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馬汝驥交游考

2016-02-02 01:13潘曉玲
陜西古代文獻研究 2016年0期
關鍵詞:影印四庫全書

潘曉玲

馬汝驥交游考

潘曉玲

馬汝驥(1493—1543),字仲房,號西玄,綏德州(今陜西綏德)人,明中期關隴作家群成員之一。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生于山西夏縣,后隨父歸籍綏德。武宗正德五年(1510)舉鄉(xiāng)試,正德十二年(1517)舉進士,尋為庶吉士,歷任澤州知州、翰林院編修、修撰、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北監(jiān)司業(yè)、南京通政司、國子監(jiān)祭酒、禮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嘉靖二十二年(1543)卒于任上,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簡”。有《西玄集》十卷傳世,其詩刻意熔煉,務求典實,折射出明代中期詩歌的復古趨向,也體現(xiàn)了關隴文人的特定風貌。生平資料主要見于《明史》卷179、明焦竑編《國朝獻征錄》卷35王維楨《贈禮部尚書謚文簡侍郎西玄先生馬公汝驥行狀》、過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卷106、《元明事類鈔》卷11、凌迪知《萬姓統(tǒng)譜》、俞汝楫《禮部志稿》卷56等。馬汝驥生平交游頗廣,對其交游群體進行考證,即可借以對其思想性格有更深的了解,亦可蠡測當時之士風趨向。本文就其《西玄集》詩文及相關資料,將其交游對象大致分為同鄉(xiāng)、同年、同僚、文友后進等幾個群體來考察,從而大致展示馬汝驥一生的歷程。

一、同鄉(xiāng)

關隴作家群形成于明代中葉,地跨關中、天水、慶陽、漢中、寧夏、陜北、蘭州等地群,以李夢陽、康海為核心。時“前七子”崛起于文壇,來自關隴的李夢陽、康海、王九思作為“前七子”的主將①李夢陽為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慶城縣)人,11歲隨父遷居開封。,力倡復古,一矯臺閣流弊,開啟文壇新風。關隴之士,翕然以之為宗,形成了世人矚目的文學群體,“一時號為極盛”。①萬斯同:《明史》卷38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續(xù)修四庫全書》影印本,第172頁。明人胡纘宗在《西玄集序》中曾列出其中一些成員的名單:

明興,雍當西徼,先進尚質?!瓡r則有若王太史九思、張民部鳳翔、蘇司寇民、段翰檢炅、馬太卿理、管中丞楫、呂宗伯柟、韓中丞邦奇、參伯邦靖、王憲使九峰、王翰檢元正、南郡守大吉、劉憲使儲秀、馬太史汝驥、許中丞宗魯、王僉憲謳、何中丞棟、張比部治道、李僉憲宗樞、王宮諭用賓、呂郡守顓、胡鴻臚侍、趙兵部時春、孫羽士一元,實與李、康同趣。雖言人心殊,而其歸則太史公與工部也。②馬汝驥:《西玄詩集》,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73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影印明嘉靖十七年刊本,第691頁上。此文亦見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2冊明嘉靖年間刻胡纘宗《鳥鼠山人小集》卷12(第330頁),但文字有出入,且無蘇民、管楫、王九峰、胡侍。按:本文所引《西玄集》中詩文,為嘉靖四十二年十卷本,凡后文所用只注明卷數(shù)。另有嘉靖十七年本。

這些人多在朝為官,他們以“秦人”自稱,因地域文化淵源和生活習俗相近,經常在一起結社聚會,詩酒酬和,與其他文人集團相比,其創(chuàng)作具有更濃郁的地方色彩,時稱“雍音”、③胡纘宗:《雍音四卷·雍音序》,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92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影印明嘉靖二十七年清渭草堂刻修本,第232頁。“雍風”、“雍雅”。當時的文化中心北京和南京,均有他們的身影,如北京有李夢陽、康海、張鳳翔、王九思、許宗魯、劉儲秀、楊武、馬公順、荀文瑞、王仁瑞等人,南京有馬理、呂柟、趙時春、胡纘宗等。馬汝驥先后任職于兩京,交游頗廣,與同鄉(xiāng)亦多有酬和。

