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傳奇匯考》作者考辨

2016-02-16 09:17
關(guān)鍵詞:總目傳奇

石 芳

(上海戲劇學院 研究生部,上海 200040)

?

《傳奇匯考》作者考辨

石芳

(上海戲劇學院 研究生部,上海 200040)

《傳奇匯考》是清代重要的曲學著作,其作者與成書年代自問世起即不詳。鄧長風曾推測作者可能為浙江來集之,但因缺乏直接證據(jù),未為學界認同。經(jīng)考,《傳奇匯考》引據(jù)必明出處,卻有四個與《倘湖樵書》類同條目;而進一步分析其體例、內(nèi)容和作者治學方法與思想傾向,有更多表明此書成于康熙前期、為江浙一帶學者文人所撰的證據(jù);并考來集之其人與《倘湖樵書》,其為《傳奇匯考》初撰者之一的事實大致可以認定,這就為《傳奇匯考》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線索。

《傳奇匯考》;《樂府考略》;《倘湖樵書》;來集之

《傳奇匯考》為清前期曲學代表作之一,內(nèi)容為元代至清前期之戲曲本事考述。它的出現(xiàn)表明,清初學術(shù)思潮變革自發(fā)端起便鮮明地呈現(xiàn)于曲學領(lǐng)域,因此于探索清初考據(jù)學興起時期曲論著述的體例、方法、內(nèi)容及思想新的變化趨勢頗具典型意義。但是,《傳奇匯考》自成書后,大約未經(jīng)刊刻印行而一直以抄本形式傳世流轉(zhuǎn),加之卷帙浩繁,因此學界所獲均為題名為《傳奇匯考》或《樂府考略》之不著作者與成書年代的抄本殘帙,迄今為止,關(guān)于其作者與成書年代的論斷仍存有爭議。然據(jù)諸種文獻考證,可初步確定此書初撰于清代順康年間,系清初浙江蕭山遺民來集之與其友人所撰。

一、《傳奇匯考》整理研究概述

清代同治年間,文村逸叟王振聲獲《傳奇匯考》殘本三冊,與友人季菘耘所藏八冊對照,知均非全本,因疑與黃文旸《曲?!酚嘘P(guān)而細考之,覺多有不符,遂附己見于《傳奇匯考》卷五之跋語。此八冊殘本后為古今書室石印出版而引起學人關(guān)注,1994年又經(jīng)書目文獻出版社影印,為學界廣泛使用。

民國期間,董康獲見兩種《樂府考略》,與兩種《傳奇匯考》抄本對照后判定為同一書之不同傳抄本,復邀王國維、吳梅、陳乃乾、孟森共同校訂,據(jù)兩種《樂府考略》輯得六百八十余種劇目的文獻考述,編成《曲??偰刻嵋芬粫?,1928年由上海大東書局刊行。董康舍《樂府考略》而取《曲海總目提要》之名,乃因其認為《傳奇匯考》與《樂府考略》為黃文旸《曲??偰俊分{本。這一論斷得到胡適、吳梅的認同。

又,由于《傳奇匯考》有數(shù)種精良抄本流入日本,董康旅日期間曾據(jù)日藏《傳奇匯考》抄本復得七十余種劇目之文獻考述,卻未能編入《曲海總目提要》。其后,杜穎陶據(jù)國內(nèi)不同《傳奇匯考》抄本,于《曲??偰刻嵋吠庥值昧喾N,成《曲??偰刻嵋斑z》一文;建國后,杜穎陶陸續(xù)訪求,增補至七十二種,終成《曲海總目提要補編》一書。

據(jù)杜穎陶《〈曲??偰刻嵋a編〉序》考證,《曲??偰刻嵋匪d劇目,一半以上為黃文旸《曲海總目》所未載,且二者對作家與作品的考證頗多分歧,各有對錯,因此,《樂府考略》與《傳奇匯考》當非黃文旸《曲??偰俊分{本。杜穎陶進一步考證《傳奇匯考》與《樂府考略》個別出入之處,發(fā)現(xiàn)后者對作者與作品內(nèi)容的考述較前者更為清楚明確,因此判斷《樂府考略》系《傳奇匯考》修訂稿,或者以之為底本改編。關(guān)于兩書成書年代,杜穎陶依據(jù)《傳奇匯考》引用了康熙四十九年(1710)《淵鑒類函》①的事實,認為成書上限應(yīng)為1710年;又依據(jù)兩書無雍正、乾隆后作品,并避諱“玄燁”之“玄”字而未避諱“允禎”之“禎”字,判斷兩書當出于雍正元年(1723)之前;復據(jù)《狀元堂》一條中商丘宋氏的記載,斷定此條當成于1715-1725年間,最終判定《傳奇匯考》成書年代范圍應(yīng)在1710-1723年之間。杜穎陶引據(jù)明確,推論縝密,影響最大,江巨榮《〈傳奇匯考〉及其相關(guān)戲曲考釋書目——從〈傳奇匯考〉到〈曲??偰刻嵋导啊辞?偰刻嵋a編〉》、俞為民《歷代曲話匯編:曲??偰刻嵋?、王瑜瑜《中國古代戲曲目錄研究》均認同其對《傳奇匯考》作者與成書年代的判斷。

