wèi)·休謨認為,根據“是什么”無法推理出“應該是什么”,反之亦然,此即“休謨的鍘刀”。鄧小平早有斷言:“我希望冷戰(zhàn)結束,但現在我感到失望。”⑧安惠侯:《冷戰(zhàn)從未停止》,載《北京日報》2014年4月3日第014版。本文更認為,隨著俄羅斯重振國威與中國迅速崛起,“新冷戰(zhàn)”將逐步趕超“舊冷戰(zhàn)”的級別。
如閻學通所述,“和平”的社會特征是相對的而由人的認識決定。爭取和平解決戰(zhàn)爭危機固然沒錯,但避談戰(zhàn)爭至少從邏輯的可能性上是存在盲點的,何況美俄兩國軍方早已染指烏克蘭與中國近海?尤其是圍繞烏克蘭危機的戰(zhàn)與和的抉擇,均將落實于對抗雙方的兩個主角美國與俄羅斯的政府高層決策。進而言之,“跛腳鴨”奧巴馬與“政治強人”普京對烏克蘭危機的認識、抉擇與互動都是看點。由此,“休謨的鍘刀”導致的大國領袖決策的“不確定性”不可不談。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少軍認為,國際政治事實的社會屬性迫使其研究者面對不可觀察或不易認知的觀念因素,針對此類因素的認知難免有不確定性。要解釋復雜世界的運作規(guī)律則必須確定何種因素對解釋特定現象最重要,但任何事態(tài)都是復雜原因的結果,靠單一機制推測事態(tài)的走勢無法繞過國際政治演進的不確定性。研究這種不確定性要通過可觀察的事實盡量推論不可觀察的因素如何起作用以增進對不確定性的認識并盡量減少之,國際政治演進的不確定性導致無人能確定地預測未來,因為任何知識都是特定前提的推論結果,將此類研究的結論視為普遍性理論則難免出錯。國際政治體系的復雜性與觀念的不可認知性導致任何既定理論解釋都有可能被找來反例,此類理論只有在符合其前提條件時才有可能得出確定性結論??梢?,李少軍并不像大衛(wèi)·休謨那樣無條件地悲觀而倒向不可知論。國際政治行為體必須面對各種不確定性并作出政策判斷,這種不確定性對研究者而言代表著疑問,而這恰恰最能體現國際政治理論研究的價值。⑨李少軍:《國際關系研究中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15年第6期,第37-38頁??磥恚芯棵蓝怼靶吕鋺?zhàn)”的理論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恰恰來自于這種不確定性。
從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當中盡量推理出某種確定性結論,這不能不說是“休謨的鍘刀”之外的研究視野死角之一。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認為,通過控制變量以排除其他因素而集中觀察某一對固定關系,有可能對國際政治的相關機制得出確定的認知,迄今為止美國學界對國際政治學科的研究大體上也是如此展開的。⑩John J.Mearsheimer and Stephen M.Walt,Leaving Theory Behind:Why Simplistic Hypothesis Testing is Bad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13,No.3,2013,p31.如前所述,決定烏克蘭危機走勢的關鍵因素是美俄關系。2014年6月普京稱,俄羅斯不希望卷入“新冷戰(zhàn)”。?鄭斌:《普京“無意吞并烏克蘭”不希望新冷戰(zhàn)》,載《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6月5日第008版。2014年7月奧巴馬亦稱,追加對俄制裁并不意味著“新冷戰(zhàn)”不可避免。?孟湘君、郭炘蔚、張尼:《2014國際局勢聚焦:“新冷戰(zhàn)”真的來了嗎?》,中新網,2014年12月24日,http://www.chinanews.com/gj/2014/12-24/6904893.shtml不過,對照美俄兩國元首言論背后的各種制約因素,由此得出結論才有可能降低不確定性。國際政治業(yè)余愛好者愛說“外交就是一邊說著高尚的話一邊干著下流的事”,這種話雖然有失偏頗,但畢竟至少能從邏輯的可能性上提醒國際政治研究者既要聽其言又要觀其行。