呂柟(1479—1542) 字仲木,號涇野,今陜西西安人。正德三年(1508)狀元,授翰林修撰。與馬理、康海皆有名關中。因宦官劉瑾竊政,引疾返鄉(xiāng),筑東郭別墅、東林書屋,以會四方學者。后復官,入史館纂修《正德實錄》。嘉靖三年(1524),以議大禮,又貶山西解州判官,居解梁書院從事講學,吳、楚、閩、越之士從者百余人。嘉靖六年(1527)升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尚寶司卿,后歷任南京太常寺少卿、國子監(jiān)祭酒、禮部侍郎,孜孜于講學,天下士人從之者甚眾。十八年(1539)致仕返鄉(xiāng)。

呂柟與馬汝驥“并有文學,負時望”④項篤壽:《今獻備遺》卷28,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段餍分杏小端蛥螞芤爸喗庵荻住罚ň?)、《十四夜呂涇野留集大興隆寺玩月》(卷5)。嘉靖二十一年(1542),呂柟卒,馬汝驥為之撰《通議大夫南京禮部右侍郎涇野呂公柟行狀》。⑤焦竑:《國朝獻征錄》卷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續(xù)修四庫全書》影印明萬歷四十四年刻本。

胡纘宗(1480—1560) 字孝思,后更世甫,號可泉,又別號鳥鼠山人,鞏昌府秦州人。武宗正德三年(1508)進士,殿試策對擬一甲,大學士焦芳私庇其子,遂抑胡為三甲一名。閣臣試官李東陽憐其才,奏請?zhí)厥诤擦衷簷z討。事見(乾?。吨彪`秦州新志》、(道光)《秦安縣志》、明《胡氏家譜》、《明史》等。后累遷至山東、河南巡撫,右副都御史,官階正三品。后為仇家陷害,革職歸鄉(xiāng),筑可泉寺著書。嘉靖三十三年(1554)在鳥鼠山房刻版印書,是甘肅見于記載的最早私家印書者?!睹魇?藝文志》著錄胡纘宗《鳥鼠山人集》18卷,《擬古樂府》4卷,《詩》7卷。另編著有《擬漢樂府》、《潼川州志》、《蘇州府志》、《羲臺志》、《愿學編》、《近取編》、《讀子錄》、《漢音》、《魏音》、《雍音》、《唐雅》等。

胡纘宗曾先后受知于楊一清與李東陽,并結識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王九思、呂柟、馬理、馬汝驥、許伯誠等詩友、學友,交往頻繁。《西玄集》嘉靖十七年刻本中,胡纘宗撰《西玄詩集敘》,評價馬汝驥詩文“風格韻致要不出于少陵,自為秦中一詩品焉”,“雍雅”。

常倫(1492—1525) 字明卿,號樓居子,山西沁水人。少以才名,受李夢陽、何景明等人賞識。正德六年(1511)舉進士,授大理寺評事,后因其恃才傲物貶為外補,告病而歸。世宗即位后,被重新起用,補壽州判官,遷寧羌知州。后辭官家居,縱聲色自放,飲酒作曲,悲壯艷麗。詩名頗著,與李夢陽、何景明相頡頏,有《寫情集》、《常評事集》傳世。馬汝驥《西玄集》中與其酬和之作頗多,如《酬常明亭評事》(卷1)、《與常子述別一首》(卷1)、《送常評事入京四首》(卷1)、《酬明卿見遲之作》(卷1)、《樓居行贈常明卿》(卷2)、《常評事席上醉歌》(卷2)、《明卿見過留酌》(卷3)、《贈常子》(卷5)、《送明卿》(卷10)。常倫亦有《宿太行寄憶馬仲房》等詩作。①《山西通志》卷221,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許宗魯(1490—1559) 字伯誠,一字東侯,號少華山人,陜西咸寧人。正德十二年舉進士,改庶吉士,歷任監(jiān)察御史、湖廣學政、右僉都御史。嘉靖三十一年(1552),被劾致仕歸鄉(xiāng)。許宗魯在詩文、刻書等方面均有杰出造詣。所刻書籍《國語》、《爾雅》等,版刻精良,為明代陜西私刻書的知名人物。著有《許少華集》、《遼海集》、《歸田集》、《左傳》、《玉坡奏議》、《少華山人詩文集》等。

