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茜 文紹榮
摘 要 本文以《典范英語》這套原版英文小說的課外閱讀為例,重點探討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讀后活動設計案例及其經(jīng)驗反思,總結(jié)了課文復述及概述、人物評析、采訪辯論、拓展寫作、錄音及小劇表演等讀后活動,旨在為學生的表達搭建支架,激發(fā)其對閱讀的熱愛,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guān)鍵詞 閱讀教學 讀后活動 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2.062
Abstract Taking the reading materials in "Good English" as example, the paper shows emphasis to the design of after-class reading activiti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and to the reflection on such practices. It focuses on those after-class activities, such as the text retelling and summary, character analysis, interview and defense, writing practice and role-play, with the purpose to set a stay for the expression of the students and arouse their reading interest and finally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English use.
Key words teaching reading; after-class activities, activity design
0引言
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標所倡導的任務型教學模式下,閱讀教學通常包括讀前(Pre-reading activities)、讀中活動(While-reading activities)和讀后活動(Post-reading activities)三個階段。教師在閱讀的不同階段設置相應的活動和任務,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語境并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為學生提升“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而服務。其中讀后階段作為閱讀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是對讀前、讀中階段的拓展和升華,是教師引導學生由淺層次理解到深層次理解的過程,對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提高和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起著非常關(guān)鍵的作用。
然而,在閱讀教學中由于部分教師過分依賴經(jīng)驗,對學生和文本特征分析不夠,教學組織與監(jiān)控能力不夠等原因?qū)е伦x后任務設計與實施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讀后活動在閱讀教學中所占比例偏低;第二,讀后活動設計形式單一或缺乏層次性;第三,讀后活動與文本的關(guān)聯(lián)性不強,與讀前、讀中階段的語言輸入聯(lián)系不大或過分拓展;第四,讀后語言輸出活動缺乏必要且合理的語言支架,與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脫節(jié)。凡此種種均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本文將結(jié)合《典范英語》的教學實踐,以教學案例的形式就讀后活動的設計方案、思路及其設計原則作深入探討。
1英語閱讀教學中讀后活動設計案例分析
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讀后活動可設計為課文復述及概述、人物評析、采訪辯論、拓展寫作、錄音及小劇表演等。
1.1 課文復述或概述
課文復述主要是通過不同方式或者不同語言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重述的一種學習方式。其形式有圖畫啟發(fā)、表格呈現(xiàn)、轉(zhuǎn)換人稱復述等?!兜浞队⒄Z》的每本小說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線索清晰、故事情節(jié)生動,而且配有簡潔明了的插圖,非常適合展開課文復述。
例如,在教學The Boss Dog of Blossom Street時,筆者分別選擇了每章節(jié)中最重要的幾幅插圖列舉主要事件。學生通過插圖既抓住了課文主線,又為課文復述做好了鋪墊。同時,每個章節(jié)的重點圖還為學困生提供了嘗試語言輸出表達的機會。操作中,每個小組可以自選其中一幅組圖,小組成員在準備接龍描述中,安排自己組的學困生說簡短的語言或好描述的圖,小組的互幫互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多數(shù)學生能借助插圖信息,適當增加細節(jié),完成小說復述。為了讓學生享受復述課文的成就感,筆者還設計了轉(zhuǎn)換人稱復述課文的讀后活動。
[分析]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四級技能目標舉例: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或根據(jù)圖片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經(jīng)歷;能理解并解釋圖表提供的信息;能用詞組或簡單句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圖片寫出說明。①課文復述能較好地落實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它是一種常用的讀后活動形式,尤其是對于配有插圖的原版小說這樣有故事情節(jié)的記敘性課文。學生能夠根據(jù)清晰的課文脈絡,輕松地完成課文復述。為了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也為了迎合我校學生偏好小組合作的學習風格,在設計課文復述活動時,教師也可以開展小組內(nèi)的復述接力賽或全班故事接龍。此外,為了增加復述課文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將口頭復述落實為書面的概述寫作,既可以是內(nèi)容概要,也可以使用不同人稱來轉(zhuǎn)述。
1.2 人物評析
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各種語言知識的呈現(xiàn)和學習都應從語言使用的角度出發(fā),為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的能力服務。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生活的各種語境,采用循序漸進的語言實踐活動。作為歷史和語文學科中比較常見的“人物評析”活動,超越了對閱讀文本的概述及賞析,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而且可能引發(fā)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做人、做事的思考,體現(xiàn)了新課標所倡導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而七年級學生的人物評析是從引導學生采用“觀點+支撐信息(supporting details)”的形式開始的。下面是學完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Meet the Pirates后一個學生的寫作:
I like the pirates best. Because they told the King and Princess who they were and they didn't have a ship in the story. They are very honest, and maybe that looks very silly. But I think they are very cute and funny.