綜合上述概念的規(guī)范分析與實證分析,推理美俄“新冷戰(zhàn)”走勢就有了可靠的方法論基礎。根據最新事態(tài),烏克蘭危機暫時不會激化美俄“新冷戰(zhàn)”。
(一)美俄“新冷戰(zhàn)”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由烏克蘭內戰(zhàn)說起,根據何亞非等國內學者總結的美俄“新冷戰(zhàn)”的新特征與舊形式,烏克蘭和平進程適用于閻學通式“和平”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烏克蘭和平進程的確定性是:第一,美俄“新冷戰(zhàn)”的非暴力性走勢主要取決于兩國實力對比的確定性此消彼長。一方面,美國因為較之于“金磚國家”的實力相對下降而在歐洲、亞太與中東三個潛在戰(zhàn)場之間捉襟見肘。自二戰(zhàn)爆發(fā)以來,美國還從未有過“同時打贏三場局部戰(zhàn)爭”那么大的胃口。20
15年7月,美國候任參聯會主席約瑟夫·鄧福德將俄羅斯、中國、朝鮮與“伊斯蘭國”并列為當前美國的四大威脅,但美國國防部與美國國務院相繼提出異議。?《美參聯會主席將中俄列入美國四大威脅 副防長異議》,中國青年網,2015年7月15日,http://news.youth.cn/js/201507/t20150715_6866213.htm另一方面,俄羅斯則借助烏法峰會(“金磚國家”峰會、上合組織峰會)等平臺大造聲勢展示自信,對北約國家的一系列制裁措施發(fā)起強有力的反擊。一方面是一個守成超級大國每況愈下,另一方面是一個昔日超級大國東山再起,雙方實力的逐步接近導致非暴力性的僵持局面。第二,美俄“新冷戰(zhàn)”的不安全性走勢主要體現為近年來雙方軍事演習的確定性針鋒相對。從巴倫支海、波羅的海、黑海、地中海乃至東太平洋與西大西洋,?徐旭:《俄軍四面出擊“硬”對“新冷戰(zhàn)”》,載《東莞日報》2014年12月29日第B05版。美俄兩國的軍事挑釁“你方唱罷我登場”而導致“擦槍走火”的不安全性有增無減。繼中俄日本海聯合軍演之后,兩國在南海聯合軍演更有明確的針對性。?《深度:中俄海軍南海演習牽制美國中國實力已掌控南?!?,新浪網,2015年6月9日,http://mil.news.sina.com.cn/2015-06-09/1500832719.html第三,美俄“新冷戰(zhàn)”的非永久性走勢主要局限于軍事危機應急機制的既定戰(zhàn)略環(huán)節(jié)內的確定性克制。軍事演習畢竟要大把燒錢,而美俄兩國的軍費開支又畢竟都是有限的,何況近年來兩國的經濟狀況都不看好?因此,軍事演習只能是雙方在和平談判與戰(zhàn)爭對決之間權衡利弊并討價還價的預熱或“前戲”,其非永久性戰(zhàn)略過渡環(huán)節(jié)的屬性決定了其操作的不可持續(xù)性。
烏克蘭和平進程的不確定性是:第一,美俄“新冷戰(zhàn)”的目的性推理主要受制于雙方意圖的不確定性。一方面,美國出爾反爾違背蘇東劇變后“北約絕不前進一步”的承諾,?趙傳君:《美俄實際上已進入“2.1版”冷戰(zhàn)》,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 2月 11日第B03版。直至其勢力范圍逼近俄羅斯陸權“心臟地帶”,順手則乘勝追擊而形式不利則適可而止;另一方面,被逼到墻角的俄羅斯被迫絕地反擊,在烏克蘭邊界公然部署戰(zhàn)略進攻性武器,盡量為和平談判與戰(zhàn)爭對決做足兩手準備。第二,美俄“新冷戰(zhàn)”的工具性推理主要受制于戰(zhàn)和效果的不確定性。