許宗魯與馬汝驥同年舉進士,交往甚密,常一起游歷名勝,馬汝驥有《同曹仲禮王稚欽訪許伯誠隆福寺游覽》(卷3)、《歲除前一夕同許子訪閻保定寺中作》(卷7)等詩作?!段餍分杏小对S子宅敘別》(卷1)、《送許子九首》(卷1)、《答許中丞寒衣見懷效何水部》(卷1)、《送許子赴湖南視學歌》(卷2)、《鏡光閣許中丞別歌》(卷2)、《新寺訪伯誠》(卷3)、《土城寺送伯誠二首》(卷3)、《寄答許子二首》(卷3)、《送伯誠歸關中四十韻》(卷7)、《出塞曲十首贈許侍御伯誠》(卷10)等。馬汝驥因諫武宗南巡而被謫知澤州,許伯誠為賦《送曹仲禮、王稚欽、汪子宿、馬仲房、江景孚五君子謫宦五首》。①王廷陳:《夢澤集》卷19,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大吉字符善,號瑞泉,陜西渭南人。正德六年(1511)進士,任戶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嘉靖二年(1523),出任紹興府知府,鋤奸興利,大興文教,澤被一方。后遭豪強報復,罷官歸鄉(xiāng),建湭西草堂以教四方來學之士。編撰渭南第一部縣志《渭南志》,另著《紹興志》、《少陵純音》、《瑞泉集》等,“五言詩頗穩(wěn)帖,無秦人忼厲之氣”②朱彝尊輯:《明詩綜》卷39,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嘉靖二十年(1541)卒。馬汝驥與其友善,在南大吉自紹興歸鄉(xiāng)前,寫《送南紹興罷歸三首》(卷1)以慰之,南大吉亦有《和馬仲房雨》等詩作存世。③《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御選明詩》卷55,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王謳字舜夫,白水人。正德十二年,與馬汝驥同年舉進士,累官至按察司僉事,后以疾歸卒,“有高才而無貴仕”④劉于義、沈清崖:《陜西通志》卷63,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有詩集《彭衙集》四卷?!蛾兾魍ㄖ尽肪?5評價其“五言隱秀,時可尋味;七言專力學杜;古體多率易而乖音節(jié);今體每纏綿而乏神理。然視關中同時許伯誠、馬仲房之倫,則已超乘而上矣”。馬汝驥有《送王舜卿謫茂州》(卷3)、《夜別王舜夫胡承之》(卷3)。

呂顓(約1500—1567) 字幼通,又字夢賓,號定原,陜西寧州人。幼失恃,隨伯父呂經讀書于京師,嘉靖二年(1523)中進士。授戶部主事,改刑部員外郎,歷任郎中、易州兵備副使、四川參政、云南左布政使,后以應天府尹辭歸。作夢賓書院于州城東郊,家居21年,以病去世。著有《仕進錄》、《諸子說括》、《定原集》、《世譜增定》等十多部書行于世。其生平資料見于《四庫全書總目》卷90、《四庫全書?甘肅通志》卷33、35等。