下面再以The Boss Dog of Blossom Street為例,介紹讀后寫作前教師的引導、為書面表達所做的鋪墊。在分析中心“人物”Snap時,學生圍繞老師的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Snap?對這只可愛的boss dog先做評價,接著鼓勵學生說出書中的supporting details,根據(jù)大家的集思廣益,教師在黑板上整理成板書,然后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書面表達。
下面是一位中等程度學生的課堂寫作:
Snap was a responsible dog. He was a small black and brown dog, but he is the boss dog of Blossom Street.
Every day he walked up and down Blossom Street. When he left Blossom Street for a new house with his owners, he came back, because he was worried about the Blossom Street.
He loved his owners. At half past four he came back, not to let his owners worry about him.
[分析]故事理解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通過人物的分析而進一步理解小說所要傳達的主旨,人物分析這一教學設計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論證能力。在小說讀后教學中,非語言目標也是值得教師關(guān)注的,它具有開放性,課堂教學可以采取師生、生生互動的形式,圍繞有意義的話題促進真誠交流的發(fā)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使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通過接觸、理解、操練、運用語言等環(huán)節(jié),逐步實現(xiàn)語言知識的內(nèi)化;應有助于學生學會用英語做事情,特別是用英語獲取、處理和傳遞信息,表達簡單的個人觀點和感受,從而提升實際語言運用的能力。①
1.3 采訪辯論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活動的內(nèi)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要盡可能接近現(xiàn)實生活中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目標語言項目的真實意義和作用。②如果將英語學習僅僅局限于背誦、復述或機械的習題操練的話,肯定無法達到“用英語做事”的教育目的。因此,只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才可為學生提供參與學習的機會。“采訪”正是一種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已學知識進行真實交際的語言活動。例如學完Oh,Otto!這課后選出一個學生做Otto, 回答“記者”同學的問題,問題真是五花八門,學生的熱情非常高,下面是問題舉例: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y are you green? Where are you from? What other color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Charlie? Why? Why do you choose Jo to work in a pair with you?等等。這個活動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對能力強的學生也是很好的鍛煉。
辯論也是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讀后活動,它需要教師基于對文本的理解引出兩種不同的觀點。例如在學習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Meet the Pirates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場辯論:Its 2 oclock at night, you find a burglar in the living room. He is looking for some expensive things…Then you will? Keep silent or fight against him? 辯論的結(jié)果沒有孰是孰非,主要目的在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發(fā)揮想象,分析自己可能采取的行動。
[分析] 克拉申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指出:充分的輸入,并不一定能保證語言的正確習得,只有交互活動、意義協(xié)商和語言輸出才能保證語言的習得(斯蒂芬·克拉申,1981)。③有效的采訪活動既能成為學生應用語言的過程,也能成為培養(yǎng)學生搜集、統(tǒng)計和分析信息能力的過程。在以“語言為主”的課上,學生們問許多問題的機會并不多,而“采訪”可以補償了課堂的不足。這樣的教學設計目的是訓練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質(zhì)疑的能力和表達能力。而辯論活動則可以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并提高邏輯分析能力,是學生喜歡的讀后活動形式之一。教師在設計讀后活動時,可以根據(jù)課文的話題挖掘辯論主題,讓學生開展小組辯論賽,并在辯論的基礎上進行話題拓展寫作。
1.4 拓展寫作
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對語言大膽加工,如以小說中人物的視角講故事、評價書中的人物或事情、續(xù)編故事等,這類學習任務為學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為他們的語言表達搭建了舞臺。如在學完第12本小說Cornflake Coin之后,要求學生可以以書中一個主人公的角度去表達,也可以寫概述,也可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寫。從學生書面表達的實驗前后對比也能看出學生的進步。有的學生從不會寫到會寫,有的寫作質(zhì)量逐漸提高,還有的學生從原來的長篇摘抄不知取舍,到后來注重小說內(nèi)容的縮寫。
[分析]目前的外語教學普遍過分強調(diào)語言的交際功能,弱化語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維功能(文秋芳、周燕,2006)。④因此,在讀后活動中,教師應具備提高任務的思維含量。比如,故事重點人物評析、以書中的人物的視角寫故事以及相關(guān)話題作文等,都是為了激活、訓練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注重的是思維的深度、廣度及其邏輯性。同時,讀寫結(jié)合的輸出訓練是促進并加強語言結(jié)構(gòu)內(nèi)化的有力手段(徐浩,2007)。⑤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語法錯誤不要過分較真,應盡量避重就輕,鼓勵其創(chuàng)造的欲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要有信心和耐心等候?qū)W生語言能力的形成。
