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青,張海林,羅 俊,李維鳳,尤海生,魯會俠,王茂義
(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藥學院, 西安 710061)
?
937例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
孫青1,張海林2,羅俊1,李維鳳2,尤海生1,魯會俠1,王茂義1
(1.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西安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藥學院, 西安710061)
摘要:目的 分析藥品不良反應(ADR)發(fā)生的規(guī)律和特點,減少ADR的發(fā)生,提高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方法 對937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進行統(tǒng)計,分別從患者年齡、性別、藥品種類、臨床表現(xiàn)、給藥途徑等方面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937例報告中發(fā)生ADR患者男性多于女性,ADR涉及的藥品多為抗微生物藥物,ADR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以皮膚及其附件損害為主。所有的用藥途徑中靜脈滴注用藥發(fā)生ADR的幾率最高。結(jié)論收集整理不良反應藥物報告,定量分析,綜合評價其信息有利于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保證患者用藥安全。
關(guān)鍵詞:藥品不良反應;合理用藥;安全性
藥品不良反應(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給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危害,但是相關(guān)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不良反應是可以防止發(fā)生的[1]。因此,為了了解掌握ADR發(fā)生的特點和規(guī)律,對我院近幾年收集的937例ADR進行分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對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情況、用藥、不良反應表現(xiàn)進行分析評價, 為以后更加安全、合理用藥提供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資料源自我院臨床各科室在2007年7月~2014年10月期間收集并自發(fā)呈報的937例ADR報告。采用回顧性統(tǒng)計方法,對937例報告中所涉及的患者年齡與性別、藥品種類、給藥途徑、發(fā)生不良反應臨床表現(xiàn)類型、合并用藥、用藥療程、因果關(guān)系評價、ADR反應分級和轉(zhuǎn)歸情況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2結(jié)果
2.1患者情況937例報告中男女比例為1.16∶1,報告顯示年齡最小的患者不足1周歲,患者年齡最大的超過80歲。見表1。
表1藥品不良反應年齡、性別分布
Tab.1 Distribution of age and sex of ADR cases
性別年齡(歲)≤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合計男1193645485176734214504女511955356283704810433合計17055100831131591439024937構(gòu)成比/%18.145.8710.678.8612.0616.9715.269.602.56100
2.2涉及的藥品的類型及構(gòu)成比按照《藥物臨床信息參考》中對藥品分類的方法[2], 937例不良反應報告中所涉及的藥品分為17類。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抗微生物藥物、抗腫瘤藥和中藥及中成藥注射劑。見表2。
2.3涉及的抗微生物藥物種類及構(gòu)成比937例不良反應涉及的抗微生物藥物有13類,共489例。頭孢菌素類構(gòu)成比最高,喹諾酮類次之,排名第3位的是大環(huán)內(nèi)酯類 。見表3。
表2不良反應涉及的藥品種類
Tab.2 The categories of drugs related to ADR
藥品種類例數(shù)/例構(gòu)成比/%抗微生物藥品48934.6抗腫瘤藥30921.8中藥及中成藥注射劑14810.5循環(huán)系統(tǒng)藥品594.2消化系統(tǒng)藥品543.8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藥品422.9影響血液及造血系統(tǒng)藥品402.8其他藥品392.8延緩衰老藥及老年病用藥332.3維生素類322.2呼吸系統(tǒng)藥品271.9影響機體免疫功能藥品251.8酶類及其他生化制劑251.8臨床各科用藥241.7營養(yǎng)藥231.6激素及其有關(guān)藥品181.3調(diào)節(jié)水、電解質(zhì)及酸181.2泌尿系統(tǒng)的藥品70.5總計1412100.0
注:一些報告上報ADR的懷疑藥品不止1種,所以統(tǒng)計藥品數(shù)量大于總例數(shù)。
表3 不良反應涉及的抗微生物藥品種類
Tab.3 The categories of antimicrobial drugs related to ADR
