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太平經(jīng)》注譯補苴四則

2016-02-12 20:35陳家林
圖書館學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太平賓語譯文

陳家林

(重慶師范大學圖書館,重慶401331)

《太平經(jīng)》注譯補苴四則

陳家林

(重慶師范大學圖書館,重慶401331)

《太平經(jīng)》是東漢時期一部重要的道教典籍,迄今已有7種校讀、注譯本問世。比較閱讀之下,各本在標點、注釋、今譯3個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今揀選四條加以補苴。

《太平經(jīng)》注譯補苴

《太平經(jīng)》是東漢時期一部重要的道教典籍。原書一百七十卷,幾經(jīng)流失,今僅存明正統(tǒng)《道藏》本六十七卷。上世紀50年代,王明先生廣泛搜集,精加考校,按“并、附、補、存”四種體例,撰成《太平經(jīng)合?!罚篌w上恢復了全書的原始面貌。隨后,楊寄林、羅熾、龍晦、俞理明等先生,進一步對《太平經(jīng)》作了系列的整理、校讀和注譯。[1~7]①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太平經(jīng)》的編排、??币约白⑨?、翻譯等工作已經(jīng)取得可喜成就,各個校讀、注譯本為學界從宗教、語言、歷史等不同角度研讀《太平經(jīng)》提供極大便利。

不過,一來“校書如掃落葉”,永無止境,二來《太平經(jīng)》用語行文較多罕見、特殊之例,三來《太平經(jīng)》已有的校讀、注譯往往是以個人之力獨自展開,因此,在對不同本子的比較閱讀中,筆者也注意到一些標點、注釋和翻譯問題。今揀選數(shù)條連綴成文,不以為是,謹此就教于作者、方家。

(1)賢明共記書,聚一間善處,已都合校之,以類相從,使賢明共安而次之,去其復重,即成圣經(jīng)矣。(《太平經(jīng)》卷四十一,297)②

【注釋】安:意謂確定其意旨而使人頗感恰切肯綮而無缺憾之處。

【譯文】眾賢明共同把它們記下并摘抄出來,匯聚在特設的校理場所,全部驗定校核完畢以后,按照類屬各做歸并,讓眾賢明一起得出令人頗感恰切肯綮的定論,再進行編排,刪掉其中重復的內(nèi)容,也就成為圣經(jīng)了。

按:對于例(1)中“已”,《今注今譯》、三全本斷下而使“已都合校之”成句,從譯文“全部驗定校核完(畢)以后”來看,“已”應該處理成了完成動詞。《合?!贰蹲⒆g》《全譯》標點同此,《注譯》也將“已”明確今譯為“完畢之后”。與此不同,《正讀》以“已”字屬上,“聚一間善處已”成句。我們認為,“已”是完成動詞,理應斷上,《正讀》意見可取。

“中古漢語動詞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時體范疇的產(chǎn)生。上古漢語動詞的時體意義主要靠副詞和上下文來顯示。到了中古,產(chǎn)生用時體助詞來表示動作完成、持續(xù)、過去或經(jīng)歷的新的表達形式?!盵8]表示動作完成的,中古時期主要有“已”“竟”“訖”“畢”等。[9]《廣韻·止韻》:“已,止也。”“已”本義是“停止”,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鄭風·風雨》)自然可以表示動作完成,《廣雅·釋詁三》:“已,成也。”《玉篇·已部》:“已,畢也,又訖也。”與“竟”“畢”“訖”一樣,“已”作為完成動詞,也可以用在“V+已”、“V+O+已”等形式中,如:“每一書已,向則條其篇目,撮其旨意,錄而奏之。”(《漢書·藝文志》)顏師古注:“已,畢也?!薄凹热∪庖眩现T藥草,煮以為腮,送疾比丘?!保ㄔ夯塾X《賢愚經(jīng)》,4-439)①例(1)“聚一間善處”是個動賓結構,后接“已”構成“V+O+已”形式,表示“聚放于閑善處”②這一動作的完成。

