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秋生
百越之中的“於越”民族,有著獨特的文化基因,與“烏鳥”結緣的先民留下了許多佳話。我們可從“烏鳥”中分解出雙重意思:其一是“崇鳥”,鳥兒化為越人生命的保護神;其二是“尚黑”,烏色形成紹興習俗的流行色。
崇鳥情結
《說文解字》說“於”即“烏”,“於越”就是“烏鳥佑護越人”的意思。鳥為越族部落的原始圖騰即護身符,古籍記載越族中早有鳥書與鳥語,人們穿鳥紋服,用鳥形器,還遵行鳥居,耕作鳥田……勾踐去國事吳,夫人見有烏鵲飛去復來,依依不舍,于是據(jù)船而慟哭,乃作《於鳶歌》。
《博物志》曰:“越地深山有鳥,如鳩,青色,名曰冶鳥。此鳥白日見其形,鳥也;夜聽其鳴,人也。時觀樂便作人悲喜,形長三尺,澗中取石蟹就人火間炙之,不可犯也。越人謂此鳥為越祝之祖?!甭?lián)想到溫州的“甌越”民族,這個“甌”即“鷗”,鷗鳥是他們的保護神。還有廣西的“駱越”民族,這個“駱”即“雒”,就是越語中的“鳥田”??磥恚僭降摹俺瑛B”是一脈相承的。
“烏”,一名孝鳥。所謂孝,是說當老烏鴉不能捕食時,兒女們會給父母喂食,來報答父母哺育之恩。它有反哺之孝德,而為世人所效仿。成公綏《烏賦》:“有孝鳥集余之廬,乃喟爾而嘆曰:余無仁惠之德,祥禽曷為而至哉?”孔子說“孝乃德之本”,俗話有“百善孝為先”。舜帝是中華孝德文化的鼻祖,民間的說法是“烏乃舜之影”?!渡袝吩唬骸疤煜旅鞯拢宰杂菟词?。”百家之首的儒家,其發(fā)源就在大舜的孝道。
越中遠古的《河上歌》曰:“同病相憐,同憂相救,驚翔之鳥,相隨而集。瀨下之水,固復俱流,胡馬望北風而立,越燕向日而熙,誰不愛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這是原生態(tài)的情歌,“越燕”就是越人的自喻。還有《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痹饺艘曾B自喻,情結十分深厚,無論是男是女。
據(jù)《吳越春秋》中記載,越人與鳥頗有緣分。越王勾踐的模樣“長頸鳥喙,鷹視狼步”——長長的脖子,尖尖的鳥嘴,目光如鷹,姿態(tài)似狼。
范蠡功成身退,隱姓埋名。他自稱“鴟夷子皮”即生牛皮,意為“有罪被流放的盛酒皮囊”?!傍|”是貓頭鷹,民間視為不祥之物?!霸进B歸”的典故與美女西施有關。她養(yǎng)著一只漂亮的鸚鵡,會讀詩誦辭,可是一到吳國,卻再也不作聲了。后來越王興兵伐吳,滅了吳國,這只鸚鵡回到越國后才講起話來。
王羲之愛鵝別有情趣,在觀鵝中領悟書法之道。“鵝項舒,筆妙徐;鵝項轉,筆妙展;鵝項鳴,筆妙驚;鵝項曲,筆妙獨?!薄谤Z掌游,墨韻流;鵝掌步,墨韻度;鵝掌眠,墨韻妍;鵝掌立,墨韻逸?!敝У懒值暮铭Q、養(yǎng)鶴、剪鶴、放鶴過程表現(xiàn)了仁厚的愛心,喜歡卻不占有,他的愛才變得博大深厚。
越中流行白居易的一首《護鳥詩》:“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标懹闻c鳥的情緣頗深,他的《鳥啼》詩娓娓道來:“野人無歷日,鳥啼知四時。二月聞子規(guī),春耕不足遲。三月聞黃鸝,幼婦憫蠶饑。四月聞布谷,家家蠶上簇。五月鳴鴉巢,苗稚憂草茂。人言農家苦,望晴復望雨?!边@就是“物候學”的真切寫照,唯有鳥兒懂得農家的心??!
烏篷船呵,維系著越族深摯的神鳥情結。陸游曾對烏篷船作過描述:“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萍州煙雨?!边@兒就是詩人流動的家。李白第一次到越州,坐在烏篷船中吟詩:“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那是一種多么奇妙的感覺。船頭,雕有似虎頭形象的“鹢”,其狀神秘可怖。傳說“鹢”這種怪鳥“居海內,性嗜龍,龍見而避之”,所以行船可保障平安。船中,烏篷呈弧形,不就像鳥兒張開的翅膀嗎?忽發(fā)奇想:篷者,鵬也,好一個大鵬展翅!
