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二 旺
(南陽師范學院 文史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
?
漢代禮教育的特點
高 二 旺
(南陽師范學院 文史學院,河南 南陽 473061)
摘要:漢代禮的教育具有顯著的特點:一是朝廷居于主導地位;二是地方官在對民眾和僚屬的教育中發(fā)揮著獨特作用;三是官學、私學及家學是禮教育的重要途徑;四是西漢禮的教育強調(diào)皇權威嚴,而東漢則更突出尊卑有序的官僚禮制和家族之禮,兩漢禮的教育理論不斷成熟;五是漢代禮的教育不僅創(chuàng)造了和諧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培養(yǎng)了高素質(zhì)的官僚隊伍,提高了各階層的文化修養(yǎng),而且促進了邊遠少數(shù)民族的文明進步。
關鍵詞:漢代;禮;教育;禮學
對個人而言,禮是立身之本,《詩經(jīng)·鄘風·相鼠》以鼠為喻提出“人而無禮,胡不遄死”??鬃右舱f:“不學禮,無以立?!睂一蛘鄟碚f,禮就是法,就是制度,是統(tǒng)治意志的體現(xiàn)。禮的教育在先秦就已出現(xiàn),周代的禮樂之制為孔子及后人稱道。春秋戰(zhàn)國時期,盡管禮崩樂壞,但禮賢下士仍是貴族們招納人才的重要手段。秦朝建立后,禮的教化作用也非常明顯,“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1]1159。到了漢代,禮隨著儒學的興盛而大放異彩,禮的教育已經(jīng)成為官方和大族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其教化主體和受眾也更加廣泛,禮的教育途徑也更加多樣。學界關于漢代禮教育方面的成果尚不多見,陳戍國的《秦漢禮制研究》[2]是研究秦漢禮制的專著,然該書并未論及禮的教育。蓋金偉的《漢唐官學學禮研究》[3]則探討了漢唐士人的禮制教育。湯海艷、楊明的《中國古代冠禮及其道德教育功能初探》[4]認為冠禮是中國古代倫理教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以儀式為載體的“成德之教”,從一個側面探討了禮的教育功能。我們認為漢代禮教育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朝廷在漢代禮教育中起到主導作用并形成制度
漢代禮的教育包括了禮儀、禮制、禮俗等方面的教育,無論哪個層面禮的教育,都離不開政權的力量,朝廷在其中起著主導作用。禮教育的關鍵在于官方的引導,匡衡上書說:“臣聞教化之流,非家至而人說之也。賢者在位,能者布職,朝廷崇禮,百僚敬讓。……是以百姓安,陰陽和,神靈應,而嘉祥見?!盵5]3335在兩漢禮的教育過程中,朝廷始終起著主導作用?;实鄱挤浅V匾暥Y的教化,或親身實踐,或下詔興禮。
一方面,禮儀的制定和倡導由朝廷決定。漢高祖劉邦在位時,曾命叔孫通制定朝儀,高祖“令群臣習肄”,此后舉行的盛大朝會儀式讓他感受到了做皇帝的威嚴。西漢的上層禮儀又稱《漢官儀》,《索隱》引《漢官儀》曰:“天子法駕三十六乘,大駕八十一乘,皆備千乘萬騎而出也。”[1]2084在制禮方面,張純?yōu)闁|漢初年的禮制創(chuàng)設起到了重要作用,“建武初,舊章多闕,每有疑議,輒以訪純,自郊廟婚冠喪紀禮儀,多所正定”[6]1193-1194。曹褒受章帝命令制禮,他在叔孫通的《漢儀》的基礎上“次序禮事,依準舊典,雜以‘五經(jīng)’讖記之文,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兇終始制度,以為百五十篇,寫以二尺四寸簡”[6]1203。但曹褒所制的《漢禮》并沒有得到施行。光武帝建武年間,又置《顏氏》《嚴氏春秋》《大、小戴禮》博士。朝廷還屢次制禮,作為禮制實踐的重要依據(jù),也成為禮教育推行的重要藍本。漢末應劭著《漢官禮儀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劭所立”[6]1614,東漢的禮制集中體現(xiàn)在《后漢書·禮儀志》中。
帝王倡導以禮為教從西漢一開始就進行了,孝文帝在位時,盡管好道家之學,但他“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nèi)殷富,興于禮義”。景帝完善各項禮制,“制度斯創(chuàng),禮法可則”[1]449。武帝時下詔“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興禮,以為天下先”[5]172。他還立“五經(jīng)”博士,其中就有《禮》。后來宣帝時立《大、小戴禮》,平帝時立逸《禮》博士[5]3620-3621。宣帝時重視民間的禮儀教育,他下詔廢除違反禮俗的苛禁:“夫婚姻之禮,人倫之大者也。酒食之會,所以行禮樂也。