無論戰(zhàn)爭還是和平都只是某種斗爭手段,是政治斗爭的某種形式的繼續(xù)而不可能非此即彼偏好一端。展示軟實力的經濟制裁未必有助于和平談判,展示硬實力的軍事演習也未必有助于戰(zhàn)爭對決,對戰(zhàn)和手段等工具理性的絕對化早已遭到法蘭克福學派等哲學界的方法論批判。第三,美俄“新冷戰(zhàn)”的正義性推理主要受制于潛在戰(zhàn)爭級別的不確定性。雙方都指責對方企圖借烏克蘭危機渾水摸魚挖己方的墻角,此類冷戰(zhàn)思維導致的相互反制既有可能預防戰(zhàn)爭進一步蔓延,又有可能使危機升級,這一悖論尤其是核大國揮之不去的核大戰(zhàn)夢魘。冷戰(zhàn)時期美蘇兩國就相互指責而從不反思本國的過錯,導致各種緊張關系循環(huán)升級。?[美]羅伯特·萊格沃爾德:《美俄應防止一場“新冷戰(zhàn)”》,載《社會科學報》2014年9月4日第007版。
將閻學通式“和平”的自然特征與社會特征對照于烏克蘭內戰(zhàn)的和平談判,共性與個性、戰(zhàn)爭與和平的辯證關系不可不談。針對烏克蘭內戰(zhàn)的明斯克協議的“個性”適用于閻學通式“和平”的“共性”是存在確定性的,而烏克蘭內戰(zhàn)與明斯克協議構成的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的互動乃至倒轉則存在不確定性。
(二)美俄“新冷戰(zhàn)”的影響因素
綜合以上(不)確定性分析,影響美俄“新冷戰(zhàn)”走勢的實力對比等客觀因素起主要作用,影響這一走勢的大國領袖決策等主觀因素則起次要作用。
一是美俄實力對比的消長程度。一方面,美國自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經濟復蘇一直乏力,“跛腳鴨”奧巴馬任內最后一年很難完全兌現最初的一系列競選承諾,削減國防開支與美國在歐洲、亞太與中東遭到的軍事壓力不相匹配;另一方面,俄羅斯借助一系列國際組織之力反制西方制裁,又插手一系列美國激化的地區(qū)熱點問題分散其施加的針對性軍事壓力,在“家門口”的烏東地區(qū)反守為攻將占盡地利之便。不過,雙方實力逐步接近的趨勢從長遠來看未必不會逆轉。
二是北約與上合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博弈。一方面,北約內部的美歐關系并非鐵板一塊,西方國家近年來經濟形勢又普遍不景氣,在烏克蘭與俄羅斯打消耗戰(zhàn)顯然不是明智之選;另一方面,雖然中俄等國不愿結成軍事同盟刺激美國,但利益上的天然互補促使相關各方在軍事合作方面多做少說甚至只做不說。俄羅斯參與的上合組織、“金磚國家”與“歐亞聯盟”等國際組織之間有著不同程度的重疊,這就為“政治強人”普京在外交領域絕地反擊提供了更多的回旋余地。
三是中東亂局等地區(qū)熱點的發(fā)展趨勢。為了集中力量圍堵俄羅斯,近年來美國逐步改善了與古巴、伊朗乃至朝鮮等宿敵的外交關系。不過,摁住葫蘆浮起了瓢,“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的異軍突起讓美國很難全身而退,面對難民問題美國難以獨善其身,這些都為俄羅斯在政治、經濟與軍事等領域“挖墻腳”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
四是戰(zhàn)爭范圍伸縮的性質界定。公平地看,美俄兩國在烏克蘭爭奪軍事影響力皆屬不義之舉,烏克蘭捍衛(wèi)國家主權領土完整而鎮(zhèn)壓叛軍則是正義之戰(zhàn)。不過,一旦烏克蘭加入北約生米煮成熟飯,如此對美國引狼入室則將難逃咎由自取之過,俄羅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則會變得悲壯而博得更多的國際同情。如果北約國家與“歐亞聯盟”、上合組織乃至“金磚國家”等其他國際組織的成員國紛紛卷入烏克蘭戰(zhàn)局,則冷戰(zhàn)時期兩大軍事集團的那種全球性長期爭霸將夢魘成真。
