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姝
(遼寧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大連116029)
兒童公平感的起源
(遼寧師范大學心理學院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大連116029)
在近期心理學研究中,兒童公平早期發(fā)展觀向經(jīng)典建構主義理論發(fā)起挑戰(zhàn),認為兒童的公平感是與生俱來的。然而,從兒童嬰兒早期表現(xiàn)出的公平感到其自覺實踐公平行為還存在差距與研究爭議。兒童公平感的發(fā)展為其分享、合作等社會行為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在未來研究中,建議完善兒童公平感發(fā)生的理論與其發(fā)展機制。
兒童公平感公平行為公平起源
公平就是不偏向任何一方的分配(Shaw&Olson,2012)。公平是人類資源共享的重要特征,促進了人類的無私行為?!墩撜Z》中就有“不患貧而患不均”的觀點,可見公平正義是人類的共同追求,也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心理學家認為,兒童公平感的發(fā)展為其分享、合作等社會行為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Fehr,Bernhard,&Rockenbach,2008)。幾十年來,發(fā)展心理學家深入的探索兒童公平感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涌現(xiàn)出豐富的研究成果,極大地拓展了人類公平道德發(fā)展的理論。
兒童公平道德究竟起源于何處?公平感究竟是個體先天具備的還是通過后天習得的長久以來都是備受心理學研究者爭議的問題。
進化心理學認為個體的公平感起源于維持人際合作的社會規(guī)范(Binmore,2014),公平感先天存在于我們的意識或者進化出來的道德情感之中。與之相反,經(jīng)典建構主義心理學家卻認為公平道德是個體在童年時期通過觀察或者從經(jīng)驗中逐漸習得的。
近年來,心理學家普遍運用期望違反實驗范式,招募幾個月大的嬰兒被試進行實驗,用嬰兒眼睛對各種分配情境的關注時間來判斷他們是否有表現(xiàn)出對各種分配情況公平與否的判斷能力。研究結論是個體的公平感是與生具來的,嬰兒早在能開口講話之前,就具有判斷分配方案是否公平的能力,就能產生原始的公平正義感。由此,兒童公平早期發(fā)展觀向經(jīng)典建構主義理論發(fā)起挑戰(zhàn)。
2.1 經(jīng)典建構主義理論
1690年,約翰·洛克(John Locke)在《人類理解論》中提出了“白板說”,認為嬰兒出生下來幾乎是一塊白板,那么公平道德應該是我們從經(jīng)驗中學習到的。心理學家皮亞杰通過對兒童的觀察指出,公平的概念是兒童在游戲活動中通過自我建構(self-constructed)而形成的,早期的道德說教是沒有意義的,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公平的概念,只有當兒童的思維不斷發(fā)展,能夠“去自我中心化”之后才會表現(xiàn)出公平。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勞倫斯·科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發(fā)展了皮亞杰的創(chuàng)見,通過道德難題將兒童的道德推理能力量化,提出了公平道德發(fā)展的六階模型理論。此后,兒童公平道德發(fā)展的建構主義理論受到廣泛的認可。
