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哈特 安東尼·奈格里 著 王行坤 譯
?
也論解釋世界還是改造世界
——對哈維批評的回應
邁克爾·哈特 安東尼·奈格里 著 王行坤 譯①本文題目為譯者所擬,本文作者和譯者介紹請參見上一篇《解釋世界還是改造世界——評哈特、奈格里的〈大同世界〉》的相關部分。
內容摘要 在這篇文章中,哈特和奈格里就哈維所提出的問題作了回應。兩位作者解釋了為何不能將階級放在優(yōu)先地位,而必須強調階級、性別和種族平行論的原因。關于斯賓諾莎以及與斯賓諾莎相關的概念如奇異性、諸眾等,兩位作者給出了更為詳細的解釋,并且就金融問題表達了自己獨特的看法。哈特和奈格里尤其拒絕改良主義,認為必須直接訴諸革命的理論和實踐,改良已失去意義。最后,關于奪取政權,哈特和奈格里認為那是過時的革命手段,同時過時的還有政黨和國家。關于具體的提議和行動,兩位作者認為“解釋世界”在當下更為重要。
關 鍵 詞階級 奇異性 諸眾 金融 斯賓諾莎 革命
馬克思主義者之間的相互批評很多時候是毫無情面和底線可言的,他們要么扭曲對方的觀點以證明自己的聰明,要么祭出人所未聞的奧義般術語,并洋洋得意自以為得勝。有鑒于此,我們更要對哈維這個馬克思主義同道對我們作品的細致閱讀和真誠贊美而表示由衷的謝意。他指出我們之間存在諸多一致的地方,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共通性問題的核心意義以及對財產的批判,這些問題的確構成了我們論述的一個支柱。哈維也正確認識到了,我們作品有很多方面都與他的重要研究相一致——如烏托邦思想、資本主義生產日益增多的非物質性以及都市的政治。作為地理學家,在某些領域哈維更有發(fā)言權,如區(qū)域的重要性、全球的空間差別等,我們的論述的確可以在這些方面進行拓展,而且將來我們也會就這些主題進行探討。
哈維同時也指出他和我們在思想和政治籌劃方面存在著一些差別,我們覺得有必要澄清自己對這些差別的態(tài)度以及這些差別所引起的政治后果。第一個差別就是階級和其他斗爭領域的關系問題。在以贊同的態(tài)度評論了我們關于身份政治與革命思想和實踐的關系之后——我們分析了不同的身份結構(包括階級)的斗爭在過去的表現形式以及在將來可能采取的革命形式——哈維轉而又重申階級的優(yōu)先性,并且贊同齊澤克的觀點:“就與資本主義延續(xù)的關系來說,階級比其他身份形式要更為根本?!边@就意味著他和齊澤克都認為,階級政治可以是革命性的,但種族、性別和其他身份斗爭卻不可能具有革命性。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和哈維與齊澤克的關鍵分歧就在于,我們并不認為資本是宰制的唯一軸心,因此,在我們看來,推翻資本主義統(tǒng)治并不是革命行動的唯一模式。事實上,我們在整本書中試圖闡明現代宰制的所有軸心,其中資本是重要但非唯一一環(huán)。當哈維評論我們關于多元革命斗爭形式的論述,并將這些斗爭的效果限定在“資本主義的延續(xù)”上時,他似乎將重點轉移了。例如,在我們作品的前半部分,我們考察了殖民和種族主義的不同形式——這些形式構成了現代性并且在當下的世界中依然以不同的形態(tài)延續(xù)著。如果只看斗爭對資本主義的延續(xù)的影響,那么我們如何能夠理解海地革命或者當下安第斯本土政治運動的徹底性和新穎性?在制造和維持等級制方面,資本主義宰制當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資本主義宰制本身并不能提供全面的解釋,因此我們所考察的另類現代性策略也就不能完全從挑戰(zhàn)資本主義統(tǒng)治的方面來理解。問題不在于就這些宰制的軸心進行比較或者就重要程度進行排序,而在于資本到底如何與殖民統(tǒng)治、種族主義、性別等機制以及其他宰制機制狼狽為奸?雖然這些軸心會有所交叉,但宰制和剝削的不同軸心也具有相對自主性。這種認識就將我們帶回到了女性主義、黑人激進主義及其他基于種族和身份運動(主流的馬克思主義應該向它們虛心學習)的革命思想與實踐的歷史。
