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沉重的哀傷
——論張愛玲《半生緣》的意境特點
劉珊珊
蒼涼是張愛玲作品的主要格調(diào),在小說《半生緣》中,張愛玲將作品的蒼涼美沉淀成一種沉重的哀傷。張愛玲童年的創(chuàng)傷、與家庭的矛盾以及艱辛的愛情造就了她孤冷的性格和蒼涼的文風,歷經(jīng)半世滄桑,她已從早年鋒芒畢露的天才漸趨平穩(wěn),跳出紅塵,以冷峭的目光注視著世人?!栋肷墶防?,她選擇慘淡的陽光、蒼白的月光、刺目的燈火、幽咽的琴聲等意象,營造出蒼涼凄冷的意境,對于刻畫主人公和渲染悲劇色彩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沉重的哀傷感,壓抑而隱晦,重重地、黏滯地,直抵人心。張愛玲作品中的意境描寫既是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繼承,也融入自己的性格特質(zhì),別具一格。
沉重;哀傷;意象;意境
陽光、月光、燈火、琴聲,這些溫和、柔美的意象,在張愛玲筆下被冠以“慘淡”、“陰郁”、“刺目”、“幽咽”等形容詞,營造出《半生緣》蒼涼凄冷而又壓抑沉重的意境,對于刻畫悲劇的主人公有著重要的渲染作用,傳遞著一種難以承載的哀傷感。
(一)慘淡的陽光
世鈞和曼楨初識,郊外拍照,“那一天的陽光始終很稀薄,”[1]“稀薄”一詞形象地寫出了日光慘淡、春寒料峭的天氣。為何偏偏選擇這么一天出游呢?還有霏霏春雪連著冷雨。曼楨的大衣被風吹卷起來,“她一只手掩住了嘴,那紅絨線手套襯在臉上,顯得臉色很蒼白。”“紅”與“白”的鮮明對比,在“稀薄”的陽光下格外刺目,沒有正常戀人的美麗邂逅、浪漫約會,只給人以凄凄慘慘戚戚之感,二人的愛情也似乎一直同那太陽一般“稀薄”。
曼楨被顧家囚禁,已有身孕。春天來了,她呆呆地“坐在那里,太陽曬在腳背上,很是溫暖,像有一只黃貓咕嚕咕嚕伏在她腳上。她因為和這世界完全隔離了,所以連這陽光照在身上都覺得有一種異樣親切的意味?!保?]姐姐的設計陷害,沒主意的母親委曲求全,而世鈞的懦弱、猜疑使他失去了兩次救曼楨的機會。被最親最愛的人出賣、放棄,曼楨再也無力抗爭,如同一潭死水。把陽光比做“黃貓”,照在身上是“異樣的親切的”,表現(xiàn)出曼楨多次掙扎反抗卻依然無法獲救的絕望和麻木,給人以難以承受的壓抑感和哀傷感。
陽光是溫暖的,陽光象征著生命與活力,像艾青等人筆下的太陽都是熱情和希望的代名詞。而《半生緣》中的陽光卻如此慘淡、毫無生機。蒼茫天地間,似乎只有一片慘淡的陽光。在這種意境中,善良的曼楨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得善終的愛情也格外凄慘。
(二)陰郁的月光、刺目的燈光
“今天晚上有月亮,稍帶長圓形的,像一顆白凈的蓮子似的月亮,四周白蒙蒙地發(fā)出一圈光霧?!保?]以“白凈的蓮子”比喻月亮,新奇但很貼切,生動地描繪出月亮的形態(tài)和顏色,營造出靜謐、溫馨的氛圍。此時,愛情悄然萌生,月華如水,曼楨和世鈞靠著欄桿,“一個面朝外,一個面朝里”,二人的愛情也如這月色一般,朦朧羞澀、純潔無比。
然而張愛玲接著寫道,“人站在陽臺上,在電燈影里,是看不見月色的,只看見曼楨露在外邊的一大截子手臂浴在月光中,似乎特別的白?!保?]所以,那樣美好的月色二人是看不見的,那美好的愛情也是躲躲閃閃、最終錯過了。此處的月光披上了一層陰郁之色,似乎在愛情開始便埋下了一個蒼白的預言。后來曼楨遇害,世鈞帶著對曼楨另嫁豫瑾的猜疑去祝府詢問,曼楨“只看見那一片空明的天,和天上細細的一鉤淡金色月亮”,[5]世鈞也望見“一鉤淡金色的蛾眉月”,[6]世鈞曾聽到鬼一般的嗚咽,曼楨也猜測皮鞋聲是世鈞的,然而錯失兩次機會,僅僅是一窗之隔,此時的“共嬋娟”又有何意義呢,失去了信任與信心,也便失去了靈犀,換來的只是感嘆緣淺。天是“空明的”,高懸“一鉤淡金色月亮”,怎么讀都是空曠蒼涼、孤獨無奈。聯(lián)想到當初那“白凈的蓮子”似的月亮,令人唏噓不已。二人的悲劇固然有客觀原因,然而世鈞的懦弱、猶豫和猜疑未嘗沒有加劇悲劇的釀成。哀其不幸,哀如斯沉重。