在建構主義的影響之下,經(jīng)典的兒童公平研究表明兒童對分配公平的理解出現(xiàn)緩慢:兒童對公平的認可直到5~6歲時才出現(xiàn),到了11~12歲時才能認識到貢獻與需要的規(guī)則(Damon,1975)。因此,長久以來,心理學研究主要關注5、6歲或者更加年長的兒童公平發(fā)展,而認為年幼的嬰兒較為自私,尚缺乏公平意識(Blake&Rand,2010)。
2.2 公平早期發(fā)展主義
早期發(fā)展觀點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年幼的嬰兒并非自私自利,而是明顯表現(xiàn)出對公平的偏愛。不同于約翰·洛克的“白板說”,Haidt(2008)認為個體與生俱來的社會公平直覺使得我們先天具備了公平感,人生而就想要踐行公平道德,小嬰兒可以依據(jù)先天的公平直覺做出公平判斷,表現(xiàn)出強烈的公平感。因此,個體的公平情感是否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呢?心理學對此提出了質疑。近年來,與經(jīng)典建構主義相悖,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支持公平的早期發(fā)展觀點,新進研究對公平起源的傳統(tǒng)建構主義觀點提出了挑戰(zhàn)。
進化心理學認為公平起源于維持人際合作的社會規(guī)范(Binmore,2014),公平感先天存在于我們的意識或者進化出來的道德情感之中。研究發(fā)現(xiàn)“卡布奇”猴和黑猩猩等靈長類動物對于不公平的分配也會表現(xiàn)出消極反應,即不僅僅是人類,動物也能夠表現(xiàn)出不公平厭惡(Brosnan&de Waal, 2014)。Waal教授等人在2014年的實驗中,讓兩只猴子完成一樣的任務,猴子A的獎勵是黃瓜,猴子B的獎勵是葡萄。在猴子眼中,葡萄是比黃瓜更好的食物。猴子A沒看到猴子B時,還很高興自己拿到黃瓜,但在看到猴子B拿到葡萄以后就抓狂了。Waal教授的實驗使得人類學家、哲學家、經(jīng)濟學家表示非常震驚,因為他們認為只有人有可能具備公平這種復雜的意識。其中一位哲學家引用了大量材料說明這個實驗不能證明猴子具備公平意識,如果猴子B拒絕獲得葡萄才是說明動物也能追求公平。此后,Waal教授在后續(xù)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有的猴子確實可以拒絕接受葡萄,除非另一只猴子也能公平地得到葡萄。由此可見,公平是人類的普遍直覺,文化賦予公平更深刻的意義。
近年來,通過改善實驗測量方法,心理學通過一些不需要兒童做出言語回應的更靈敏的測量方法——期望違反范式來探究嬰兒公平感。已有實驗表明,在第三方任務中,10個月大的嬰兒對于分配情境下不公平的分配結果的注視時間明顯延長(Meristo&Surian,2014;劉文,朱琳,溫國旗, 2014),他們似乎已經(jīng)覺察到不公平的分配結果違背了他們對公平的預期,產生了對不公平厭惡的道德情感。近期研究表明,個體公平感的出現(xiàn)比我們預想的要早?;蛟S嬰兒早期甚至先天就具有公平感,嬰兒能夠很好的辨認公平與不公平的分配情境,偏好公平,出現(xiàn)不公平厭惡的傾向。大量的研究結果都支持兒童公平的早期發(fā)展觀,嬰兒早期表現(xiàn)出的公平道德不得不讓發(fā)展心理學家刮目相看。這些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都支持了公平早期發(fā)展的理論觀點。
公平的個體發(fā)生起源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公平先天與后天的爭議,是什么因素導致新近研究與經(jīng)典研究的結論有所差異呢?