今郡國二千石或擅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召。由是廢鄉(xiāng)黨之禮,令民亡所樂,非所以導民也。”[5]265元帝在位期間,“賓禮故老,優(yōu)徭亮直。外割禁囿,內(nèi)損御服,離宮不衛(wèi),山陵不邑”。隨著民間奢靡越禮之風盛行,成帝下詔禁止嫁娶葬埋過制的現(xiàn)象:“圣王明禮制以序尊卑,異車服以章有德,雖有其財,而無其尊,不得逾制,故民興行,上義而下利?!盵5]325哀帝時重視喪禮的教化功用,表彰恪守禮制的大臣,詔曰:“河間王良喪太后三年,為宗室儀表,益封萬戶?!边€規(guī)定“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5]337。東漢禮的教育復興于光武帝興辦太學時期,明帝時期達到繁盛:“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親行其禮?!盵6]2545永平二年春天,明帝“臨辟雍,初行大射禮”,秋十月,又“幸辟雍,初行養(yǎng)老禮”。永平十三年春二月,明帝“耕于藉田。禮畢,賜觀者食”[6]102。東漢帝王倡行禮儀,是宣揚禮儀教化的重要方式。可見,漢代從禮儀的創(chuàng)制、對禮的倡導都具有明確的教育目的。
另一方面,禮的教化和推行也主要靠官方的推動。學校、辟雍、其他祭祀地點成為漢代官方推行禮的教育的重要場所。西漢成帝時,劉向建議“興辟雍,設庠序,陳禮樂,隆雅頌之聲,盛揖攘之容”,以風化天下。西漢元始中,“作明堂辟雍,大朝諸侯”[5]3291。東漢中元元年,“初營北郊,明堂、辟雍、靈臺未用事”[6]3177。明帝時帥群臣躬養(yǎng)三老、五更于辟雍,行大射大禮,“郡、縣、道行鄉(xiāng)飲酒于學校,皆祀圣師周公、孔子”,于是“七郊禮樂三雍之義備矣”[6]3108。張純“以圣王之建辟雍,所以崇尊禮義,既富而教者也”[6]1196。
在禮的教育過程中,某些職官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除三老、五更、太師、太子太傅、國傅之外,還有太常、大鴻臚等官。太常置卿一人,秩中二千石,職責是“掌禮儀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禮儀。及行事,常贊天子。每選試博士,奏其能否。大射、養(yǎng)老、大喪,皆奏其禮儀。每月前晦,察行陵廟”。大鴻臚亦卿一人,秩中二千石,職責是“掌諸侯及四方歸義蠻夷。其郊廟行禮,贊導,請行事,既可,以命群司。諸王入朝,當郊迎,典其禮儀”,等等[6]3583。
此外,帝王還通過對大臣的禮遇來教化官僚隊伍。博士張山拊死后,谷永上疏請“加其葬禮,賜之令謚,以章尊師褒賢顯功之德”,皇上吊贈甚厚[5]3605-3606。此類例子不勝枚舉。
二、地方官在漢代禮的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地方官在對民眾禮的教育中處于主導地位,好的地方官通過禮的教化足以敦睦鄉(xiāng)俗,造福一方。韓延壽為潁川太守期間,當?shù)睾缽婋y治,而且民多怨仇。延壽欲更改惡俗,教以禮讓,便招來郡中長老設酒具食,以禮相待,并與他們“議定嫁娶喪祭儀品,略依古禮”。延壽“令文學校官諸生皮弁執(zhí)俎豆,為吏民行喪嫁娶禮”,百姓遵用其教。延壽還“上禮義,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賢士,以禮待用,廣謀議,納諫爭。舉行喪讓財,表孝弟有行。修治學官,春秋鄉(xiāng)射,陳鐘鼓管弦,盛升降揖讓,及都試講武,設斧鉞旌旗,習射御之事”[5]3211。黃霸繼任潁川太守,沿襲了韓延壽的教化政策,“以禮義條教喻告化之”,受到宣帝的嘉獎。后來征為京兆尹而至丞相,“復以禮義為治”[5]2688。地方官因教化而受到帝王的表彰的情況很常見。元始四年,“詔書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應詔書。歲時郡二千石率官屬行禮,奉祠信臣冢,而南陽亦為立祠”[5]3643。地方官推行教化,往往以禮為切入點,并通過禮的教育發(fā)展當?shù)匚幕岣弋數(shù)孛癖姷乃刭|(zhì)。
百姓之外,地方官對屬吏的禮儀教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如西漢尹翁歸入守右扶風,“選用廉平疾奸吏以為右職,接待以禮,好惡與同之。其負翁歸,罰亦必行”[5]3208。薛宣入守左馮翊,在屬吏休息的日子,賊曹掾張扶獨不肯休,薛宣認為這不合禮義,教育他說:“蓋禮貴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來久。曹雖有公職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從眾,歸對妻子,設酒肴,請鄰里,一笑相樂,斯亦可矣!”[5]3390張扶慚愧,官屬稱善。朱博遷瑯琊太守,新上任時右曹掾史們裝病不見,朱博皆斥罷諸病吏。不久,身為耆老大儒的門下掾贛遂又拜起舒遲,朱博命主簿:“贛老生不習吏禮,主簿且教拜起,閑習乃止。”又敕功曹令官屬服裝符合禮制,結果“視事數(shù)年,大改其俗,掾史禮節(jié)如夢、趙吏”[5]3400。
