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一名13歲女孩相繼用“逃學”、“跳樓”等語言威脅打算生二胎的父母,最后以割腕迫使懷孕近14周的44歲的母親終止了妊娠。
一名5歲女孩自弟弟出生后就搬去奶奶家住,并改叫奶奶為“媽媽”,理由是母親“有小弟弟,不需要我當孩子了”。更駭人的是,一名14歲男孩將1歲半的妹妹殺害,原因是“妹妹的出生分走了父母原本給予他一人的愛”。
獨生子女對二胎的過激反應引發(fā)關注,許多家中老大的強烈反應甚至造出了一個新名詞:二胎焦慮癥。
在家中子嗣較多的時代,兄弟姐妹間一樣存在對長輩寵愛的“明爭暗斗”,但接納第二個孩子這門“手藝”,在作為第一批獨生子女的“70后”、“80后”那里失傳,他們的頭一個孩子更是毫無與兄弟姐妹相處的認知或體驗。
對于打算生二胎的父母來說,必須事先考慮到大孩可能的焦慮和抵觸心理,更妥當?shù)淖龇ㄊ牵瑢⑿录彝ツJ降慕⒓{入生育計劃中來。
明確權責邊界
生不生二胎,該由父母做主,家中的孩子有知情權和議事權,但不該有一票否決的權利。
曾有父母向8歲女兒寫下《保證書》,承諾永遠第一喜歡她,得到女兒的批示后,二胎計劃才提上日程。
這是偷懶的做法,可能給今后的親子關系和兩個孩子的相處埋下隱患。要關注孩子不合理要求背后的心理訴求,比如對父母寵愛被奪走的擔憂、對不確定性的焦慮等。但在需要審慎對待的嚴肅問題上依著孩子的性子來,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
最好不要先斬后奏
有生二胎計劃的父母有必要在母親懷孕前與大孩進行溝通。哪怕懷孕純屬避孕失敗,也是盡早交流的好。
在獨生子女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可能從沒有考慮過弟弟妹妹的問題,一家一個寶理所當然。當突然得知另一個“寶”正在孵化,長成后可能侵占自己的領地、玩具甚至父母的寵愛,簡直就是一場災難。盡早告知可以減輕突如其來的打擊。
榜樣的力量
建議向孩子講述手足相親相愛的故事,比如父輩兄弟姐妹間如何一同玩耍和相互照顧。可以讓小孩子讀繪本《湯姆的小妹妹》,這是一個上幼兒園的哥哥(是一只小兔子)接納新生兒妹妹(也是一只嬰兒兔子)的故事。也可以拿名人舉例,比如大小S怎樣以姐妹花出道,事業(yè)和生活上相互扶持。
在次子出生前,不妨讓老大和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的孩子一同玩耍。親自體會大家庭的好處:一奶同胞的兄弟姐妹不是你的障礙,而是親人和可靠的盟友。
排除負干擾
如果有無趣的成年人對孩子說“爸爸媽媽不喜歡你了”一類的話,直接讓孩子回答:“您不該這么逗我,我不喜歡?!?/p>
邀請加入神奇的造人計劃
說服一個孩子接受另一個新生命,最好的辦法是拉他入伙,共同見證造人的全過程,而不是命令他接受現(xiàn)實或遭遇冷落。
在《湯姆的小妹妹》里,問題就是這樣解決的。哥哥遇到了幾乎所有老大面臨的問題:妹妹出生后父親的手忙腳亂、母親由于身體原因帶給孩子的隔膜感、親朋好友一邊倒的稱贊……不過父母給出了合理解釋,又請哥哥給妹妹喂奶,哥哥很是歡喜。
這也是培養(yǎng)孩子責任感的大好機會。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對長子要多鼓勵、少責備。
利益問題
大多子女間的決裂都和遺產尤其是房子有關,對接近成年的子女,可以講理,但也應該做好財產分配的打算。無關壽命長短,早日訂立遺囑確定財產分配,不失為明智之選。
(摘自《博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