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佳洋
(圣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 圣彼得堡)
東源木活字印刷工藝與修譜民俗
羅佳洋
(圣彼得堡國立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
浙江瑞安東源村的木活字印刷工藝是至今唯一留存的我國古代木活字印刷的活化石,遺存的原因一方面緣于自然環(huán)境的優(yōu)越,另一方是因為以“修譜”為核心的傳統(tǒng)民俗的根深蒂固的作用。該文力圖通過討論工藝與生產、手藝人與工藝、工藝與民俗的三對關系,進一步剖析木活字工藝存亡中的民俗學淵源。
木活字印刷工藝;家譜;民俗;倫理需求
浙江省瑞安市平陽坑鎮(zhèn)東源村里,至今還完整保留著中國古代木活字的印刷工藝,可謂中國木活字印刷“活化石”。然這并非是新鮮事兒了,自從這項傳統(tǒng)工藝2001年底被發(fā)現,到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源這個偏僻的小山坳實實在在“風光”了一把。近兩年,歷經“風風火火”后的東源村顯然有些“過氣”。
眾所周知,東源木活字印刷完全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工藝,尤與元代王禎《農書·造活字印書法》的記載如出一轍。①關于東源木活字印刷工藝的基本細節(jié),現已有諸多文章論及,此不贅述。據東源村留存的《太原郡王氏宗譜》中記載,王氏先祖原居于河南,后有一支遷居福建安溪,到了元代,隱居在長泰里的王法懋一邊“教授善身”,一邊“化俗譜之修”,把木刻活字應用于譜牒印刷。[1]86-87乾隆年間,先輩王應忠游歷東源,見其“頗具寶地之相”,便帶領族人遷邑于此。至今,東源村的村民信仰譜牒中記載的祖先故事,代代相傳間,排印家譜逐漸成為東源一帶頗受珍視的民風,使得東源村逐漸以“譜師輩出”聞名遐邇??梢哉f,正是一個長久而穩(wěn)固的民俗活動延續(xù)著東源木活字工藝的“生命線”,即“修譜”。在這個小聚落中,“修譜”“譜師”和“木活字印刷工藝”形成了當地民俗文化空間中三大并行不悖的重要因素。
雷德侯認為中國古代的印刷工藝是一種模件化生產的工藝。②筆者注:關于雷德侯的理論,參見雷德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和模件化生產》。借此,在東源村以“修譜”為核心的民俗文化體系中,也不難發(fā)現蘊藏著許多“模件”的影子,“木活字印刷工藝”為傳統(tǒng)文化“宗族”的倫理表達服務,對這一方的民俗的形態(tài)的構成與鞏固奠定了基礎。
傳統(tǒng)木活字印刷工藝中的模件意識顯而易見。③筆者注:雷德侯這樣理解木活字印刷中模件化生產概念,活字、頂木、夾條、分欄構成槽板模件,槽板模件又轉寫為頁面單元,頁面單元有序組合成書的模件,一本書作為單元甚至可以組成套書模件。然而,從明清及以后的家譜結構來看,家譜似乎成了此種模件化印刷體系中少數的例外之一。這并非由于家譜的印制毫無模件化的條理,而是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功能演化出的獨特體例。比如,當我們翻開家譜時,首先看到的往往是置于卷首的祖先圖像和贊語,家譜中的祖先圖像,少則幾幅,多的達數十幅。再則,家譜中的墳塋由圖文組成,以圖為主,文釋圖意;祠堂內容也由圖、文兩部分組成,圖主文輔,文字注釋祠堂圖畫,祠堂圖不僅是建筑式樣、框架結構的圖案,甚至有更高級的祠堂山水圖。①“進入明代,中國家譜獲得新的發(fā)展,并趨于成熟,編修家譜的體例、內容更加完善。清代以及民國時期,中國家譜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卷帙浩繁,堪稱中國家譜的高峰時期,但就其內容、體例與明代相比,則基本是一致的,只是明代家譜的延續(xù)而已?!眳⒁姡斛Q鳴.《中國家譜通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P16.還有一些為說明風俗禮儀而不可或缺的輔助圖,同樣紛繁多變。以及家譜中還多有因制譜衍生出來的制表符,進一步加劇了該模件體系的復雜性。所以,由于祖先像、祠堂圖、墳墓圖、住宅圖、服制圖等等這些多變又必備的單元,家譜印制的模件體系中就衍生出了一個個例外的插件,超越了普通套件的范圍,使其成為一種特殊的“訂制品”,因而也就孕育了一種獨立的匠作體系——“譜師”。
