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had+Manjoo
2014年年初,當云存儲公司Box提交IPO申請時,許多華爾街人士看到該公司的數(shù)據(jù)時都笑了。盡管公司當時收入飆升,損失也同樣加速增長。
當時Box將大筆資金投進銷售和營銷,所?,F(xiàn)金只夠撐一年的時間,公司高管們并不指望能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實現(xiàn)逆轉。
在延緩了IPO及又一輪融資之后,Box最終在2015年1月上市。其股價經(jīng)歷了短暫上漲,但損失了約40%的價 值。
如今,Box公司的市值約為17億美元,從技術層面而言,它實際已經(jīng)和那些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走進了同一個陣營。然而與那些如日中天的初創(chuàng)公司相比,它還是顯得微不足道。
在最近一輪募股后,其競爭對手Dropbox的估值已近100億美元。
在許多硅谷人士看來,同近期諸多技術公司的上市一樣,Box的IPO不是個好兆頭,應當引起警惕。曾在硅谷被當做一種過渡儀式的IPO,卻在過去幾年間被技術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詬病。
現(xiàn)在公司等待上市的時間更久了,由于越來越多的對沖基金和共同基金紛紛加入創(chuàng)業(yè)熱潮,年輕公司能夠得到足夠資源,連續(xù)多年維持著私有的狀態(tài)。普遍的想法是,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上市,會讓公司遍體鱗傷。沒人想成為下一個Etsy、Hortonworks或Box,這幾家公司如今的身價遠低于各自IPO時的價格。
然而,萬一Box笑到了最后呢?雖然其股票價格停滯不前,但此后硅谷仍然有很多人認為Box的這一步棋下得恰到火候。這一公司策略起初充滿困難,最終卻能讓投資者獲益,使員工經(jīng)濟狀況逐步穩(wěn)定,同時讓管理者保持獨立,不受其他私人投資的誘惑,并最終讓公司走上積極穩(wěn)健的盈利道路。
你們可能會想,為什么其他獨角獸公司都沒有早點上市呢?也許這聽起來有點瘋狂,當下正有一家公司應當立即上市:那就是打車軟件公司Lyft。該公司最近表示,其2016年總收入將達到10億美元。但公司總裁、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約翰·齊默爾(John Zimmer)并沒有立即促成上市計劃。
究竟為什么要等待呢?Lyft如今與財力雄厚、爭強好斗的競爭對手Uber陷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惡戰(zhàn)。如果它先上市,就能獲得一些資金,用股票貨幣收購,用可買賣股份吸納員工,建立起甚至能影響Uber估值的基準市值。
為了理解這一點,不妨來研究下私人技術公司的資金市場,及其對估值的影響吧。一些獨角獸公司最近發(fā)現(xiàn),從共同基金和其他大投資人那里拿錢竟會面對公開質詢。
富達基金和其他公司必須定期匯報關于私營公司的控股評估。最近的計算表明,諸如Snapchat和Dropbox這樣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估值比其所接受的資金總值要少。事實上,Dropbox的估值可能與Box直接相關,因為大投資人都要將其與上市公司相比較,從而決定私人投資的價值所在。
通過率先上市,Box很好地限制了Dropbox的前途—一旦Dropbox上市,就必須向投資人說清楚,為什么他們應當付出比競爭對手估值更高的溢價。
風險投資公司Benchmark合伙人比爾·科爾利(Bill Gurley)在一次內部演示會上闡釋了上市的種種優(yōu)勢。他認為,一旦企業(yè)遭遇困境,在渡過難關時,上市公司會比非上市公司擁有更多選擇。
在科爾利看來,那種構成創(chuàng)業(yè)公司籌資結構的一系列投資對于擺脫困境都無益。
“增速放慢時,再籌錢就變得復雜和昂貴,之后便會陷入這種惡性循環(huán)。”他補充道。
相比之下,上市公司更能承受長期質疑。亞馬遜、蘋果、Google、Netflix和其他許多技術公司都經(jīng)歷過疲軟期,引發(fā)了全球對其長遠發(fā)展的懷疑。這無疑是痛苦的,但這些上市公司都挺了過來,質疑聲并沒有將它們抹殺。
但人們對Lyft的前景仍不抱樂觀情緒。彭博近期發(fā)布的報告顯示,該公司無法實現(xiàn)其預期收入,而Lyft拒絕就該報告發(fā)表評論。在一封郵件中,齊默爾表示該公司“增速強勁”。
他這樣寫道:“簡而言之,我們準備好了就會上市。Lyft創(chuàng)建了一支世界級的管理團隊,還在過去兩年中實現(xiàn)了20倍的增長,這比美國任何一個公司的增速都快?!彼€表示,美國交通運輸市場價值2萬億美元,這就是它的目標。
然而,瑞士信貸集團提供的募資文件顯示,Lyft在2015年融資金額約為5億美元,每月燒掉的錢達數(shù)千萬美元。顯然,其市場表現(xiàn)遠未達到預期,財務業(yè)績也不理想。
在其營銷成本中,補貼乘客和司機占據(jù)了很大份額,此外,還要在紐約和舊金山街頭投放廣告。對此,Lyft方面所給出的解釋卻相當樂觀。
“私募市場投資者對我們的產(chǎn)業(yè),尤其是對Lyft所蘊藏的巨大價值感到十分興奮。”齊默爾寫道。
然而如果這是真的,公眾投資者難道不是也會感到興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