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向麗王 銀覃復慧高首睿楊詩瑤
1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 蘇州 215123
2 嘉漢城市生態(tài)苗木(蘇州)有限公司 蘇州 215122
蘇州城市墻體綠化調查分析研究*
孫向麗1王 銀2覃復慧1高首睿1楊詩瑤1
1 蘇州大學建筑學院 蘇州 215123
2 嘉漢城市生態(tài)苗木(蘇州)有限公司 蘇州 215122
文章在蘇州各行政區(qū)的立體綠化現(xiàn)狀進行調查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蘇州老城區(qū)的墻體綠化以附壁式、牽引附壁式和建筑預留種植槽3種形式為主,新建城區(qū)的墻體綠化以附架式和模塊式2種形式為主;蘇州墻體綠化形式因地制宜且養(yǎng)護管理措施到位;歸納總結了在蘇州表現(xiàn)良好的墻體綠化植物和不同墻面材料可選擇的墻體綠化形式;在此基礎上對蘇州墻體綠化的發(fā)展趨勢做了展望。
墻體綠化,蘇州,景觀效果,因地制宜,植物
面對園林綠化面積十分有限的局面,為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改變原有的城市布局,積極推進立體綠化是必由之路。
城市立體綠化是針對城市特殊空間,利用城市建筑及基礎設施(如臨街單位墻體圍欄、城市各種擋土墻、建筑平定物、陽臺、城市干道分車帶護欄、城市立交橋體、城市道路紅線圍欄、城市河道、高速路以及鐵路兩側護坡),主要利用攀援植物并與其他類型植物相配合向空間發(fā)展的綠化形式。從所針對的空間而言,城市立體綠化主要分為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2類[1]。而墻體綠化是垂直綠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形式,指在與地面相垂直或者接近垂直的建筑物表面進行的綠化[2],具有占地面積小,綠化面積大和生態(tài)效益明顯的突出優(yōu)勢,在城市的立體綠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的墻體綠化始于20世紀90年代,從一些條件較好的機關、單位和學校的建筑物逐漸發(fā)展到住宅墻面的綠化,最初應用的植物材料主要以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的攀援植物為主。國外的墻體綠化和屋頂綠化發(fā)展幾乎是同步的,從古巴比倫王國的垂直花園開始到21世紀的德國、匈牙利、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國家成功的墻體綠化案例,墻體綠化經歷了植物種類由少變多,植物配置方式由簡單到復雜,綠化形式從攀援覆蓋到以模塊式為主的發(fā)展歷程。目前國內外關于墻體綠化植物材料的搜集和繁育、墻體綠化技術研究和墻體綠化與建筑環(huán)境之間關系研究的蓬勃發(fā)展,顯示出這一領域強大的生命力[3-8]。
蘇州位于江蘇省東南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省,西抱太湖,北依長江,是長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水域面積占蘇州總面積的42.5%。市區(qū)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1°19′,東經120°37′。蘇州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16℃左右,年降水量1 100 mm左右。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間有落葉闊葉林分布。
為全面了解蘇州墻體綠化的現(xiàn)狀,本課題組在詳細查閱文獻和資料的基礎上,采用抽樣調查法,于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對蘇州姑蘇區(qū)、相城區(qū)、吳中區(qū)、吳江區(qū)、高新區(qū)和工業(yè)園區(qū)6個行政區(qū)的22個商業(yè)區(qū)、17個居住區(qū)、12個公園、8所學校(或校區(qū))、5家企業(yè)和35條主要街道的室外墻體綠化應用情況進行了調查,共統(tǒng)計姑蘇區(qū)墻體綠化71處,相城區(qū)47處,吳中區(qū)49處,吳江區(qū)38處,高新區(qū)58處,工業(yè)園區(qū)52處,對調查地點植物材料的種類、配置方式、生長狀況和生活環(huán)境進行了詳細記錄和分析,對蘇州的墻體綠化的現(xiàn)狀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