五是大國領袖決策的個人偏好。普京與梅德韋杰夫的“總統二人轉”有可能確保強人政治長期主導俄羅斯政壇,斯拉夫“戰(zhàn)斗民族”在地緣政治緊張與北約東擴加劇的激進民族主義情緒下有可能擴大“熊出沒”范圍。相比之下,美國新一輪總統大選則變數較大。如果希拉里·克林頓當選,則其“女強人”的鷹派外交風格有可能在烏克蘭危機中施展得淋漓盡致。兩相對照之下,美俄兩國領導人的個人偏好更有可能助推烏克蘭危機進一步升級。
(三)對美俄“新冷戰(zhàn)”的短期預測與長期預測
根據以上若干影響因素,在可預見的未來一個時期,至少在美國總統大選告一段落之前,烏克蘭國內外兩層政治博弈的實力消長與關系組合不可能有質的變化,因此美俄“新冷戰(zhàn)”升級為“溫戰(zhàn)”或恢復和平的可能性都不大,大國間接操控的時打時談甚至邊打邊談的可能性則較大。?陳宇:《“新冷戰(zhàn)”陰影籠罩東歐》,載《中國國防報》2015年6月30日第023版。總之,在短期之內,低烈度的美俄“新冷戰(zhàn)”不宜排除,美蘇爭霸那種高風險的“舊冷戰(zhàn)”則遙不可及,全球化進程暫時不會遭到致命的沖擊。
從長遠來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全球化催生“地球村”將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即便烏克蘭危機加劇美俄“新冷戰(zhàn)”也不可能無限持續(xù)下去。地緣政治位置決定了化解烏克蘭危機不可能頭病醫(yī)頭腳病醫(yī)腳,根除美俄“新冷戰(zhàn)”更要從更廣闊的地緣政治空間里找來助力。在美俄之間斡旋的德國領導層有望最終成功地充當比歐盟更大的“全球村”的“關鍵先生”,曾誕生康德、黑格爾與馬克思的日耳曼民族不無可能充分汲取歷史經驗教訓而重新煥發(fā)全球性影響力,?德國哲學界有關未來世界秩序的設計,參見周凡:《康德的和平構想:自由國家的聯盟制度——重讀康德的《永久和平論》,載《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第165-169頁;孟曉東:《全球化視角下對《共產黨宣言》的解讀》,載《延邊黨校學報》2015年第2期,第29-32頁。美俄“新冷戰(zhàn)”終將化為人類文明史主旋律中的一個小插曲。簡言之,21世紀全球化的前途將是一個比歐盟更大的“全球村”那種松散的邦聯,烏克蘭在這種邦聯內只能在傳統意義上的東西方之間謀求中立而不可能選邊站。
美俄“新冷戰(zhàn)”對中國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還要從國內外學界的正反兩種觀點的論戰(zhàn)中逐步看出端倪。總的來看,傾向于前者的觀點略多于后者。
(一)美俄“新冷戰(zhàn)”對中國的不利影響
中國在冷戰(zhàn)初期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度左右國際體系話語權而升級中國為一個國際戰(zhàn)略棋手,但后來美蘇冷戰(zhàn)加劇而主導國際局勢,中國因此而喪失了這種棋手地位。冷戰(zhàn)終結讓中國成了和平紅利的受益者與全球化的幸運兒,中國與西方經濟體系的互相依存度越來越高,在政治上又與俄羅斯結成戰(zhàn)略伙伴關系。因此,美俄“新冷戰(zhàn)”必然壓縮中國獨立自主的傳統外交空間,迫使中國選邊站,這顯然不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