對于例(1)中“安”,《今注今譯》、三全本以為本字,較早專門出注:“意謂得出恰切的定論”“意謂確定其意旨而使人頗感恰切肯綮而無缺憾之處”?!墩f文·宀部》:“安,靜也。”“安”本“安定,安全”義,引申有“妥善,妥當”義?!督褡⒔褡g》、三全本注釋突出的是上下文意,實際上是形容詞“妥善,妥當”的使動意義?!蹲⒆g》與此類似,釋“安”為“得出恰切的結論”。《全譯》注釋為“共安而次之:共安,共訣。此句言拘校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辨真?zhèn)闻c邪正,所以去偽存真須眾賢共同議論,決定出真道正文,然后依次序編集起來”,強調(diào)“安”的中心內(nèi)容是“辨?zhèn)未嬲妗?。以上注釋大同小異,失于迂曲。相對而言,《正讀》不以“安”為本字,指出“安,通案”,顯得簡明直接,只是本字可能有誤。

《說文·手部》:“按,下也。從手,安聲?!薄鞍础北緸椤坝檬窒蛳聣骸?,引申有“考查,研求”義,《字匯·手部》:“按,考也,驗也?!笨梢姡翱疾?,研求”義的本字應當是“按”。《說文·木部》:“案,幾屬。從木,安聲。”“案”本指“幾一類的木制器物”,它的“考查,研求”義,應該是假借“按”字而來?!墩滞āつ静俊罚骸鞍?,考也。通作按?!薄墩f文·乾部》朱駿聲通訓定聲:“案,假借為按。”例如:“臣竊以天下之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于秦?!保ā稇?zhàn)國策·趙策二》)“案圣賢之言,上下多相違?!保ā墩摵狻柨住罚短浇?jīng)》中“安”“按”通用凡9例③,除例(1)外,他例如:“其頭足皆具,上系下連,物類有自然,因共安其意,各書其辭,善者集成一說。”(《太平經(jīng)》卷五十,603)總之,對于“使賢明共安而次之”中的“安”,假“按”之“考查,研求”義訓釋,相比“安”之形容詞“妥善,妥當”的使動用法,更為簡潔有力。

(2)今若愚生意,欲悉都合用之,上下以相足,儀其事,百以校千,千以校萬,更相考,以為且可足也。(《太平經(jīng)》卷五十一,669)

【注釋】儀其事:意謂確立起事象事理的準繩。

【譯文】現(xiàn)在照愚生想來,打算把古今書文全部匯集起來加以驗合選用,對上下內(nèi)容互做印證和補充,確立起事象事理的準繩,用一百種來校核一千種,用一千種來校核一萬種,迭相考求,總覺得這樣做還差不多可以達到齊備的地步。

按:綜觀《太平經(jīng)》整理、注譯本,例(2)中“都合”的意義、“用之”的斷句值得注意。對于“用之”的斷句,《合?!份^早將其屬上而以“欲悉都合用之”成句,其后《今注今譯》、三全本以及《注譯》《全譯》等從之,而《正讀》將其屬下而以“用之上下以相足”成句;對于“都合”的意義,《今注今譯》、三全本未單獨出注,上引譯文中,大體上是“匯集”“驗合”對應“都”“合”,《注譯》《全譯》同樣沒有單獨出注,分別以“對您的書首先是全都貫通合用”“希望都應合適用”翻譯“欲悉都合用之”,從中難以坐實“都合”的意義。在我們看來,“都合”的意義、“用之”的斷句密切相關,搞清楚“都合”的語義、功能,“用之”的斷句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說文·邑部》:“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薄岸肌北久~,人眾所居之地,引申為動詞“聚總”,并由此虛化為副詞,表示情狀、范圍、語氣等,在東漢佛道文獻中比較常見。[10]據(jù)初步統(tǒng)計,《太平經(jīng)》中“都”“合”連文共12例,根據(jù)“都”的虛化程度以及“都合”的組合情況,約可二分:一是同義動詞“都”“合”連用:既可作謂語,或直接后接賓語如“乃都合古今河洛神書善文之屬”“故當都合之”(1135)、“教吾都合之”(1201),或后加“為”再接賓語如“積氣都合為一”(1560),或后加同義動詞“聚”再接賓語如“都合聚之”(297);又可作狀語,或“都合”直接后接中心動詞和賓語如“都合校之”(297)、“吾復欲都合正所寫師前后諸文”(941),或“都合”后加同義動詞“集”再接中心動詞和賓語如“故教吾都合集校之”(1420)。二是“都”虛化為情狀、語氣副詞,與“合”構成狀中結構,如“都合人心者是”(1205)、“故都合名為一也”(1328)。結合“都合”的上述用法與例(2)的上下文,我們認為“欲悉都合”中“都”“合”義同,都是“聚總、匯集”義動詞。