東漢建武初年,張湛為左馮翊,“在郡修典禮,設條教,政化大行”[6]927。何敞任汝南太守,“分遣儒術大吏案行屬縣,顯孝悌有義行者。及舉冤獄,以《春秋》義斷之。是以郡中無怨聲,百姓化其恩禮。其出居者,皆歸養(yǎng)其父母,追行喪服,推財相讓者二百許人。置立禮官,不任文吏。又修理鲖陽舊渠,百姓賴其利,墾田增三萬余頃。吏人共刻石,頌敞功德”[6]1487??梢哉f,地方官的教化行為往往與禮的教育相輔相成。
也有一些官員以自己明禮修身影響了周圍的人,從而起到教育別人的作用。董仲舒是儒學家,同時又精通禮儀,“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1]3127。雋不疑“治《春秋》,為郡文學,進退必以禮,名聞州郡”[5]3035。東漢張湛“矜嚴好禮,動止有則,居處幽室,必自修整,雖遇妻子,若嚴君焉。及在鄉(xiāng)黨,詳言正色,三輔以為儀表”[6]928。蔡衍是汝南項人,“少明經(jīng)講授,以禮讓化鄉(xiāng)里。鄉(xiāng)里有爭訟者,輒詣衍決之,其所平處,皆曰無怨”[6]2208。周燮“志行高整,非禮不動,遇妻子如君臣,鄉(xiāng)黨以為儀表”[6]1743。這些官員通過自身禮的修養(yǎng),對所在地的民眾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學校、私學與家學是禮教育的重要途徑
西漢武帝時期,劉徹完善朝廷禮制,并下詔:“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遺興禮,以為天下先?!盵5]172宣帝、成帝兩朝也曾興建太學,宣帝“建太學,修郊祀,定正朔,協(xié)音律”。成帝時,劉向主張“興辟雍,設庠序,陳禮樂,隆雅頌之聲,盛揖攘之容,以風化天下”。成帝請公卿商議,不久劉向病卒,丞相大司空奏請立辟雍,不巧的是成帝又崩。班固議論說:“既庶且富,則須庠序、禮樂之教化矣。今幸有前圣遺制之威儀,誠可法象而補備之,經(jīng)紀可因緣而存著也。”但西漢的學校禮的教育始終不盡如人意,“今大漢繼周,久曠大儀,未有立禮成樂,此賈誼、仲舒、王吉、劉向之徒所為發(fā)憤而增嘆也”[5]1075。
東漢從一開始就興建太學,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學,稽式古典,籩豆干戚之容,備之于列,服方領習矩步者,委它乎其中”[6]2545。東漢時期,朱浮任太仆后,他向皇帝建議在國學興盛的基礎上宜廣博士之選,重視太學的教化作用,他在上書中提到:“夫太學者,禮義之宮,教化所由興也?!边@說明太學確實是漢代禮教育的重要陣地。本初元年,梁太后詔曰:“大將軍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學,每歲輒于鄉(xiāng)射月一饗會之,以此為常?!薄稘h官儀》曰:“春三月,秋九月,習鄉(xiāng)射禮,禮生皆使太學學生。”[6]2547永平十年,明帝“南巡狩,幸南陽,祠章陵。日北至,又祠舊宅。禮畢,召校官弟子作雅樂,奏《鹿鳴》,帝自御塤篪和之,以娛嘉賓”[6]113??梢妼W官的弟子們不僅學習禮樂,而且還能夠制作樂曲。獻帝盡管是傀儡皇帝,但他對禮的教育還是很重視的?!岸?,太學行禮,車駕幸永福城門,臨觀其儀,賜博士以下各有差。”[6]375桓、靈之后,由于政治黑暗,太學衰落,太學的禮教功能也減弱了。
由此可見,禮是漢代學校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而漢代學校的師生也廣泛參與各種官方禮儀活動,成為禮教育的重要參與者。
私家傳授禮經(jīng)也是禮教育的重要途徑,漢代禮學的傳承具有明晰的脈絡。漢初,魯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而魯徐生善為頌。孝文時,徐生以頌禮官大夫,傳子至孫徐延、徐襄。徐襄以善于頌禮而為大夫,官至廣陵內(nèi)史。徐延及徐氏弟子公戶滿意、桓生、單次皆為禮官大夫。而瑕丘蕭奮以《禮》至淮陽太守,故“諸言《禮》為頌者由徐氏”。后來孟卿事蕭奮,以授后倉、魯閭丘卿。后倉授沛聞人通漢、梁戴德、戴圣、沛慶普。后來《禮》有大戴、小戴、慶氏之學[5]3614-3615。三家禮學各有傳承,尤其是《大、小戴禮》,在東漢都由博士專門傳授。
一些官員退休后進行私學講授。王式曾為昌邑王師,后因昌邑王被廢受到牽連歸家。張長安、唐長賓、褚少孫都曾經(jīng)師事王式?!疤粕?、褚生應博士弟子選,詣博士,摳衣登堂,頌禮甚嚴,試誦說,有法,疑者丘蓋不言。諸博士驚問何師,對曰事式。皆素聞其賢,共薦式。詔除下為博士?!焙髲埳?、唐生、褚生皆為博士[5]3610。劉昆是梁孝王之胤,“少習容禮”。在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饗射,常備列典儀,以素木瓠葉為俎豆,?;≥锸?,以射‘菟首’。每有行禮,縣宰輒率吏屬而觀之”[6]2550。然而王莽卻認為劉昆有僭上心,于是把劉昆及其家屬囚禁于外黃獄。