呂顓與胡纘宗、馬汝驥等關隴文人交游頗多,《西玄集》嘉靖十七年本刊印時,呂顓為之寫《〈西玄詩集〉后敘》、《西玄講沃著》,盛贊馬汝驥詩歌“雅者如漢魏,逸者如太白,雄者如子美”,堪稱“雍雅”。⑤馬汝驥:《西玄詩集》,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73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影印明嘉靖十七年刊本。

王維楨(1507—1556) 字允寧,號槐野,華州(今華縣)人。嘉靖十四年(1535)進士,選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授翰林院檢討,后累任翰林院修撰、署南京翰林院事、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著《槐野先生存笥稿》、《李律七言頗解》、《杜律七言頗解》等。王維楨博學強記,好古文辭,推舉李夢陽,尊崇杜甫、司馬遷,在前后七子交替間堅持走復古文學道路。馬汝驥逝后,王維楨撰《贈禮部尚書謚文簡侍郎西玄先生馬公汝驥行狀》。①焦竑:《國朝獻征錄》卷35。

二、同年

馬汝驥于正德十二年舉進士,同年中舒芬、崔桐、江暉、王廷陳、汪應軫、陳沂、張星、曹嘉、許宗魯與其交游頻繁。

正德十四年(1519),明武宗欲南巡。不少大臣上疏勸阻出游,但均獲罪,后無人再敢進諫。馬汝驥奮然而起:“即畏罪,寧不為宗廟朝廷所乎?”②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卷3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與翰林院修撰舒芬、編修崔桐、庶吉士汪應軫、曹嘉、王廷陳、江暉聯(lián)名上疏,直言武宗“不過如秦皇、漢武,侈心為樂而已”,力阻南巡。武宗震怒不已,罰馬汝驥等在午門外下跪五日,受杖三十。幾人教習期滿后,以“出位妄言”罪,罰俸,俱除外任。舒芬謫為福建市舶副提舉,江暉被貶至直隸廣德州,王廷陳至河南裕州,汪應軫至直隸鳳陽府泗州,曹嘉至直隸大名府,馬汝驥出為澤州(今山西晉城)知州。事跡具《明史?文苑傳》。馬汝驥與曹嘉、王廷陳、江暉因擅長詩歌創(chuàng)作并稱為“曹王江馬”③過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卷4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續(xù)修四庫全書》影印明天啟刻本,第148頁。,知名于當世。

舒芬(1487—1531) 字國裳,號梓溪,南昌進賢人。正德十二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舒芬為宦清正,敢言直諫,以諫武宗南巡事,被貶為福建市舶副提舉,馬汝驥有《送舒國裳謫閩中三首》。嘉靖間,又因哭諫世宗而入獄,奪俸三月。不久,其母親病故,扶樞南歸,后積郁成疾,逝于嘉靖十年(1531),世人稱之為“忠孝狀元”。著有《舒文節(jié)公全集》(又名《梓溪文鈔》)。

王廷陳字稚欽,號夢澤,黃岡人。正德十二年進士,選庶吉士,賦《烏母謠》諷刺武宗南巡,且與馬汝驥、舒芬等疏諫。因此受杖,改吏科給事中,出知裕州。以打罵巡按御史喻茂堅,削籍歸。家居二十余年,嗜酒自放。有《夢澤集》23卷行世。