暗夜里只有月是不夠的,為了突現(xiàn)它的黑,它的冷,它的荒涼與蒼茫,更為了突顯黑暗的時代、陰暗的人性,張愛玲又添幾筆刺目的燈光。
曼楨好不容易逃走,寫信向世鈞求助,等來世鈞結婚的消息,失魂落魄的曼楨“漸漸走到橋頭上,那鋼鐵的大橋上電燈點得雪亮”,[7]雪亮的電燈,橋梁和船只巨大的黑影,鮮明的對比更襯托出曼楨的大腦空白、不知所措?!皠偛旁谑寤菁依锫牭剿南?,她當時是好像是開刀的時候上了麻藥,糊里糊涂的,倒也不覺得怎樣痛,現(xiàn)在方才漸漸蘇醒過來了,那痛楚也正開始?!保?]這一段描述極為貼切,將曼楨的絕望與痛苦寫得令人感同身受。她本想重新開始,本來滿懷期待,但此時橋頭雪亮的電燈將現(xiàn)實照得異常清晰和殘酷,將曼楨、也將讀者推下絕望的傷痛的深淵,無法自拔。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亮是美好的期冀;“愿逐月華流照君”,月寄托著情人的相思愁,惆悵卻滿懷憧憬。茫茫黑夜里,一豆燈火也能給人以希望和指引。而《半生緣》的月光和燈光卻是蒼涼的、陰郁的、刺目的,是黑暗的幫兇,隱喻的是哀傷到絕望的悲涼和無奈。
(三)幽咽的琴聲
世鈞和曼楨一起吃壽宴,館子里“胡琴咿咿呀呀拉著。”[9]《傾城之戀》的開頭結尾也都寫到胡琴,“胡琴咿咿呀呀拉著,在萬盞燈火的夜晚,拉過來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10]胡琴聲幽咽曲折,主人公在琴聲中登場退場,仿佛伶人一般演繹如戲人生。胡琴拉來拉去,終究說不盡白、范二人的故事,“不問也罷”!《半生緣》的這段胡琴異曲同工,沈、顧二人的故事何嘗不是蒼涼而又充滿戲劇性,胡琴拉來拉去總也拉不出二人的圓滿,只將不得善終的哀傷綿延得更加悠長。
曼楨路遇世鈞,很想與他相認卻還是躲開了,躺在床上,聽到人家的無線電“叮叮咚咚正彈著琵琶……那琵琶的聲音本來就像雨聲,再在這陰雨的天氣里,隔著雨遙遙聽著,更透出那一種凄涼的意味?!保?1]聯(lián)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冰泉冷澀弦凝絕”,琵琶女曾技冠京城,年長色衰嫁作商人婦,然而商人重利輕別離,只能將心事付琵琶。曼楨不會彈琴抒情,但心境與琵琶女同樣凄涼,她與世鈞最終是錯過了。逃出祝家,她也想重新開始,卻又為了孩子嫁給祝鴻才,行尸走肉一般地過活。世鈞的出現(xiàn)讓她死水一般的心激起一層漣漪,她多么渴望與愛人相認,但她知道他們再也回不去了。黏滯的陰雨中,夾雜著幽咽的琵琶聲,一定將曼楨的心震得很痛吧。琵琶女尚有江州司馬為知音,淚濕青衫,可曼楨的苦有誰懂,她的傷有誰撫。
正所謂“文者,氣之所成”,《半生緣》充滿沉重的哀傷的意境特點,與張愛玲的秉性氣質(zhì)是分不開的,而她的秉性氣質(zhì)又與她的生活經(jīng)歷息息相關。
(一)缺乏溫暖的家庭
出身豪門世家,然而改朝換代、家道衰落,父親是舊派紳士,母親則“踏著這雙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保?3]父母不和并最終離異,張愛玲與父親及后母一同生活,后因家庭矛盾輾轉各地。張愛玲自幼就失去了家庭溫暖,有對封建大家庭內(nèi)部的爾虞我詐耳濡目染,形成了她孤獨、敏感和悲觀的性格,從而使她看待家庭、社會和人生都帶著蒼涼的眼光。
《半生緣》中,家是悲劇的締造者。家庭原因毀掉了曼璐的一生,曼璐為了挽救婚姻又不惜犧牲妹妹;母親則是陰謀的幫兇。這就是張愛玲眼中的家,張愛玲筆下的家,像是一個扼殺生命的殺手,冷血冷情。在一個缺乏溫暖、缺乏愛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張愛玲,就像是孤立于萬家燈火外的一個“美麗的蒼涼的手勢”,[14]其筆調(diào)又怎會不蒼涼不哀傷呢?
