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瑋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上海 201620
?
論儒家思想與死刑
周瑋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上海201620
摘要:近年來是否應該在中國廢除死刑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已經(jīng)廢除了死刑。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強調(diào)了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的權利,1966年聯(lián)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條規(guī)定,也對死刑作出了明確的限制。當前中國死刑仍然存在,這與受中國歷史上長期形成、一貫存在的死刑文化影響密切相關。然而在形成中國死刑文化的要素中,儒家文化思想作為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對死刑的產(chǎn)生及發(fā)展均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從儒家思想的角度,探究死刑在中國的存在和發(fā)展并討論當今的死刑存廢問題。
關鍵詞:儒家思想;死刑;死刑存廢
近年來是否應該在中國廢除死刑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對此不僅在學界有不同觀點,民間亦有爭論。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已經(jīng)廢除了死刑。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①強調(diào)了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的權利,1966年聯(lián)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條規(guī)定②,也對死刑作出了明確的限制。
在如今全球化人權進步和法治改革的背景下,中國也多次通過修改刑法、刑事訴訟法和相關法律對死刑的適用進行限制。2007年1月1日起新的法院組織法開始施行,第13條規(guī)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③至此死刑案件的核準權統(tǒng)一收歸中國最高法院行使。這是自1983年中國最高立法機關下放死刑核準權給各地高級人民法院④后,中國對其最嚴厲的刑罰——死刑所作的一次重大改革。2011年2月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刑法修正案(八)》,明確廢止了13種經(jīng)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分別為:走私文物罪,走私貴重金屬罪,走私珍貴動物、珍貴動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票據(jù)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fā)票罪,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罪、盜竊罪,傳授犯罪方法罪,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罪。以上取消的13個死刑罪名,占之前刑法規(guī)定死刑罪名總數(shù)的19.1%⑤。2015年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刑法修正案(八)》,又取消9個死刑罪名,分別是:走私武器、彈藥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幣罪、偽造貨幣罪、集資詐騙罪、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阻礙執(zhí)行軍事職務罪、戰(zhàn)時造謠惑眾罪。⑥至今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還存在46種死刑罪名⑦,較5年前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二??梢钥闯?,死刑在中國的適用范圍逐漸減少。但事實是,死刑在中國仍然存在,暴力犯罪的死刑廢除問題很難提上日程。