我們原本希望,每一個斗爭場域的重要性和具體性能夠成為當下政治討論的共識。堅持階級對其他身份領域的優(yōu)先性,并且認為其他斗爭形式,如基于性別、種族和性行為的斗爭,不可能具有革命性,這對我們有何好處呢?為了回應20世紀70年代馬克思主義的類似觀點——這種觀點認為只有先完成階級革命,然后才能去處理性別等級制問題——有些激進的女性主義者堅持認為,在歷史上父權制是先于資本的,因此在政治上是首要的,女性主義斗爭要優(yōu)先于階級斗爭。哈維強調階級的優(yōu)先性也許是出于補償心理,因為他感覺到與其他身份領域相比,階級在當下有些被忽視了。我們當然同意應該更加關注階級,但是堅持其優(yōu)先性并不是很好的解決方案。相反,我們有必要去認識,宰制的每一個軸心都有其具體性,正如挑戰(zhàn)宰制的那些斗爭一樣,而在這些斗爭中存在無數的交叉和交流可能。
我們提出諸眾的概念,就是要既從對權力結構的分析,又從政治行動的實際組織方面來面對問題。在這個意義上,諸眾是組織諸奇異性的機制或裝置,防止某一個奇異性成為核心的或排他性的。具體來說,哈維所回應的《大同世界》中關于革命思想和實踐的章節(jié)中,挑戰(zhàn)就在于如何在解放的籌劃中,去組織階級、種族、性別、性行為以及其他斗爭的交叉和相遇。
哈維與我們的第二個差別看起來是關于斯賓諾莎的。他認為我們復興了斯賓諾莎研究,這讓我們受寵若驚,同時也愧不敢當。當下對斯賓諾莎的廣泛興趣可以追溯至20世紀60年代,尤其是阿爾都塞的作品讓斯賓諾莎和馬克思之間的關聯彰顯了出來;還有德勒茲將斯賓諾莎與尼采視為歐洲哲學史中另類路線的代表人物。哈維非常正確地指出,沒有必要相信斯賓諾莎掌握了萬能鑰匙,但也沒有道理假設馬克思或其他任何人在思想上是萬能的。哈維補充說,如果我們的論述依賴對斯賓諾莎的精深理解,那么就只有很小的讀者群能夠理解我們,即便斯賓諾莎研究小組欣欣向榮(事實上哈維的回應讓我們很好奇,于是我們查看拙著的索引并發(fā)現,雖然斯賓諾莎出現的次數很多,與福柯等量齊觀,但并沒有超越馬克思)。不管怎樣,我們知道,如果遇到不了解的思想家,有些讀者的確會感到不快,但有些讀者反而會因為受到激發(fā)而想更進一步去了解。但是哈維的確讓我們認識到,關鍵的問題在于斯賓諾莎本人論述的清晰性和有用性。
哈維所強調的斯賓諾莎思想中的一個關鍵概念就是奇異性。但我們要指明的是,奇異性的思想并不限于斯賓諾莎,在歐洲哲學史上可以追溯至鄧斯·司各脫,當代很多哲學家都非常重視這個概念,如???、德勒茲、巴丟和阿甘本,雖然每個人會賦予其稍有不同的內涵。哈維提到了奇異性的數學內涵,這與巴丟的思想路徑有些接近,但與我們的觀念有著重要差別。在我們看來,奇異性一方面與個體相對立,另一方面與同一性(identity)形式相對立,并且我們主要關注其與雜多性之間的關系的三個方面:奇異性從外部來說指向他者的雜多性;奇異性就內部來說是分化的或多元的;奇異性在歷史中構成了雜多性,也就是說奇異性是一個生成的過程(見《大同世界》第338-339頁)。在斯賓諾莎,以及更為普遍的在啟蒙思想的重要流派那里,將人類視為奇異性意味著讓其脫離所有的形而上學支撐,如靈魂,并根據欲望和理性的邏輯,將其視為由歷史所規(guī)定的雜多性,由激情和語言的運動所構成。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傳統(tǒng)也有著類似的觀念:由宗教或先驗理論所規(guī)定的個體是對主體性生產的神秘化。正如麥克弗森(C. B. Macpherson)①加拿大左翼政治哲學家?!g注所證明的,這種作為基礎的個體觀念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中,充當占有和財產的基礎以及市場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因此,對個體概念的批判并非意味著要提出群眾(mass)的概念,這個概念意味著同質性的階級身份。而奇異性的概念則將革命主體的構成問題視為一個事件,這種主體的特征是異質性的雜多性。在我們看來,完全有必要提出奇異性的概念,同時還有雜多性的觀念,即便這意味著我們要面對斯賓諾莎和其他哲學家,因為這個概念對我們處理某些分析性和實踐性的政治問題非常關鍵。
