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菁菁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 沈陽 110854
?
青少年暴力攻擊行為的影響因素
龐菁菁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沈陽110854
在生活中,暴力無處不在,特別是青少年的暴力攻擊性為屢見不鮮,這種行為不僅給受害人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的傷害,也讓青少年這一群體承受種種負面影響。
青少年;暴力攻擊;個體差異
暴力攻擊行為對青少年的行為和心理等造成嚴重影響。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青少年暴力犯罪越來越呈現(xiàn)出低齡化,團伙化,多樣化和兇殘化等趨勢。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犯罪人實施暴力的年齡越來越小,不良青少年糾結在一起進行團伙作案越來越多,暴力攻擊他人的方式變得多種多樣的,造成的傷害程度不斷加深。青少年暴力攻擊行為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的產生和發(fā)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這其中包含了青少年個體的因素,情境的因素還有長期存在的社會因素。
個體差異是指在社會群體競爭中,個體之間先天的差別和后天環(huán)境的差異以及由此形成的個體的差異結果。包括遺傳因素和生物因素,也就是各方面生存發(fā)展條件的差異。
(一)遺傳因素
動物通常會采取一定的攻擊行為,以延續(xù)至今的下一代。雄性海獅為了爭奪領地和配偶,相互挑戰(zhàn),勝利的一方可以得到最好的領地和更多的配偶,這樣獲勝的雄性海獅的優(yōu)良基因就更多的被保留了下來。相反,失敗的海獅獲得的配偶少,基因就不太可能被繼承下來。動物的求生的動機可能導致了他們天生具有暴力傾向。有研究表明人類的染色體異常也會引發(fā)暴力攻擊行為。二十世紀60年代中期,一個名叫斯派克的美國犯人殘殺了7名女護士,人們發(fā)現(xiàn)他的染色體為47XYY,非常的反常,此后對監(jiān)獄犯人的多項研究也證實了染色體異常與暴力攻擊行為之間的聯(lián)系。由此可見人的某些暴力傾向確實有遺傳因素的影響。
(二)生物因素
另外一些研究表明生物因素也會導致攻擊行為的出現(xiàn)。某一時期紐約青少年暴力犯罪多發(fā),研究者發(fā)現(xiàn)這一事件的產生與美國汽車尾氣中排放的鉛有關。這些青少年大都出生于美國汽車大量面世的階段,汽油未經處理,尾氣排放中的含鉛量超高,當他們成長到青春期,鉛影響了他們的荷爾蒙分泌,導致了這一時期青少年暴力事件的多發(fā)。此后又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五-羥色胺,膽固醇和脂肪酸,睪丸酮,低血糖和單胺氧化酶活性等生物因素與攻擊行為的發(fā)生都有莫大的聯(lián)系。特別是青少年正處在青春期,更容易受生理因素影響,有逆反心理,情緒化嚴重,易怒。
人類的暴力攻擊不僅受到個體差異的制約還受到社會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社會環(huán)境復雜多變,受到挫折、被人激怒都影響攻擊行為的發(fā)生。
(一)挫折
心理學中的挫折通常指在個體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障礙或干擾,致使個人動機不能實現(xiàn)、需要不能滿足時的情緒狀態(tài)。根據挫折—攻擊假設,挫折在人們獲取目標受到妨礙的情境下出現(xiàn),且挫折與產生犯罪行為之間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受到的挫折越大,攻擊的強度就越大,且與性別無關。在《女性殺人犯罪心理透視》一文中對江西女子監(jiān)獄在押的女性殺人犯進行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第一位的犯罪原因是強烈的挫折感。調查的105名女性殺人犯在關押的148名女性暴力犯中攻擊行為最猛烈,所占比例高達91.6%。