王廷陳與馬汝驥為同年同館選,先后謫外,性情相投,多有酬和之辭。后“稚欽以通侻竟廢,仲房終躋尊顯”,馬汝驥亦有同情、安慰之語。正德十四年,馬汝驥與王廷陳、鄭善夫同游西山。正德二十年(1525),王廷陳已罷官歸鄉(xiāng),馬汝驥作《夜月懷舊游》寄懷?!段餍分辛碛小秾ρ┏曛俣Y兼簡稚欽》、《雨中王稚欽見過》、《短歌送陳殿講冊封之楚兼訊伯誠稚欽》、《同曹仲禮王稚欽訪許伯誠隆福寺游覽》等詩。王廷陳尤工五古、五律,清人吳偉業(yè)曾比較王廷陳與馬汝驥詩歌特點:“稚欽穎悟絕倫,所為詩縱恣詼謫,脫去繩束,以慢侮當世。仲房詩整練有法,歩伍秩然,雖才不及稚欽,而用意過之?!雹賲莻I(yè)撰:《梅村集》卷21,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曹嘉字仲禮,李夢陽之甥。河南扶溝人。正德十二年中進士,改庶吉士。以諫武宗出巡事被貶至直隸大名府。嘉靖元年(1522)擢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不久謫知禹城縣,降茂州判官,歷山西提學副使,終江西右布政使。后任右參政副使、按察使等職,著有《漫山集》。事具《山西通志》卷78。曹嘉與馬汝驥、鄭善夫、王廷陳等人友善,多有詩文酬和。馬汝驥《西玄集》中有《仲禮屢游郊觀不見約戲贈》、《元夕仲禮席上作》、《七夕曹侍御余太史集獻上人房》、《同曹仲禮王稚欽訪許伯誠隆福寺游覽》、《林王二子于曹子宅招陪何大復留贈》、《送曹給事中入京》等詩。

陳沂(1469—1538) 字魯南,號石亭。鄞(今浙江寧波)人,居金陵(今南京)。正德十二年進士,嘉靖中以行太仆卿致仕。少好蘇氏學,自號曰小坡。與顧璘、王韋稱“金陵三俊”,復稱“弘治十才子”。工于書、畫,在翰林院時,常與馬汝驥、文徵明談詩論畫,來往頻繁,時正德十二年入翰林者,“皆有一諢名。如沂喚作陳木匠,……馬汝驥喚作馬二姐,皆以其狀貌相似而言”②蔣一葵:《堯山堂外紀》卷95,明刻本。。馬汝驥等五人被貶出知外州,陳沂作《贈同館五君出為州》以贈之。③王廷陳: 《夢澤集》卷19 附錄一,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馬汝驥《西玄集》中有《初至金陵答陳魯南參政》、《魯南書報劉薛二郎中出京悵然有懷十韻》、《十六夜同魯南征仲寺中對月》、《同陳殿講孟少參游顯靈宮》等詩作。

崔桐(1479—?) 字來鳳,號東州。通州海門縣(今江蘇海門)人。正德十二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在翰林院與張邦奇齊名。武宗南巡,崔桐連章諫留,詔跪午門外五日,受廷杖、奪俸,名聞天下。世宗即位,“大禮”議起,又與楊慎等切諫,再遭廷杖并被逮入詔獄,降為湖廣參議,提調武當山,累提升為國子監(jiān)祭酒,終禮部右侍郎。曾自我評價:“奉職太愚,自處太高,操持太執(zhí),語言太直?!蓖┲小稏|洲集》20卷,《東州續(xù)集》10卷(《四庫全書總目》、《明史?藝文志》作《東洲集》40卷,無續(xù)集),行于世。

汪應軫字子宿,浙江山陰人。正德十二年登進士,改庶吉士。正德十四年,明武宗南巡之爭中,反對明武宗,而受杖刑,幾乎死去;之后出任泗州知州。嘉靖元年(1522),擔任戶科給事中。嘉靖三年(1524),出任江西僉事。居二年,辭職歸鄉(xiāng)。后起用為江西學政。父喪丁憂,回鄉(xiāng)病亡。馬汝驥有《金陵歌送汪戶部》詩。

江暉字景孚①《浙江通志》卷158,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一字景旸②焦竑:《國朝獻征錄》卷92。,浙江仁和人,正德十二年登進士,改庶吉士。正德十四年以諫武宗南巡事被貶至直隸廣德州。世宗即位,被召還,授翰林修撰,后擢河南僉事。未行,疾作,歸卒。與汴人曹嘉、東楚王廷陳、秦馬汝驥齊名一時,有“曹王江馬”之稱。有詩集《亶爰子》四卷。事見《浙江通志》卷158。