可以理解,當我們的論述更接近馬克思時,哈維會更為滿意,但是當他認為我們對馬克思的理解還不夠深入或者我們偏離馬克思主義傳統(tǒng)的標準闡釋時,他又更加不安了。其中的一個例子就是我們沒有采納馬克思虛擬資本的概念,去闡釋金融在當代經濟中的核心地位。在我們看來,只有在市場關系的范圍內,特別是在資本家的競爭中,才能將金融資本視為是虛擬性的。從這個立場出發(fā),很多人得出結論說,當下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金融和實體經濟生產的分離,而與這種觀念相伴隨的則是社會主義者反對富豪統(tǒng)治(plutocracy)和寄生性金融家的修辭。但是,當我們關注的不是個體資本家,而是總體資本時,我們就會看到:金融化并非是對剩余價值和集體儲蓄增長的非生產性以及/或者寄生性的偏離,而是資本積累的核心形式。另外,雖然在產業(yè)的框架內,經濟生產和金融的關系看起來是現實與虛擬的關系,但是當下核心的經濟形式卻讓這種關系呈現出不一樣的性質。事實上,當下金融所表現出的形式與價值的社會與生命政治生產的新進程之間,越來越表現出趨同化的趨勢。我們在書中所關注的共同產品生產,如知識、符碼、語言、圖像、服務、感受和社會關系的生產,有著重要的非物質性,但無論是這些非物質產品還是金融都并非是虛擬的。就當下的危機以及更為普遍的經濟改造來說,這個分析讓我們對金融問題確立了這樣的政治立場:與其批判金融或者將金融視為虛擬性的,倒不如通過全社會奪回金融占有的財富,去改造共同產品的財產權。
就政治組織來說,哈維也認為我們偏離了馬克思主義傳統(tǒng),但我們卻自認是非常接近馬克思的思想的。例如,哈維認為我們關于暴動和其他造反形式的論述很成問題,他援引最近美國右翼對醫(yī)改進行阻撓的案例,并指出,這種政治激情和義憤的爆發(fā)沒有任何進步之處。我們當然同意,并非所有的造反在政治上都是進步的。而我們的方法與其說要指導人們應該如何行動或者提出什么要求,倒不如說是從人們造反的契機出發(fā),從人們的政治激情出發(fā),從這些地方發(fā)展出政治籌劃。這讓我們想到了馬克思在1843年給盧格那封著名的信,信中馬克思指出,我們必須將現實存在的斗爭作為批判的起點,但這種政治現實主義的原則不僅屬于斯賓諾莎,也屬于馬基雅維利。政治思想的首要原則是,我們不應從想象的人民出發(fā),而應該從真實的人民出發(fā)。
我們的政治現實主義意在消除所有的先鋒黨或“真理的意識形態(tài)”觀念,我們相信,哈維也會贊同我們的這種努力。我們堅信,革命行動只能自下而上地進行,其力量或弱點則取決于其所表達的制憲權。這里制憲權意指斗爭的內在動力,組織的具體模式以及斗爭所表達出的計劃和領導的形式。這里諸眾的概念——或者說,是制造諸眾的進程,通過這個進程制憲權得以表達——再度成為我們的核心。
哈維贊同我們的觀點,即改良和革命的政治對立——回歸伯恩斯坦和第二國際在20世紀初期的政治——不再有效。但我們并不同意哈維如下的論點,即改良可以成為革命的前奏,我們更為關注的是,改良和革命的分界失去效力的頻率到底是多少。改變世界并非只有一條途徑,荊棘叢中會有很多迂回的道路,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路。
正如哈維在文章開頭所指出的,我們并不反對奪取國家權力。關鍵的是奪權之后應該如何。這就是為何在本書以及其他作品中,我們極為關注玻利維亞、巴西、委內瑞拉及其他拉美國家的左翼政府的原因所在。
但是,我們也認為,奪取國家權力并在單獨民族國家范圍內進行管理,在當下已不可能。另外,民族國家和國家主權的危機呼應的乃是現代政府理論的危機。這可以從如下事件看出端倪:美國單邊主義的顯著失敗(證明任何單一民族國家都不可能進行單邊主義統(tǒng)治),以及更為普遍的,所有統(tǒng)治的“君主式”技術都沒落了,這種技術過去甚至在所謂的民主國家內也主導著外交與內政。有人將這種轉變概括為從政府向治理的轉變,部分是為了表明新出現的統(tǒng)治形式所具有的多元和去中心化特征。關于全球治理的形式,我們在拙著的最后部分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分析了等級制及其操控手段所采納的新的同時可能更為嚴厲和更為暴力的形式。但是我們也認為,這種新的治理概念和結構為挑戰(zhàn)和推翻全球的權力結構提供了手段,并且在某些方面為將來的革命組織準備了條件。
在哈維文章的最后,他對我們沒有提出“具體措施”表達了失望之情。對于我們的作品,我們也許有著不同的期待。當然,我們對“現實的政治組織”和“真正的行動”也很感興趣,我們自己政治活動的歷史就可以給出證明。但是我們認為,像我們這樣的作品應該努力去了解一下,提出質疑,并且激發(fā)讀者去發(fā)明未來。這是我們衡量拙著成敗得失的標準。
責任編輯:沈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