鄧長風則在杜穎陶推論的基礎(chǔ)上又跨前一步。他發(fā)現(xiàn)《傳奇匯考》中元人雜劇部分所據(jù)實為《元曲選》加幾種散見雜劇,推斷此書初撰當僅取傳奇,故名為《傳奇匯考》;后因增改、補充乃被后人更名為《樂府考略》。鄧長風復據(jù)《傳奇匯考》中“近時”一詞反映的時間跨度約五六十年之久和書中同目異文的現(xiàn)象,判斷此書非出于一人之手,且非成于一時,其初撰應(yīng)在1673-1679年間;又進一步據(jù)書中線索大膽推斷作者身份:第一,依據(jù)此書明確指出明清之際蘇州派戲曲家作品歸屬者寥寥無幾,卻大量著錄浙江籍曲家、廣引浙江地方史乘判斷作者并非生活于蘇州區(qū)的作家,但極可能為浙江人;第二,注意到作者并未以國朝、國初、大清、本朝等名義冠于清代曲家姓氏之前,而僅于《鐵冠圖》《表忠記》考述中出現(xiàn)本朝、天兵等詞,認為作者當為清初遺民;第三,注意到浙江蕭山遺民來集之《倘湖樵書》與《傳奇匯考》關(guān)聯(lián)——因為《倘湖樵書》也廣采諸說,征引繁富,頗有考證之處,在來氏生前并未刊行,終康熙一朝除《傳奇匯考》數(shù)次征引外未見他書征引;而《傳奇匯考》之征引概括卻精煉準確。因此,鄧長風最終推斷,此書可能為來集之與其遺民友人所著,他們借助著錄考證明清之際傳奇作品本事之淵源流變,宣泄民族意識,寄托興亡之恨。

由于鄧長風并未發(fā)現(xiàn)來集之與《傳奇匯考》的直接關(guān)系,而是綜合各種跡象進行推斷,因此其結(jié)論一直沒有獲得學界認同,其文發(fā)表十余年后江巨榮、俞為民仍然認同杜穎陶之結(jié)論,而李慶與王瑜瑜的研究又進一步否定了鄧長風之論。2010年,李慶《兩種日本現(xiàn)存〈傳奇匯考〉抄本考》一文,重提董康舊論,認為杜穎陶的推論不夠精確,并依據(jù)揚州詞曲局的相關(guān)史料記載,推測《傳奇匯考》仍可能主要出于黃文旸之手,并送呈內(nèi)府,后傳抄散落民間。其后,王瑜瑜《中國古代戲曲目錄研究》綜合各家學說后否定了鄧長風、李慶的推論,認為鄧長風的推斷有武斷之處和臆想之嫌,而杜穎陶之論有切實的文獻依據(jù),較有說服力,并補充了《曲??偰刻嵋分小肚х姷摗芬粍≈际鏊睹魇贰穬?nèi)容為萬斯同(1638-1702)之《明史稿》,而非乾隆四年張廷玉定稿之《明史》,認為在無確切文獻證據(jù)的情況下,將《傳奇匯考》與《樂府考略》初撰時間定位于康熙年間比較妥當。

二、來集之與《傳奇匯考》

通讀石印本《傳奇匯考》《曲海總目提要》《曲??偰刻嵋a編》(以下統(tǒng)稱為“三書”)可以發(fā)現(xiàn),鄧長風之論已經(jīng)接近事實真相,來集之為《傳奇匯考》作者之一的事實,大體可以確定。

鄧長風發(fā)現(xiàn),作者不愿以“國朝”“本朝”等表示時代的稱謂冠于清代曲家之前,而更傾向于使用表意模糊的“近時”一詞,這為判斷作者身份與成書時代指明了方向,應(yīng)當引起足夠重視。通觀三書,除行文不得已處偶用“本朝”“本朝大兵”“天兵”外,凡必須表述“國初”這一概念處,作者均以“近時”代指,這表明作者身為遺民的可能性極大。并且,《傳奇匯考》在考證戲曲本事之際,許多地方并不征引史料記載,而是以明末清初之時事見聞作為補充考證,比如數(shù)種涉及明末農(nóng)民起義之事的劇作。通觀《傳奇匯考》之內(nèi)容與行文習慣,可知李慶的推論有誤,《傳奇匯考》不可能成于乾隆時期的黃文旸之手。乾隆時期,清廷統(tǒng)治已然穩(wěn)固,漢族文人業(yè)已接受清朝統(tǒng)治,且乾隆朝文網(wǎng)較康熙朝更為嚴密。乾隆下令徹查古今詞曲,本意即為核查戲曲劇本中關(guān)涉清朝的違礙字句,無論此書是否為進呈御覽而作,以“近時”指代清初時間上不大恰當,也不符合乾隆時學者、士人的著書習慣;更兼書中也并未對乾隆關(guān)注之敏感內(nèi)容加以回避或判讀,而一以澄清史實真相為要,不僅僅是概述劇情、考述本事,更往往由此及它,考述名物地理、異聞奇談等,在客觀考證史實之際,往往就相關(guān)歷史人物與事件發(fā)表情感濃烈的品議之語,若以此本進呈御覽,全然文不對題。

鄧長風推斷《傳奇匯考》作者為來集之的主要原因在于發(fā)現(xiàn)《曲??偰刻嵋分小毒矣洝贰段甯S洝贰稊鄼C記》《眉山秀》四條直接引用了來集之《倘湖樵書》。查三書,鄧長風尚遺漏了《同甲會》《狀元香》兩條,《同甲會》所引為《倘湖樵書》初編卷二《甲申十同年圖》,《狀元香》所引為《倘湖樵書》初編卷五《洛陽橋再修定數(shù)》。且鄧長風發(fā)現(xiàn)石印本《傳奇匯考》之《眉山秀》條并未引用《倘湖樵書》,《五福記》所引內(nèi)容較《曲??偰刻嵋穼?yīng)條目則簡略得多??肌睹忌叫恪贰段甯S洝贰锻讜啡龡l,見于石印本《傳奇匯考》及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所藏《傳奇匯考抄本》目錄,②但《精忠記》《斷機記》《狀元香》三條則未見于上述兩種版本,而《五福記》《同甲會》系直引《倘湖樵書》而略作刪減,文中稱“集之云”與“來集之云”;巧合的是,見于《曲??偰刻嵋返摹毒矣洝贰稊鄼C記》《狀元香》《眉山秀》相關(guān)引文均稱《倘湖樵書》,而非直指來集之姓名。這已至少表明,此五種劇目的考述或出于兩人之手。進一步核查三書,與《倘湖樵書》條目雷同者尚有四處:

(一)《琵琶記》條與《牛思黯之女》條對比

《琵琶記》:

按牛丞相女,乃托牛僧孺女事。唐鄧敞孤寒不第,牛平章僧孺之子蔚,謂敞曰:“吾有女弟,子能昏,當為展力?!睍r敞已為李評事之壻矣,利其言,許之。既登第,就牛氏親,不日挈歸家,敞紿牛氏,先回家灑掃,及至家,又不敢泄其事。明日,牛氏仆驅(qū)其輜橐,直入內(nèi)鋪設(shè),云夫人將到。李氏知別娶,撫膺大慟。牛至,知敞賣己,請見李氏曰:“吾父為宰相,兄弟皆仕郞省,豈無一嫁處耶?其不幸豈惟夫人哉?今愿一與夫人同之?!弊允窍鄽g如姊妹焉。此事出《玉泉子》,見《太平廣記》。又按《藝苑卮言》引《誠齋雜記》云:“牛相國僧孺之子蘩,與同人蔡生邂逅文字交,尋同舉進士,才蔡生,欲以女弟適之,蔡已有妻趙矣,力辭不得。后牛氏與趙處,能卑順自將,蔡仕至節(jié)度副使?!睋?jù)此二事,乃高明所本。而后一事則蔡與牛、趙,姓氏皆同,惟改蔡生為蔡邕耳。[1] 207-208

《牛思黯之女》:

胡元瑞云《琵琶記》蔡為牛壻,絕無謂?!短綇V記》引《玉泉子》云:“鄧敞初比隨計,以孤寒不中第。牛尉兄弟為僧孺子,有氣力,且富于財,謂敞曰:‘吾有女弟,子能婚,當相為展力,寧一第耶?’……敞后官至秘書。”高則誠所謂牛相,當即僧孺,而鄧生登第再婚,悉皆符合姓氏,稍異耳?!端囋坟囱浴芬墩\齋雜記》云:“‘牛相國僧孺之子蘩,與同人蔡生邂逅文字交,尋同舉進士,才蔡生,欲以女弟適之,蔡已有妻趙矣,力辭不得,后牛氏與趙處,能卑順自將,蔡仕至節(jié)度副使。’其姓其氏相同,一至于此?!备呤匣驌?jù)此,與第僧孺之女,則未知其幾人耳??忌娑樱晃?,曰藂,俱節(jié)度至尚書。蔚子徽,藂子嶠亦顯,而絕無所謂蘩者,恐《誠齋雜記》所載未必如《玉泉子》之實也。據(jù)二說所記思黯之女,俱可謂賢矣!《琵琶記》牛氏夫人,足以當之。[2] 42-43

查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相關(guān)段落引用《太平廣記》,《倘湖樵書》節(jié)選部分稍長于胡應(yīng)麟,故應(yīng)為據(jù)《太平廣記》直引而略有刪改;兩條記載均云《藝苑卮言》所引為《誠齋雜記》,而王世貞所引實為《說郛》,二者并誤。據(jù)此,二者顯然存在因襲關(guān)系。

(二)《梁狀元》條與《梁顥詩》條對比

《梁狀元》:

洪邁《容齋四筆》云:“陳正敏《遯齋閑覽》:‘梁顥八十二歲,雍熙二年狀元及第,其謝啟云:“皓首窮經(jīng),少伏生之八歲;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焙蠼K秘書監(jiān),卒年九十余?!苏Z既著,士大夫率以為口實。予以國史考之,梁公子(字)太素,雍熙二年廷試甲科,景德元年,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暴疾卒,年四十二,子固亦進士甲科,至直史館卒,年三十二。史臣謂:‘梁方當委,遇中途夭折。’又云:‘梁之秀穎,中道而摧?!靼兹绱耍q齋之妄,不待攻也?!庇帧冻半s記》,少年狀元,則梁內(nèi)翰顥、張舍人孝祥、王尚書佐,皆年二十三,是顥非晚年登第者矣;然今《宋史》所載,則云景德元年卒,年九十二,是又與八十二歲中甲科之說相符也。宋人《事文類聚》并采《遯齋閑覽》《朝野雜記》,無所折衷,元人《翰墨全書》亦載其老年登第之作,究之未審孰是也。[1]323-324

《梁顥詩》:

予按宋永亨《搜采異聞錄》云:“陳正敏《遯齋閑覽》:‘梁顥八十二歲,雍熙二年狀元及第,其謝啟云:“皓首窮經(jīng),少伏生之八歲;靑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焙蠼K秘書監(jiān),卒年九十余?!苏Z既著,士大夫率以為口實。予以國史考之,梁公字太素,雍熙二年廷試甲科,景德元年,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暴疾卒,年四十二,子固亦進士甲科,至直史館卒,年三十二。史臣謂:‘梁方當委,遇中塗夭折?!衷疲骸褐?,中道而摧?!靼兹绱?,遯齋之妄,不待攻也。”又按《朝野雜記》,考少年狀元,則梁內(nèi)翰顥、張舍人孝祥、王尚書佐,皆年二十三。雍熙二年乙酉至景德元年甲辰,卻年二十,則四十二而卒,與《異聞錄》符合,其所謂國史,乃宋時之史也,若元時所定之《宋史》,則云景德元年,權(quán)知開封府,暴卒,年九十二,則又據(jù)其八十二歲中甲科之說而推衍之也。然雍熙乙酉至景德甲辰已閱二十年,若八十二歲登第至卒時,又該年一百零二歲矣!不若二十三歲中甲科、四十二歲而卒之為確。何文肅亦深于考古者,四十登科五十亡,又從何證據(jù)乎?[2]317