但事實上,對于需求者而言,事情并非上述的那么撓人,因為修譜對一個宗族來說可能是件長久才面臨一次的重大事務,整個宗族必定會為此不遺余力。何況,這些插件中,如祖先像往往只需制作一次,只要保存完好,后世的宗族觀不變,千秋萬代皆可沿襲。這樣一來,許多插件很快可以融入新的模件體系,即一種針對制譜的體系。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在古代諸多印刷品中,模件體系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恰恰是家譜。家譜版面文字不多,但文字的大小與位置多因為復雜的插圖而不斷變化,加之輔助線條的多樣,所以,可靈活擺印的活字印刷技術好就似為家譜量體裁衣一番,尤為受用。家譜版式的特殊性促使著模件體系內各個單元配件之間的匹配力臻于極致。高度模件化、全備的木活字印刷工藝為制譜提供了穩(wěn)固的生產技術。
此外,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在東源保留至今,還受益于優(yōu)厚的生態(tài)條件。瑞安地區(qū),氣候濕潤,木材不易干癟變形,且周邊眾多的山區(qū)林地生產一種柔韌、細膩、親墨的棠梨木,豐裕的良材使得木活字工藝的生存幾無“溫飽”之憂。毗鄰的澤雅地區(qū)自古又以制作竹紙聲名遠揚,②“澤雅紙農們仍沿襲著近千年的手工造紙工藝,澤雅手工造紙?zhí)柗Q有72道工序,但流傳至今,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只有20多道工序,即俗稱的刷、腌刷、翻塘、煮料、搗刷、撈紙、壓紙、分紙、曬紙、拆紙、印紙、打捆、包裝等。這些工序幾乎與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完全吻合?!币?,李琳琳.溫州澤雅紙山地區(qū)古村落地域文化考察.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1).優(yōu)良的竹紙與精湛的木活字印刷工藝相輔相成,從經濟角度看,形成了一對休戚相關的互補品,從而共同進退。
東源人自古多以譜師為業(yè),一代代智慧的手藝人將木活字印刷工藝繼承至今。其中,東源王氏世家對于木活字印刷工藝的傳襲功不可沒。舊時的農村子弟多文盲,受教育程度不高,東源王氏將制譜秘技的傳授甚至可以視為一種公益的教育,在收徒授藝上歷來相當開明,父可以不傳子,叔可以傳侄。偶有外姓想學的,只要兩廂情愿,也無不可。晚清以來,許多婦女③筆者注:雖然制譜技藝對婦女的傳播可謂開明之見,但傳授的程度還是有限,行業(yè)主體還是以男性為主,婦女多只是幫手。在古代的家譜中,婦女地位低下顯而易見,有些家譜會詳細記述男性,而再有功績的女性也只是寥寥幾筆。所以,舊時制譜業(yè)的性別格局仍是傳統(tǒng)的重男輕女。也干上了譜師的行當。[1]91然而,現狀不容樂觀,20世紀60年代以前,東源村全村約70%人以印刷家譜為業(yè),其中精通木活字印刷工藝的約30人,這一數字到了80年代僅為12人。根據最近對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傳承人的普查,總共只剩7位(東源村6位,西前村l位)能熟練掌握木活字印刷全套工藝過程,而且,這7位傳承人年齡均在50歲以上。[2]年輕人多外出務工,學徒中鮮有精通者,多只掌握較易的印后工藝,面對“雕刻字?!边@樣艱澀又費心的工序往往知難而退。學徒又常常以一種維持生計的功利觀看待手藝,傳統(tǒng)手藝中飽含的溫存早已凋敝。但是,時代的波濤中總會有沖刷不走的頑石。據王氏第九代傳人王超輝先生自述,文革期間,紅衛(wèi)兵要消滅字模等這類“三黃四舊”之物,他就把精致古老的字模藏進山洞,用一些廢舊的蒙混過關。在那樣黑白顛倒的時代,能保持對傳統(tǒng)文明的真知灼見實則不易,愿冒生命之危堅守傳統(tǒng)文明更是難能可貴??梢姡に噷τ谝粋€地道的手藝人而言,絕不僅僅是養(yǎng)家糊口的生活技能,它更是一種滿負感懷、難分難舍的智性的勞作。
雷德侯先生曾提到,中國古代高度完備的模件化生產鏈在維系生產穩(wěn)定高效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手藝人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但是,一個長久乃至一生與手藝朝夕相處的人,大都會把整個人生閱歷中的諸多思緒融于自己忠心耿耿的事業(yè)之中。我們的確很難在物的層面看到顯著的創(chuàng)新,但手藝的工作并不能因此而一味地被視為機械化,在很大程度上,手藝人的情感轉向更為內斂、隱忍、深厚的方向生長,他們時常會在自己的勞作中總結出深刻的處世觀、道德觀,并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影響下一代,這當是一種傳統(tǒng)工藝行業(yè)中“以手養(yǎng)心”的良好風尚,是淳樸的手藝人的“格物致知”。如今超乎尋常的機械化、智能化生產早已將傳統(tǒng)工藝壓迫到了無處安放的境地,對于功利、效益極致的追求將傳統(tǒng)手藝中的精神“矯飾”剔除得所剩無幾。一度,東源村里也有很多譜師開始用廉價鉛字模,而王先生這樣說道:“木刻活字印刷的奇特之處表面上是在其古老的形式,其實從內涵上講,它在于其木刻字模的‘老宋體'上。‘老宋體'字型特別,和現在用的宋體不大一樣,它的字型拙樸,有自己的‘法度'。如‘老宋體'的‘辶'上部不是一點,而是兩點;‘三點水'最下面‘一點'向上挑得很長……”[1]93這是一位潛心于手藝的長者給出的中肯而拙樸的回答,內心中細膩而真切的審美經驗正是很多手藝人最為寶愛而自豪的價值,在數以萬計程式化的反復中,自樂、自尊之意在袖珍的方寸間油然而生,使得民藝成為一種文化的制造,匠作的藝術。此間,“譜師”和“手藝”相依為命,共同維系著古老文化的鮮活的姿態(tài)。
