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敏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手段的更新是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混合式學習模式,能夠彌補傳統(tǒng)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的不足,促進高效小學英語課堂的構建。將混合學習模式應用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共同輔導,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指南,有利于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活動;多元化
教育改革的推行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給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大膽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將混合式學習模式應用到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能夠促進小學生全面掌握英語知識,構建英語知識體系。當前的小學英語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小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積極更新教學手段,能夠促進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一、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
1.小學英語課程隨意性強
小學英語課程開設的隨意性主要表現(xiàn)在課程開設前期的準備工作不足方面。許多小學開設英語課程是為了跟風,讓學校教育滿足更多家長的要求。在英語課程開設之后,學校的教育管理者以及領導并沒有重視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也沒有關注英語教學活動的具體質(zhì)量。小學英語學科所受重視力度不足,影響了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影響了小學生英語學習觀念的建立。
2.小學英語教師專業(yè)水平普遍不高
小學英語教師的個人素質(zhì),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有直接影響。我國的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整體素質(zhì)不足,特別是農(nóng)村地區(qū)的小學英語教師,他們的教學業(yè)務能力還沒有達到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是引導學生學習正確語音、語調(diào)的重要實踐。一些小學英語教師的方言嚴重,教學方法單一,影響了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質(zhì)量。
3.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落后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仍然利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教師讓小學生在座位上坐好,一言不發(fā)地聽自己講解英語知識。在這樣的英語課堂中,小學生是教師的教學對象,但卻不是教學的主體。小學生不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影響了教學改革目標的實現(xiàn),也影響了小學生的個人成長。
二、混合式學習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1.加強師生角色的有效確定
要促進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師生需要重新確立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教學是學生與教師共同學習、互動提高的過程。在混合學習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需要對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學生不再是教師的接收機器,而是有自己需求的主動學習者,是每一個學習環(huán)境的參與者。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英語學習目標,促進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我管理。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做好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活動的組織,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不僅要做英語知識的傳授者,更要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與開發(fā)者。
比如,在講解“At the zoo”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公園的圖片以及每一個動物的獨立圖片。組織學生找出自己不認識的圖片,讓學生在生生互動中向他人求助,解決英語學習問題。教師則要做學生混合學習行為的引導者,幫助學生構建支架,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加強多元化教學體系的建立
有效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師要積極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混合式學習方法的作用是否發(fā)揮出來,要看最后的教學目標有沒有達成。教師要針對小學英語教學的三維目標,對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進行判定。在混合學習模式應用過程中,教師不能只關注小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如,一些學生的練習結果不太好,但一直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師要肯定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學習或者合作學習的方法去優(yōu)化英語學習成果。
3.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將混合式學習模式落實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給學生更多的環(huán)境支撐,讓小學生敢于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動起來,真正地參與進去,才能讓多種教學活動發(fā)揮最終作用。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教學系統(tǒng)以及計算機,給學生搭建一個網(wǎng)絡學習平臺,讓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現(xiàn)代化特點。
比如,在講解“Family members”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網(wǎng)絡學習平臺上自由組成群組,分別扮演家庭中的一個成員,用對話的形式展示一個家庭情景。每展示一個家庭情景,教師要利用電子教學系統(tǒng)對學生進行重新分組。利用混合式學習模式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同時合作,在合作的同時競爭,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質(zhì)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教學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今天,將不同的學習理論與方法混合在一起,讓多種教學方法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有利于推動小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因材施教的思想得到落實,讓每一位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以滿足。重視混合式教學方法的作用,會讓小學英語教學走入新的發(fā)展時期。
參考文獻:
[1]陳聲健.混合式學習模式中的教學結構要素分析[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6(03):94-98.
[2]李娜,張牧青.混合式學習模式下的教學設計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4):24-25.
[3]金一,王移芝,劉君亮.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分層教學模式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01):37-4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