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強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①
——賈三強教授《清·雍正〈陜西通志·經(jīng)籍志〉著錄文集研究》評介
胡世強
一
時至今日,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舉,經(jīng)濟與文化建設同步,文化繁榮、文學發(fā)展為應有之義。文學發(fā)展中創(chuàng)作和研究兩途交織,在世作家生命不止創(chuàng)作不息,難有定論,已逝作家駕鶴仙游,又何曾有蓋棺之時?中華自有文字以來,文學家群星璀璨不計其數(shù),名篇佳作浩如煙海。文學之水如長江大河綿延萬里,古人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理論探討與傳播接受,積累了無盡財富。學者各有所長各取所需,術業(yè)有專攻,研究文學批評和文獻發(fā)掘整理并行不悖。就文獻整理而言,孔子編訂六經(jīng)雖不足信,劉向、劉歆父子天祿、石渠校書確有濫觴之功,集目錄、版本、???、輯佚、辨?zhèn)蔚葍?nèi)容的文獻學為之發(fā)軔。《七略》之中《詩賦略》位居其一,中國古典文獻學正式確立,此舉可補文章燔滅、書缺簡脫之遺憾,可起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之線索,更開盛世修典之先河。漢有《漢書·藝文志》,唐有開元《群書四錄》,宋有《崇文書目》,明有《永樂大典》,清有《四庫全書》、《全唐文》、《全唐詩》。即使國力衰弱、天祚不永之朝,文藝屢有修撰。當今,古典文獻整理出現(xiàn)前所未有之盛況,全國與地方、集體與個人共同協(xié)力,諸如《四庫全書》、《續(xù)修四庫全書》、《四庫存目叢書》得以影印,《全宋詞》、《全宋詩》、《全宋文》、《全元詩》、《全元文》、《全元散曲》、《全明散曲》、《全明詞》、《全明詩》、《全明文》、《全清詞》、《全清文》、《全清詩》等陸續(xù)編撰刊行。諸多地方,如山東之《山東文獻集成》、湖南之《湖湘文庫》、江蘇之《江蘇·藝文志》、山西之《三晉文庫》、廣西之《全粵詩》地方文獻整理規(guī)模宏大。而其他各地如浙江、江西、遼寧等地區(qū)文獻集成項目多已展開、遍地開花。作為中華文明發(fā)祥地之一的陜西是十三朝故都所在,漢唐盛世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遺產(chǎn)豐富,多有學者致力于“長安學”的建設,陜西古代文獻整理也日趨迫切。西北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賈三強教授以一人之力,積七年之功,依據(jù)清代劉于義監(jiān)修、沈青崖編纂之《陜西通志·經(jīng)籍志》中記載文集,寫成《清·雍正〈陜西通志·經(jīng)籍志〉著錄文集研究》(三秦出版社2011年版。以下簡稱《陜西通志文集研究》),可謂正逢其時。該書分西漢、東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十部分,據(jù)書名立目391條,著錄陜西先賢約三百余人,近四十萬字,上自西漢下訖清雍正,近兩千年間陜西文脈大略可觀。
二
《陜西通志文集研究》多有可圈可點之處。
西漢至元部分,兼采眾家之長又獨抒己見。這一部分,涉及前代史書和《冊府元龜》、《文苑英華》、《漢魏六朝名家集》、《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先秦漢魏南北朝詩》、《全唐詩》、《全唐文》、《全宋詩》、《全宋文》、《全元文》、《玉函山房輯佚書》等以及近年學者拾遺補闕、點校成書者多種。集成之中,又多有匡正。如第43條東漢趙壹撰《趙壹集》,指出趙壹為漢陽西縣人,在今甘肅天水,清代已經(jīng)不屬于陜西,此條不應闌入。如第62條隋代京兆韋鼎撰《韋鼎詩》,指出《韋鼎詩》著者實為五代湖南人韋鼎,并非隋代京兆韋鼎。如第77條唐代令狐德棻撰《令狐德棻集》,指出《全唐文再補》卷1輯錄其文一篇,與《全唐文補遺》第2輯錄之文相同。如第133條唐代武功蘇鶚撰《行義集》,辨析此則有兩誤:一此書為子部書,非詩文集不當闌入;二蘇氏并無《行義集》見諸史乘,故當為《蘇鄂演義》之訛,《陜西通志》蓋沿明代康海所撰《武功縣志》之誤。
明清部分尤見功力。目前明清文獻整理相對于其他朝代較薄弱,被視為“畏途”。究其原因,其一,別集卷帙浩繁、版本眾多、藏于各處,舉一而漏萬;其二,目前文獻整理大宗《全明詩》、《全明文》、《全清詩》、《全清詞》尚未出齊,《全清文》尚未啟動,而《全明詞》、《全明散曲》尚在續(xù)補之中,沒有整體借鑒之處。此種情形下,單個作家和地域的研究既尤為迫切和重要,又增加了難度。首先,作者迎難而上,開啟陜西地域文獻整理先河。全書近五分之三的篇幅用于明清兩朝文集,著錄212條,其中文集存世64家(包括前人編總集中所含別集),在陜西地方志中輯佚70余家之詩文數(shù)百篇,此部分首推詳于陜西地方志?!蛾兾魍ㄖ尽窞橐皇⊥ㄖ?,除名宦聞人之外,還有許多鄉(xiāng)紳賢達,資料稀缺,這是特點也是難點。《陜西通志文集研究》涉及陜西省志、府志、縣志數(shù)十種,文獻梳理查找線索、辯證史料、訂補糾謬,使得撰著者及其文集有跡可循,翔實可信。其次查遺補缺,在地方志中發(fā)現(xiàn)陜西文人大量遺詩佚文、片羽吉光重現(xiàn)學界,不愧離婁之明。再次考證嚴謹,結論公允。如第282條明代知橫州事劉子諴撰《杖履》三篇,考訂劉子諴與其兄劉子誠事跡。