(二)缺乏安全的愛情
張愛玲的兩段愛情都是以才情為媒的。張是個才女,她對愛情充滿著浪漫的幻想,她更追求精神上的共鳴和思想上的交流。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她不顧世俗偏見下嫁胡蘭成,卻遭到始亂終棄;晚年的一段異國戀,也因年長的賴雅的去世又孤身一人。
一代才女,卻始終沒能覓得一個好歸宿,愛情上的顛沛流離使她找不到安全感,使她不再相信真愛的存在。因而她筆下的愛情,要么是為謀生而結和,例如七巧和流蘇;要么產(chǎn)生了,也終是一場幻夢,一個美麗的肥皂泡,比如曼楨。是以有了《半生緣》中幾對年輕人的愛情悲劇和營造悲劇的哀傷意境。
(三)晚年的沉淀
《半生緣》創(chuàng)作于20世紀60年代末,此時的張愛玲,經(jīng)歷了缺乏溫暖的家庭和缺乏安全的愛情,已是歷盡滄桑、參透紅塵,孤獨地在生命的黃昏里書寫最后的篇章。她的靈魂,因孤獨蒼涼而沉重,她像一個參透世事的女巫,以冷峭、陰郁而又刻薄的眼光注視著世人。她此時的文風,也已從前期的靈光四射變得漸趨平穩(wěn),以洗盡鉛華而略帶感傷的筆調(diào),將歷盡滄桑此情不再的無奈娓娓道來。哀傷隱于字里行間,雖未大張旗鼓的張揚出來,卻以沉甸甸的壓抑感直逼讀者的眼,直抵讀者的心。就像一塊石頭在時間的長河中磨洗掉了棱角,卻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沉重的哀傷與凄涼;恰似晚秋的黃昏,色彩濃重,卻掩不住冬天的逼人寒氣;又像是熟透后起皺欲墜的漿果,沉淀著半生的蒼涼與哀傷。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現(xiàn)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系統(tǒng),及其所誘發(fā)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張愛玲孤冷的性格使她偏愛慘淡的陽光、蒼白的月光、刺目的燈火、幽咽的琴聲等意象,從而營造出蒼涼凄冷的意境,這些獨特意象的選擇以及獨特意象的營造,既是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繼承,同時也由于她的經(jīng)歷、性格、學識以及時代因素的影響,對傳統(tǒng)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
父親給予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母親給予的西方文化熏陶及新式教育,使得張愛玲兼?zhèn)渖詈竦闹形魑幕仞B(yǎng),使她將“新、舊、雅、俗”融會貫通。然而,中國歷史和古典文化始終是她創(chuàng)作的背景,生活在風云動蕩、新舊交替的特殊年代,她將自己和悠悠歷史文化聯(lián)系起來,在接受西方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同時,保持著中國特色與風味。她作品中的意境描寫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