卓茂是南陽宛人,“元帝時學于長安,事博士江生,習《詩》《禮》及歷筭,究極師法,稱為通儒”[6]869。杜撫字叔和,犍為武陽人,“少有高才。受業(yè)于薛漢,定《韓詩章句》。后歸鄉(xiāng)里教授。沉靜樂道,舉動必以禮。弟子千余人”[6]2573??梢娫谒綄W教育中,禮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
除了官學、私學之外,家學是禮儀教育的又一途徑。劉邦在生活中不拘小節(jié),但在大事上對禮非常重視。在《手敕太子》詔書中,劉邦教育太子劉盈要禮敬功臣長輩:“汝見蕭、曹、張、陳、諸公侯,吾同時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語于汝諸弟。”[7]130-131曹褒是魯國薛人,其父曹充“持《慶氏禮》,建武中為博士,從巡狩岱宗,定封禪禮,還,受詔議立七郊、三雍、大射、養(yǎng)老禮儀”[6]1201。在父親的影響下,曹褒也成為重要的禮學家。班昭幼年便“蒙先君之余寵,賴母師之典訓”,嫁到曹家后,“傷諸女方當適人,而不漸訓誨,不聞婦禮,懼失容它門,取恥宗族”,作《女誡》七篇。她明確提出“主之不可不事,禮義之不可不存也”[6]2788。光武帝的郭皇后有著良好的家教,“郭主雖王家女,而好禮節(jié)儉,有母儀之德”[3]402。
四、兩漢禮的教育側重點各有不同
(一)西漢突出皇權威嚴
西漢皇權禮制教育處于核心地位,早在高祖劉邦時,為了彰顯皇權尊嚴,就命叔孫通制定朝儀,使他感受到了做皇帝的威嚴,并以此教育群臣。對于皇族成員來說,他們之間包含著皇權下的等級關系和血緣形成的親屬關系。皇族成員的交往之禮中,皇權禮制凌駕于家族禮儀之上。
劉邦見太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高祖六年,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禮”。太公家令勸太公說:“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高祖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焙蟾咦娉娞?,太公擁彗,迎門卻行。高祖大驚,下扶太公。太公說:“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亂天下法。”于是高祖乃尊太公為太上皇,對家令賜金五百斤[1]382。
惠帝二年十月,惠帝與齊王在太后之前燕飲,“孝惠以為齊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禮”[1]398。太后一怒之下,試圖鴆殺齊王,由于其他原因才未能得逞。齊王因為座次問題差點丟命,也表明尊君之禮重于家庭之禮,為了皇權的威嚴,只能淡化父子、兄弟等家人之禮。
為了彰顯皇權,景帝時期,丞相申屠嘉等上言立太祖、太宗廟:“高皇廟宜為帝者太祖之廟,孝文皇帝廟宜為帝者太宗之廟。天子宜世世獻祖宗之廟??T侯宜各為孝文皇帝立太宗之廟。諸侯王列侯使者侍祠天子,歲獻祖宗之廟。請著之竹帛,宣布天下?!盵1]436受到景帝的認可,制定天子、諸侯的祭祀禮制有利于強化等級。武帝在位時增加了祭祀的神靈,并多次封禪泰山,都是為了宣揚皇權的威嚴和神圣。
(二)東漢突出上下尊卑的官僚禮制和家族之禮
東漢在重視皇權的同時,更加重視對官僚禮儀的制定。對于禮區(qū)分上下的功能也有了本質(zhì)認識,張衡上疏“若恩從上下,事依禮制,禮制修則奢僭息,事合宜則無兇咎。然后神望允塞,災消不至矣”[6]1910-1911。荀爽認為:“禮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敝鲝垺耙拦哦Y尊卑之差,及董仲舒制度之別,嚴督有司,必行其命”[6]2056。東漢明確提出:“故禮尊尊貴貴,不得相逾,所以為禮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順禮也?!盵6]3640并通過輿服禮制把這種等級制度固定下來。
在家族禮儀方面,兩漢都強調(diào)孝治天下,而東漢更加重視大族禮儀,士大夫階層保持家風所依據(jù)的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禮儀。班昭就是因為精于禮儀而執(zhí)教后宮,被尊稱為“曹大家”。東漢對孝道的提倡、貞節(jié)的表彰都體現(xiàn)了重視家族之禮的特點。從兩漢到東漢,女性的貞節(jié)觀念逐漸強化,對女性貞節(jié)禮教也處于定型時期,具體表現(xiàn)在貞節(jié)理論的成熟和系統(tǒng)化,政府對貞節(jié)行為干預的常態(tài)化和制度化、女性貞節(jié)行為的增加等方面[8]。