2.1 蘇州墻體綠化的類型
1)附壁式。以吸附類攀援植物為主,代表種類為爬山虎。
2)牽引附壁式。在建筑墻體上固定鐵絲網或尼龍細繩,牽引植物向上生長,按照預設的方向或圖案逐漸實現(xiàn)墻體綠化。適合這種綠化形式的植物種類的攀援能力較第1種稍弱,代表種類為紫藤。
3)附架式。在建筑墻體上通過搭建木格、金屬網等輔助工具,使植物依附在建筑墻體外的構架上,達到對墻體的綠化效果。適合這種綠化形式的植物種類的攀援能力較弱,代表種類為藤本月季,其枝條上著生鉤刺,利用鉤刺在木格或金屬網上依附生長,必要時需要進行人工綁扎,綠化效果較為自然[9]。
4)建筑預留種植槽。指在墻體建造時在頂部或墻面上預留種植槽,填充介質后種植植物,通過植物拱形的枝條或繽紛的色彩實現(xiàn)對墻體的美化[10]。這種形式與地面綠化的差距較小,多種具有拱形枝條的灌木和藤蔓細長的花卉,以及適應性較強的草本植物均可選用,例如連翹、錦帶花、迎春、常春藤、花葉蔓長春、矮牽牛等。
5)模塊式。模塊式墻體綠化是在安裝好固定框架的墻體上按照設計紋樣拼接多個綠化模塊形成的墻體綠化形式。綠化模塊是植物、容器、介質和灌溉設施的綠化集合體,是可移動的綠化單元,通過組合拼接即可迅速形成景觀。多種具有株叢低矮緊密、須根多、適應能力較強等特點的植物種類均可應用。
2.2 蘇州墻體綠化的特點
1)老城區(qū)以附壁式、牽引附壁式和建筑預留種植槽3種形式為主。在較早建成的姑蘇區(qū)、相城區(qū)、吳中區(qū)和吳江區(qū),墻體綠化以傳統(tǒng)的附壁式、牽引附壁式和建筑預留種植槽3種形式為主,分別占墻體綠化總數(shù)的88.73%、87.23%、85.71%和89.47%(圖1)。其中附壁式墻體綠化以攀援能力較強的爬山虎、凌霄和扶芳藤為主,植物種植在墻基,經過多年的生長逐漸擴展至整個墻面,綠化和美化效果明顯。牽引附壁式墻體綠化以紫藤、常春藤和金銀花為主,在莫邪路、平江路、觀前街、蘇大本部等較早建成的街道和建筑立面上多有體現(xiàn)。主要植物種有金鐘花、薔薇、云南黃馨、金銀花、花葉蔓長春、四季秋海棠、三色堇、非洲鳳仙等。這些植物將留園路、葑門路和桐涇公園的墻體裝飾得秀麗多姿,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觀賞價值。
圖1 蘇州各行政區(qū)墻體綠化類型對比
2)新建城區(qū)以附架式和模塊式2種形式為主。蘇州高新區(qū)和工業(yè)園區(qū)是蘇州新建城區(qū)的代表區(qū)域。新建城區(qū)以附架式和模塊式2種形式為主,分別占墻體綠化總數(shù)的67.24%和57.69%(圖1)。附架式墻體綠化的構筑物除傳統(tǒng)的紫藤、常春藤和金銀花外,還有藤本月季、牽?;ā⑹\蘿、旱金蓮、葫蘆、栝樓等。模塊式是墻體綠化的新形式,在蘇州奕歐來入口、西交利物浦大學校園、蘇州石路商業(yè)街等多處現(xiàn)代建筑的墻體綠化均采用了模塊式。模塊式墻體綠化中表現(xiàn)良好的植物種類有紅葉石楠、常春藤、花葉絡石、金葉大花六道木、黃楊、金邊六月雪、匍枝亮綠忍冬、杜鵑等;設計紋樣有滿鋪型、自然流線型、圖案標志型、文字型和馬賽克型5種,顯示出模塊式墻體綠化的靈活性和即成性,帶來強烈的視覺吸引力和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
2.3 墻體綠化形式因地制宜,養(yǎng)護管理措施得當
墻面是進行墻體綠化的載體,其質地和材料對綠化形式和植物材料的選擇有較大影響。調查結果表明,紅磚和水刷石等傳統(tǒng)的表面粗糙的墻面多采用附壁式和牽引附壁式的綠化形式,爬山虎等攀援植物可依靠自身的攀援器官發(fā)揮綠化作用;木質墻面以牽引附壁式和附架式為主,適合多種攀援植物生長;水泥墻多采用的是附架式或預留種植槽的綠化形式,為攀援能力稍弱的植物應用提供一定的輔助;而現(xiàn)代建筑的涂料飾面、石材貼面、磁磚貼面和玻璃幕墻等光滑墻面的綠化則多采用附架式、預留種植槽或模塊式的綠化形式,使更多攀援能力較弱甚至不具有攀援能力的植物材料應用成為現(xiàn)實。不同墻面可選擇的墻體綠化形式如表1所示。此外,對于具體的綠化形式選擇,在蘇州各行政區(qū)也出現(xiàn)了傳統(tǒng)方式和現(xiàn)代方式交相呼應的案例。這些都表明了蘇州墻體綠化設計的兼容并蓄和不拘一格。
表1 不同材料的墻面綠化形式
合理的養(yǎng)護管理是維護墻體綠化景觀的重要方面。調查發(fā)現(xiàn),附壁式、牽引附壁式和附架式墻體綠化的植物均種植在墻基,日常澆水和管理較為簡便,植物長勢強壯。建筑預留種植槽的形式因植物生長在墻頂或墻面預制的種植槽中,遠離地面土壤,栽培介質易失水干燥,因此養(yǎng)護管理較附壁式、牽引附壁式和附架式要求高,日常澆水和修剪頻率較高。模塊式綠化因采用預制的模塊,施工便捷且基本不受墻面材料限制,因而備受現(xiàn)代建筑墻面綠化設計師的青睞。但由于模塊中植物種植密集,建筑的高層墻面暴曬嚴重,植物生長極易出現(xiàn)問題,因此模塊式綠化對后期的養(yǎng)護管理要求極高,精確的水肥供給、定期的修剪、及時的雜草和病蟲防除都是日常養(yǎng)護的重要內容。蘇州的模塊式綠化大多配套自動排灌裝置,結合人工養(yǎng)護管理,景觀效果較為穩(wěn)定,但維護成本相對較高。