《搜采異聞錄》系偽書,“皆剽取洪邁《容齋隨筆》而顛倒其次序”;[3]657《梁狀元》條引《容齋四筆》較《梁顥詩》條所引為確,且文末較《梁顥詩》又多數(shù)種書目。卷七《梁顥詩》屬于《倘湖樵書》二編首卷,并表明尚存疑惑,有待進一步考證;《梁狀元》條則恰依循其考證路向而有所深入。

(三)《夢磊記》條與《雷擊元祐黨人碑》條對比

《夢磊記》:

按《閩書》:“陳葵,福州人,中南省第三人,擢甲科。蔡京籍元符中上書王定等十八人,奏乞編置,葵其一也,謫居衡州。崇寧三年,雷震元祐黨人碑,得釋還,詔有司許依元考定甲分注官?!崩渍瘘h人碑事,不見于《通鑒》,但前數(shù)年持黨人甚急,崇寧四年五月,忽除黨人父兄子弟之禁,八月又詔徙元祐黨人于近地。據(jù)《通鑒》所記,何三年以前,處禁黨人及黨人之子弟,其法不一而足,三年以后,忽開解網(wǎng)之恩耶?五年彗出竟天,劉逵請碎碑寬禁,帝從之,乃夜半遣黃門至朝堂毀石。翌日蔡京見之,厲聲曰:“石可毀,名不可滅也!”此則因天變?nèi)搜远鴼?。四年之時,既無天變,又無言者,雷擊黨碑之事,信當有之。

又按《步里客譚》云:“宣和殿立元祐奸黨碑,一日大風雨,為震雷擊碎?!鄙w證《閩書》之不謬也。

又按林靈素侍宴太清樓,見元佑奸黨一碑,對之稽首。上怪問之,對曰:“碑上姓名,皆天上星宿,臣敢不稽首!”因為詩曰:“蘇黃不作文章伯,童蔡翻為社稷臣。四十年來無定論,不知奸黨是何人?!鄙弦栽娛静叹?,京惶愧乞出。然則此碑之毀,靈素殆有助焉。劇言徽宗得夢,似不如用雷震及靈素二事。[1]420-422

《雷擊元佑黨人碑》:

予讀《閩書》:“陳葵,福州人,試上舍優(yōu)等,中南省第三人,擢甲科,蔡京籍元符中上書王定等十八人,奏乞編置,葵其一也,謫居衡州。崇寧三年,雷震元祐黨人碑,詔有司許依元考定甲分注官?!卑蠢渍鹪v黨人碑,不見于《通鑒》,豈以其事涉怪誕,不錄之正史耶?但崇寧九年五月詔,籍元祐元符黨人,其執(zhí)政侍從以下,如蘇轍等五十余人,并令三省籍記……五年正月,彗出西方長竟天,詔求直言,劉逵等請碎元祐黨人碑,寬上書邪等之禁,帝從之,夜半遣黃門至朝堂毀石刻。翌日,蔡京見之,厲聲曰:“石可毀,名不可滅也!”尋以太白晝見,赦除黨人一切之禁,詔崇寧以來左降者,無問存沒,稍復其官,盡還諸徙者。據(jù)《通鑒》所記,何三年以前處禁黨人及黨人之子弟,其法不一而足,三年以后忽開解網(wǎng)之恩,亦不一而足?蓋五年之后,一以彗星竟天,一以太白晝見,而獨四年之時,其間并未聞有臺諫之爭執(zhí),侍從之調(diào)和,則所為雷擊元祐黨人碑之事,信有之矣!……按《步里客談》:“宣和殿立元祐奸黨碑,一日大風雨,為震雷擊碎?!睂O氏《談圃》云……唐義士玨又有《感雷震白塔詩》……韓維,字持,國忠獻公,嘗夢巨碑中……

林靈素侍徽宗宴太清樓,見元祐奸黨碑,靈素對之稽首。上怪問之,對曰:“碑上姓名,皆天上星宿,臣敢不稽首!”因為詩曰:“蘇黃不作文章客,童蔡翻為社稷臣。四十年來無定論,不知奸黨是何人?!鄙弦栽娛静叹?,京惶愧乞出。然則此碑之毀,雖羽士亦有其助耶![2]115-117

《夢磊記》條更為精簡,然分析與論斷均與《雷擊元祐黨人碑》條一致。

(四)《雙忠孝》條與《漢壽亭侯考證》條對比

《雙忠孝》:

按劇中以關(guān)羽為壽亭侯,此歷來相傳之誤。漢壽乃地名也。程敏政曰:“關(guān)將軍羽仕漢,封漢壽亭侯??贾?,漢壽本縣名,在犍為,史稱費袆見害于漢壽。唐人詩亦曰:‘漢壽城邊野草春?!且选h壽者封邑,亭侯者爵也。東漢之制,有縣侯、鄉(xiāng)侯、亭侯,皆以寓食入之多寡,今去漢而以壽亭為封邑,誤矣。昭烈《勸進表》,其首列銜曰:‘前將軍漢壽亭侯關(guān)羽?!粢詽h為國名,則不當錯置于職名之下。”陳繼儒亦云:“漢壽本蜀郡縣名,后人不讀書,遂謂漢之壽亭侯,不知壽義何據(jù),可嘆殊甚?!比豢加鸨緜?,曹操表封羽為漢壽亭侯,在刺顏良之后,此建安五年與袁紹相拒于官渡時也。蜀之漢壽縣,本廣漢郡之葭萌縣,劉先主始為漢壽縣。先主稱帝在建安二十五年后,敏政執(zhí)此縣名以證漢壽,亦誤也。漢壽凡有三處:其一即葭萌縣,其一湖廣武陵縣,實漢義郡之索縣,后漢之臨沅縣,順帝改為漢壽,后漢《地理志》與晉《地理志》皆名“漢壽”,晉《潘京傳》云“武陵漢壽人”,三國吳《潘浚傳》亦云“武陵漢壽人”。其一《名勝志》云:“荊州有漢壽城?!庇衷疲骸肮徘G州刺史治有漢壽亭,即曹操表封關(guān)羽處?!鄙w羽所封,非蜀之漢壽也。又按羽本亭侯,如先主封宜城亭侯,張飛封新亭侯之類,是取亭名,不必邑名也,《名勝志》為的。