現(xiàn)在仍不是中國廢除死刑的恰當時候。這與受中國歷史上長期形成、一貫存在的死刑文化影響密切相關。在學者高銘暄和張杰看來,所謂死刑文化,即人們對死刑價值、死刑功能、死刑法律、死刑機構(gòu)、死刑執(zhí)行等諸多死刑現(xiàn)象、死刑問題的看法、態(tài)度、學說、心理的總和。⑧然而在形成中國死刑文化的要素中,儒家文化思想作為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對死刑的產(chǎn)生及發(fā)展均產(chǎn)生了及其深遠的影響。此外,從儒家思想的角度分析,當今中國仍然保留死刑的社會現(xiàn)象也具有相當?shù)暮侠硇院驼斝浴?/p>
一、死刑報應觀與復仇觀念
“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鉆軫;薄刑用鞭撲。大者陳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⑨中國古代,通常將刑罰與戰(zhàn)爭混在一起。甲兵、斧鉞是兵器,也是殺俘虜?shù)墓ぞ?。以兵器為刑具,以?zhàn)場為刑場。在彼時,由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原始人類為爭奪剩余勞動產(chǎn)品,對外征伐、對內(nèi)屠殺,發(fā)動戰(zhàn)爭,對戰(zhàn)爭俘虜實行刑罰。⑩國家概念出現(xiàn)后,死刑像其他刑罰一樣,成為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實現(xiàn)天下大同、和諧社會的輔助手段。因此,有“刑亂國用重典”之說。而死刑在今天的中國仍作為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和私有財產(chǎn)權的法律工具而存在。在中國傳統(tǒng)死刑文化中,死刑報應觀念和復仇觀念極為盛行。在中國古代社會,從最高統(tǒng)治者到最底層民眾,骨子里都浸透著根深蒂固的這種觀念。而這種觀念最明顯、最集中的表現(xiàn)就是篤信“殺人者死”“殺人償命”之類的教條。而殺人者死、殺人償命,正如荀子所說,是“百王之所同”。中國人之所以特別信奉殺人者死,與一直以來長期存在的罰當其罪的報應正義觀、天討有罪的天道觀和除害止殺的懲戒觀有關。儒家學者亦推崇報應和復仇觀念,但相較殺人者死和殺人償命,他們更強調(diào)血親之間的復仇??鬃诱J為“父之仇,弗與共天;兄弟之仇,不反兵;郊游之仇,不同國。”孟子也曾說過:“殺人父,人亦殺其父;殺人兄,人亦殺其兄?!彼麄冋J為,殺父之仇、殺兄之仇必須要報,并且要親自進行。這與儒家思想強調(diào)家族等級觀念、強調(diào)孝有關?!皬统鸨徽J為是‘孝’、是‘義’、是‘仁’、是‘勇’、是‘節(jié)’,是被整個社會意識所崇尚的諸項倫理價值的表現(xiàn)。”今天中國民眾在一定程度上仍受死刑報應觀與血親復仇的影響,在很多刑事案件中,受害者家屬都明確表示希望法院判處被告死刑,請求法院從嚴處置以慰藉亡靈。而這種觀念也被認為是當前中國死刑繼續(xù)存續(xù)的一個主要理由。
二、法律的寬?。阂远Y入刑、明德慎罰
“中國傳統(tǒng)思想,是在以儒、法兩家為主體,雜以道、墨、釋等其他流派,相互吸收交融而形成。其中儒法兩家,對立統(tǒng)一。”縱觀歷史,中國古代法制寬容與否,取決于儒家精神是否得以張揚。儒家精神得到踐行的時候,法律就會寬容人道;儒家精神受到壓抑或者被扭曲變形的時候,法律就呈現(xiàn)出苛嚴的一面。春秋到秦時期,在法家的影響下,出現(xiàn)重刑化思想。其主張刑大于賞、輕罪重刑,反對赦免。而儒家在其仁的核心思想支持下,主張對刑罰尤其是死刑采取慎重態(tài)度。自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體系對于中華民族社會統(tǒng)治模式和民族性格的形成都產(chǎn)生極大影響。之前提到,雖然儒家也贊同報應和復仇觀念,但這種復仇也是在“仁”和“禮”的體系下的血親復仇。且在很多情況下,血親復仇的情形可以得到赦免。儒家反對重刑,反對統(tǒng)治者作為暴君以暴施政。他們更提倡的是統(tǒng)治者施仁政、做仁君,以高尚的德行教育臣民,以“禮”感化臣民。因此,在儒家仁愛思想的影響下,慎殺恤刑在很多制度中有所體現(xiàn)。如我國古代對死刑的特別救濟制度:包括死刑復核和死刑復奏制度?!端迨滦谭ㄖ尽分杏杏涊d:“死罪者,三奏而后決?!碧铺跁r期規(guī)定“凡決死刑,雖令則殺,乃三復奏”,后又規(guī)定五復奏制度。死刑復核和復奏制度給了被告人再一次辯解的機會,也給了審判官發(fā)現(xiàn)錯判的機會。