(三)從西漢到東漢,禮教育的理論不斷成熟
禮的教育條件方面,禮儀是人民富足后的必然選擇,在司馬遷“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的基礎上,王符提到,“禮義生于富足,盜竊起于貧窮”。仲長統(tǒng)認為“出于禮制之防,放于嗜欲之域久矣,固不可授之以柄,假之以資者也”[6]1651。
漢代禮學發(fā)達,為禮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鄭玄生活在東漢末年,他為《儀禮》、小戴《禮記》《周禮》等禮典作注,“通為《三禮》”,使之成為后世通行的禮學經(jīng)典,研究“三禮”也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6]2577。其他如盧植作《三禮解詁》,景鸞撰《禮內(nèi)外記》(又名《禮略》),等等。這些極有利于禮的教育和禮學的傳承、普及。
在禮的教育方式上,漢代把禮教和樂教結合起來,“知樂則幾于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禮樂再與政刑結合起來,共同成為統(tǒng)治者操控民眾、推行王道的重要工具?!岸Y節(jié)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1]1186
五、漢代禮教育的影響大
綜上所述,漢代禮的教育主體是朝廷、地方官及儒家大族,客體主要是民眾和官僚隊伍,途徑主要是官方學校、私學和家學。漢代禮的教育內(nèi)容廣泛,涉及五禮的各個方面,故不同的禮有不同的教化功能。如,用封禪等帝王禮儀來彰顯皇權,用鄉(xiāng)飲酒禮來和睦社會,用軍禮等張揚忠誠,用婚禮提倡貞節(jié),用喪禮來弘揚孝道,等等。漢代禮的教育,造就了一批文化水平高、忠貞守禮的官僚隊伍,東漢時期的官員、士大夫更加崇尚名節(jié)[9]61-62,強化了的尊卑等級維護了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定。文化教育和倫理教育蘊含于禮的教育之中,無形中提高了各階層受教育社會成員的文化素質(zhì)。即便是兩漢帝王,由于受到禮的教育,他們對上天、對百姓還是有一定的畏懼之心。從西漢文帝、成帝、宣帝,東漢光武帝、明帝、和帝等人的詔書中均可以看出。趙翼認為,“兩漢之衰,但有庸主而無暴君”[9]26。漢武帝敢于下罪己詔,這也是前所未有的。正是由于對禮教育的重視,漢代的選官制度深受其影響,無論是察舉制還是征召制度,實質(zhì)上都是以道德為標準進行選官的制度。西漢時期,有不少人因精通禮學而入仕,漢代是我國最早設立禮學博士的朝代。因此,漢代比周代禮的教育形式更多樣,內(nèi)容更豐富,側重點也不同,并為后世禮的教育樹立了榜樣。我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就是從漢朝開始的,禮成為漢族人的文化特征。有學者認為,禮增強了漢民族的凝聚力,對于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zhì)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10]。漢民族最終在漢代形成,禮的教育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漢代禮的教育也擴展到少數(shù)民族,有效促進了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進步和文明化程度。如歸順的匈奴對漢朝“慕義而貢獻”,漢朝“則接之以禮讓,羈靡不絕”[5]3834。東漢初年,以好禮修整著稱的李忠任丹陽太守,“以丹陽越俗不好學,嫁娶禮儀,衰于中國,乃為起學校,習禮容,春秋鄉(xiāng)飲,選用明經(jīng),郡中向慕之”[6]756。東漢時期,對少數(shù)民族的禮儀教育繼續(xù)促進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進步,“光武中興,錫光為交阯,任延守九真,于是教其耕稼,制為冠履,初設媒娉,始知姻娶,建立學校,導之禮義”[6]2836。東漢桂楊太守欒巴“以郡處南垂,不閑典訓,為吏人定婚姻喪紀之禮,興立學校,以獎進之。雖干吏卑末,皆課令習讀,程試殿最,隨能升授。政事明察”[6]1841。由于對禮、君臣名分和道德的過度強調(diào),到東漢時期出現(xiàn)了用守禮的表象來包裝自己、欺世盜名的偽君子,如在墓道服喪的趙宣一度被人們稱為孝子典范。東漢時期,青州民人趙宣埋葬親屬后不關閉墓道,并在墓道中居喪二十余年,鄉(xiāng)邑稱孝,州郡也多次禮請。陳蕃為青州刺史期間與趙宣相見,問及他的家庭成員才知道趙宣的五個子女都是在服喪過程中于墓道所生,遂治其罪[6]2159-2160。禮教育也出現(xiàn)了重道德輕才能的現(xiàn)象,這種教育對帝王和官吏的約束力也是有限的,官員的僭禮行為成為對禮制的挑戰(zhàn)。但總的看來,漢代禮的教育是成功的,為后世樹立了榜樣,對當今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建亦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陳成國.秦漢禮制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3]蓋金偉.漢唐官學學禮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2007.
