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地理教學也發(fā)生了實質性的變化。面對一群思維活躍、渴求知識的學生,過去那種呆板的“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成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課堂教學結構的立體化、多樣化。教學方式是由教師的講堂變?yōu)閹熒?、生生互動、學生合作與探究的大學堂。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里,運用它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一、引導學生制訂周密的學習計劃和掌控有效的時間
對于進入高三的學生,盡管都聽說高三學習的壓力和時間的緊迫,學習方法的重要,但畢竟剛身臨其境,對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學生來說地理還是難學的科目。畢竟號稱文科中的理科,綜合性又強,學習還無從做起。此時我們地理教師應抓住有利時機,大講時間是極其重要的學習資源,方法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有效利用一輪復習的時間來引導學生學習地理,儲備地理基礎知識。正確引導學生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并協(xié)同班主任、家長、小組長督促和約束學生對時間的利用和計劃的落實。
二、引導學生地理理性思維,進行師生間和學生間的相互交流教學
根據該階段學生的心智特點,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地理理性思維,為學生設計某區(qū)域發(fā)展問題的不同觀點,為某些有爭議的地理問題保留開放式結果,不給出惟一答案。使用以理性思維為基礎的問話、探討等方式,在課堂中進行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刺激學生的思維和討論,實現有效思維。鼓勵發(fā)問是發(fā)展學生主體思維能力的最好的一種對話交流教學方法,也有利于教師幫助學生形成人地協(xié)調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等觀念。
三、引導學生讀圖、析圖,解化表格,提升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
地理圖像、圖表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要學好地理關鍵要掌握地圖,做到地圖在我心,我心中有地圖。這樣才能在新課標精神要求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因此,在一輪復習期間加強地圖、圖像、圖表技能的培養(yǎng),是地理學科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有效教學的關鍵。對學生進行各類地圖、圖表判識技巧、不同圖表判讀程序、填繪圖表的過程和規(guī)范答題的專門訓練,并進行多種圖表配合使用和圖文轉換。以期在開始全面復習時就培養(yǎng)學生在過程中歸納地理規(guī)律和原理,正確理解地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進而提高全面思考,總結規(guī)律,掌握思路,提高概括能力的目的。
四、引導學生準確、快速、全面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為了對接高三專題復習,從現在起就要讓學生首先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點,明確試題的要求是定性描述還是定量分析,是判斷還是推理,是演繹還是歸納,是比較還是綜合等;其次了解掌握獲取信息的途徑和解讀方法,解讀文字材料要從中提取關鍵詞語。解讀圖表信息時要遵循各種地圖的解讀方法和技巧,明確“圖名”—關注“圖邊”—分析“圖中”;再次讓學生做好一定的知識儲備,復習時一定要讓學生重視主干知識,構建地理學科知識體系;最后通過重組知識網絡,構建知識內在聯(lián)系,將所學知識進行縱、橫向的串聯(lián)、比較、發(fā)散、遷移、升華、深入理解、拓展思維來加強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并適度加強專題訓練,以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五、引導學生做好筆記和建立糾錯習題本
進入全面復習階段,教師不再是按課本章節(jié)內容復習,而是按知識體系重組,每堂課新增加內容很多,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做好筆記,讓學生樹立好記性不如好筆頭的習慣,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的古訓。記好筆記也是培養(yǎng)傾聽、分析、取舍和書寫活動的能力。建立糾錯習題本對后期復習和重溫、回故知識,節(jié)省時間方面大有裨益,吃一塹長一智記憶最深刻。有效地記筆記和建立錯題集可以促使學生對地理信息的提取水平,幫助消化所學內容,促進有效教學形成。
六、引導學生學習地理激情,營造溫馨學習氛圍
地理課是一門綜合學科,涉及的學科內容很多,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不可能每節(jié)課都講得生動有趣,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每一節(jié)都要做到備課精要,例題精當,內容精準,講評精練,通過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用知識的疑點去吸引學生,用工作的激情去感染學生。用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和國內、國際上的要事創(chuàng)建與現實生活相類似的真實地理問題情境來解讀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從而營造溫馨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趣味性和好奇心,真正實現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