長久以來,大多數(shù)研究者粗略地將其歸結于不同發(fā)展心理學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實驗范式(獨裁者博弈/最后通牒博弈與期望違反范式;第一方任務與第三方任務),以及實驗中的分配情境(資源分配/獎勵分配)等的差異性。在社會贊許效應的影響下,人們往往更加傾向于在大眾面前表現(xiàn)得公平,合作,利他,從而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Wedekind&Milinski,2000)。
然而,這僅僅強調了實驗外部條件對研究結果的影響。如果進一步深究不難發(fā)現(xiàn),在不同的實驗研究中,公平定義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長久以來,發(fā)展心理學研究忽視了公平的概念的差異性,對此缺乏明確的劃分,也缺乏對兒童自身因素的關注。既然兒童公平在其情緒情感、認知和行為上的發(fā)生發(fā)展存在明顯的年齡差異,也就不難解釋經(jīng)典建構理論與早期發(fā)展觀的爭議?;蛟S嬰兒早期甚至先天就具有公平感,嬰兒能夠很好的辨認公平與不公平的分配情境,偏好公平,出現(xiàn)不公平厭惡的傾向,但是嬰兒卻只是表現(xiàn)出一種他們與生俱來的公平傾向(Bloom,2009)。而幼兒3歲時或許已經(jīng)認識到了公平的概念,能夠分配情境的公平與否加以判斷(Baumard,Mascaro,&Chevallier 2012),卻無法克服自我中心性,期望自己或朋友獲得較多的資源與獎勵(Moore,2008),因而很難表現(xiàn)出公平分配的行為。即兒童的公平感與其公平行為之間還存在著相當?shù)牟罹?Blake,McAuliffe,& Warneken,2014),兒童公平的發(fā)展過程首先是是直覺般的公平感,之后才會隨著其年齡的增長與生活和游戲經(jīng)驗的豐富而逐漸發(fā)展并表現(xiàn)出公平的行為。
現(xiàn)有研究結果證實,嬰兒已經(jīng)能夠表現(xiàn)出內在的公平感,這種公平感可能是生物與生俱來的進化的產物,而不可能是后天建構的(Blake, McAuliffe,&Warneken,2014)。然而目前,心理學界對于兒童公平研究中的公平概念界定尚未規(guī)范統(tǒng)一,缺乏明確的劃分。個體對于公平的外在表現(xiàn)有不公平厭惡,公平判斷和公平分配行為。一方面,這三者的發(fā)生發(fā)展特點不盡相同,不可以混淆,如何將公平的概念科學精確化,還需要對個體公平發(fā)展的心理機制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另一方面,不同的公平表現(xiàn)又是一脈相承,如何幫助兒童把直覺一般的公平感轉化為理性的公平認知與判斷,如何將兒童內在的公平意識激發(fā)為良好的公平行為表現(xiàn),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的公平道德實踐者,這是心理學家與教育工作者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個體的公平感存在差異,以往研究過度專注于外部的實驗情境設計因素對兒童公平表現(xiàn)的影響,卻忽視了兒童自身人格社會性、社會認知和個體內在心理動機等因素對兒童公平表現(xiàn)的作用機制。在未來的研究中或許可以對個體公平表現(xiàn)的內在心理機制的深入探索。
1.Shaw,A.,&Olson,K.R.(2012).Children discard a resource to avoid inequit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41,382-395.
2.Fehr,E.,Bernhard,H.,&Rockenbach,B. (2008).Egalitarianism in young children.Nature,454 (7208),1079-1083.
3.Binmore,K.(2014).Bargaining and fairnes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Supplement 3),10785-10788.
4.Damon,W.(1975).Early conceptions of positive justice a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operations.Child Development,46(2),301-312.
5.Blake,P.R.,&Rand,D.G.(2010).Currency value moderates equity preferenceamong young children.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31 (3),210-218.
6.Haidt,J.(2008).Morality.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3(1),65-72.
7.Brosnan,S.F.,&de Waal,F.B.(2014). Evolution of responses to(un)fairness.Science,346 (6207),1251776.
8.Meristo,M.,&Surian,L.(2014).Infants Distinguish Antisocial Actions Directed towards Fair and Unfair Agents.PloS one,9(10),e110553.
9.劉文,朱琳,溫國旗.(2014).分配情境下的嬰幼兒公平敏感性.心理科學進展,22(4), 618-624.
10.Wedekind,C.,&Milinski,M.(2000).Cooperation through image scoring in humans.Science, 288(5467),850-852.
11.Bloom,P.(2009).Descartes'baby:How the science of child development explains what makes us human.New York:Basic Books.
12.Baumard,N.,Mascaro,O.,&Chevallier, C.(2012).Preschoolers are able to take merit into account whendistributing good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8(2),492-498.
13.Moore C(2008)Fairness in children's resource allocation depends on the recipient.Psychological Science,20:944-948.
14.Blake,P.R.,McAuliffe,K.,&Warneken, F.(2014).The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fairness:the knowledge behavior gap.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