2.4 蘇州墻體綠化常用植物材料的特點
經調查統(tǒng)計,各調查地點的植物材料來源于36個科,55個屬,共64種。其中木本植物有32種,占 50%;草本植物有32種,占50%;木本植物與草本植物的比例為1∶1。草本植物中多年生常綠的有7種,作季節(jié)性栽培的有25種。攀援類18種,占28.12%;懸垂類19種,占29.69%;低矮直立類27種,占42.19%;攀援類、懸垂類和低矮直立類的比例約為1∶1.05∶1.5。整體看來,蘇州墻體綠化使用的植物種類較為豐富[3],且木本植物和多年生常綠草本所占比例相對較高,對于維持墻體植物群落的生態(tài)穩(wěn)定性和冬季景觀效果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季節(jié)性草花以花大色艷或具有蔓性枝條的種類為主,多用于豐富墻體綠化的色彩和渲染節(jié)日氣氛。攀緣類和懸垂類植物是墻體綠化最早使用的植物類群,目前在蘇州的墻體綠化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是老城區(qū)街道兩側的墻體和河道綠化的主力軍。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在建筑預留種植槽和模塊式綠化2種形式中應用較多,其緊密的株叢和豐富的色彩為紋樣和圖案的表現(xiàn)提供了可能。蘇州老城區(qū)和新建城區(qū)墻體綠化使用的植物材料如表2所示。
表2 蘇州墻體綠化常用植物材料
續(xù)表2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城市建筑的高度不斷增加,墻面材料日益多樣化,這為墻體綠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調查發(fā)現(xiàn),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fā)展,以粉墻黛瓦為主要建筑風格的蘇州老城區(qū)的墻體綠化較好地延續(xù)了以附壁式、牽引附壁式和建筑預留種植槽為主的傳統(tǒng)綠化形式。新建城區(qū)多選用附架式和模塊式,植物材料注重新品種的使用和色彩的搭配,體現(xiàn)出豐富多變的現(xiàn)代氣息。
與此同時,調查發(fā)現(xiàn)模塊式綠化植物材料的選擇和配置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對于鄉(xiāng)土植物的應用較少,植物選擇尤其是低矮灌木類以外來種類為主。植物配置追求視覺效果,對科學性關注較少。例如八角金盤的植株生長迅速,栽植在預制模塊中不利于維持圖案和紋樣的穩(wěn)定;金葉佛甲草性喜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將其種植在背陰的墻體上則不利于葉色表現(xiàn)。在今后的建設中,隨著老城區(qū)的不斷升級改造和更多現(xiàn)代建筑的崛起,模塊式墻體綠化將占有越來越多的比例。目前,模塊式墻體綠化仍處于起步階段,對于植物材料的選擇、種植容器的材料、灌溉系統(tǒng)的設置以及栽培基質的選擇都還處于探索階段[11-12]。因地制宜地選擇植物種類,提高植物配置的科學性和配套合理的養(yǎng)護管理措施對于穩(wěn)定蘇州當?shù)氐膲w綠化效果,彰顯地方植物特色和降低墻體綠化成本均有積極意義。
[1]朱胤齊.我國立體綠化研究現(xiàn)狀分析[J].中國城市林業(yè), 2015,13(2):27-29.
[2]譚國棟.墻體綠化在園林中的應用探討[J].現(xiàn)代園藝,2015 (6):163.
[3]吳玲,楊金雨露,等.上海垂直綠墻植物材料的調查[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4,29(2):252-256.
[4]褚穎芳.立體綠化技術在鹽城市區(qū)的應用[J].中國城市林業(yè),2014,12(1):8-9.
[5]RAKHSHANDEHROO M,YUSOF M J M,ARABI R.Living wall (vertical greening):benefits and threats[J].Applied Mechanics and Meterials,2015,747:16-19.
[6]LI H Y,LIU J.The Technology of modular wall greening[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eterials,2014,584/586:855-858.