又考宋許觀《東齋記事》:“紹興中洞庭漁人獲一印,方二寸,制甚古,紐有連環(huán),四面相貫,上總一大镮,所以佩也。漁者謂金印而白于官,辯(辨)其文,乃‘壽亭侯印’四字,疑必關(guān)侯所佩也,遂留長沙官庫。守庫吏見印上有光焰而白于官,乃遣人送荊門關(guān)公祠,光怪遂絕?!睋?jù)此乃壽亭侯印,而非漢壽亭侯印也。洪邁謂壽亭侯印,乃后人鑄于廟中,所見非止一處,想當然耳。

王世貞《觀劇詩》云:“心心托漢壽,語語厭溫侯?!币酀h壽相聯(lián)之證。[1]1595-1596

《漢壽亭侯考證》:

程篁墩云:“關(guān)將軍羽仕漢,封漢壽亭侯??贾?,漢壽本縣名,在犍為,史稱費祎遇害于漢壽。唐人詩亦曰:‘漢壽城邊野草春。’是已。夫漢壽者封邑,而亭侯者爵也。東漢之制,有縣侯、有鄉(xiāng)侯、有亭侯,皆以寓食入之多寡,今去漢而以壽亭為封邑,誤矣。昭烈《勸進表》,其首列衘曰:‘前將軍漢壽亭侯關(guān)某?!粢詽h為國名,則不當錯置于職名之下?!标惷脊稌丁吩疲骸皾h壽本蜀郡縣名,云長初為漢壽亭侯,即亭長也,后人不讀書,遂為漢之壽亭侯,不知壽義何據(jù),可笑殊甚。”然予考之本傳,曹操表封云長為漢壽亭侯,在刺顏良之后,此建安五年與袁紹相拒于官渡時也。蜀之漢壽縣,本廣漢郡之葭萌縣,漢先主始改為漢壽縣。照烈之稱帝在建安二十五年之后,則云長所封之漢壽,豈即費祎大會諸將之漢壽耶?篁墩執(zhí)此之縣名以證漢壽,則非矣!意當時別有所為漢壽亭者,遂舉以封,而今不可考矣。如先主封宜城亭侯,張翼德封新亭侯,必當時之寔有其亭所在也。又宋許觀《東齋記事》云:“紹興中,洞庭漁人獲一印,方二寸,制甚古,紐有連環(huán),四面相貫,上總一大環(huán),所以佩也。漁者謂金印而訟于官,辨其文,乃‘壽亭侯印’四字,疑必關(guān)侯所佩也,遂留長沙官庫。守庫吏見印上有光焰,回白于官,乃遣人送荊門關(guān)神祠,光怪遂絕。淳熙四年玉泉寺僧真慈將獻之東宮,印函而未發(fā),或光焰四起,眾皆驚愕,遂不復獻?!睋?jù)此則乃壽亭侯印,而非漢壽亭侯印也。何以神之呵護而百世不忘耶?容齋謂壽亭侯印乃后人鑄于廟中,所見非止一處,想當然矣!……考漢壽凡有三處,四川葭萌縣,先主改為漢壽,此在建安二十五年后,其非關(guān)所封必矣;湖廣武陵縣,實漢義郡之索縣,后漢之臨沅縣,順帝改為漢壽,至晉仍之,后漢《地理志》與晉《地理志》皆名“漢壽”,而晉《良吏傳》:“潘京,字世長,武陵漢壽人也。”“三國吳潘浚,武陵漢壽人。”此則順帝所改。建安五年,去之未遠,或即此乎?《名勝志》載:“荊州有漢壽城。”又云:“古荊州刺史治有漢壽亭,即曹操表封關(guān)羽處?!贝藶榻?。[2]439-440

二者引文順序與論述順序不同,《雙忠孝》邏輯行文更為清晰簡練。據(jù)此可知,《倘湖樵書》之考證更加詳盡,而四種劇目中的考證文字則更為精煉扼要。《倘湖樵書》出現(xiàn)的細節(jié)錯誤,劇目考證文字或延續(xù),或予以更正;《倘湖樵書》未考證確切的問題,在劇目考證文字中有進一步的推論。四劇目之考證文字,顯然系以《倘湖樵書》為基礎(chǔ)改寫而成,改寫者對《倘湖樵書》條目的邏輯條理十分清楚,嫻于剪裁。

前文所云三書引用《倘湖樵書》處,均注明“來集之云”或“《樵書》云”,然而這四條考證文字卻獨未指出,這當然存在《傳奇匯考》因襲《倘湖樵書》之可能性;但是,三書問世已久,尚未發(fā)現(xiàn)有類似的雷同他書現(xiàn)象。而考其征引文獻之例,必指明語出何人、文出何書,即使系層層轉(zhuǎn)引,亦必追溯源流,一一指明,以考得真相為目的,全不攘人之美。更重要的是,學術(shù)考據(jù)并不同于文獻征引、轉(zhuǎn)引。清初之際,一則考據(jù)學初興,考證類著作尚少,且學界又多著意于經(jīng)史正學,《倘湖樵書》一類的雜考之作更少;一則《傳奇匯考》為清初戲曲本事考據(jù)首倡者,也并未借鑒、抄襲明末曲論家——如擅長戲曲考據(jù)的胡應(yīng)麟——之成果。上述兩點決定了《傳奇匯考》所能借鑒的相關(guān)考證類文獻極為有限,無論剿襲。因此,我們可以依循《傳奇匯考》考據(jù)之例大膽判斷,四條考證文字出自來集之本人之手的可能性最大——正由于他撰寫《倘湖樵書》時對這些問題已進行過考證,所以才能在撰寫《傳奇匯考》相關(guān)條目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概括與修正,二者在分析論斷、所持觀點上全然一致也就并不奇怪了。