[4]湯海艷,楊明.中國古代冠禮及其道德教育功能初探[J].倫理學研究,2001(4).
[5]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6]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7]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M].北京:中華書局,1958.
[8]高二旺.論漢代婦女貞節(jié)禮教的定型[J].江漢論壇,2011(8).
[9]趙翼.廿二史札記[M].北京:中國書店,1987.
[10]董廣文.“禮”與漢族的形成和發(fā)展[J].云南學術探索,1994(4).
[責任編輯:劉太祥]
A Study of the Etiquette Education Traits in Han Dynasty
GAO Er-w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Henan 473061, China)
Abstract:The etiquette educ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was very flourishing, during which, the court and government played a leading role. Local governors played a uniqne part in educating their staff and the masses. Official schools, private schools and family heritage were important ways of the etiquette education. Meanwhile, emperor’s power was emphasized by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n the etiquette education, but the strict hierarchy between officials and family members was more valued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During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the theory of protocol education became mature with time. The education of rites formed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political situation, cultured a high qualified official team, improved the cultural awareness of all classes, and promoted civilization level of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the far frontier.
Key words:the Han Dynasty; etiquette; education; ritual studies
收稿日期:2016-03-06
基金項目:河南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漢畫與漢代禮制研究”,項目編號:2014BLS002。
作者簡介:高二旺(1972—),男,河南省駐馬店市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兩漢魏晉南北朝史。
中圖分類號:K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6320(2016)03-0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