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軍
陜西師范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2
?
法律概念的教學方法*
許軍
陜西師范大學,陜西西安710062
摘要:概念教學是大學本科法學專業(yè)教育的基礎性工作。按照熟悉→理解→運用的客觀學習規(guī)律,結合法律概念的特性,相應的教學活動在上述階段依次可以利用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快速熟悉概念的還原法、理解概念本質的功能法、探求概念限度的比較法。三種方法依次側重回答了法律概念“是什么”、“為什么”、以及“怎么用”的遞進命題。各種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充分理解法律概念,還能培養(yǎng)學生關注現實、注重法律運用的良好思維習慣。
關鍵詞:法律概念;還原法;功能法;比較法
如果說中學教育是常識教育,那么大學教育就屬于專業(yè)教育,是“專業(yè)工作者的訓練學院”。[1]作為專業(yè)教育基礎環(huán)節(jié)的大學本科階段,教學任務的關鍵,就是讓學生快速熟悉、正確理解并準確運用專業(yè)領域內特有的概念系統(tǒng),去分析、解決現實問題,乃至在此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無論是自然科學專業(yè),還是社會科學專業(yè),教學工作的基礎無一例外都是概念教學。不同的是,前者的專業(yè)概念源于對自然現象的描述界定,很多都是專業(yè)符號,適合公式推導或精確計算。后者的專業(yè)概念則以人類社會生活為研究對象,而“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因此,人類社會生活的復雜程度遠超自然現象,相應而言,反映人類社會生活現象的社會科學領域,專業(yè)概念的復雜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在所有社會科學專業(yè)中,法學專業(yè)因其歷史悠久,積淀深厚,“專業(yè)術語……在法律的領域尤為顯著”。[3]除了數量眾多之外,法律概念往往起因于負面社會現象。因此,相比于其他社會科學,掌握法律概念更需要對社會現象(尤其是負面的社會現象)擁有全面、準確的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然而,法學本科生剛從以直觀、感性為主的中學常識教育中升學而來,無論是概念儲備,還是抽象思維,或是社會認知,都存在知識欠缺與能力短板。
在法律概念教學工作中,針對法律概念的特性,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教師如何高效地展開教學工作?這是法律概念教學工作的迫切任務??偨Y實踐經驗,本文建議遵循先熟悉、再理解、后運用的客觀學習規(guī)律,可以依次安排“三步式”教學環(huán)節(jié),并相應運用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一、快速熟悉概念的還原法
還原法,是指將法律概念所涵攝的具體現實事物予以再現的教學方法。該方法體現的是“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規(guī)律與學習規(guī)律,意在快速、扎實地讓學生熟悉法律概念,真正明白每一個法律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了解概念背后的具體現實事物是學習法律概念的第一步,因此,還原法也就成為概念教學首先使用的方法。
依據邏輯學的基本原理,任何概念,都有內涵與外延兩個方面,完整掌握每一個專業(yè)概念,也都必須從這兩方面著手。內涵是將所有同類事物中的共通屬性加以提練概括而成,它一定是由抽象概括、而非具體形象的用語措詞予以表現。外延說明的是概念反映的是哪些具體的同類事物,它通常表現為數量眾多、甚至紛繁復雜的現象世界。我國目前法學本科專業(yè)各科教材的編寫體例,幾乎都是偏愛抽象分析內涵、較少介紹外延的編撰體例。這樣固然可以密集精練地將專業(yè)概念和盤托出,讓學生一覽無余,然而可能忽略了學生的特點,教學效果難免欲速而不達。初入大學的法學本科學生,年方十八左右,初屆成年,涉世未深,在既有的知識結構或知識儲備中,并無這些概念內涵的基礎知識,這些內涵分析對于學生而言,都是聞所未聞或者一知半解的全新概念,陌生知識。如果直接對其講授高度抽象的內涵,學生未必能夠切實領會?;蛟S學生通過死記硬背專業(yè)概念的老辦法,也可能在考試中獲得高分。然而,正如教育專家所說:“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的創(chuàng)造,借助詞去認識周圍世界的事物和現象?!盵4]通過死記硬背獲得高分,本身就是概念教學的失敗的標志:因為只憑機械記憶,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法律概念,將來面對現實糾紛時,必然會瞠目結舌,束手無策。
