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小
S先生再一次把車開到了這個花園小區(qū)的入口處。保安沒有等他開口揮手就開啟了入口的道閘,但他還是向那個瘦小的保安微笑著點了點頭。沿著小區(qū)的環(huán)路在接近另外一個出入口的路邊S先生找到了一個車位,停好了車。
這是一個周五下午接近5點鐘的時刻,每周他至少要重復(fù)一次這樣的過程。接下來他會收拾一下東西放進背包里然后下車鎖車再步行著從這個出入口出來。這座叫著“××花園”的小區(qū)并不像花園更不是花園,幾十棟住宅樓排列得很規(guī)則,因此更顯得呆板,叫它“樓園”、“人園”還更貼切些。S先生常常這么想但并不去深究,因為他只是利用一下,一則是這里室外停車免費,保安也還不錯,還有就是離地鐵站很近。
這里是一座大城市的遠(yuǎn)郊,S先生的家在這座大城市的中心地帶,由于工作關(guān)系他來到這里快一年了。從他的家到工作地點開車出了城如果走不收費的快速路差不多要兩個小時,走一段高速的話要一小時二十分鐘左右,這都要在路況比較正常的情況下;另外一種選擇就是坐地鐵,需要一個半小時。
S先生的車一般跟著他圍繞著工作地點轉(zhuǎn),平時他周一到周四并不回城里的家住,主要是省卻了那早晚幾個小時的奔波和費用,再者工作的地方食宿都可以解決。周末他肯定會回去過個雙休,但是一般不會開車。道路的擁堵和時間的煎熬是一回事,關(guān)鍵是沒有車位!S先生一直看著他那里的一個車位從小幾十萬翻到了大幾十萬,路邊的停車費也漲到了白天一個小時16元,只有晚22點到早8點是過夜10元,但根本就不用想還有位!因此他并不需要很仔細(xì)地算賬。
汽車確實為S先生帶來了一些便利,但是面對那擁擠的道路,他并未享受過駕駛的樂趣,更多的是一種無奈:要保養(yǎng)、維修、不停加油……更為了找一個存放它的地方而傷透腦筋!
出了小區(qū)3~5分鐘的時間S先生就會坐在地鐵上,這條通往城里的地鐵從這里起發(fā),因此S先生可以找一個比較理想的座位,通常會坐在列車前進方向的左側(cè),因為這趟地鐵的方向幾乎是一路向北,而且在進城之前的大部分路段是在地面上的高架橋上行駛,除非是陰雨天,這個時段陽光正好透過車窗落在S先生的后頸肩上。伴隨著準(zhǔn)備好的一本薄書、一份雜志或一份報紙,S先生可以很從容地度過接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然后再換乘另一趟地鐵。
一個半小時后S先生會坐在家里,準(zhǔn)時。
但是一般下了地鐵他會順路買些魚肉青菜之類的準(zhǔn)備晚餐,因為他的廚藝也不錯。到了周一,早上9點鐘S先生啟動了休息了兩天三夜的汽車,開始他一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