這項制度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對實施死刑的審慎態(tài)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減少死刑的作用。而明清時期所確立的死刑“秋后決”,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法制先河。所謂“秋后決”的案件,要進行秋審和朝審,鑒于秋審與朝審都是事關人命的重大案件,因而被稱為“一朝之大典”。這充分表明在儒家“仁政”思想指導下,死刑的最終決定權統(tǒng)一由中央行使,體現(xiàn)了明德慎罰、恤刑慎殺的儒家德治原則。由于有了“秋后決”的死刑緩期執(zhí)行的刑法制度,延宕了死刑執(zhí)行的期限,給刀下留人提供了一定的時間條件。古代“秋后決”以及死刑復核、死刑復奏等死刑制度的日臻完備,具有保證死刑正確適用的重大意義。此外,還通過對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如老人、小孩和懷孕婦女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刑)以及對死刑執(zhí)行方式的改變(如廢除車裂等酷刑)來體現(xiàn)儒家仁愛思想。
儒家思想支持血親復仇,所以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會出現(xiàn)殺人者不死的赦免。這點在史書記載的案例中可以體現(xiàn)。如乾隆四十三年,兩家族因使用灌溉用水發(fā)生沖突。其中一人(甲)打了另一人(乙)的母親,乙為救母親,搶下武器并戳傷甲哥哥肚子,最終導致甲的哥哥不治死亡。乙所犯的斗毆殺人罪,通常判決結(jié)果是“絞監(jiān)候秋后處決”。但因為他“救親情切”,最后在秋審中被減刑。在此案例中,有很多可以讓判官考慮減刑的地方,首先沖突的起因是由于甲挖開了乙的田埂,因此甲有過錯在先。其次,造成甲的哥哥死亡的原因是乙在緊急情況下救母親的作為,一屬救親行為,二屬防衛(wèi)行為。而正如儒家思想所提倡的,血親之仇必報,因此這種行為是可以完全被理解的,符合死罪恩赦的條件。但此種赦免并不是絲毫不受限制的。當此種寬恕與儒家核心思想發(fā)生沖突時,被告人就不能獲得罪行的減免。乾隆十四年(1749)丙回家時,看到母親正被叔叔丁毆打。起因是母親看到丁偷摘自家梨子。叔叔丁將母親推倒在地,并動手打她。丙在勸阻過程中意外打到叔叔額頭,叔叔倒地時傷到脊背,最終治療無效后死亡。對比兩個案例,丙同樣是為救母親,同樣是防衛(wèi)行為,且在此案例中丙的叔叔丁同樣有過錯在先,但結(jié)果卻不同:丙并沒有像乙那樣獲得赦免,最終被秋后處決。此處主要不同點在于丙殺的人是他的叔叔,屬于其親人長輩。所以他“被歸類為是‘侄毆其親伯叔致死者’,背叛嚴重程度僅次于凌遲處死的‘斬立決’,如果死的不是他親叔叔,丙可能僅被依‘斗毆致死’問罪,并在最后的秋審中獲得恩赦。”由此看來,盡管儒家思想強調(diào)明德慎罰、強調(diào)法律對犯罪尤其是對血親復仇的寬宥,但當情況與儒家核心思想沖突時,此種寬宥必須向等級體系讓步、必須向“仁”和“禮”讓步。統(tǒng)治者在儒家思想的指導下,其最終的目的是達到儒家核心思想所強調(diào)的“仁”,實現(xiàn)“天下大同”和家族、社會的和諧。因此法律只是實現(xiàn)此目標的一個輔助工具,當然不能同儒家所推崇的孝、家族地位關系相沖突。雖然西方觀察家所批評的儒家意識形態(tài)主宰了律法有些絕對,但此現(xiàn)象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儒家思想強烈地影響了中國古代律令條文的框架。
三、死刑的存與廢
2015年12月11日,某投毒案被告人被執(zhí)行死刑。在很多人為此案中死去的兩個名牌大學研究生而惋惜的同時,新一輪的死刑存廢爭論再次進行。一直以來,死刑存廢在中國學者和民眾間的討論十分熱烈,而每當一個備受關注的案件發(fā)生時,此種爭論便更加激烈。學者儲槐植和蔣娜認為中國的死刑控制存在兩種話語:大眾話語和精英話語。“大眾話語基于普泛的文化背景,以道德或習慣等領域的‘民意’為標志語匯,對法律問題的理解較為寬松、感性甚至情緒化”,他們認為“死刑控制中的大眾話語主要表現(xiàn)為:犯罪上升是源于打擊不力,相信死刑能遏制嚴重犯罪;嚴重犯罪上升則應當增加死刑的適用”而精英話語“基于專業(yè)的文化背景,以‘法治’為標志性語匯,對法律問題的理解較為嚴謹、理性。其主張犯罪升降與打擊力度沒有直接或必然的聯(lián)系;實踐中死刑對犯罪控制不僅作用很小,而且若不嚴格控制死刑的適用,則導致死刑濫用與侵犯人權等危害;此外其認為死刑由多到少、從有到無是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和和諧社會的時代發(fā)展潮流的?!