來集之為浙江蕭山人,博學多才,工詞曲,研易學,為明崇禎末進士,曾任職于崇禎朝與南明小朝廷,入清不仕,隱居倘湖之濱耕讀著述。按《倘湖樵書》初編成于康熙十七年(1678),二編成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卷首均有來集之自序,來集之的同鄉(xiāng)好友毛奇齡《〈倘湖樵書〉序》云:

嘗詣元成先生,聽先生譚議,每舉一事,必批根導源,窮詰流末,然后以漸互引,依模擬見,合古事與今事而串穿之,為之指其異同,而折其是否然,且宛轉(zhuǎn)觸發(fā)左右,旁及條條……舍之游而不能盡聞其語者且二十年也!今年夏從海上還里,私讀先生所為文,竊疑先生以如是之學,何難舉所聞所識而編之志之,乃未幾而果以所著名《樵書》貽予論敘。[4]

作為清代考據(jù)學先驅(qū)之一,毛奇齡尚且服膺來集之的考據(jù)功力,他對來集之論學習慣的描述,完全與《傳奇匯考》的考據(jù)特點一致。且若如毛奇齡所云,則來集之數(shù)十年來一直保持著這樣的治學習慣。博學、諳曲事而喜考據(jù),可以說在清初江浙遺民群體中,來集之最具備撰述《傳奇匯考》的學識與條件,他在撰述《倘湖樵書》之余,當也在陸陸續(xù)續(xù)撰述《傳奇匯考》,考證戲曲本事。

鄧長風認為《傳奇匯考》與《倘湖樵書》治學風格十分相似,二者確實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短群詴诽N含了來集之的遺民情結(jié),來廷楫重刻已進行過刪改,黃裳先生《榆下說書》提到,曾經(jīng)買到過《倘湖樵書》原刻后的印本和殘本,改削得面目全非。在遺民情結(jié)主導下,是書雖為考證著作,廣考名物地理、奇聞軼事,然為忠義觀念所束,也不乏以怪力亂神之語為真者,其筆下的天地山川、草木蟲獸均曉忠義、明報應(yīng),如上述《雷擊元祐黨人碑》與《漢壽亭侯考證》兩條;在朝代指稱上,除確切指明年月之處用“康熙某某年”指代之外,《倘湖樵書》也并不使用“本朝”“國朝”等類詞語指稱清朝,一以“近時”稱之——這一做法與《傳奇匯考》一致。通讀兩種著作,也都可以感知其中的遺民情愫。《倘湖樵書》與《傳奇匯考》相類條目不多,原因在于二者治學之側(cè)重點全不一致:前者記錄當代軼聞和考證歷史奇聞,重點經(jīng)常落于名物與地理考證;后者著重考證戲曲本事流變,重點在考辨正史、稗史文獻記載之異同。但即使如此,二者所引用的經(jīng)史著作與筆記小說等書籍——雖然大部分均屬常見之作,粗略統(tǒng)計,約有140余種相同——重合率極高。分析二者之考據(jù),作者也多將筆記軼聞、雜書野史均視為可信的史料文獻,并引為論據(jù),由此可知二書作者的閱讀范圍、興趣與學術(shù)功底趨于一致。就二者考據(jù)特點而言,不獨以上四條相似者,《傳奇匯考》中諸多條目之體例,都與《倘湖樵書》相類。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倘湖樵書》的毛病是:“細大不捐,蕪雜特甚,亦多有迂僻可笑者?!盵3]681《傳奇匯考》也同樣存在這一問題?!短群詴房甲C名物地理的癖好,與戲曲本事的考證幾無關(guān)涉;而《傳奇匯考》也同樣表現(xiàn)出這樣的考證興趣,往往由考證戲曲本事,“宛轉(zhuǎn)觸發(fā)左右,旁及條條”,涉及名物山川考證——如《赤壁記》考赤壁地名,《十大快》考猩猩出處——不一而足。種種相似跡象綜合起來,則非巧合所能解釋。

三、《傳奇匯考》初撰時間與其他作者

關(guān)于《傳奇匯考》的成書年代,鄧長風曾判斷始撰于1673-1679年間??肌秱髌鎱R考》與《曲??偰刻嵋穼ψ骷視r代的著錄,凡作家姓名明確者,其通例為在籍貫、姓氏之前注明“元”“明季”“明時”,標以“近時”者較少。且誠如鄧長風所云,“近時”一詞指代時間跨約五六十年,冠以“近時”一詞的作者,生卒年時間跨度也較大。③大多數(shù)清初之籍貫、姓名明確的作家,作者均未冠以朝代,計有畢魏、張心其、邱園、朱良卿、李玉、査繼佐、周如璧、來集之、褚廷棻、吳偉業(yè)、梁孟昭、萬樹、石龐、陸云士、沈名蓀、吳偉業(yè)、嵇永仁、王抃、薛旦、馬佶人、路術(shù)淳、李應(yīng)桂、丁鈺、胡介祉、顧彩、王維新、周起、洪昇、周穉廉(周稚廉)、郎玉甫、張子賢、劉普充等。這些作家大部分系由明入清之人,少數(shù)生于清初,整體上大多活躍于順康之際,其間有確切生卒年可考者,卒年多在1670-1700年前后④——這與來集之的生卒年(1604-1682)完全對應(yīng)。結(jié)合王瑜瑜據(jù)《明史》而得之判斷,杜穎陶認為上限在1710年并不準確,目前還是定為順康年間較為妥當。