藥品種類例數(shù)/例構(gòu)成比/%頭孢菌素類13627.8喹諾酮類8517.4大環(huán)內(nèi)酯類6713.7青霉素類5210.6硝咪唑類61.2抗真菌藥316.3碳青霉烯類和其他285.7β-內(nèi)酰胺類(含酶抑制劑)4013.8氨基苷類40.8其他抗菌藥物61.2抗病毒藥285.7抗結(jié)核病藥20.4磺胺類40.8總計489100.0
2.4ADR報告例次居前12位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例次最多的12個藥品占報告總例數(shù)的35.75%。見表4。
表4ADR 構(gòu)成比前12位的藥品種類
Tab.4 The top 12 kinds of drugs in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ADR
藥品名稱不良反應表現(xiàn)例數(shù)/例占總報告例次/%環(huán)磷酰胺骨髓抑制(25)、肝細胞損害(8)、白細胞下降(7)、左心衰竭(2)、局部麻木(1)、惡心(11)、嘔吐(9)、轉(zhuǎn)氨酶升高(2)、肝功能異常(3)616.51阿奇霉素丘疹(8)、瘙癢(13)、惡心(5)、靜脈炎(1)、顏面潮紅(2)、胃痛(1)、嘔吐(2)、寒戰(zhàn)(2)、雙下肢麻木(1)、心慌(3)、氣短(3)373.94拉氧頭孢皮疹(17)、瘙癢(7)、斑丘疹(5)、顏面潮紅(6)、高熱(1)、寒戰(zhàn)(1)343.62多西他賽粒細胞缺乏癥(11)、骨髓抑制(18)、蕁麻疹(2)、局部麻木(1)、肝細胞損害(5)、變態(tài)反應(3)、血壓升高伴心慌(1)313.31美羅培南肝細胞損害(4)、癲癇(1)、變態(tài)反應(3)、惡心(2)、嘔吐(2)、胸悶(1)、寒戰(zhàn)(1)、高熱(2)、潮紅(1)、皮疹(17)272.88左氧氟沙星皮疹(15)、惡心(6)、嘔吐(3)、氣短(5)、心慌(3)、意識模糊(1)、全身大汗(7)、失眠(1)、白細胞下降(3)、過敏樣反應(1)、面色潮紅(3)、瘙癢(4)、頭暈(2)252.66頭孢呋辛斑丘疹(4)、寒戰(zhàn)(1)、口周發(fā)紺(2)、發(fā)熱(1)、皮疹(8)、惡心(2)、嘔吐(2)、瘙癢(3)232.45更昔洛韋過敏(5)、皮疹(13)、肝細胞損害(4)、寒戰(zhàn)(3)、高熱(4)、血小板減少(6)、胸悶(2)、氣短(2)、惡心(4)222.34依諾沙星斑丘疹(4)、蕁麻疹(3)、瘙癢(5)、皮疹(8)、皮膚潮紅(2)、紅斑(1)、呼吸困難、大汗(1)、惡心(2)、嘔吐(2)202.13莫西沙星靜脈炎(3)、皮疹(9)、瘙癢(3)、丘疹(1)、寒戰(zhàn)(3)、高熱(2)202.13順鉑白細胞下降(2)、骨髓抑制(5)、惡心(9)、嘔吐(4)、乏力(2)、皮疹(1)181.92卡培他濱骨髓抑制(11)、腹瀉(3)、轉(zhuǎn)氨酶升高(4)、血小板下降(4)171.81總計33535.75
2.5涉及的給藥途徑分布937例發(fā)生不良反應患者中,由靜脈滴注引起的占總數(shù)的80.15%。見表5。
表5藥品不良反應的給藥途徑
Tab.5 The route of drugs administration in ADR cases
給藥方式發(fā)生例次構(gòu)成比/%靜脈滴注75180.15口服14815.80泵內(nèi)注射161.71皮下注射111.17肌肉注射40.43外用30.32血液透析20.21腹腔膜內(nèi)給藥10.11植入給藥10.11
2.6累及器官、系統(tǒng)及臨床表現(xiàn)937例ADR病例中累及系統(tǒng)器官以皮膚及其附件損害的構(gòu)成比最高,占總數(shù)的31.52%;全身性損害次之,占總數(shù)的24.40%。ADR臨床表現(xiàn)中排名前13位的依次為骨髓抑制、瘙癢、皮疹、蕁麻疹、惡心、寒戰(zhàn)、過敏樣反應、嘔吐、發(fā)熱、胸悶、氣短、心悸和靜脈炎。
2.7不良反應與合并用藥、給藥療程及關(guān)聯(lián)性評價分析分析結(jié)果顯示,937例不良反應報告中單藥ADR報告率最高,占總數(shù)79.47%;不良反應多發(fā)生在用藥當天,構(gòu)成比為57.82%。關(guān)聯(lián)性評價中有效報告構(gòu)成比為97.66%。大部分為一般的不良反應,新的、嚴重的不良反應報告偏低,約為10%。97%不良反應是可以治愈的,只有少數(shù)不良反應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3討論
3.1藥品不良反應發(fā)生狀況ADR涉及的藥品種類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抗微生物藥物、抗腫瘤藥物、中藥及中成藥注射劑??刮⑸锼幰滓鸩涣挤磻脑蚨酁榕R床使用抗菌藥物經(jīng)驗治療準確性不足以及抗菌藥物的無原則聯(lián)合、重復使用,必須引起醫(yī)護人員的重視[3]??鼓[瘤藥物引起的ADR較多原因是該類藥物選擇性差,在抑制或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機體的某些正常功能造成損害[4]。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多關(guān)注抗腫瘤藥的不良反應,并做到預防為主,及時處理。中藥及中成藥注射劑引起的藥品不良反應約占10.5%,較之前報道有所上升。除制劑質(zhì)量存在問題外,中藥及中成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可能與中藥成分復雜、注射液不穩(wěn)定有關(guān)[5]。因此在使用中藥注射劑時應加強用藥監(jiān)護,嚴格掌握其適應證,用藥前注意詢問患者過敏史,盡量單獨給藥并注意配伍。