事實上,法律概念教學工作的第一步任務,就是要讓學生快速完成“去陌生化”工作,熟悉相應的法律概念,在學生腦海的知識結構中,迅速建立起法律概念的位置。要完成這一工作,就不能照本宣科地采取教科書“從抽象到抽象”的講授方式,而是應當遵循“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規(guī)律與學習規(guī)律。學生固然對抽象的法律概念知之甚少,然而,對于法律概念所涵攝的具體鮮活、生動易懂的現實事物,則是熟悉而有感性認識的。因此,法律概念教學工作的起點,不是講授概念內涵,而是要講述或介紹大量的概念外延。對應這一教學任務,教學工作需要運用還原法,從具體事物入手,將概念所涵攝的外延形態(tài)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后再通過這些具體事物或實例,幫助、引導學生概括提煉法律概念的內涵屬性,在這一思維過程中,學生親身體驗并且參與了概念內涵形成的具體過程,自然也就不會覺得法律概念遙不可及,高不可攀。學生在熟悉法律概念之后,即使在運用概念進行分析推理時,大腦中的法律概念也不再是空洞無物的字面或字眼,而是以豐富具體的現實事物為堅實基礎的。
還原法有助于學生理解法律概念的現實來源,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快速搭建起從具體多樣的現實事物到高度抽象的法律概念之間的橋梁,建立起具體事物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思維聯系。畢竟,通過死記硬背只能記牢概念的內涵,而要真正理解概念,還必須首先把握概念的豐富外延,還原法正是在此層面上功莫大焉。在思維訓練方面,還原法可以減少學生對法律概念的疏離感,培養(yǎng)一種將法律概念隨時隨地觀察分析現實社會的良好的思維習慣,避免犯“從概念到概念”的思維錯誤。正如學者所說:“真正的思考,即是對現實的思考”。[5]只有隨時關注現實,才是法學專業(yè)作為社會科學理應具有的思維方法。
不過,概念所涵攝的具體事物固然鮮活生動,但也可能數量繁雜。為了平衡外延數量眾多而課時有限之間的矛盾,在概念還原時,應當注意外延類型的典型性。所謂典型類型,是指這種外延不具有時效性、地域性、主客體特殊性等特征,而是屬于人之常情、人人皆可遇到發(fā)生的事物。同時,考慮到教學工作應當始終針對學生的特點這一教學規(guī)律,這些典型類型更宜于向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結構、閱讀興趣等方向靠攏。以此幫助學生加速熟悉法律概念,并且充實理解法律概念的內涵屬性。因此,教師在運用還原法時,所持立場應當是嚴謹持重,有所創(chuàng)造,既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教科書中的例子,以免對學生失去吸引力;也不能信馬由韁地介紹一些個案特例。至于現實生活的確存在的特殊個案,可以留待第三步教學環(huán)節(jié)深化概念時,再予以介紹。
二、理解概念本質的功能法
功能法,是指通過尋找概念背后的利益關系來理解法律概念的教學方法。該方法體現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主動學習的方法,它的工作重心不僅在于引導學生追問每一個法律概念的背景與成因,更要力求讓學生時時關注概念在現實中的功能與效果。找準概念的功能定位,屬于概念教學的第二步環(huán)節(jié)的特有方法。
了解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只是對概念“知其然”而已,它們都是靜態(tài)的法學知識。要將知識學活,則需要化靜為動,在運用概念的過程中理解概念。而運用概念的前提,就是需要掌握概念的功能所在。目前法學專業(yè)教科書可能由于篇幅的限制,大多著力介紹概念是什么,解決的是學生“知其然”的教學任務,而對于概念的“所以然”,也就是“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這個概念?”、“這個概念有什么用?”等問題,所花篇幅很少。這就需要教師在講授完概念的外延與內涵之后,就進入到概念教學的第二步,向學生重點闡明法律概念的“所以然”或“為什么”,明確法律概念的功能。
任何概念都不是憑空而生的文字游戲,更不是酒足飯飽之后的無病呻吟,而是充滿了現實意義,是為了回應現實需要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律是社會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保護與限制利益的手段,[6]法學中的專業(yè)概念就是現實社會中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的斗爭、妥協(xié)、平衡的直觀反映,是為了解決利益沖突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法律概念的功能就是要體現或解決千差萬別、精密深邃的利益關系。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有幫助學生找到概念背后滲透的利益關系,破解概念與利益之間的“密電碼”,才能真正帶領學生洞悉法律概念的幽微奧妙。
在分析法律概念的功能時,難點往往在于涵蓋三重(個別情況下還會出現四重或更多重)主體的法律概念。通常情況下,現實中的利益沖突表現為對立雙方,但是,也存在不少三重主體各執(zhí)一詞的情況。例如,民法中的善意取得、一物二賣、連帶責任、連環(huán)合同等諸多概念,均是如此。在這類法律概念中,甲、乙、丙三人之間會形成錯綜復雜的甲乙、乙丙、甲丙的多層次的利益格局,彼此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任何一方的利益訴求都會觸發(fā)連鎖應,缺少任何一個層次的利益分析,都不能完成對這一概念的功能分析。法學本科生在以往的教育經歷中,接觸最多的是中學政治常識課中辯證唯物主義一分為二的常識教育,這種一分為二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固然不算錯誤,但是存在著簡單化的傾向。如果學生乍然面對三重主體利益沖突的法律概念,難免有些目不暇接,顧此失彼。這就需要教師重點分析其中的交錯紛雜的利益格局,從而培養(yǎng)學生縝密嚴謹的分析能力。