[7]WONG N H,TAN A Y K T,CHEN Y,et al.Thermal evaluation of vertical greenery systems for building wall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0,45(3):663-672.
[8]PEREZ G,COMA J,MARTORELL I,et al.Vertical greenery systems(VGS)for 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s:a review[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4,39:139-165.
[9]范洪偉,李海英.藤蔓植物與墻體綠化的結合技術[J].建筑科學,2011,27(10):19-24.
[10]賀永忠,羅松燕.垂直綠化在綠色建筑中應用的經濟性分析[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1,19(3):104-108.
[11]龍文志.植被綠色幕墻:墻體垂直綠化的發(fā)展與展望[J].建筑技術,2013,44(10):925-932.
[12]喬國棟,丁學軍.上海世博主題館生態(tài)墻垂直綠化[J].建設科技,2010(19):49-5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Research on Urban Wall Greening in Suzhou
Sun Xiangli1Wang Yin2Qin Fuhui1Gao Shourui1Yang Shiyao1
(1.College of Architecture,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123,China;2.Jiahan Urban Ecological Seedling Co.,Ltd.,Suzhou 215122,China)
Proactive promotion of vertical greening under the current context is among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s for urban gree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while wall greening is the integral part of the vertical greening.The paper investigated the vertical greening in different districts of Suzhou,and found that the wall greening in Suzhou is achieved with 3 methods including wall attachment,cable wires and reserved terracing seatwall, while the wall greening in the newly built area mainly adopts two methods i.e.,trellis system and modular structur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wall greening in Suzhou is well managed and preserved in line with the local condition.The wall greening species with good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wall greening methods available for the different materials were summarized.On this basis,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wall greening in Suzhou was prospected.
wall greening,Suzhou,landscape effect,in line with condition,plant
10.3969/j.issn.1672-4925.2016.06.011
2016-09-25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15KJB210004)
孫向麗(1982-),女,博士,講師,主要從事園林植物應用設計和栽培生理教學與研究。E-mail:sunxiangli_ beiji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