睂τ谒佬檀鎻U的兩種爭論觀點,也大多是從這兩種角度出發(fā),但筆者認為在此問題上,并不是簡單的精英與大眾的對立。即使在“精英”之間,由于考量的因素不同,結(jié)合的環(huán)境背景不同,也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歸結(jié)起來,各方都有自己的理由。認為當前中國應該廢除死刑的大多從以下角度分析:首先,他們認為死刑并不比終身監(jiān)禁具有更大的威懾力。即使人們同意刑罰的目的在于阻止將來犯罪的發(fā)生,也不一定要堅持惟有死刑才可達到最大的威懾作用。如貝卡里亞認為:“對人類心靈產(chǎn)生較大影響的,不是刑法的強烈性,而是刑法的延續(xù)性。處死罪犯的場面盡管可怕,但只是暫時的,如果把罪犯變成勞逸犯,讓他用自己的勞苦來補償他所侵犯的社會,那么,這種喪失自由的鑒戒是長久和痛苦的,這乃是制止犯罪的最強有力的手段?!逼浯?,死刑斷絕了犯罪人悔過自新的道路。死刑以消滅肉體的方式來消除人內(nèi)心的惡,這無疑是將生命作為刑罰目的實現(xiàn)的手段,而改造犯罪人的觀念卻被懸置起來。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生命權的不尊重。此外,他們認為死刑是遠古野蠻時代血腥復仇的遺留。報應論的公平原則雖然合理,但有些情況下,執(zhí)法者不可能也不應該以相同的方式對罪犯施以懲罰。在當下,相關學者要求廢除死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錯案中那些無罪的人一旦被執(zhí)行死刑,生命無可挽回,給無辜者自身及其家人都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增加人們對法律的不信任。此種觀點主要與中國上世紀公檢法辦案能力有限、辦案人員不嚴格遵守法律辦案導致冤假錯案較多有關。
相較之下,堅持另一觀點的理由如下:目前對可能犯罪的人,死刑仍具有最大的威懾力。刑罰越嚴厲,有理性的人就越害怕,威嚇作用就越大。死刑是最嚴厲的刑罰,試想哪一種刑罰能比剝奪人的生命更恐怖?其次,防止罪犯重復犯罪,死刑可以從根本上制止其再犯罪。如果沒有死刑,即使罪犯被判終身監(jiān)禁,他還是有可能在監(jiān)獄中犯罪,只有將其處死,才可以防止他繼續(xù)犯罪。此外死刑是重罪犯人應得的報應,是倫理正義的必然要求??梢詽M足人們的報應觀念,滿足人們本能的報復心。此外從經(jīng)濟學角度考慮死刑比長期監(jiān)禁那些最危險的犯罪人更省錢。處決一名死囚,只需要花費一槍、一針的代價,長期監(jiān)禁則需要支出大量的財政費用,而保留了生命的犯罪人,在長期監(jiān)禁中對社會的經(jīng)濟貢獻很小。關于認為死刑是不人道的刑罰,死刑侵犯人權的觀點,學者們大多不認同。因為“中國人會認為,人的生命的價值是平等的,一個人要求他人尊重其生命,他自己也必須尊重別人的生命,對于采用非法手段剝奪他人生命權的人,國家采用合法手段剝奪其生命,就不存在不人道的問題。同時,死刑剝奪犯罪分子的生命,目的是為了保障和尊重無辜公民的生命,從這個角度看,死刑也有其尊重人權的一面”而針對冤假錯案的補救問題,他們認為,被枉法冤枉終生監(jiān)禁一樣給冤屈者帶來痛苦和不可挽回的后果,經(jīng)過長時間的監(jiān)禁,冤屈者心理受到極大創(chuàng)傷,由于長期與外界社會相隔絕,回歸社會后其生活也很難保障。并且冤案應通過降低出錯率、提高執(zhí)法人員素質(zhì)以及完善法律體系來避免,容忍冤案頻繁出現(xiàn)想依靠后續(xù)翻案來補救并不是處理犯罪的正確方法,也不能成為廢除死刑的合理理由。
事實上堅持保留死刑的人大多并不是絕對地認為中國不應廢除死刑,他們也承認廢除死刑是歷史發(fā)展和人權進步下的必然趨勢,但認為現(xiàn)階段并不是廢除死刑的合適時機。此種觀點大多結(jié)合當前社會現(xiàn)實以及考慮了傳統(tǒng)儒家思想帶來的深遠影響。他們認為當前階段不廢除死刑,但限制和減少死刑的適用是一種較為合理的狀態(tài)。民意方面也大多支持暫時保留死刑的?!斑@就是當今的中國,復仇主義仍然占據(jù)著大部分人的心靈。”這也是當前死刑仍在中國存在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在考量死刑存廢問題時,不僅要考慮法律因素、社會現(xiàn)實因素、經(jīng)濟因素,民眾觀念因素也要足夠重視。因為“我國死刑的存廢絕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政治抉擇問題,更是一個文化問題”事實上,儒家思想所帶來的潛移默化的觀念影響是我們不能忽視的?!爸袊鴤鹘y(tǒng)文化的最大特色就是法律的倫理化、情理化、道德化,這基本上是一個學界不爭的事實?!奔词乖诜ㄖ朴兴l(fā)展進步的今天,我們?nèi)圆豢煞裾J,中國傳統(tǒng)的人倫道德、人情世故以及儒家倫理部分內(nèi)化成法律精神內(nèi)核,在影響民眾法律意識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著國家的立法、司法?!胺ㄖ我馕吨鐣娮约禾孀约鹤鲋?,充分表達自己的愿望、期待和要求?!敝袊姆ㄖ沃芬脖仨氁詽M足民眾意愿和公眾意志為前提。