相應地,在“用之”的斷句上,我們主張屬上而以“欲悉都合用之”成句。理由如下:首先,“都合”連用表示動作行為,所充當?shù)木渥映煞直容^多樣,謂語、狀語是其基本功能,例(2)“都合用之”與“都合校之”(297)、“吾復欲都合正所寫師前后諸文”(941)同屬“都合+中心動詞+賓語”的結構,“欲悉都合用之”就是“打算全總匯總起來使用”的意思;其次,“相足”在《太平經(jīng)》中一共出現(xiàn)了7次,或在主語后加以陳述,如“前后宜當以相足”(615)、“其道以相足”(911)、“今五行字廼轉(zhuǎn)而相足”(937),或在后續(xù)句中表示結果或目的,如“賢明讀之以相足”(599)、“宜詳讀之,更以相足”(648),例(2)“上下以相足”中“相足(互相補充)”陳述主語“上下(上下文意)”,句意完整,獨立成句;其三,《太平經(jīng)》中“合天下之文、人口訣辭,以上下相足”(304)、“誦讀吾書,惟思其上下意,以類相從,更以相證明,以相足也”(1015)表意與例(2)“上下以相足”相類,可以互為印證。

(3)“愿聞睹斷之耶,斷何所酒哉?”“但斷市酒耳?!保ā短浇?jīng)》卷六十九,916)

【注釋】何所:謂哪些地方,什么處所。市酒:市場上出售的酒水。

【譯文】“希望能聽到看到禁斷酒水這件事,到底該禁斷哪些地方的酒水呢?”“只是禁斷市場上出售的酒水罷了?!?/p>

按:《太平經(jīng)》的注譯本,包括《今注今譯》、三全本以及《注譯》《全譯》,都未對“睹”出注。從譯文來看,《注譯》《全譯》把“愿聞睹斷之耶”譯為“(我們)想聽聽如何斷絕酒”,由于“睹”不可能對譯為“如何”,這樣,“睹”如何解釋、“如何”怎樣得來都不得而知,整個譯文顯得隨意而牽強。與此不同,《今注今譯》、三全本的譯文,明確以“看到”對應“睹”,顯然是以常義理解了。不過,這樣理解于義未安。在我們看來,原文一問一答,在問話中,語氣詞“耶”“哉”加強疑問語氣,用以煞句,構成了一個由兩個選項“睹斷之耶”“斷何所酒哉”構成的選擇問;由于第二個選項是個特指問,答語“但斷市酒耳”其實是針對該特指問的回答。基于以上認識,三全本以祈使句“希望能聽到看到禁斷酒水這件事”翻譯選項之一“睹斷之耶”,在語氣上顯然無法成立。此外,以“聞”“睹”并列表示“聽到”“看到”,共用賓語“斷之(禁斷酒水這件事)”,在行文表述上有失準確、規(guī)范。

值得一提的是,《正讀》另辟蹊徑,從文字錯訛入手,指出“睹,當作都”。如此一來,“都”表范圍總括語義后指賓語“之(各種酒,所有酒)”,“都斷之耶”以是非問形式成為選項之一,與特指問“斷何所酒哉”一起構成選擇問的兩個選項——“是全部禁斷所有酒呢,還是禁斷什么酒”。作如是解,既理清了問句中選擇問的構成,也落實了語氣詞“耶”“哉”的功能,還照應了答句中針對特指問選項的回答。順及,“都”誤作“睹”,《太平經(jīng)》中還有他例可證:“睹邪不正,乃上亂天文,下亂地理,賊五行所成,逆四時所養(yǎng),共欺其上,國家昏亂,其為害甚甚,不可勝記。”(《太平經(jīng)》卷九十七,1457)例中“睹邪不正”,《今注今譯》、三全本、《注譯》、《全譯》今譯時,無一例外地以“(看)見,看到”釋“睹”,以“糾正,矯正”釋“正”,而《正讀》認為“睹”“正”分別是“都”“止”之誤,“睹邪不正”實際上是“都邪不止”,即“全部邪惡不能禁止”。很有見地。