不過,教師在分析法律概念的功能時,要警惕客觀功能與主觀目的之間的區(qū)別。法律職業(yè)人士(如司法人員、法學研究人員,立法者等)創(chuàng)設法律概念的主觀目的或意圖,是在于解決、協(xié)調、平衡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至于最終成功地將種種利益關系協(xié)調理順,則是法律概念的客觀功能。法律概念在產生之初,主觀目的與客觀功能高度趨同。然而,主觀目的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它畢竟是針對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或經濟社會狀況所設計的。隨著經濟社會等狀況的變化,可能主觀目的所需要的前提歷史條件已經逐漸消失,法律概念的主觀目的已經無法實現。于是,這一概念漸漸退出學術舞臺,其客觀功能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不過,隨著經濟社會等狀況的變化,可能還會出現另一種情況:初始設計的概念主觀目的雖然被逐漸忘卻,但是法律概念也可能會發(fā)生了舊瓶裝新酒的情況,過時的概念,負擔了新的社會功能。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概念的主觀目的與客觀功能就被區(qū)別開來,最初的目的設計,漸次被后來者居上的功能定位所取代。
區(qū)分法律概念的客觀功能與主觀目的,不僅是為了辯證對待歷史分析方法,更是為了突出法律概念的實踐品格或現實主義精神。法律概念的主觀目的設計,在我國通行的法學教科書中,大多表現為對于法律概念的歷史背景等資料的介紹,而且可能由于史學大國“以史為鑒”的我國民族性格中的這一傳統(tǒng)思維特點,這些歷史資料介紹的篇幅往往并不算少。主觀目的分析或者是歷史分析方法,當然有其必要性。但是,如果由于偏愛歷史分析而忽略了法律概念更為重要的現實屬性或實踐品格,則并不可取。事實上,我國當下的法學本科教科書、進而是教學工作,對法律概念在當下現實中的客觀功能介紹確實較為薄弱,被學者批評為“紙上的法律”。[7]相比之下,功能法可以旗幟鮮明地突出概念的現實利益導向,擺脫歷史主觀目的限制,確保法律概念關注現實,與時俱進,能夠以隨時解決現實利益沖突為核心任務。學生在時時受到功能分析的訓練之后,自然而然也就養(yǎng)成了以現實問題為出發(fā)點、以利益分析為導向的開放式的思維格局,避開了過分依賴過去、依賴歷史經驗的思維誤區(qū),這對于啟發(fā)學生針對現實、主動思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探求概念限度的比較法
比較法,是指通過類似概念彼此之間或概念與現實事物之間的比對參照,尋找法律概念的具體限度的教學方法。這些限度是對某一法律概念在運用時的范圍、前提、性質、依據、主體、客體、效力、方式、期限、救濟等法律要素的細化。如果說前文介紹的還原法回答的是法律概念“是什么”的問題,功能法回答的是“為什么”的問題,那么,比較法回答的就是“怎么用”的問題。它是法律概念教學的第三步工作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意在突出概念運用的具體前提,幫助學生準確運用法律概念。
任何概念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準,運用概念時必須把握其具體限度。法律概念的限度尤其精密細膩,許多概念之間的限度細節(jié)僅有毫厘之差,而法律效果則有千里之遙。因此,教師在講授法律概念的外延、內涵、功能之后,還需要幫助學生找到每一個概念的限度。孤立地就法律概念本身來講解其限度,往往事倍功半。這主要是因為,法律概念本身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它與其他概念彼此互相依存,或相反,或相成,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既有上下位階的總分關系,又有彼此同位的平行關系,從而形成一整套枝繁葉茂的法律概念“體系樹”。另一方面,法律概念又與現實事物之間具有千絲萬縷、錯綜復雜的關系:或者是概念與現實事物一一對應,絲絲入扣;或者是概念與現實事物之間的聯系似有若無,曖昧不清。
既然法律概念并非孤立存在,那么,掌握概念的限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其與其他概念或現實事物進行相互比較。正如教育學家所說:“用于探究的效能最高的工具之一就是對照?!盵8]探求概念限度的比較法,可以同時從理論與現實兩個維度展開。在理論方面,是將類似概念進行比較;在現實層面,則是將概念與現實事物進行比較。
在比較類似概念時,核心要求就是要注意不同概念的字面與含義之間的復雜關系。首先應當注意,法律概念與生活用語在使用同一詞語時,其含義可能并不完全相同。法律概念中的不少術語,源于對現實生活用語的借用,但是,由于法律概念追求的是思維的精密與嚴謹,所以,可能出現字雖相同,而含義有所差別的情況。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這些源于生活用語的法律概念往往都是學生熟極而流的語匯,由于思維慣性作祟,學生很可能不假思索地將生活含義代入法律概念。例如,“人”,“物”,“債”等詞匯,生活含義與法律概念的含義就存在較大差別。此外,在使用同一詞時,因為其適用范圍與論域的差別,同一詞語的概念含義往往并不相同。例如,經濟學中的“管制”與刑法學中的“管制”,刑法學中的“財產”與民法學中的“財產”,行政法學中的“合同”與民法學中的“合同”,憲法學中的“國家”與民法學中的“國家”等等。因此,教師在講解這些“同字不同義”的概念時,尤其要提醒學生留心這些概念中的潛藏的思維陷阱。