儒家思想非常復雜,其中也存在內(nèi)部沖突,如當法律寬恕遇上儒家核心價值觀。它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思想并不能完全決定法律的走向、框架,但必須承認,我們的確可以從法律中解釋出一定的儒家思想。無論是中國傳統(tǒng)法律還是當今法律,無論是民商法、家庭關系法還是刑法。而且除中國以外,研究韓國、日本、越南的法律,也可以發(fā)現(xiàn)儒家思想產(chǎn)生的影響。如這些國家的刑法規(guī)定不允許起訴家族長輩,以及傷害親人的犯罪所受刑罰更為嚴厲等。今天法律的形成,有多種因素:政治環(huán)境、經(jīng)濟發(fā)展、歷史因素,當然也有文化因素。儒家思想并不是萬能的,更不能主宰一切。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研究和學習儒家文化,更好地理解當前法律存在的某些現(xiàn)象并試圖解釋此種現(xiàn)象存在的原因。結(jié)合此文,死刑在當今中國的存在是十分合理并且非常必要的。
[注釋]
①<世界人權宣言>第3條.
②ICCPR第6.2條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第13條.
④<刑法修正案(八)>.
⑤2011年刑法修改之前,死刑罪名共有68個.
⑥<刑法修正案(九)>.
⑦現(xiàn)行<刑法>.
⑧張杰,劉邕麟.傳統(tǒng)死刑文化對當代中國死刑立法的影響[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3.
⑨<漢書·刑法志>.
⑩胡健.中國死刑起源探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3):73-76.
[參考文獻]
[1]張杰,劉邕麟.傳統(tǒng)死刑文化對當代中國死刑立法的影響[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3.
[2]胡健.中國死刑起源探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3).
[3]蔣冬梅.殺人者死的中國傳統(tǒng)觀念及其實踐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
[4]霍存福.復仇報復刑報應說:中國人法律觀念的文化解說[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童偉華.儒家思想與法律寬容——以中國古代刑政為視點[J].太平洋學報,2007(8).
[6]陳昊天.死刑存廢與民意之間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1.
[7]黎宏.刑事政策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8]步德茂.死刑與儒家的公平正義——中國傳統(tǒng)法律有關寬宥的限度[J].清史研究,2006(4).
[9]貝卡里亞著切薩雷,黃風.論犯罪與刑罰[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
[10]胡云騰.關于死刑在中國司法實踐中的裁量[A].中英量刑問題比較研究[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2).
[11]趙秉志.死刑改革的中國實踐(中英文對照本)[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
[12]Jon W J.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on the Criminal Laws of Korea and Japan,The[J].Kor.UL Rev,2011.
中圖分類號:K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4-0001-04
作者簡介:周瑋(1995-),女,漢族,上海人,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2013級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