紹興人喜愛的“百鳥樂園”,就在秀麗的大禹陵景區(qū)。有來自世界各地七大類百余品種近萬只鳥,主園區(qū)由占地兩萬五千平方米的巨網(wǎng)凌空覆蓋。園內山坡平谷相間、林幽樹密,建有茶樓亭閣等園林建筑;辟有天鵝湖、鴕鳥園、鴛鴦洞、相思谷、觀景長廊、鳥語花香等十個賞鳥與休閑區(qū)域;設有人鳥對話、雀鳥劇場、斗雞觀摩以及孔雀東南飛等娛樂參與項目。
尚黑習俗
“烏”,一名玄鳥。玄也是黑色,越族“尚烏”,黑成為一種流行色。號稱“南鎮(zhèn)”的黑色會稽山,為大禹精神的象征,一座頂天立地的豐碑。眾所周知的是,“越為禹之后”。因為夏代崇尚黑色,以黑為正色。
黑,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自古人們常用來表現(xiàn)堅毅、剛正,以及大公無私、甘愿犧牲的可貴品格。同時,審美的黑色屬于極致,象征著莊嚴與悲哀,能給人以肅穆、神秘、恐怖、死亡等等聯(lián)想。玄,象征著“義”的精神。又黑又瘦的大禹是天下行義的第一人,傳說中的禹化為黑熊與水怪進行搏斗,終于制服了滔天洪水。他胼手胝足,櫛風沐雨,卓苦勤勞,堅確慷慨,史稱“禹墨精神”,百家中居儒家之后的墨家,其源頭就在大禹的義道。
中國傳統(tǒng)的“五行”觀念中,居于最高地位的即是黑色。黑色納“五色”于一體,是“五色”的還原與復歸,可以此界定黑色在“五色”觀念中的永恒本質?!妒酚洝は谋炯o》說:“帝錫禹玄圭,以告功于天下之?!毙纾春谏挠窆?。帝舜為表彰禹治理水土的功績,賜其黑色的玉圭,將黑色的特定意義與水之玄色聯(lián)系在一起。按五行黑色從水,越人生活在山海環(huán)境中,水是他們最為親近的對象,加上祖先大禹崇拜,這些獨特的信仰又使尚黑之風世代不衰。
天地和諧、陰陽五行,乃至于等級禮法、民族圖騰、君權與天命等觀念就這樣通過服飾的顏色來外化?!赌印す稀吩疲骸拔粽啐R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其國治;昔者晉文公大布之衣,羊之裘,韋以帶劍,以治其國,其國治;昔者楚莊王鮮冠組纓,絳衣博袍,以治其國,其國治;昔者越王勾踐剪發(fā)文身,以治其國,其國治?!狈椇椭螄?,在古人眼里即便非因果關系,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從歷史的角度考察,紹興的尚黑習俗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文化時期。河姆渡遺址的陶器中,數(shù)量最多的就是夾炭黑陶。在距今約七千年的第一期文化層中,夾炭黑陶占百分之七十九點九,夾砂黑陶占百分之二十一點一,也就是說這一時期的陶器基本上是黑色的。夾炭黑陶和夾砂黑陶的產生有著自然和地理的原因,并非紹興先民刻意而為之。但正是這些質樸自然的生產、生活器具所特有的天然色彩,開啟了紹興先民的尚黑意識,熏陶了紹興先民的尚黑風俗。
紹興習俗這種尚黑之風得以世代傳承,與紹興人的脾性也不無關系。黑色是一種凝重的色調,代表著神秘和莫測高深,給人的感覺是肅穆、莊重、安靜,它不顯眼,不會招惹旁人的注意,這與紹興人一向低調、內斂的為人風格相吻合。世代尚黑的風氣造就了紹興人低調、內斂的為人風格,同時也讓他們鐘情于包涵一切的黑色。
紹興至今還有“於越”遺風,烏氈帽、烏干菜、烏篷船為紹興的“三烏文化”。一是“衣”的代表烏氈帽。人們對烏氈帽的喜愛持續(xù)時間之長,都可以視作紹興尚黑習俗的一種典型反映。人們還愛穿玄色(黑色)衣服,無論男女日常穿的以黑色衣衫為多,“玄色馬褂”就是舊時紹興最常見的服飾。二是“食”的代表烏干菜。干菜在剛曬制好的時候,并不是黑色的,需要反復蒸后,顏色才慢慢變黑,成為烏干菜。烏干菜是紹興民間最普遍的“下飯”。三是“行”的代表烏篷船,與紹興悠久的舟船文化相關的,還在于其獨特的劃船方式,如此手腳并用的劃船方式似乎并不多見。這是一種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船夫手腳并用,除用手劃短楫外,還用腳“躅”(腳蹬)長槳,所以紹興人又把這種小船稱作“腳劃船”或“躅槳船”。紹興的“尚黑”習俗由此開始了長達幾千年的漫長歷史,而烏篷船正是這種習俗的一種悠遠而典型的傳承。
還有“住”的代表烏臺門,紹興尚黑的習俗更是明顯。且不說紹興粉墻黛瓦的建筑風格,單以臺門為例,像魯迅故里的周家老臺門、周家新臺門,周恩來祖居百歲堂和秋瑾故居和暢堂等等,無一不是黑漆臺門,而且其二門、儀門的門框、門板,大廳的串枋、門枋及各處屋柱等也都漆成黑色。這樣的建筑風格于簡單中顯現(xiàn)莊嚴,在質樸里透出韻味。這是古城最深幽的一道風景,里面隱藏著江南的精致文化與迷人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