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間,豫南賒店有一家豐裕糧行,由兩兄弟共同經(jīng)營。有一年豫南一帶連遭水災(zāi),生意越來越難做,老大便給了老二兩千兩銀子,交代他去江南想辦法,誰知老二這一去便毫無音訊。
無奈之下,老大租來三條大船,船頭都掛出“豫南賒店豐裕糧行”的招子,順水南下,一來尋找胞弟,二來順便買點江南茶米。
一天黃昏,船??吭诰沤?,準備第二天再開船。就在這個時候,驚人的事情發(fā)生了,只見不少素不相識的人紛紛擁到船上,或茶或米、或多或少都往船上搬,而且都是放下就走,問話不答,給錢不收。
老大滿腹疑問,第二天干脆停船不開,誰知不過半天,帶來的三條大船就被一批批的陌生人裝滿了茶和米。
不久,一個老道士找到船上,遞給老大一卷黃絹,上面寫著幾句話:“義散千金救民危,豐裕糧行修善緣。傾風踏上回歸路,兄弟家鄉(xiāng)重相見。”老大心想,既然可以在家鄉(xiāng)和二弟相見,那就把東西拉回去再說。
回到家鄉(xiāng),大米不等挪出碼頭就被搶購一空,老大安排人把剩下的茶葉運回糧行。剛進糧行大門,老大便見失蹤的二弟,正微笑著迎上前來。
原來去年老二到九江,正趕上那里的訂貨會,他便想先看看。
訂貨會上來了一位老道士,他告訴那些客商,據(jù)他推算今年仲夏季節(jié)必有暴雨成災(zāi),希望豪商巨富們能施舍善財。不料那些客商都是勢利小人,沒有一人肯施舍。老二生性豪爽,見此情景,竟將兩千兩白銀全部送上。老道士便問明了老二的籍貫身世,一一寫在功德簿上。
老二一時氣盛,白送了全部的家當,便只能浪跡在沿江一帶。
一晃三個月過去,沿江數(shù)省果然暴雨成災(zāi)。無數(shù)災(zāi)民爬山登高避水求生,幸好早有人沿江搭了無數(shù)的茅棚。人們感激之余,又發(fā)現(xiàn)每座茅棚的梁柱上都寫有:豫南賒店豐裕糧行,施舍善財救度災(zāi)荒,受人之恩點滴莫忘,他日茶米裝船北上。聽到這里,老大恍然大悟。
那老道士還請名匠做了一塊燙金的木匾,上面寫了五個大字:散千金糧行,以此作為沿江客商前來拜會的表記。從此,糧行生意興隆發(f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