兄劉子誠,雖中舉但未出仕;弟劉子諴,曾任河間鹽山令、知廣西衡州,著《杖履》三篇、《尚書遺旨》二卷;文獻記載中因“誠”、“諴”形近而多處混淆的情況,有了可信之論。如第185條明代翰林院編修程濟撰《從亡隨筆》,應從《四庫全書總目》置之史部。第255條明代渭南南逢吉撰《姜泉集》十四卷、《訂正會稽三賦》三卷,《姜泉集》當佚;據(jù)《善本書室藏書志》、《天一閣書目》、《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八千卷樓書目》諸書皆列《會稽三賦》于史部地理類中,且南氏為原賦作注,故不當闌入文集類。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各有法度,不失規(guī)矩。諸多文集,查詢書目無果,下筆“當佚”。雖云佚則佚矣,存則在矣。然則先秦、兩漢、隋、唐五代、宋、金、元之文獻,片紙彌珍,遺失者多,存世稀少,茍能存世多已發(fā)現(xiàn);而明清文獻時代較近流布中外,名館有藏多只著錄善本,其余疊床架屋不見著錄者亦多;況有地方館藏鄉(xiāng)野遺珠,私家名士敝帚自珍者亦眾。明清文集所謂存者多見于書目著錄;所謂佚者雖不見著錄未必盡失,隨著全國古籍整理之進程,孤本秘籍或?qū)⒅噩F(xiàn)。
三
文獻整理費時費力,出成果難。并且受各種各樣的主客觀條件限制,做得不好,當然為人詬病;即使做得好,也有求全責備之虞,受人責難。文獻整理如同燙手的山芋、火中取栗,有幸修成正果,多為“他人做嫁衣”。所以作為研究基礎的文獻整理,總是滯后于如火如荼的義理探討,千呼萬喚始出來。個人從事大型文獻整理,多青燈黃卷皓首窮經(jīng),往往歲月飛逝,遷延日久。加之,現(xiàn)行科研急功近利的評價體系束縛和古籍整理不算學問的看法影響,從事古籍整理的學者事倍而功半,付出多于所得。通常大型文獻多由國家集體協(xié)調(diào)多名專家和眾多機構共同完成,盛世修典雖為美談,但因為困難重重而不可多見。然而文獻整理一旦荒廢,卻是后悔莫及。劉氏父子《七略》之后,班固因之修成《漢書·藝文志》:“大凡書,六略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先秦西漢之書雖有跡可循。然近人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標注“存”、“殘”者七十二家,上古之文章僅存十之一二。永樂年間修《永樂大典》凡兩萬兩千八百七十七卷共一萬零九十五冊,集文獻大成,然正本不可見,副本僅存畸零殘卷八百零八卷。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著錄三千四百六十一種(文淵閣本)、存目六千七百九十三種,功過是非不斷。然三百年后的20世紀90年代,今人修《四庫存目叢書》,剔除重復者,著錄四千五百零八種,其中遺失甚多。僅就此書中第222條明山東巡撫管楫撰《平田集》2卷、第342條明翰林院檢討白乃貞撰《憗齋存稿》四卷、第三五四條清劉爾撰《雪石堂詩》四卷這三部文集而言,都見于《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存目部分。然而影印《四庫存目叢書》不可復尋,這三部文集并非與著錄部分重復者,應是已散逸不傳于世?!蛾兾魍ㄖ疚募芯俊份嬝嗽娢膬H得文、賦各一篇,詩十首。書目猶在,全書不可復見,文章不可再尋,令人扼腕。典籍除自然淘汰之外,更多是天災人禍的厄運,存世者歷經(jīng)滄桑微乎其微。上而推之,從夏商周、漢唐、明清至今,有多少文人騷客,化為灰土,死后書毀名滅。此類事例眾多,僅舉數(shù)例便可知文獻整理雖耗費無數(shù)人力、物力、財力,但最大之功在于保存和傳承,為后世造福。無用之用,實為大用。沒有無用之材料,只有未盡其用之時;物盡其用,自待其時。就此書而言,可用之處甚多?!蛾兾魍ㄖ疚募芯俊肪帉懺从谘芯可虒W選題之用。隨著古代文學研究時間延續(xù)、課題研究深入、研究隊伍壯大,選題之難日益突出,老師和學生都苦惱不已。此書尚在編寫之時,就有不少學生從中得知線索按圖索驥,紛紛選擇陜西古代文人文集作為研究對象,正所謂“夢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漢代之馮衍,宋代之李復、李廌、呂大防、寇準,明代之康海、溫純、楊爵、張原、許宗魯、孫枝蔚、胡侍、王九思、韓邦奇、韓邦靖、韓邦靖妻屈淑、王維楨,清代之康乃心、王庭、王又旦等陜西籍文人、文集的研究論文陸續(xù)出爐,不少文集點校成熟在案,陜西古代文學研究漸成系列。此書已經(jīng)出版發(fā)行,“拋磚引玉”之后,相信考證訂補,續(xù)作當紛紛而出。就在此書出版之時,在陜西省委、省政府關懷下,“陜西古代文獻集成”業(yè)已立項。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眾人拾柴火焰高。隨著項目展開,匯集眾多學者的大型文化工程不日將面世,為古代文獻研究、陜西古代文學、長安學以及民族文化整理發(fā)掘貢獻力量。
羅隱詩云:“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睂W術乃天下之公器,學者之功不僅及自身,而且嘉惠士林,此書之謂也。
(作者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中文系)
① 本文系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博士研究生科研專項(2014DS003)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