對于問句中的“何所”,《今注今譯》、三全本、《注譯》都單獨注為“哪些地方”“什么處所”,不夠確切?!昂嗡北緛硎敲~性偏正詞組,由疑問代詞“何”與名詞“所”構成,義為“什么地方”。作為疑問代詞的“何所”,是由這類偏正詞組詞匯化而來。[11]隨著中心語“所”的虛化,疑問代詞“何所”的功能,也逐漸由初期的問處所發(fā)展為問人、問事、問原因目的、問情狀方式等。具體就例(3)來說,“何所”不是問處所而是問事物,相當于“什么,哪一種”,《史記》《論衡》《太平經(jīng)》、東漢譯經(jīng)都有用例。如:“文王、武王、周公、孔子之母,何所感吞?”(《論衡·奇怪》)“遙見太子光相殊妙,便問太子:‘是何神乎?’太子答言:‘吾非神也?!舴巧裾撸瑥暮螄鴣??何所姓族?’”(東漢康孟詳《修行本起經(jīng)》,4-153c)注“何所”為“哪些地方,什么處所”,顯然沒有注意到“所”的虛化以及“何所”功能的擴展。

(4)善上合天,賤者都澤;坐者為主人,行者為流客。(《太平經(jīng)》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2470)

【注釋】善上:最善良的人。都澤:謂全城淪為水中亡物?!痘茨献印m真訓》有歷陽(古縣名)城一夕沉為湖泊的說法。行者:為生計四處奔波的人。流客:流亡寄居的人。

【譯文】最良善的人與皇天融為一體,低賤的人和一片汪洋同歸于盡;安坐不動的人卻成為主人,四處奔波的人卻成為流亡寄居的人。

按:例(4)主要問題是“都澤”一語的意義。綜合《太平經(jīng)》校讀、注譯本,對于“都澤”的語義,主要有幾種觀點:①《今注今譯》、三全本、《注譯》:“全城成為水中亡物?!本科淅頁?jù),大致是“都”為“城邑”,“澤”為“湖泊”⑥,加之《淮南子》中的典故,“都澤”被處理為主謂結構,于是有了上述注釋;②《全譯》:“都澤:都同‘瀦’(zhū),積聚;澤,沼澤?!墩f文》里沒有瀦字,古書中以豬字為之。⑦《書·禹貢》:‘大野既豬。’《傳》:‘水所停曰豬?!粕险呖梢院咸?,按《太平經(jīng)》賤者則居地之最下部,最下部,即水所停瀦之沼澤?!币浴岸肌蓖盀z”,為動詞“積聚”義,“澤”為“沼澤”而指地之最下部,“都澤”為“動詞+處所賓語”結構;③《正讀》:“澤,低漥沼澤。都澤,匯入低漥沼澤下劣之處。”與《全譯》相同的是“都”是“匯聚”之義,不同的是該義是“都”的固有義而不是借“瀦”而來。

古人行文有對文之例,即在平行的結構中處于相應位置的幾個詞,在意義上或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或相聯(lián)系、詞性相同。我們認為例(4)即其例:“善上”與“賤者”同為名詞,意義相反;“合天”與“都澤”結構相同,其中“合”“都”意義相同,“天”“澤”意義相對。準此以論,“合”有“聚”義,比較常見,如:“于是乎合其州鄉(xiāng)朋友婚姻,比爾兄弟親戚?!保ā秶Z·楚語下》)韋昭注:“合,會也?!薄岸肌币灿小熬邸绷x,相對少用。《說文·邑部》:“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薄岸肌北緸槊~,人眾所居之地,引申為動詞“聚總”,《廣雅·釋詁》:“都,聚也。”《周禮·春官·司?!贰皫煻冀ㄆ臁辟Z公彥疏:“都,聚也?!薄豆茏印に亍贰岸詾槎季印币伦ⅲ骸岸?,聚也。”這樣,“天”“澤”分別代表最上部、最下部,而“合天”“都澤”也就表示“善上”、“賤者”由于守道行道與否的不同歸宿。