其次,應當注意概念字面接近、限度差別很大的情況。依照漢語詞匯構成規(guī)律,往往字面接近的不同語匯,大多存在含義上的細微差別。例如,平靜、寧靜、安靜、寂靜、幽靜等,含義就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忽視這些差別,通常并不會帶來嚴重后果。然而,在法學專業(yè)領域中,概念之間可能字面差別不大,限度上的差別卻不小。例如,刑法學中的“拘役”與刑事訴訟法學中的“拘傳”就是字面接近而含義懸殊的一組概念。因此,教師在進行概念比較時,應當提示學生注意這種概念比較。經常進行類似概念的比較,可以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理解每一個法律概念的具體限度,以避開概念運用中張冠李戴的誤區(qū)。
比較法的第二個維度就是將概念與現實事物進行比對參照。通常,法律概念指涉的現實事物分為核心區(qū)域與邊緣區(qū)域。在核心區(qū)域,概念與事物之間的對應關系非常清晰,不存在概念運用上的任何爭議。核心區(qū)域的現實事物是概念所涵攝的典型事物,它們往往可以用來在概念教學工作的第一步,利用前文所說的還原法,擔任教學舉例對象的任務。從概念的核心區(qū)域越向邊緣,概念的含義就越模糊,[9]無法鮮明反映概念基本內涵屬性的成份就越多,概念的限度條件也就越模糊。而這些邊緣區(qū)域,就是過去概念形成時,所未出現或未注意的新事物或邊緣事物,大多屬于“新”、“奇”、“特”的邊緣案型,既有的概念可能無法確鑿無疑地將其納入涵攝范圍。就此而論,似乎此類邊緣新事物是學生掌握法律概念的負面因素。然而,從學習的角度來看,這種新事物或邊緣事物,可以幫助學生在典型事物與邊緣事物的對比中,發(fā)現法律概念的限度。從理論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它們還可能蘊含著新的法律概念或新的法律理論。這種關注現實、深化概念并發(fā)展概念的立場,也是法律學習應當培養(yǎng)的寶貴精神。畢竟,“真實學問不在書本上,而在事事物物上。書本上的,是間接的知識;眼前的事事物物,才是直接的知識。”[10]
需要注意的是,深化概念或發(fā)展概念的任務,應當留在基礎牢固之后進行。換言之,現實中的新事物或邊緣事物,屬于既有概念的升級版,不宜在概念講授之初就傾瀉給學生,以免學生陷入“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學習陷阱??扇〉霓k法應當是布置學生課后思考,從而作出自己獨立的判斷,或者是在日后的概念復習時,根據學生對于概念的掌握情況,隨機安排介紹。如果學生對于這些新事物的法律理解存在不同意見,教師也要避免答案唯一化的誤區(qū)。這些事物本身因為其與概念的模糊關系而在法律運用方面,存在著巨大爭議,不應當存在所謂的唯一的標準答案。向學生介紹此類邊緣事物,目的在于通過對比參照的方法,幫助其準確理解概念的限度,同時,也借此訓練檢測學生的說理辨析能力。
[參考文獻]
[1][英]羅素.羅素論教育[M].楊漢嶙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00.
[2][德]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3][日]星野英一.民法的另一種學習方法[M].冷羅生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25.
[4][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上)[M].杜殿坤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22.
[5][巴西]弗萊雷.被壓迫者教育學[M].顧建新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8.
[6]郭道暉.汪理學精義[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07.
[7]王利明.民法疑難案例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2.
[8][美]布魯納.布魯納教育論著選[M].邵瑞珍等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50.
[9]梁慧星.民法解釋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215.
[10]黃炎培.黃炎培教育文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262.
中圖分類號:D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5-0022-03
作者簡介:許軍(1971-),男,漢族,陜西西安人,陜西師范大學法律系講師,武漢大學民商法學博士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學。
*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教學改革項目:“‘合同法’實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號:16KG26)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