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語
?
換位才有作為
吳 語
一位母親很喜歡帶著5歲的女兒逛商店,可去過一次以后女兒就不愿意去了。母親覺得很奇怪:商店里都是好吃好玩的東西,女兒怎么不愿意去呢?直到有一次女兒的鞋帶開了,母親蹲下身子幫助系時才突然發(fā)現(xiàn)從未有過的可怕現(xiàn)象:眼前晃動的全是各色各樣的褲腿和手臂。從那以后,凡帶女兒到人多的地方游逛,這位母親就把女兒抱(舉)起來,讓她看到這個世界更多的精彩。蹲下來,與孩子處在同一位置上,才能看清孩子眼里的情景;抱起來、舉起來,這就為孩子看到更多的精彩有所作為了。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大多習慣從自己立場角度去看待事情、處理問題,甚至形成思維定勢,這樣就很難理解別人的感受,進而說的話、做的事很難讓人接受。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很說明這個道理。說的是有一頭豬、一只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畜欄里。有天早晨,牧人進來捉豬,豬大聲嚎叫、猛烈反抗。綿羊和乳牛很討厭豬的嚎叫,便一起責備它:“你叫什么呀,他也常常捉我們的?!必i流淚答道:“他捉你們只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捉我卻是要我的命?。 ?/p>
領導干部多用換位思考,單位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就會越來越強。一個單位凝聚力戰(zhàn)斗力產生的基本要素是團結。這種團結怎么來?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一種上下左右都能換位思考的氛圍,特別是作為領導要多站在下屬的角度思考處理問題。德國18世紀著名哲學家席勒說過: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會團結,因為它關系到一切共同擁有的東西。而這種美的交流的過程,也就是換位思考的過程。正如古人孫權所說: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
國土“公仆”多用換位思考,國土管理才能真正落實到位。反思這幾年國土管理中出現(xiàn)的各種矛盾和困惑,比如農村宅基地管理,我們想了不少辦法,出了不少政策,為什么矛盾還久解不決?信訪處理,我們花了那么多人力精力,上訪人批為什么還居高不下?違法用地,我們用了“天管”“網管”了,為什么還屢屢發(fā)生?服務群眾,我們已經笑容滿臉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不滿意?凡此種種,共同原因正如前文所說,都與我們缺乏換位意識有關。近幾年,各級出臺了不少國土管理好的政策規(guī)章,落實這些政策規(guī)章方法有很多,怕就怕機械僵化地執(zhí)行、照本宣科地執(zhí)行、“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zhí)行”,導致好的政策決策在實施中走樣變形。這種執(zhí)行,只講“政治效果”不講實際效果;只有單向思考,沒有換位思考。而要真正把國土管理工作落實到位,關鍵恰恰是必須學會換位,多從國土管理實際角度、管理服務對象角度去分析研究,才能讓好的政策決策更加精準地對接保護所要、保障所需、基層所盼、群眾所向。只有我們國土“公仆”們把換位變成一種工作方法和思維自覺,國土管理中方方面面的問題,才能得以有效解決,各項工作才能真正落實到位。
同事間多用換位思考,協(xié)作共贏才能形成。每一項工作大多不可能由一個人獨立完成,特別是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往往需要多名工作人員、多個部門聯(lián)合起來。怎樣在多人多部門合作中產生出“1+1≥2”的效應?最關鍵的就是大家都要換位思考,增強協(xié)作的主動性。首先,每個人的思想思維都具有主觀性,換位思考能調整視角、轉換位置,在求同中存異,在比較中反思;其次,每個生命體都有獨特性,換位思考能主動考慮他人,避免無謂又不自覺的傷害;再是,事物之間存有大量的共通點,換位思考能達到差異互補、互為著想,達到協(xié)作的最佳效果;還有,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換位思考能幫助我們克服“光環(huán)效應”的影響,較好地避免以偏概全、錯誤的東西得不到及時糾正情況的發(fā)生。
需要指出的是,“換位才有作為”需要運用得當?!皳Q位”只宜行動,不宜宣傳,其過程中強調重視人情、在默默中做到的效果,這強于先講出來再付諸行動的效果;“換位”應當形成一種氛圍,不能僅個別、少數(shù)人而為,否則,“作為”的程度就會大打折扣。
有幾位年輕人來到鄉(xiāng)村,看到那美麗的田園風光,不禁陶醉其中,感嘆其美。不想田間一位老者說道:“你們要是在這里生活,可能就不會感到都是美了!請別忘了,任何時候都要多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