《說文·豕部》朱駿聲通訓定聲:“豬,假借為都,字亦作“瀦”。在我們看來,“匯聚”義本字為“都”,由于“都”“豬”上古同屬端母魚部字,秦漢文獻多以“豬”表示“流水停聚”,如《書·禹貢》“大野既豬”孔安國傳:“水所停曰豬。”《禮禮·檀弓下》“洿其宮而豬焉”孔穎達疏:“豬是水聚之名也?!焙笥謱T臁盀z”字記錄該詞?!队衿に俊罚骸盀z,水所停也?!薄都崱つm崱罚骸盀z,停水?!薄顿Y治通鑒·宋紀九》“汙瀦邵所居齋”胡三省注引鄭玄曰:“瀦,都也。南方人謂都為瀦,釋停水曰瀦?!薄督?jīng)義述聞·春秋名字解詁下·鄭公孫閼字子都》引《水經(jīng)文水注》:“水澤所聚謂之都,亦曰瀦?!?/p>

綜上可見,《今注今譯》、三全本、《注譯》以常義“城邑”釋“都”,“都澤”即“全城成為水中亡物”,既不合文例,也缺乏理據(jù);《全譯》、《正讀》釋“都”為“積聚”“匯入”,“都澤”即“匯入下劣之處”,也“合天”結構相同,意義相對,可以信從。其中《正讀》直接揭示了“都”的“匯聚”義,尤其值得肯定。

注釋:

①《太平經(jīng)》整理、注譯本的版本信息,具體見參考文獻。文中一律使用帶下劃線的簡稱。

②本文討論以《太平經(jīng)》“三全”本為中心,引文卷數(shù)、頁碼全依該本。

③譯經(jīng)引自《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標明時代、譯者、經(jīng)名以及引文所在《大正藏》卷數(shù)、頁數(shù)。

④“聚一間善處”中的“間”,《太平經(jīng)》注譯本一般都處理為名量詞,《正讀》認為“間,通閑”。

⑤《正讀》一一以“安,通案”加注。

⑥《釋名·釋地》:“澤,下而有水曰澤?!薄稄V雅·釋地》:“澤,池也?!?/p>

⑦《全譯》原文誤“豬”為“瀦”。

[1]王明.太平經(jīng)合校[M].北京:中華書局,1960.

[2]楊寄林.中華道學通典·太平經(jīng)釋讀[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

[3]楊寄林.太平經(jīng)今注今譯(上、下)[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4]楊寄林.中華經(jīng)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太平經(jīng)[M].北京:中華書局,2013

[5]羅熾.太平經(jīng)注譯[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6]龍晦,等.太平經(jīng)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7]俞理明.《太平經(jīng)》正讀[M].成都:巴蜀書社,2001.

[8]向熹.簡明漢語史(修訂本,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9]蔣紹愚.《世說新語》《齊民要術》《洛陽伽藍記》《賢愚經(jīng)》《百喻經(jīng)》中的“已”“竟”“訖”“畢”[J].語言研究,2001(1).

[10]葛佳才.東漢副詞系統(tǒng)研究[M].長沙:岳麓書社,2005.

[11]貝羅貝,吳福祥.上古漢語疑問代詞的發(fā)展與演變[J].中國語文,2000(4).

陳家林女,1971年生。本科學歷,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與文獻。

G256

(2016-08-19;責編:徐向東。)

猜你喜歡
太平賓語譯文
太平風俗美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連詞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
守正創(chuàng)新讓“太平泥叫叫”叫得更響
勸君莫做“太平官”
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用法精練
期待太平灣上的“不夜城”
賓語從句及練習
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
南岸区| 江永县| 黄平县| 建瓯市| 鄂伦春自治旗| 孟州市| 虎林市| 白水县| 库伦旗| 枞阳县| 惠东县| 射洪县| 比如县| 白水县| 南郑县| 安西县| 曲靖市| 嘉峪关市| 丰台区| 巴林右旗| 宁陕县| 乳山市| 苏尼特右旗| 新巴尔虎右旗| 虎林市| 石嘴山市| 汝城县| 漳州市| 会宁县| 宝应县| 准格尔旗| 广平县| 嵊州市| 贡觉县| 鄱阳县| 集贤县| 日喀则市| 金坛市| 克东县| 蓬莱市|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