張星字子陽,廣西桂林中衛(wèi)人。正德十二年中進士,改翰林庶吉士。正德十四年,授翰林檢討。嘉靖改元,預修武廟《實錄》。嘉靖四年(1525),《武宗實錄》編成,升編修,選充經筵講官。嘉靖九年(1530),擢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歷升太常寺少卿,嘉靖十八年(1539)卒。其生平事跡見馬汝驥《太常寺少卿張星墓志銘》。③汪森編:《粵西詩載·粵西文載》卷70,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馬士允字子中,祥符人。正德十二年中進士,文名顯著,每有篇翰,即傳播京師,“時如信陽何景明、亳州薛蕙、漢東顏木、金陵陳沂、扶臺曹嘉、黃岡王廷陳、綏徳馬汝驥諸子莫不推轂相讓,由是名聞海內矣”。④孫奇逢:《中州人物考》卷5,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三、同僚

崔銑字子鐘,一字仲鳧,號后渠,河南安陽人。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任翰林編修。正德四年(1509),因得罪劉瑾,被外放為南京吏部驗封司主事。翌年,劉瑾伏誅,召還北京翰林院史館。正德十二年,引疾告歸。嘉靖二年(1523)擢為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次年,因議“大禮”被罷職返鄉(xiāng),潛心治學。嘉靖十八年(1539),重被起用,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后升任南京禮部右侍郎。不久,因病乞歸。卒謚“文敏”。著有《洹詞》和《彰德府志》。

崔銑為當世知名學者,與名士馬理、呂柟、寇天敘輩相期許。與馬汝驥先后任禮部右侍郎,馬汝驥有《安陽贈崔后渠》、《過崔祭酒后渠書屋》等詩作。

鄭善夫字繼之,號少谷,又號少谷子、少谷山人等,福建閩縣人。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六年始授戶部主事,憤于劉瑾黨羽把持朝政,辭官。后起用為禮部主事,進員外郎,以諫南巡受杖。嘉靖初起為南京吏部郎中。善書畫,詩仿杜甫?!睹魇?文苑傳》有傳,稱“閩中詩文,自林鴻、高棅后,閱百余年,善夫繼之”。著有《鄭少谷集》、《經世要談》。

鄭善夫所交盡名士,與曹嘉、王廷陳、馬汝驥等私交篤密,《少谷集》卷5有《答曹仲禮見贈》,卷8有《曹仲禮索巾云將歸具茨兼柬王稚欽》。馬汝驥曾賦《夜月懷舊游》(卷1)、《哭鄭少谷》(卷3)、《聞鄭少谷謝病歸閩中五首》(卷10)等詩。

鄒守益(1491—1562) 字謙之,安福人。傳王守仁之學。正德六年(1511)中狀元,授編修。逾年告歸,謁王守仁,講學于東廓山。朱宸濠反,參守仁軍事。世宗即位,始赴官。因直諫謫廣德州判官,改建淫祠為書院,與學者講授其中。累遷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又因諫事落職。鄒守益日事講學,四方從游者踵至,學者稱東廓先生。有《東廓集》12卷,《四庫全書總目》著錄。馬汝驥作為當時人望歸之的人物,與鄒守益等人均有接觸,《東廓鄒先生文集》中有《贈宗伯西玄馬子北上序》,文中贊揚了“西玄子之直”、“西玄子之平”、“西玄子之公”,認為他“直以任天下之重”、“平以息天下之爭”、“公以任天下之怨”,評價頗高。

劉天民字希尹,號幽山,歷城人。正德九年(1514)進士,授戶部主事,以諫武宗南巡廷杖,改禮部。諫大禮復被廷杖,遷吏部郎中,出知壽州。歷官至按察司副使。撰《幽山集》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稌次餍岛蟆芬晃闹?,稱贊馬汝驥詩歌“律比宮諧,景會情飾,意暢神宣,物適天泯”。①馬汝驥:《西玄詩集》,見《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73冊,齊魯書社1997年版,影印明嘉靖十七年刊本。