烏克蘭危機激化的美俄“新冷戰(zhàn)”將對中國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美國有可能伺機“聲西擊東”而將其戰(zhàn)略重心“棄俄向中”,突然調頭加快“重返亞太”的戰(zhàn)略步伐,全力投入對中國的東海與南海等島礁爭端的攪局。攪局中國周邊地區(qū)熱點問題,美國有可能贏得的更大戰(zhàn)略成果是俄羅斯與印度等域外大國有可能摻和進來而強化對華戰(zhàn)略合圍態(tài)勢,這是中國不得不警惕的一個極其危險的戰(zhàn)略動向。?胡顯達:《美俄烏克蘭新冷戰(zhàn)或使中國大難臨頭》,中華網,2014年9月6日,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73/22/69/3_1.html.一旦形成這種局面,對中國而言將無異于如履薄冰舉步維艱。
美俄“新冷戰(zhàn)”會逐步降低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戰(zhàn)略機動空間,美俄關系越緊張,中國與兩國同時保持良好關系就越難。蘇聯解體后,中國隨之成了美國的頭號對手。普京上臺后俄羅斯再展大國雄風,中美俄戰(zhàn)略大三角輪回。如果中國站到俄羅斯一邊,則“新冷戰(zhàn)”將向過去那種“舊冷戰(zhàn)”升級;如果中國站到美國一邊,則亞洲腹地“三股勢力”將乘機渾水摸魚。因此,中國在發(fā)展與俄羅斯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同時繼續(xù)與美國優(yōu)化新型大國關系,任何“一邊倒”都不利于中國的長遠利益。當前的實力與對烏克蘭變局的抽離,才是中國的主動權。?《外媒:美俄對立令中國不安 中國需俄幫助》,霸血軍事網,2015年4月22日,http://www.baxue.com/haiwaishijiao/33828.html.較之于當年中國被迫卷入的中美蘇戰(zhàn)略大三角,當今中國在中美俄戰(zhàn)略大三角當中的地位與靈活性都有改進,但由此也意味著中國的相關決策務必更為慎重。
(二)美俄“新冷戰(zhàn)”對中國的有利影響
日本有媒體稱,美俄“新冷戰(zhàn)”將讓中國從中坐收漁翁之利,恰如冷戰(zhàn)時期美蘇爭霸讓中國有機會充當中美蘇戰(zhàn)略大三角當中的主要受益方那樣。自20世紀70年代中美蘇戰(zhàn)略大三角正常運轉以來,美國一直奉行幫助中國崛起以牽制蘇聯的政策,這樣的路線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即便在美國企圖防止中國因為實力增強而變得越來越自大傲慢時依然如此。?《美俄之間的新冷戰(zhàn)會讓中國從中獲得好處》,軍事風云網,2014年3月11日,http://www.7476.com/haiwaishijiao/2014031012216.html.美俄“新冷戰(zhàn)”一旦激化,勢必為中國推進其在周邊地區(qū)悄然展開的領土維權活動提供更廣闊的戰(zhàn)略空間。
俄羅斯有媒體稱,美國在歐亞大陸兩端的圍堵戰(zhàn)略將迫使俄中關系進一步強化,軍事上的合作力度將突破以往的禁區(qū),2015年中俄一系列聯合軍演就是一個范例。但中國從來無須與俄羅斯結成軍事同盟,只須在感情上支持俄羅斯而不至于被遠在歐亞大陸另一端的烏克蘭危機拖下水。美俄“新冷戰(zhàn)”鷸蚌相爭,中國才是最大贏家,這不僅局限于軍事意義上,而且包括經濟意義上。隨著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逐步強化,更多的俄羅斯天然氣將流向中國,而這只是中國在APEC北京峰會達成的成果之一,俄羅斯將向中國出口更多的石油等資源。中俄兩國簽署通過東線“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對中國出口天然氣合同后,雙方又決定通過西線“阿爾泰”管道將俄羅斯對中國的天然氣出口增加幾乎一倍。?《俄媒:美俄新一輪冷戰(zhàn)開啟 中國冷眼旁觀成最大贏家》,前瞻網,2014年12月20日,http://j.news.163.com/docs/10/2014122017/ADU8VHRH9001VHRI.html.