“修譜”對于一個宗族而言是莊嚴而神圣的,可想“譜師”在這種供需關系中多么舉足輕重,誠然譜師值得為自己自豪。但是,“譜師”和“木活字印刷工藝”的存在絕離不開“修譜”的現實需求,這是東源木活字印刷工藝得以延續(xù)至今的根基。家譜是記述血緣集團世系的載體,[3]448它的存在與注重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傳統(tǒng)民俗息息相關,家譜是中國人的宗法觀念隆重而驕傲的表達。例如在宋代以后,中國私修家譜的局面極盛,為的正是適應當時新興土著豪族尊祖收族、統(tǒng)宗聚族的現實需求,這種以家族為單位產生的倫理需求日漸升騰。元人李存在順帝至正七年間綜合修譜各家觀點精辟地指出:“譜之修,尊祖宗,序疏親,辨隆殺,右賢德,述貴顯,詳生死,尚敦睦,此古今天下所同說也。”[3]461李說詳盡、中肯地囊括了國人修譜的諸多動因。家譜梳理了長幼親疏間的血緣關系,從而加固宗族的向心力;記述了族人的賢良淑德、顯赫功績,從而提升宗族的自我認同。雖然今人對“三綱五?!卑H不一,但這些修繕家譜的原委,似乎依然是常人心中本真的倫理需求。
溫州地區(qū)歷來有印制家譜的深厚傳統(tǒng)。溫州家譜私藏之深,數量之巨是譜學界的共識。199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家譜綜合目錄》收錄溫州市區(qū)及永嘉、樂清、平陽、泰順籍家譜僅17種,纂修時期全為清代和民國,共和國時期的家譜一本也沒有。[4]但事實上,根據近年的研究表明,溫州地區(qū)家譜數量巨大,可達986種以上,甚至也有上萬種的說法,且極具原住民的特點。①“從筆者所接觸的963種溫州籍家譜著錄項目表來看,除了市區(qū)的文化、檔案單位或個人收藏有77種鄰近縣(市)(主要為永嘉、瑞安)的家譜外,其他縣(市)收藏的家譜幾乎清一色地為所在地譜籍,而且絕大部分家譜著錄項目表是從持譜人那里直接著錄過來的,說明溫州家譜具有顯著的原住民家譜特點?!眳⒁?,丁紅:溫州家譜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圖書館雜志,2005(8).的確可見此地修譜民俗覆蓋之廣、觀念之深。而在溫州各地的宗譜里,時常能看到“平陽坑鎮(zhèn)東源村王就正堂梓”的字樣,可知東源譜師在當地地位之顯赫。此般現象的存在無不緣于人們強烈的倫理需求,東源的木活字印刷工藝也正因此而死里逃生。十年文革間這項傳統(tǒng)工藝一度中斷,印譜之事無人問津。但到了1973年,仍然有老人悄悄地找上門,苦求修譜。此后樂清、永嘉、文成、泰順、蒼南、平陽……四鄉(xiāng)的老人們紛紛找到東源,東源譜師一時緊俏。[1]89改革開放后,溫州的農村很快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啟全新的“溫州模式”,這時期發(fā)家致富的人比比皆是,在物質生活滿足同時,精神訴求自然接踵而至,倫理的需求得到了徹底地回歸。正所謂“盛世修史,盛世修志”,門戶間“光宗耀祖”的思想極盛一時,“右賢德、述貴顯”自然成了發(fā)跡后的頭等大事。當“修譜”與“譜師”之間的供需天平重新被眾人的呼聲扶正,加之社會的開化,東源獨有的木活字印刷工藝便成了一時間的“香餑餑”。
但進入21世紀,峰回路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入“務工潮”,全球化的沖擊加劇了年輕人對傳統(tǒng)民俗的淡忘,加之經濟浪潮對部分富商的影響,無論基于經濟上還是精神上的緣由,人們對于修譜的熱衷驟降,家譜的需求日趨衰弱,譜師幾近后繼無人,東源的木活字印刷工藝也最終被列入了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傊?,木活字印刷工藝得以在東源流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東源以及溫州地區(qū)的文化中擁有足夠強烈的對于修譜,對于宗族的維系意識,且很難為時代的變遷而轉移。