文徵明(1470—1559) 原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徵仲,號衡山居士,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嘉靖二年(1523)被舉薦入朝,授翰林院待詔。詩文方面,與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文徵明年譜》記載,文徵明剛入翰林時,“一時名士皆為傾倒,比于唐之王維,宋之米芾,戶外屨常滿”。馬汝驥、陳沂等人均為其詩朋藝友,常一起酬唱談藝。文徵明有《中秋夜同元抑諸君小樓玩月》等詩,《西玄集》嘉靖四十二年本卷1中有《秋夕文內翰宅別盧駕部》、《十四夜對月聯(lián)句》,卷3有《十四日夜文征仲宅對月次韻》、《十六夜同魯南征仲寺中對月》等詩。

嘉靖四年(1525)左右,文徵明所交日漸稀落,唯馬汝驥、陳沂、黃佐等人仍與其交好。嘉靖四年春,文征明與陳魯南、馬汝驥、王同祖等游西苑,有詩酬之興。文氏于詩前序中云“嘉靖乙酉春,同官陳侍講魯南、馬修撰仲房、王編修繩武,偕余為西苑之游。先是,魯南教內書房,識守苑官王滿,是日,實導余四人行,因得盡歷諸勝。既歸,隨所記憶,為詩十首”②文徵明:《甫田集》,卷10,明刻本 。。嘉靖五年(1526),文徵明辭官歸吳,再未出仕。馬汝驥多有送行、寄懷、詢問之作,如《寄懷文征仲》(卷4)、《聞征仲阻凍張灣》(卷4)、《次韻答文征仲待制》(卷6)、《送王子美使吳兼訊文待制》(卷6)、《送文內翰致仕歸吳九首》(卷10)、《送文待制歸吳中三首》(嘉靖十七年本)等。

李開先(1502—1568) 山東章丘人。嘉靖八年(1528)進士,歷官戶部主事、吏部考功主事、員外郎、郎中,后升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后因抨擊夏言內閣,被罷官,壯年歸田,閑居終老。嘉靖初年,李開先與王慎中、唐順之、趙時春等并稱“八才子”。李開先的文學主張和唐宋派接近,與其交游契合的“六十子”中,即有馬汝驥,并為其賦詩《六十子詩?馬西玄馬汝驥》:“行業(yè)如圭璋,文辭光琬琰。歷官至亞卿,身后不能殮?!雹倮铋_先撰,路工輯校:《李開先集?閑居集》,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223頁。

薛應旂(1500—1575) 字仲常,號方山,常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進士,曾任慈溪知縣,官南京考功郎中。因對嚴嵩不滿,被貶為建昌通判、浙江提學副使。歸居后,專事著述。家富圖籍,刻印古籍數(shù)十種,如《六朝詩集》24種55卷、《四書人物備考》40卷、《憲章錄》46卷等?!斗缴窖ο壬分杏小端婉R西玄序》,是為其與馬汝驥交往明證。

嚴嵩(1480—1567) 字惟中,號勉庵、介溪、分宜等,江西分宜人,他是明朝重要權臣,擅專國政達二十年之久,累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睹魇?王世貞傳》稱其“始與李攀龍狎主文盟,攀龍歿,獨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顯,聲華意氣籠蓋海內。一時士大夫及山人、詞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門下”。其詩集為《鈐山堂集》,清紀昀《四庫總目提要》中評價道:“嵩雖怙寵擅權,其詩在流輩之中,乃獨為迥出。王世貞《樂府變》云:‘孔雀雖有毒,不能掩文章。’亦公論也。”