3.2用藥途徑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關(guān)系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靜脈滴注引起的ADR構(gòu)成比為80.15%。 靜脈滴注發(fā)生不良反應比例高,除了與患者自身體質(zhì)因素有關(guān)外,更多是由于藥物直接進入血液。另外病原微生物污染、輸液操作不當及滴注速度等因素都可引起不良反應發(fā)生[6]。臨床醫(yī)生應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給藥途徑,盡可能避免靜脈滴注用藥以降低藥物ADR發(fā)生。
3.3不良反應的表現(xiàn)及對身體的損害皮膚及其附件損害在不良反應的表現(xiàn)中構(gòu)成比最高,這提示在今后實際工作中,我們更要關(guān)注那些不是很直觀、容易被忽視的不良反應,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減少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傷害。
3.4不良反應分級及轉(zhuǎn)歸分析結(jié)果表明,大部分不良反應都能夠好轉(zhuǎn)和治愈,約有3.00%嚴重的ADR的轉(zhuǎn)歸情況為后遺癥或者死亡。這提示醫(yī)務人員,對于發(fā)生藥品不良反應的患者應及時采取救治措施,減少傷害。
以上報道ADR分析結(jié)果與文獻報道和國家藥品不良反應通報的藥品一致。為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提供更全面的數(shù)據(jù),為提高ADR報告數(shù)量和質(zhì)量,醫(yī)療機構(gòu)應更加重視并開展ADR集中監(jiān)測工作。
參考文獻:
[1]Simon S,Jonathan T. Adverse drug reactions [J]. Anaesth Intens Care Med,2014,15(5):245-249.
[2]張象麟.藥物臨床信息參考 [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1-36.
[3]錢先中,金惠靜,楊娟,等.我院128例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西北藥學雜志,2015,30(2):197-201.
[4]蔡和平,王卓,黃瑾,等.我院108例抗腫瘤藥致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藥房,2010,21(34):3235-3237.
[5]劉光金,劉耀龍.我院104例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分析[J].西北藥學雜志,2014,29(5):540-542.
[6]陳相,尤海生,董亞琳,等.460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2,32(21):1774-1777.
·藥事管理·
Analysis of 937 adverse drug reaction cases
SUN Qing1, ZHANG Hailin2, LUO Jun1, LI Weifeng2, YOU Haisheng1, LU Huixia1, WANG Maoyi1(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China; 2.School of Pharmac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spital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and to reduce its incidence rate and provide some rational clinical guidance. Method937 report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drugs were collec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in respect of patients′ age and sex,involved drugs,clinical manifestations,and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ResultIn 937 ADR cases,male was more than female. The most drugs related to ADR were anti-infective which occupied large quantity in 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ADR. The most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damage were skin and its appendages, and most ADR were induced by intravenous drop infusion. Conclusion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ADR were helpful to ensure and promote safe and rational clinical medication.
Key words:ADR;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afety
收稿日期:(2015-04-20)
中圖分類號:R969.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2407(2016)01-0096-03
doi:10.3969/j.issn.1004-2407.2016.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