1.5 錄音及小劇表演
小說文本錄音是孩子們喜歡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好的錄音需要有突出的模仿和較高的流利程度。一般來說,學生需要根據(jù)老師隨意播放的小說mp3錄音或同學的朗讀錄音的單句或片段完成任務:(1)Repeat, 要求學生模仿語言語調(diào),比賽誰說的“地道”,或挑戰(zhàn)對手;(2)回答問題, 如Who is speaking? What is he talking about? Where is the speaker now? What will happen next? Why? How? 等問題。這樣做的目的是了解學生聽讀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同時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參與,為學生的語言輸出提供機會。學生的注意力通常很集中,特別是聽同學的朗讀錄音時。
課題組建立了專供上傳錄音的郵箱, 教師經(jīng)常就學生錄的音回復家長,指導家長在家對孩子的監(jiān)督和幫助。每次課上通報每個上交錄音的學生所得的等級成績,促進學生的進步,感染更多的學生加入進來。播放學生自己的錄音,讓大家評價優(yōu)缺點,猜猜是誰的錄音等都激勵著更多的學生優(yōu)化自己的錄音,愿意嘗試這種新鮮有趣的活動。
課本劇表演一直是學生們的最愛,幾乎每本書的第二課時都安排學生的小劇表演,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小說、感悟語言,鍛煉自己口語表達的熱情和自信,最佳劇情設計獎、最佳表演獎、最美語音語調(diào)獎、最佳道具設計獎等的評選,更促使學生樂于表現(xiàn)自我。問卷顯示,91.13%的學生喜歡小說的表演活動。
[分析]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設計教學,培養(yǎng)良好聽讀習慣,引導學生對表達的熱愛,往往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本著以生為本的理念,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活動設計關(guān)注學生興趣的激發(fā),使之動腦、動眼、動口,鼓勵學生的整體輸出以表達看法,從而達到訓練學生的思維,內(nèi)化小說語言的目的,形成對閱讀的熱愛。
2經(jīng)驗及反思
讀后階段作為閱讀后語言輸出階段,是英語閱讀教學中關(guān)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合理的讀后活動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其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首先,確保針對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和能力展開讀后活動。很多時候,教師設計的讀后語言輸出活動沒有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很有可能是其難度要么太低要么太高。因此,教師在設計讀后語言輸出活動時應認真考量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盡可能多地設計幾個不同難度和類型的任務讓學生選擇,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語言輸出活動中。
其次,確保循序漸進地展開圍繞閱讀主題的讀后活動。進行讀后階段的各種語言輸出主要是為了鞏固和加深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幫助學生建構(gòu)支架,從而全面促進其聽、說、讀、寫等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讀后活動的設計應緊密圍繞閱讀主題,脫離了閱讀主題的活動是沒有價值的。與此同時,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讀后任務也必須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最后,確保讀后任務以學生為本,具備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讀后階段是英語閱讀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它應該是對讀前及讀中內(nèi)容的拓展和延伸。因此,教師應適當拓展話題的深度與廣度,讓學生在開展聽、說、讀、寫等語言輸出活動過程中鍛煉思維、發(fā)展思維;引導學生挖掘和提煉課文中隱含的思想、文化、價值觀,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從而實現(xiàn)英語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3 結(jié)束語
英語教育的目標是用英語學習文化,認識世界,培養(yǎng)心智,不只是單純掌握一種交際工具。語言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人類文明、文化、思想的載體。語言教育的正確途徑是“積累”, 即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讓學生多維、綜合感知所學語言,進而習得語言。對于基礎階段的學生,語言積累和感悟的方法是“讀”,讀能帶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全面提高。教學中讀后活動設計為學生用地道的口語表達展示自我搭建平臺,用書面表達促進語言結(jié)構(gòu)內(nèi)化的發(fā)生,包容性的課堂氛圍令學生以輕松愉快的方式感知英語,拓展了視野,豐富了生活經(jīng)歷,發(fā)展了思維能力,提高了語言運用的能力。
注釋
①②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6.
③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第二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學習.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1.
④ 文秋芳,周燕.評述外語專業(y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外語學刊,2006.132(5):76-80.
⑤ 徐浩.英語專業(yè)低年級讀寫結(jié)合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現(xiàn)代外語,2007.30(2):18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