嚴嵩雖聲名不佳,但對馬汝驥有提攜之恩。嘉靖十九年(1540)九月②說見明人盧上銘撰《辟雍紀事》、明人王世貞撰《弇山堂別集》、明人黃佐撰《翰林記》,一說二十年。,馬汝驥升為禮部右侍郎,參與制定禮樂大典。馬汝驥博洽多識,通曉古今禮樂知識,“遇可言則問答如流,平居視之,則恂恂若不能者”③凌迪知:《萬姓統(tǒng)譜》卷85,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56頁。。參與制定禮樂大典的大臣們每天聚會討論,每有不明困惑之處,馬汝驥“矢口駁正,斧劈理解”④劉于義、沈清崖:《陜西通志》卷63,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嚴嵩時為禮部尚書,對其“愛重逾等”⑤同上。,頗為賞識。入閣拜相后,便在世宗面前大加舉薦。世宗于是又加封馬汝驥為翰林侍讀學士,對其寵幸有加。

四、文友、后進

張詩(1487—1535) 字子言,自號昆侖山人。《四庫全書?御選明詩》“姓名爵里三”中言其本姓李,為張氏抱養(yǎng)。宛平人?!俺鯇W舉子業(yè)于呂柟,繼學詩文于何景明,聲名藉甚”①《畿輔通志》卷79,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后絕意不應舉。為文雄奇變怪,書放勁驚人。有《昆侖山人集》。

張詩雖無功名,但與翰林諸子交游頻繁,與馬汝驥、鄭善夫等人友善,酬和之作尤多。《西玄集》嘉靖四十二年刻本中存言及張詩者14首,如《酬子言見贈并致椿菜之作》、《停君濁酒巵贈張子言》、《靈巖寺同子言露坐》、《張子言至自澤州賦贈》、《答張子》、《答子言》等。

吳承恩(約1500—1582) 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代小說家。江蘇漣水人,后徙淮安山陽(今江蘇淮安)。早年屢試不中,中年以后方補為貢生,任長興縣丞。不久,因“恥折腰”遂拂袖而歸,后任荊府紀善。晚年歸居鄉(xiāng)里,放浪詩酒,貧老以終。其詩文多散佚,有后人輯集的《射陽先生存稿》四卷存世。

吳承恩疏狂自傲,與馬汝驥、文征明多有交往。嘉靖十七年(1538)至十九年(1540),馬汝驥任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后升禮部侍郎,在此期間與吳承恩相識,對其極為欣賞,特派使者禮聘吳承恩給自己掌書記。但從吳承恩《答西玄公啟》一文中得知,吳以“辭出應酬,本無可采;神分習業(yè),未盡其長”十六個字婉拒其請聘。②劉懷玉:《吳承恩詩文集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版,第235頁。

黃直、歐陽德江西人黃直、歐陽德均受業(yè)于思想家王守仁,服膺于王氏“心學”。嘉靖二年(1523),二人參加會試,主考官在策問中極力詆毀王守仁的學說,黃直與歐陽德不阿附主考官,堅持己說。馬汝驥時為編修,“奇之,兩人遂中式”③張廷玉:《明史》卷270,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5472頁。。后兩人在政壇與文壇上均取得不俗成就。

馬汝驥詩文集及相關資料中,還涉及其他關隴作家群成員如胡侍、韓邦奇、韓邦靖、王九峰、管楫、張治道、劉儲秀、趙時春等;同年倫以訓、黃易、劉世盛、曹懷、儲昱、葉桂章、葉式、汪思、王三錫、史于光、鄺顥、鄭自璧、劉世揚、閻閎、季方、席春、王邦瑞等;同僚孟陽、杭雄、雷仲華、胡承之等。限于筆者所見,與馬汝驥交游事微,故從略。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yè)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系)

猜你喜歡
影印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考證》新近出版
《四庫全書總目》“章如愚”小傳史源考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辨證五則
論《四庫全書》及《總目》對戲曲研究和學科建立的影響
于敏中與《四庫全書薈要》纂修
紅批影印
紅批影印
藏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