透過東源木活字印刷工藝,可以看到工藝、手藝人與傳統(tǒng)民俗三者間復雜的交織。首先,傳統(tǒng)木活字印刷自身高度縝密的模件化體系幾乎能夠游刃有余地解決制譜中一切的“例外”問題,因此它長久以來完全壟斷“修譜”活動的技術選擇。所以,“木活字印刷工藝”和“修譜”構成了高度穩(wěn)定猶如“一字一?!卑愕钠ヅ潢P系,也即“木活字印刷工藝”憑借家譜這一載體,而非他者,得以流傳的原因。再者,在模件體系影響下,一代代手藝人經其一生為傳統(tǒng)技藝保真顯值而奮斗。嫻熟的手藝讓他們成為鄰里間不可或缺的,親切的“師傅”,乃至一個聚落往往會在自己的祠堂里供養(yǎng)一戶譜師人家,亦可見舊時社會對于譜師的尊重與強烈需求。雖然該行當的收入不見得有多么高,但手藝人終身不愁溫飽和居所。舊時社會的重視以及行業(yè)本身的穩(wěn)定使得很長一段時間里“譜師”被視為一份享譽的職業(yè),同時,得益于優(yōu)秀的手藝人對工藝的精進與堅守,“木活字印刷工藝”自然有了流傳和發(fā)展的紐帶。
然而,但凡“譜師”失去了“修譜”的訴求,這份工藝就會消亡。要慶幸改革開放間,時代的巨變偶然間促成了對于這項修譜民俗的復興,使得至今在東源村還能窺得亙古的工藝。誠然,期間偉大的手藝人功德無量,但是,要維系傳統(tǒng)文明的延存,單靠零星的力量實在步履維艱,何況生命的有限性更加殘酷地削弱著這份堅守的可能性。失去了社會價值,無法被器用,這恐怕是很多傳統(tǒng)民藝消亡的主要原因,即使如“模件體系”這般偉大的古代智慧,其自身再過完美,當面對機器的精進,社會供需平衡的破裂,最終也只得在歷史中殆盡。
如今,東源木活字印刷工藝已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氏宗祠也被開發(fā)為文化旅游項目,但這些保護工作似乎都很難起到妙手回春的功效,充其量不過是亡羊補牢。我們已經傾注了大量的財力、人力,開辟出諸多“創(chuàng)新保護”的蹊徑,可是,面對許多看似已經被挽回的暮年的文明,終究抹不去的是那份“貌是心非”的余悸。參考文獻:
[1]楊菁,黃友金.瑞安東源:再現木活字印刷[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2]王其全.木活字印刷術的保護與研究[J].浙江工藝美術,2009 (9).
[3]王鶴鳴.中國家譜通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丁紅.溫州家譜文化的歷史與現狀[J].圖書館雜志,2005(8).
(責任編輯:章永林)
Dongyuan Wooden Movable-type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Folk Custom of Fixing Genealogy
LUO Jia-yang (Sain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Saint Petersburg Russia)
The wooden movable-type printing technology of Dongyuan village in Rui'an of Zhejiang province is so far the only thing left living fossil of Chinese ancient wooden movable-type printing.The remaining cause one hand due to the superior of natural environment,the other due to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folk custom with fixing genealogy as the core.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ree pairs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artisans and technology,technology and folk custom,further analyzing the origins of folklore of wooden movable-type printing technology.
wooden movable-type printing technology;genealogy;folk custom;ethical requirement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9.007
G05
A
1008—7974(2016)05—0030—04
2016-02-20
羅佳洋,浙江寧波人,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藝術史專業(yè),目前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留學,攻讀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