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新 周國勛 周麗群 金晶 劉萍
(1臺州科技職業(yè)學院浙江臺州3180202浙江省工業(yè)環(huán)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5)
單晶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童新1周國勛2周麗群1金晶1劉萍1
(1臺州科技職業(yè)學院浙江臺州3180202浙江省工業(yè)環(huán)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5)
浙江省地區(qū)有較多的單晶太陽能電池片生產企業(yè),產生的廢水主要包括各類濃堿性廢液、酸堿沖洗水、濃HF廢液、HF沖洗廢水等,本文以浙江某太陽能電板集團公司為例,采用多次絮凝、酸堿中和、水解酸化和接觸氧化工藝設計,和同類項目相比,具有運行效果好,投資運行費用省等優(yōu)點,為浙江地區(qū)同類單晶太陽能電池片生產企業(yè)生產廢水處理設計提供參考。
太陽能電池片;絮凝;中和;水解酸化;接觸氧化
浙江地處我國東部沿海,光伏產業(yè)較為發(fā)達,太陽能電池片生產企業(yè)眾多。浙江某太陽能電池生產集團主要生產單晶太陽能電池片,年生產60MW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企業(yè)排放生產污水包括各類濃堿性廢液、酸堿沖洗水、濃HF廢液、HF沖洗廢水等,特別是濃堿性廢液和濃HF廢液,濃堿性廢液pH值達到11~13,COD達20000mg/L,濃HF廢液氟化物濃度可達20000mg/L,處理難度較大。污水設計方案主要采用多次絮凝、酸堿中和、水解酸化和接觸氧化工藝設計,排放污水出水質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納入污水管網。本項目設計可為其他太陽能電板企業(yè)的廢水處理工藝設計提供借鑒。
1.1 設計水量水質
浙江某太陽能電池有限公司是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和系統(tǒng)的研發(fā)、制造、銷售和服務一體化的專業(yè)公司。該公司計劃投建一套60MW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設施,為保護環(huán)境,防止水體污染,根據(jù)項目三同時要求,公司將配套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設計水量水質如表1。
表1 進水水量水質情況表
1.2 設計出水指標
根據(jù)污水水量水質分析情況表,考慮到變化系數(shù),酸堿廢水處理量按10m3/h進行設計,HF廢水處理量按10m3/h,處理出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排放標準,處理后出水外排,具體水質指標如表2。
表2 設計處理出水水質[1]
2.1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圖1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2.2 工藝流程說明
濃HF廢水和HF沖洗廢水經收集后進入到集水池,在池內通過空氣攪拌混合均化,均化后經提升泵進入中和絮凝池,在反應池內分別投加石灰乳、PAC、PAM,一方面利用石灰中和廢水中的酸,pH調至8左右,并使氟離子與Ca2+離子充分結合,生成氟化鈣微小粒子,氟化鈣、SS和部分有機污染物在PAC、PAM絮凝作用下,形成較大礬花顆粒,進入到沉淀區(qū)進行泥水分離,一級沉淀后進入到中間水池一。
濃堿性廢液和酸堿沖洗廢水經收集后進入到集水池,在池內通過空氣攪拌混合均化,均化后經提升泵進入酸堿中和池,兩股廢水進行中和后并調整pH值,調整后的廢水與經過預處理后的HF廢水進行混合,混合后的廢水再經泵提升送至反應絮凝池,通過投加較過量CaCl2,同樣在PAC、PAM絮凝作用下確保水中的氟離子完全去除,出水進入到中間水池二。
中間水池二的水由泵提升送至水解酸化池,在進行水解酸化作用后,分解廢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可生化性;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進入接觸氧化池,接觸氧化池采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推流式結構,該設施正常運行一段時間后池內聚集了大量的活性污泥,大部分污泥以生物膜的形式附著生長在填料上;接觸氧化法處理廢水可以耐負荷沖擊,可以在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情況下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從而保證出水水質達到預定的處理效果,生化處理后的廢水流入二次沉淀池實現(xiàn)泥水分離,池內污泥部分回流至生化反應池前端,以補充池內的污泥濃度,剩余污泥則直接進入到污泥濃縮池待處理;出水自流進入清水外排池,出水即可達標排放。
HF廢水初沉池和混合廢水沉淀池的污泥由泵送至污泥濃縮池,二次沉淀池的污泥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送至污泥濃縮池,經濃縮后由泵送至壓濾機進行壓干處理,干化的泥餅需外運填埋,清液回流至調節(jié)池。
2.2 工藝設施參數(shù)設計
表3 工藝構筑物主要參數(shù)一覽表
為確保污水處理正常運行,降低處理成本為目的,必須采取科學管理,根據(jù)季節(jié)及進廠水質水量變化,隨時調整運行條件。要求做好日常水質分析,保存完整記錄的各項數(shù)據(jù),并做好處理構筑物和設備的維修工作和維護記錄。項目運行后出水指標如表4。
表4 項目運行出水水質情況表
從項目運行效果看出,出水水質完全達到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排放標準,達到了設計要求。
項目污水設計處理能力:20m3/d,污水處理站工程投資估算:綜合廢水處理投資:340萬元,工期建設周期為6個月。運行成本如表5。
表5 工程經濟指標一覽表
本文主要對浙江某太陽能電池片企業(yè)污水具有堿性較強、氟化物和COD濃度很高的特點,采用多次絮凝、酸堿中和、水解酸化和接觸氧化工藝設計,二次沉淀采用斜管沉淀法。由于本工藝設計建設時間較短,投資較省,運行費用不高,出水完全能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排放標準。對浙江地區(qū)其他太陽能電池片生產企業(yè)生產污水處理具有較大的參考意義。參考文獻
[1]GB 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S].
童新(1979—),男,講師,臺州科技職業(yè)學院環(huán)境工程技術專業(yè)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