中國有國內網站認為,美俄“新冷戰(zhàn)”將是中國的又一戰(zhàn)略機遇。美國在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前“重返亞太”,認定中國將是美國最大的對手而欲在其完全崛起之前扼殺在搖籃中。美國在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后一直沒放棄“重返亞太”的既定戰(zhàn)略,只是將與俄羅斯的斗爭視為一個匆匆而過的小插曲。但形勢不由人,現在美國想從烏克蘭抽身已無可能。一旦美國露出退縮跡象,俄羅斯必然大肆反擊,美國領導的北約將顏面掃地。對美國而言,失去亞洲尚無大礙,失去歐洲則是滅頂之災;較之于中國,俄羅斯更難對付,因為中國還只是潛在威脅,而俄羅斯已是現實對手。美國被迫全力對抗俄羅斯,以其當前的國力已無暇兼顧中國。?《中國受益美俄新冷戰(zhàn)》,中搜資訊網,2014年 9月 11日,http://zixun.zhongsou.com/faster/24/8fe6ede096ee8fb019a74d1425f02637.html.
美俄“新冷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討價還價的外交空間必將大大拓寬。對美國,中國可敦促其不再到中國近海攪局,切實尊重中國的領土領海權益;對俄羅斯,中國可加強與其在軍售、軍事領域合作,同時加強“一帶一路”建設與歐亞聯盟之間的戰(zhàn)略對接??傊袊袡C會在美俄鷸蚌相爭中漁翁得利。不過,中國理所當然要將注意力集中在亞太地區(qū)而不卷入歐洲亂局,一心經略周邊以備完成國家統一大業(yè)。?王福生:《美俄“新冷戰(zhàn)”,中國迎機遇》,博客中國網,2014年3月 12日,http://wfs1962.blogchina.com/2112218.html.為了分散美國的軍事壓力,俄羅斯有可能強化對中國的武器出口,如飛機發(fā)動機、戰(zhàn)略轟炸機、潛艇、防空系統與彈道導彈等。這有利于中國軍事現代化建設的推進和國防能力的提高。?《美俄新冷戰(zhàn)北京獲利 五大頂尖技術落戶中國》,西陸網,2014年8月5日,http://junshi.xilu.com/20140805/1000010000594715.html.
