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固始縣良種推廣服務站,河南 固始 465200)
油菜種植技術運用及推廣分析
丁一
(固始縣良種推廣服務站,河南固始465200)
在各類蔬菜中,油菜內含維生素及多種養(yǎng)分,可用于消毒通便,具備保健功效。作為綠色植物,油菜深受人們喜愛。當前,可選用的油菜種植技術日益多樣化,這拓寬了油菜的栽植范圍。針對油菜種植,有必要解析當前的種植技術。結合各地的實情,選取最適宜的油菜栽培技術。
油菜;種植技術;推廣
油菜是日常飲食必備的一類蔬菜,其富含維生素,表現(xiàn)出綜合性的多樣功能。油菜籽可用于榨油,含有30%或更高的油料總量。從現(xiàn)階段來看,油菜作物表現(xiàn)為更高層次的營養(yǎng)功效,也具有經濟性。在各個區(qū)域內,油菜需求總量在日益增大,這種狀態(tài)推進了油菜種植的進步。改進單一技術,整合多樣的栽培及施肥方式。與此同時,還需慎重防控各季節(jié)內的病蟲災害,從根本上入手提升種植油菜的總體技術水準,提升作物的總產能。
完善種植技術,先要妥善予以選種。在不同區(qū)域內,氣候及土壤都不相同,不同品種則呈現(xiàn)出多樣的作物特性。初期在選種時,需考慮油菜是否擁有耐旱及抗寒的優(yōu)良特性,是否可以抗菌。從菜籽類型來看,油菜籽包含雜交及純種兩類菜籽[1]。詳細來看,設定了98%的菜籽純凈度及94%的發(fā)芽率。針對雜交性的油菜籽,要保持96%或更高的純凈度、95%的發(fā)芽率。
若選取了最合適的栽培運作方式,則需因地制宜。依照地區(qū)差異,優(yōu)選某一種植模式。經過先期的試種過程,還需衡量多樣的影響要素。唯有如此,才能選取最合適當?shù)氐哪愁愑筒似贩N。例如,可以劃定各區(qū)段的對比區(qū)進行對比試驗,經過多次篩選,可選出芥酸較低的優(yōu)良油菜品種,其中包含了雜交類的油菜。
2.1初期的種植預備
開始栽培油菜之前,要準備好適合用于栽培的地塊。對于單種栽培,可選取水澆地,依照劃定的區(qū)域來栽培油菜。在春季播種時,還需兼顧田間的狀態(tài)。遇到較重的旱災時,要立刻予以灌溉。及時整理地塊,做好疏松地塊的工作,這樣即可確保最合適的土體空氣總量。然后,1hm2可投入1500kg或更多的底肥。此外,還可選取麥后播種。這是因為,播種小麥之后的土質常常呈現(xiàn)為干燥的特質,殘存著較多麥茬。正式播種之前,還需妥善清理殘存的土壤麥茬,及時予以澆水。為確保高產,在此基礎上施加適量的底肥[2]。
2.2適時播種
經過整地之后,要選取合適的時段予以播種。播種時,可選機器或手動方式播種。詳細來看,若選取機器方式播種,可適當放寬現(xiàn)有的土地限制。播種過程中可借助于分層播種機,設定3cm的播種深度。若選取手動方式播種,則要詳細整理選定的地塊,確保優(yōu)良的墑情。土質應當是疏松的,可添加磷酸二銨或適量的其他肥料。
2.3施肥及日常管理
對于生長中的油菜,各階段都要添加適量的肥料。唯有如此,才能維持最佳的油菜產能。油菜在生長進程中,也不可缺失常規(guī)的施肥。例如,發(fā)出3片葉子之后,667m2就要增添3kg的尿素;到了開花時節(jié),也要施加混合性的硼肥及磷酸二氫鉀,這樣是為防控葉子泛黃或者落花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調配肥料之后,可均勻噴灑至油菜葉的表層[3]。有時候,播種后直至發(fā)芽以前,若降雨總量偏大,將會出現(xiàn)土質板結的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需破除板結。及時除掉雜草,施肥及灌溉整合為一體。
2.4防控病蟲災害
油菜種植中,最常見的病蟲害為菌核病。在發(fā)芽時期內,油菜苗經常感染這類病害。感染菌核病后,將會降低應有的油菜產值,帶來嚴重損失。為此,還需配備必要的藥物防控措施,其主要為農業(yè)防治措施。此外,還需防控小菜蛾及蚜蟲蟲害。例如,播種前可以增添油菜的包衣,可調配懸浮性的試劑用于包衣。在初花期內,還需噴灑菌核凈溶液。
在種植油菜時,還需采納新型種植方式,推廣新技術。從現(xiàn)狀看,某些農戶仍不愿接納新穎的栽培技術,傾向于沿用常規(guī)的栽培流程。拒絕新技術,很難從根本上提高油菜的總產能。由此可見,應能采納機械化的新式種植模式,改進常見的栽培[4]。
若要運用油菜種植的新式技術,不可缺失根本的政策支持。設定政策時,要把油菜種植設定為根本的要點。支持產業(yè)發(fā)展,推廣新技術。這樣才能減低隱含的栽培風險,擺脫原有的技術約束。農戶也應摒除觀念約束,大膽地采納新技術。應當因地制宜,在最大范圍內采納規(guī)?;脑耘嗄J?。構建推廣小組,調動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食用需求很大。油菜籽還可榨油,具備多樣化的用途。此外,油菜作物含有獨特的營養(yǎng)成分,經濟價值極高。因此,提高油菜產量和質量尤為必要。但從目前來看,提高產能及防控病蟲害的相關技術仍不夠成熟,有待進一步改進。在未來實踐中,還需依照因地制宜的根本思路來探究種植技術,選取適合種植區(qū)域的油菜種植技術,保障油菜種植的產能提升及農戶增收。
[1]周冬梅,張仁陟,孫萬倉,等.甘肅省冬油菜種植適宜性及影響因子評價[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14(6):697-704.
[2]陳靜,馮中朝.油菜種植戶的技術偏好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的農戶調查數(shù)據(jù)[J].中國油料作物學報,2014(5):690-694.
[3]徐露萍.淺談油菜種植技術的應用與推廣[J].南方農業(yè),2015(7):17-18.
[4]冷志友.油菜種植技術應用及推廣分析[J].北京農業(yè),2015(24):34-35.
S565.4
B
1674-7909(2016)08-10-2
丁一(1982-),女,本科,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