例如,前文講到的曼楨和世鈞初戀時對月亮的一段描寫,“今天晚上有月亮,稍帶長圓形的,像一顆白凈的蓮子似的月亮,四周白蒙蒙地發(fā)出一圈光霧?!保?5]其中透出的朦朧、純潔的意境,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古詩詞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之類的意境,含蓄深遠、余韻無窮。再如,世鈞的婚事遭到父母反對,夜里輾轉反側,“到了后半夜,月光濛濛的照著瓦上霜,一片寒光,把天都照亮了。就有喔喔的雞啼聲,雞還當是天亮了?!保?6]這又讓人聯(lián)想到“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意境,落霜的凌晨,慘白的月光,喔喔雞啼在此刻仿佛響徹寰宇、震蕩人心,其中的酸楚惆悵怎一聲“雞啼”了得!張愛玲喜歡用音樂尤其是戲曲音樂來營造意境,像前文寫到的胡琴聲、琵琶聲,琴聲和歌聲、戲曲聲、雨聲交織在一起,訴說著主人公如戲般的愛情和人生,無限蒼涼,“以一種似真似幻的筆墨,寫出了人生本來就是似真似幻的本質(zhì)特征,從而給人一種悲哀中透出達觀,達觀中浸透悲哀的復雜的審美體驗?!保?7]這正體現(xiàn)出意境虛實相生、韻味無窮的特點。
除了對中國古典文學意境的完美繼承,張愛玲還進行了獨特的創(chuàng)新。由于她童年的創(chuàng)傷、愛情的磨難、與家庭的沖突,由于她身處戰(zhàn)亂頻繁、新舊交替的時代轉型期,形成了她悲觀、蒼涼、凝重的審美觀,她在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同時,融入自己獨特的人生體悟,熔鑄西方文學中的審美經(jīng)驗,形成張愛玲式的審美意境,冷峻、蒼涼、荒誕……比如中國古典文學中月亮的意境大多純潔美好,或是愛情的朦朧含蓄,或是寄寓綿綿相思,而西方文學中的月亮卻是多面的,既會象征青春美麗,又會象征荒靡沉淪,還會象征陰暗嬗變。例如茨威格的小說《月光胡同》中的月光,并不是圣潔的,而是閃著金錢和短刀的寒光,照射著人們仇恨、罪惡、絕望的幽暗心理。張愛玲的意境描寫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文學這種審美經(jīng)驗的影響,加之獨特的人生經(jīng)驗和價值觀,才有了她筆下慘淡的陽光、陰郁的月光、刺目的燈火、幽咽的琴聲所營造的充滿沉重的哀傷的意境。
在《半生緣》中,張愛玲用慘淡的陽光、蒼白的月光、刺目的燈火、幽咽的琴聲等意象,營造出蒼涼凄冷的意境,透著沉甸甸的哀傷。小說名為“半生緣”,曼楨和世鈞是有緣的,二人的愛情曾經(jīng)像初戀一般朦朧、純潔,但由于家庭和二人的性格原因以悲劇告終,就像一層縹緲的面紗,被現(xiàn)實和命運撕扯后,終是掩不住那傷痕累累和淚水縱橫的雙頰。然而,作為張愛玲中晚期的作品,歷盡半世蒼涼的積淀,她以沉重的靈魂、陰郁的筆觸所創(chuàng)作的《半生緣》,其悲劇意境的特點是一種沉重的哀傷,是壓抑而隱晦的,沒有關于愛恨離愁歇斯底里的渲染,也不似前期作品《傾城之戀》那般繾綣和難以捉摸,或者《金鎖記》那般犀利和觸目驚心,只是將歷盡滄桑的悲情娓娓道來,將哀傷隱于字里行間,就像那慘慘淡淡的陽光、月光、燈光,那幽咽哀婉的胡琴、琵琶,戚戚地、重重地、黏滯地,直抵人心。
[1][2][3][4][5][6][7][8][9][10][11][12][14][15][16]張愛玲.張愛玲精選集[Z].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87.212.100.100.210.21 0.228.228.99.3.250.45.45. 45.100.
[13]夏中義.張愛玲的意象世界[M].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195.
[17]張愛玲.對照記[Z].花城出版社,1997.45.
(責任編輯 叢文娟)
劉珊珊,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郵政編碼 266100)
I206
A
1672-6359(2016)03-0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