《傳奇匯考》之初撰,或即為合著,而非僅來集之一人,且在來集之去世后,《傳奇匯考》的撰述工作仍在繼續(xù)——這一點鄧長風已經(jīng)懷疑了。除鄧長風所言同目異文現(xiàn)象外,三書諸條目的行文格式、體例也有數(shù)種區(qū)別,風格并非一致,而且各有一定的數(shù)量比例。淺近的例子,如對同一作者的標注,往往有細節(jié)出入。僅以石印本《傳奇匯考》為例,《四嬋娟》《回文錦》條稱“錢塘洪昇”,《鬧高唐》《回龍記》條則稱“杭州洪昇”;《黑白衛(wèi)》條稱“蘇州尤侗”,《讀離騷》《清平調(diào)》條則稱“長洲尤侗”。即如上述引用《倘湖樵書》之方式,已有三種,且《曲海總目提要補編》中之《龍鳳衫》條,文末間接引用了《倘湖樵書》:“按《峒溪纖志》:‘《樵書》載:廣南有韋土官者,韓信之后也?!盵5]68

《峒溪纖志》為清初杭州名士陸次云所作,《倘湖樵書》中此條為卷一《功業(yè)忠節(jié)有后》。引陸次云此段者,當未閱《倘湖樵書》,為后來作者增入的可能性較大。那么,單論征引《倘湖樵書》之方式,已可知撰述者就有三或四人。此數(shù)人中,或有與來集之合力撰書者,《傳奇匯考》中直稱“集之云”者可能即為其一。進一步考三書關(guān)于曲家的介紹,多數(shù)僅就所知列舉時代、籍貫、姓名,偶及字號,介紹略多者,稍及生平、才學,計有明代長洲陸采、蘇州王穉登、平湖施鳳來、山陰徐渭,清代宜興萬樹、大興胡介祉、錢塘陸云士,松江周穉廉、太倉王抃、蘇州張心其、吳郡袁于令、李漁等;較詳者有明代吳江沈璟、余姚葉憲祖、屠隆、懷寧阮大鋮等。除阮大鋮外,上述曲家均系江浙人士,考其活躍時期,大多與來集之同時。三書中沈名蓀、來集之、陳軾三人的介紹最為詳細:

錢塘人沈名蓀撰。名蓀善詩文,才名籍籍,自少馳名江浙,中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北榜舉人,與同榜嚴虞惇、陶爾穟、姜遴、張昺等皆以文學出眾,聲譽翕然。虞惇等并成進士,而名蓀困于公車,頗多惋惜之者。詩詞之暇,兼工樂府。此劇演華登娶樓月迎、王弱靑二美女為妻妾,故名《鳳鸞儔》。其事非實,借以抒寫才情耳。[1]1066-1067

蕭山人來集之撰。集之父宗道,明天啟崇禎間內(nèi)閣大學士。集之學問淵博。才名早著,而未得一第。崇禎之末,僅由明經(jīng)起家,故頗多牢騷不平,借此劇以抒憤。才思橫溢,動心悅目。[1]431

陳軾撰。軾字靜機,福建人,明崇禎十三年進士。官部曹,入本朝未仕。晚年流寓江浙甚久。詩酒詞翰,跌宕風雅,人頗稱之。所著傳奇數(shù)種,此其一也……大率皆戲筆也。[5]37

此三人均活躍于順康之交,為同時代生活于江浙的文士,來集之與陳軾為遺民,沈名蓀馳名江浙,學高不售。作者愛屋及烏,批評其相關(guān)戲曲作品的用語也更為委婉,對他們的介紹也流露出明顯的欣賞之意。因此,《傳奇匯考》的撰述者(包括來集之)或熟知沈名蓀、陳軾,或與其有所交游,故而文字委婉。而撰寫《女紅紗》等條者應(yīng)非來集之本人,但十分仰慕來集之之才,并與之友善。綜合來看,有與來集之志同道合的江浙一帶學人,共襄其事。

鄧長風論斷《傳奇匯考》的作者非生活于蘇州地區(qū)人士。然蘇州去杭非遠,三書亦間引蘇州地方史料,且極為熟悉蘇州、杭州、揚州等地大小地名和當時之風物人情。前文所指作家籍貫,均在江浙一帶,包括江蘇下轄之松江府。因此,在缺乏進一步證據(jù)的情況下,將《傳奇匯考》作者定為來集之及其江浙學界友人更為合適,其后之增補者,也當為江浙一帶仰慕來集之其人者。

清初學界不滿明學之空疏,起而力矯,《傳奇匯考》也是清初學術(shù)反思潮流下的產(chǎn)物。明末戲曲繁盛對史學的一個困擾就是,諸多普通百姓與學人混淆了曲事與史實,《傳奇匯考》撰述動因之一即在于通過戲曲本事的考證與概述,研究戲曲與歷史之關(guān)聯(lián),包含有匡正史學的意圖。與來集之同時之學壇領(lǐng)袖、錢塘人毛先舒的《又貽陸冰修書》也曾細致考證過“壽亭侯”之誤。他在與友人陸嘉淑討論的信末云:

史學之疏繆如此,并有據(jù)戲劇中事為典故者,不根不經(jīng),近人學問多類此,而于壯繆尤多,總由耳熟稗劇之故……此非小失,偶因來書更及之,乃諸公所當力救正者,非徒發(fā)一笑也。[6]

