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琦
摘 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孩子的閱讀開始越早,閱讀時思維過程越復雜,閱讀時對智力發(fā)展就越有益。在閱讀區(qū)域活動可以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主動進行閱讀活動,產生閱讀的興趣,形成積極的閱讀態(tài)度及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閱讀材料;幼兒;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137-01
一、創(chuàng)設溫馨舒適的閱讀區(qū)環(huán)境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是一種特殊的潛在的課程,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我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選材和構思,多功能、多形式地利用創(chuàng)設手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環(huán)境應有的教育功能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更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
1、物質環(huán)境
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我們班創(chuàng)設的閱讀區(qū)以:"親和、舒適、愉悅"為宗旨,里面有小沙發(fā)、小靠墊和可愛的毛絨玩具以及各種刊物,幼兒可以抱著毛絨玩具靠在沙發(fā)靠墊上舒服、愜意、自由的享受閱讀的樂趣,在這樣的氛圍中,幼兒可以自主選擇閱讀的書刊,與同伴交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常見的交往語言和禮貌用語,逐漸掌握談話規(guī)則,能接應談話等。
2、規(guī)則環(huán)境
(1)活動區(qū)域的插卡袋數量,表示入區(qū)的人數,避免人太多,擁擠或搗亂。幼兒發(fā)現自己的卡不能插入時就自覺的離開了。
(2)在圖書區(qū)的一面墻上創(chuàng)設了一組短語及配套的圖片如:輕拿輕放、仔細閱讀、愛護圖書、小聲交流、把書看好、輕輕送回家。在幼兒發(fā)現教師張貼的取書--閱讀--歸還的整個閱讀環(huán)節(jié)照片后,能夠有意識的去模仿其中的動作,可以看出,幼兒能夠理解符號、圖片所表達的意思并用口語講出畫面所表現的內容。
3、精神環(huán)境
小班幼兒對成人有強烈的依戀,而我們老師是他們在幼兒園里最信賴和依戀的人,我利用幼兒這一特點,先主動進入閱讀區(qū),再吸引幼兒來到閱讀區(qū)邊講故事邊撫摸一下他們的臉蛋、小鼻子或小手,使他們更多地感受到老師的親切與關注,增進幼兒對老師的依戀,以使他們更愿意隨老師進入閱讀區(qū)。
二、提供幼兒喜歡的閱讀材料
小班幼兒在閱讀時更注重感官上的需要,這一時期的幼兒對色彩鮮艷的物體有強烈的好奇心,特別愿意模仿別人說話,喜歡重復聽相同的故事,掌握詞匯的速度很快,有的己能運用簡單的復合句。所以,我們就選擇畫面生動、色彩鮮艷,語言簡單、準確、內容短小,有趣、以及與他們生活經驗相似的內容,如《幼兒畫報》《東方娃娃》以及著名童話圖書。
同時由于小年齡孩子,手、腦、眼的協調能力還比較弱,常?!把邸辈挥芍?,“手”也情不自禁把好好的圖書撕破,不當的翻閱很容易使圖書損壞。結合早期閱讀試驗課題的內容,選擇了一些適宜小班幼兒閱讀的優(yōu)秀繪本《好餓的小蛇》《好餓的毛毛蟲》《上床睡覺》等等。這些圖書的特點是硬殼封面,或厚型紙張,裝訂牢固,每頁上的畫面簡單,形象大、主體突出、色彩鮮明。這些圖書呈現在小班孩子面前時,對他們無疑是一種難以抗拒的誘惑,大大激發(fā)了他們閱讀的興趣。
我們還根據主題選擇與主題相適應的圖片來投放。如:在《我有一個幸福的家》這個主題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對自己家庭的成員、家人的生活情景非常感興趣,就請家長輔助制作了關于家庭的自制照片圖書,幼兒看到了自己家庭的溫馨照片并且有了自己親身的家庭參訪經歷,再讓幼兒說說圖片上的故事情景,孩子就會大膽地暢所欲言了,就有內容可說了,這樣就大大激發(fā)了幼兒看書講述的欲望。又如:《馬路上的車》主題內容中投放了自制小報,其中有各種不同種類的汽車圖片、自己家的汽車、喜歡的汽車等等,幼兒感興趣的畫面內容,孩子們對看看講講的興趣更高了。
布書、異形書、響聲觸摸書等不同種類圖書的選擇,更豐富了幼兒對圖書的興趣和喜愛。
三、重視觀察閱讀活動情況
教師有目的對閱讀區(qū)進行觀察,才能了解到幼兒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發(fā)現教育指導的契機。
1、觀察幼兒入區(qū)閱讀的人數,了解幼兒對這些圖書是否感興趣。2、觀察幼兒閱讀過程中的行為表現(怎樣拿書,如何翻閱,對書上的內容是否感興趣,看書時是否有言語,說的內容是否與書的內容有關……)3、觀察幼兒是否有遵守閱讀區(qū)規(guī)則的意識(是否能做到拿一本看一本,能否主動整理圖書并根據圖示把圖書送回“家”等)
四、積極介入示范指導
1、教師進入閱讀區(qū),吸引幼兒閱讀
教師的示范作用下,幼兒會產生閱讀的愿望或因為模仿而進入閱讀區(qū)獲得閱讀的機會。 同時引導幼兒有序的翻看圖書,給幼兒一個有序翻書的示范。幫助幼兒有序翻看圖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教師帶領幼兒閱讀
教師坐在中間,讓幼兒分坐兩旁,采用并排看書講故事的形式,帶領幼兒共同閱讀。一方面保證每位幼兒都能從正面看書,另一方面使幼兒處于教師手臂能環(huán)抱的范圍之內,便于教師用動作提示和引導,同時能調動幼兒看、聽、說等多種感活動,提高閱讀的趣味性。
3、鼓勵幼兒相互交流,分享快樂
小班幼兒往往只滿足于對圖畫的視覺刺激和翻書的動作體驗,注意力很容易從當前畫面分散,如果能加上語言的描述,則有助于注意力的維持,閱讀效果會更好。因此,老師鼓勵并引導幼兒進行交流,使他們在相對自由的環(huán)境中學習閱讀,相互感染、相互啟發(fā),從而提高他們參與閱讀的積極性。
4、因人而異,適時指導
教師需注意觀察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的行為表現,發(fā)現個別幼兒閱讀時的特別需要(有的幼兒書倒著拿也渾然不知;有的幼兒跳著翻頁,很快“看”完一本書;有的不會觀察畫面,有趣的內容被漏掉;……)教師要根據個體差異,及時提供恰當的幫助。
在幼兒早期閱讀被越來越廣為重視的今天,“愛閱讀”已然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優(yōu)秀品質,為了培養(yǎng)幼兒能從小喜愛閱讀、會閱讀,在今后的閱讀區(qū)活動中我們會繼續(xù)不斷反思,不斷創(chuàng)新,尋找更有效的指導策略,促進幼兒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