青少年正處于兒童成長為成人的過渡時期,面臨著自身成長與社會關系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在這個階段中最容易遭受困難和挫折。但此時的青少年心智不成熟,處理和解決困難與挫折的能力低,再加之青少年時期情緒波動大,很容易把挫折轉化成為攻擊行為。據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庭的統(tǒng)計,1999-2001年全市法院審理被告人系在校生的共14人,其中犯故意殺人罪的2人,故意傷害罪(含致死)的7人,占全部刑事犯罪的64%;從傷害、殺人的直接原因上分析,因同學間糾紛或因報復犯罪的有6人,因恨自己弟弟不爭氣犯罪的有1人,因替朋友出氣的有2人。前二種是本人直接受挫,后一種是其朋友受到挫折也感到受挫而犯罪。挫折對青少年的影響非常嚴重。
(二)直接激怒
在圖書館安靜氛圍中突然有人大聲交談,并對周圍人再三發(fā)出保持安靜的示意不理不睬,此時就可能引發(fā)激烈的攻擊行為,因為這種令人不快的行為超出了忍耐范圍。人們通常對這種舉動做出報復的反應,使攻擊行為升級,因為前幾次的攻擊強度打不到消除不快因素的目的,因此攻擊強度增加,形成暴力攻擊行為。杭州蕭山某高中生阿紅,因一些矛盾,被同學阿潔激怒并發(fā)生吵架。2月17日那天,懷恨在心的阿潔,糾集其他4人,將阿紅騙至阿華家中,用圍巾將阿紅勒死,并肢解,隨后棄尸野外。直接激怒可能使得暴力升級,并造成惡性后果。
雖然人的攻擊行為是繼承的,同時也受到生物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但文化價值和社會規(guī)范同樣對個攻擊水平起到限制作用。每個地區(qū)的社會風俗文化不同,對應的不同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對攻擊的限制也是不一樣的。
(一)文化影響
文化對攻擊行為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以美國為代表的個人主義文化和以日本為代表的集體主義文化是兩類典型的文化。為此1996年有人做了一項兒童攻擊行為的實驗,并且研究發(fā)現(xiàn)與日本的孩子相比美國的孩子更多的表現(xiàn)出攻擊傾向。他們認為,日本的集體主義文化已經深入到日本兒童的行為表現(xiàn)中,他們生活在這樣一種文化之下,并恪守盡量避免與他人的沖突這種觀念。相反美國的兒童受美國個人主義文化的影響,崇尚個人英雄主義,以自我為主體,容易對他人實施攻擊行為。
(二)暴力傳統(tǒng)
文化限制對于攻擊行為特別是暴力攻擊行為的影響往往是地域性的,穩(wěn)定的。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1992年Scott對墨西哥瓦哈卡的兩個鄰近的扎泊泰克的村莊的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一個村莊的人暴力攻擊行為高發(fā),另一個村莊暴力攻擊行為很少。暴力高發(fā)的村莊的謀殺率是另一個村莊的5倍。兩個村莊的宗教信仰和經濟條件都很相似。可以解釋這一現(xiàn)象的唯一答案就文化的穩(wěn)定性,即暴力的傳統(tǒng)。每個村莊自身的暴力水平都很穩(wěn)定且一直處于這個狀態(tài)從未改變。因此,暴力傳統(tǒng)也是影響攻擊行為的關鍵因素之一。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例,美國是通過成功暴力反抗英國殖民者而建立的國家,歷史上推廣著暴力反抗,為了自由不惜一切的傳統(tǒng)。而加拿大相對來說比較平和,歷史上很少存在暴力運動的歷史,攻擊傾向小。暴力傳統(tǒng)深深扎根于美國社會中。近年來美國不斷爆出校園槍擊案件,犯罪人大都是青少年。在美國槍支合法化青少年很容易持有槍支,暴力傳統(tǒng)的國家使得未成年人很容易走上暴力的犯罪道路。
[1]楊德智.我國青少年犯罪的綜合治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
[2]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89.
[3]朱耀琴.女性殺人犯罪心理透視[J].大眾心理學,1998(1).
[4]蔣俊梅.挫折攻擊理論及其對青少年犯罪預防的啟示[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7(23).
[5]杭州17歲高中生與同學口角被四女生勒死分尸[EB/OL].http://news.anhuinews.com/system/001437283.shtml,2006-02-20.
C913.5
A
2095-4379-(2016)30-0189-02
龐菁菁(1992-),女,河南信陽人,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犯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