陸冰修與毛先舒均為浙江遺民,關(guān)注這一現(xiàn)象的還有來集之友人毛奇齡,他們都曾進行過戲曲本事的考據(jù)??梢?,作為文化中心的江浙,將史學疏繆與戲曲流行相聯(lián)系者非僅來集之與其友人,而是一種普遍共識。就此而言,撰寫《傳奇匯考》這樣的書籍對清初儒者尤其是遺民而言,實乃總結(jié)學術(shù)教訓,挽救正學、匡正戲曲的必要之舉。因此,在江浙濃郁的學術(shù)氛圍下,產(chǎn)生《傳奇匯考》這樣的書籍也就不足為怪了。

雖然不知何故,在戲曲廣為流行、文化與經(jīng)濟均十分發(fā)達的江浙地區(qū),《傳奇匯考》始終未能得以刊刻傳播,而僅以抄本形式小范圍流傳,直至清末民國方才陸續(xù)現(xiàn)世,故而并未能對清代曲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王國維《曲錄》取材于此,已遠在清末民初之交;但是,這部蒙塵多年的戲曲本事的考證著作卻成了清代首部全面使用考據(jù)之法研究戲曲的專著,其用力之勤,較李調(diào)元、焦循、姚燮等毫不遜色,甚而有過之。因此,考證其作者與成書年代對清代曲學的研究頗為有利。而在缺乏文獻旁證的情況下,《傳奇匯考》本身的內(nèi)容即為考辨作者與成書時代提供了諸多線索。這些線索表明,《傳奇匯考》為清初江浙一帶的文人學士所撰,來集之為《傳奇匯考》著者之一;同時,這些線索也表明了此前杜穎陶、鄧長風兩位前輩所辟之研究理路不僅正確,而且仍然存在著繼續(xù)發(fā)掘的價值。

注釋:

①杜穎陶所云《傳奇匯考》引《淵鑒類函》處,僅見于《曲??偰刻嵋a編》之《雙福壽》一條。此劇分上下兩劇,各引《淵鑒類函》一次,石印本《傳奇匯考》與《曲??偰刻嵋肪匆娪幸?。

②參見蔣寅《東瀛讀書記》,載《文獻》1999年1月第1期。

③姓名明確卻標為“近時”者,確切的生卒年多不詳,其間吳德修、鄧志謨約為晚明時人,李漁、袁聲、李逢時、朱寄林由明入清,程端、蔡東、姚子懿約在康熙間,張中和不詳。

④以上姓名標注之例,石印本《傳奇匯考》與《曲海總目提要》完全一致,但杜穎陶《曲海總目提要補編》搜羅之軼文則出現(xiàn)三個特例,其中“吳江沈璟”“海鹽人祝長生”為明人,周杲為乾隆時人;剩余的作家惟陳軾(1617-1694)有確切生卒年可參照,盛際時、石子斐、王無功(一說王元功)約由明入清,顧元標、王元模、毛鐘紳(毛維紳)稍后,王圣征、沈休不詳,大體與《傳奇匯考》《曲??偰刻嵋敷w例一致。杜穎陶系從多個殘本陸續(xù)輯得佚文,出現(xiàn)后撰者補充的概率更大。

[1]董康.曲海總目提要[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2]來集之.倘湖樵書[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46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

[3]永瑢,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M].??冢汉D铣霭嫔?,1999.

[4]毛奇齡.倘湖樵書序[M]//西河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0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86:313.

[5]北嬰.曲??偰刻嵋a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6]毛先舒.又貽陸冰修書[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10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716.

(責任編輯吳波)

An Examination of the Author ofTheTextualResearchofChuanqiOpera

SHI Fang

(GraduateResearchSchool,ShanghaiTheatreAcademy,Shanghai200040,China)

WhileTheTextualResearchofChuanqiOperawas a masterpiece of drama studie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author and the exact written time of the book is still under debate. Deng Changfeng speculated that its author was Lai Jizhi from Zhejiang, but this argument lacked sufficient evidence, hence was not accepted by the academia. The author, however, finds that the book always provides sources when it quotes, and there are four citations inTheTextualResearchofChuanqiOperawhich are the same as those fromTanghu’sFirewoodBook. With further analysis on their styles, contents, methods and mindsets, it is proved thatTheTextualResearchofChuanqiOperawas written by an author living in Jiangsu or Zhejiang in the early stages of Kangxi emperor. In the meantime, by examining Lai Jizhi andTanghu’sFirewoodBook, Lai Jizhi can be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authors ofTheTextualResearchofChuanqiOpera. This research may provide more clues to further the studies ofTheTextualResearchofChuanqiOpera.

TheTextualResearchofChuanqiOpera;TheTextualResearchofYuefu;Tanghu’sFirewoodBook; Lai Jizhi

2015-12-02

石芳(1980-),女,湖北赤壁人,上海戲劇學院研究生部博士研究生。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明清江南望族和昆曲藝術(shù)”(11YJA760085)

I207.37

A

1001-5035(2016)03-0024-09

猜你喜歡
總目傳奇
安-225,昨日的傳奇
2021 年總目次
《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2021年第47卷總目次
漕運,一段行走在水上的傳奇
總目次
第36 卷總目次
傳奇 下
傳奇 上
堅持,造就傳奇
逍遙傳奇
甘孜县| 宜阳县| 龙陵县| 积石山| 双鸭山市| 稷山县| 阿拉尔市| 临夏市| 宁德市| 晴隆县| 庄河市| 邛崃市| 乃东县| 晋州市| 江华| 辽源市| 奉化市| 方山县| 承德市| 临安市| 收藏| 富源县| 乌拉特前旗| 屏南县| 宝应县| 乌海市| 广东省| 时尚| 永和县| 扶风县| 黄浦区| 玉溪市| 临夏市| 滨海县| 双流县| 和顺县| 绥宁县| 乃东县| 犍为县| 紫金县| 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