(三)對美俄“新冷戰(zhàn)”影響中國的定性分析
綜合以上利弊分析,美俄“新冷戰(zhàn)”對中國利大于弊,前提是中國能拿捏好應對烏克蘭危機的戰(zhàn)略分寸。美俄“新冷戰(zhàn)”既不可能升級到冷戰(zhàn)時期美蘇爭霸那種激烈程度,也不可能輕而易舉地畢其功于一役,因此對中國的影響將是“遠”而不“深”,這是相對于東海、南海等島礁爭端對中國的影響“深”而不“遠”來說的。鑒于冷戰(zhàn)時期中美蘇戰(zhàn)略大三角的經驗教訓,中美俄戰(zhàn)略大三角中的任何一方都樂見其成其他兩方鷸蚌相爭而己方伺機漁翁得利,因此哪一方“先打第一槍”就成了三方在鷸、蚌與漁翁之間角色定位的關鍵。毋庸諱言,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中被迫“先打第一槍”的風險最低,但中國如果在東海、南海等島礁爭端中“先打第一槍”則有可能禍水東引而引火燒身。因此,“不打第一槍”是中國應對局部戰(zhàn)爭危機的一個底線,以“韜光養(yǎng)晦”為基礎才有可能“有所作為”。由此,時間因素將越來越對經濟增長最快的中國有利。只要中國還能延續(xù)戰(zhàn)略機遇期20年以上,?拱振喜:《美俄“新冷戰(zhàn)”是否會爆發(fā)》,載《軍事文摘》2015年第3期,第19頁。任何有可能激化“新冷戰(zhàn)”的局部戰(zhàn)爭都將易于化解。更重要的是,21世紀以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全球化模式較之于冷戰(zhàn)時期的兩極模式更有彈性與可持續(xù)性,中美俄戰(zhàn)略大三角的影響力遠遜于中美蘇戰(zhàn)略大三角。
美俄“新冷戰(zhàn)”對著眼于優(yōu)化世界新秩序的中國而言意味著更多的責任,我們需要努力避免使更多國家陷入自我實現的冷戰(zhàn)思維。面對烏克蘭危機,中國要強化本國的戰(zhàn)略定力,充分利用中華文明傳統智慧與在中美俄戰(zhàn)略大三角中的靈活地位,努力塑造一個面向光明而不是升級冷戰(zhàn)鐵幕的新型國際格局。
閻學通認為,根據社會特征定義“和平”很難達成共識,以自然特征為基礎則不難達成共識。因此,中國根據“和平”的自然特征預防戰(zhàn)爭的政策要有明確的界定,根據其社會特征則要澄清“和平”只是人類追求的目標之一而不是國家安全的最高目標;“和平”只是解決利益沖突的方法之一且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強權之下的“和平”充斥著非正義性,因此中國要爭取“有尊嚴的和平”而拒絕“屈辱的和平”。?閻學通:《和平的性質——和平≠安全》,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8期,第9頁。可見,中國爭取和平解決美俄“新冷戰(zhàn)”并不意味著非要以烏克蘭接受“屈辱的和平”為代價,爭取和平解決東海、南海島礁爭端亦然。冷戰(zhàn)高潮階段美國應對古巴導彈危機的“戰(zhàn)爭邊緣”政策,中國理應研習。?南方朔:《警惕美國的新冷戰(zhàn)布局》,載《領導文萃》2014年第11期,第116頁。
對照冷戰(zhàn)時期的中美蘇戰(zhàn)略大三角,烏克蘭危機更將迫使美俄兩國競相交好中國,中國與美俄兩國的戰(zhàn)略合作將越來越順利。不過,中國在美國制裁俄羅斯期間與俄羅斯的交往有可能被美國視為拆臺之舉,因而會對中美關系有一定的沖擊。中國交好俄羅斯將使二者的戰(zhàn)略依賴程度加深,一旦中俄關系有變,將對中國構成致命的戰(zhàn)略威脅。中俄接近乃至針對美國的結盟只能激化美俄“新冷戰(zhàn)”,美蘇爭霸也是激化“舊冷戰(zhàn)”的根本原因。中俄結盟將使其他反美勢力以此為軸心加快勢力整合,從而使美俄“新冷戰(zhàn)”趕超美蘇“舊冷戰(zhàn)”之級別,這對于正在致力于融入全球化的中國而言更是難以承受的代價。因此,中國越是在美國制裁俄羅斯時就越要沉住氣,對俄羅斯既不可近又不可遠。?《美俄斗法對中國的影響》,鳳凰網,2014年 8月 1日,http://blog.ifeng.com/article/33676572.html.中國要在與俄羅斯保持適當距離的前提下根據本國的利益調整決定雙方的合作級別,對美國亦然。中國要堅持不挑頭、不扛旗、不背包袱,以免被任何戰(zhàn)爭危機牽著鼻子走。
回顧冷戰(zhàn),中國不是其主角,而是其主要受害者之一,因此要盡量避免卷入美俄“新冷戰(zhàn)”。當今中國是全球化的得益者、推進者與建設者,繼續(xù)推進全球化是解開美俄“新冷戰(zhàn)”這個死結的關鍵所在。中國獨特的儒家文明對美俄沖突中的東正教與新教的矛盾有著天然的超脫性,中國可由此入手充當雙方的居間調解者。比如,中國可推廣伊朗核問題P5+1模式以提升德國等歐盟大國在烏克蘭危機中的發(fā)言權。中國要確保與烏克蘭的合作利益,盡量釋放在烏克蘭局勢穩(wěn)定后推進對其援助的積極信息。中國可借助歐洲各國恐俄而又拉俄的矛盾心態(tài),沿著歐盟設計的從里斯本到海參崴的自貿區(qū)的構想,對其明示“一帶一路”的終點就在歐洲,藉此爭取歐盟共建中歐自貿區(qū)以提升中歐經濟合作層次。中國可讓“一帶一路”構想與俄羅斯的“歐亞聯盟”構想相輔相成,共建亞歐自貿區(qū)。由此,中國將非但不是美俄“新冷戰(zhàn)”的旁觀者,反而將是解開美俄“新冷戰(zhàn)”這個死結的參與者,“2.0版冷戰(zhàn)”有望藉此而被“2.0版全球化”稀釋于無形。
要解開美俄“新冷戰(zhàn)”這個死結,中國的戰(zhàn)略切入點主要是南海與東海等中國近海的島礁之爭,通過多邊外交化“?!睘椤皺C”有助于中國在亞歐大陸兩端左右逢源有效“對沖”。中國對美國在中東預設的所謂“全球戰(zhàn)略中心”也要有針對性措施,比如在伊朗核危機預期方面對其冷戰(zhàn)思維逆向而行,令其顧此失彼而難以展開全球性戰(zhàn)略攻勢。中國要加快“一帶一路”向西延伸以與歐盟爭取更多共識,雙方經濟戰(zhàn)略利益互補越多則激化美俄“新冷戰(zhàn)”的概率越低,誰搞“新冷戰(zhàn)”誰就輸得最多。根據實力對比,中歐聯手將是遏制美俄“新冷戰(zhàn)”的最強組合。即便美俄“新冷戰(zhàn)”繼續(xù),中國也能拓寬與歐盟的共同利益渠道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只要中歐雙方進一步強化戰(zhàn)略合作,美俄“新冷戰(zhàn)”就很難升級,中國就能利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矛盾爭取更多的與歐盟的共同利益。
在此基礎上,中國有望進一步強化與俄羅斯的戰(zhàn)略利益合作,特別是合作開發(fā)能源富集的遠東。?《占豪評論:中國如何破解美國的新冷戰(zhàn)企圖》,新浪網,2014年 4月 30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4ff2b0102euyq.html形勢比人強,俄羅斯要擺脫由烏克蘭危機誘發(fā)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困局的雙重壓力,則與中國富邊榮邊以分散風險勢在必行。中國極有必要未雨綢繆,以烏克蘭危機應急機制的多邊塑造為起點,從戰(zhàn)略高度在俄羅斯東西兩翼統籌全局,對接耦合中俄自貿區(qū)、“歐亞聯盟”與歐盟。
較之于蘇東劇變的震蕩,烏克蘭危機對中國影響有限。鄧小平“冷靜觀察,穩(wěn)住陣腳,沉著應付,善于守拙,絕不當頭,韜光養(yǎng)晦,有所作為”的外交方針,至今依然適用于中國的和平崛起戰(zhàn)略,應對震蕩更弱的美俄“新冷戰(zhàn)”更當不在話下。中國應對烏克蘭危機既要保持定力又要善用機遇,既不風聲鶴唳又不冒進盲動,關鍵是中國如何在“韜光養(yǎng)晦”與“有所作為”之間實現有效平衡,找到更有效的應對方略。
陳俊杰,河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