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會(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疼痛科,重慶400037)
內熱針治療慢性腰腿痛的護理
唐永會(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疼痛科,重慶400037)
【提要】該文探討了內熱針治療慢性腰腿痛中的護理方法。通過對2014~2015年該科收治的確診為慢性腰腿痛并應用內熱針治療的患者210例進行全面、細致的護理,包括治療前的準備、治療中的監(jiān)護、治療后的生活及功能鍛煉的指導,促進患者康復。結果21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內熱針治療,并且能夠降低慢性腰腿痛治療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促進患者康復,對于減少患者的并發(fā)癥有重要意義。表明對應用內熱針治療慢性腰腿痛的患者提供周到全面的護理,對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減少和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明顯的積極意義。
腰腿痛;慢性病;針刺鎮(zhèn)痛;護理
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國際疼痛研究協(xié)會給疼痛的定義是:“疼痛是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覺和情感體驗”。1995年,疼痛被列為人類五大生命體征之一,而慢性疼痛是指持續(xù)1個月以上的疼痛。其中,肌筋膜炎、軟組織勞損、椎間盤突出癥等人體運動系統(tǒng)軟組織損傷及退行性病變是引起慢性疼痛的常見病因。目前,國內臨床針對上述常見病因引起的慢性疼痛,通常應用軟組織松解、密集型壓痛點銀質針導熱療法(內熱針)等方法進行治療。內熱針通過對壓痛點深部病變組織及其周圍受影響組織的直接針刺和加熱刺激,可以起到松解、修復痙攣和變性肌肉組織的作用。同時,內熱針也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了肌筋膜的張力,抑制了病變部位的無菌性炎癥,促進了肌細胞的再生,從而使肌筋膜痙攣變性缺血情況得以改善,最終起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作用[1]。該治療方法現(xiàn)已列為本科的重點治療項目之一,自開展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將治療過程中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2015年本科收治的確診為慢性腰腿痛并應用內熱針治療的患者210例進行全面、細致的護理。其中男63例,女147例,男女比例為3∶7;年齡22~83歲,平均50歲;病程0.5~20.0年。所有入選患者均排除了椎管內外的占位性病變。
1.2治療方法(1)協(xié)助患者取合理舒適體位,充分暴露治療區(qū)域。(2)確定進針點,準確定位并做好標記。用0.5%聚維酮碘常規(guī)消毒治療區(qū)域皮膚,無菌操作下行局部麻醉(通常選用0.5%利多卡因皮內注射一個皮丘)。(3)術者根據(jù)病變部位和疼痛性質選擇長短粗細適宜的內熱針,無菌操作下于事先確定的進針點進針,進針后用無菌紗布保護針眼,并連接加熱巡檢儀,控制溫度在98~107℃,加熱25 min后關機[2],待銀針自然冷卻至室溫后起針。(4)治療完畢后囑患者臥床休息20~30min。
1.3護理效果21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內熱針治療,并且能夠降低慢性腰腿痛治療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促進患者康復,對減少患者并發(fā)癥有重要意義。
2.1治療前的護理(1)心理護理:應當強調治療前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目的在于消除患者對治療的恐懼和疑慮,爭取患者積極的配合,最大限度地保證和提高治療的效果。雖然內熱針治療方法已經在臨床上開展多年,但仍然屬于新開展的技術,許多患者對該治療方法仍然缺少必要的了解,存在一定的懷疑,同時,內熱針的長度普遍較長,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懼。如果在進行治療前缺乏與患者的交流,未囑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準備,容易導致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依從性下降,甚至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意外。所以治療護士應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年齡、性別、職業(yè)及文化程度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講解方式。使患者更容易了解治療的過程、治療中可能出現(xiàn)的感覺,并積極配合治療[3]。(2)治療前協(xié)助醫(yī)生查看患者的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出凝血時間、心電圖等)結果。(3)治療前1 d囑患者洗澡,保持皮膚清潔,告知患者不能空腹,且不宜進食過多。治療前排空大小便。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應遵醫(yī)囑服藥,待病情穩(wěn)定后再行治療。(4)環(huán)境準備:保障患者治療環(huán)境舒適整潔,并對治療室進行紫外線消毒;因治療過程中需暴露患者大面積皮膚,故應保證室溫控制在25℃左右,不宜過熱或過冷,關閉通風裝置和空調;準備屏風等物以保護患者隱私。(5)準備物品:根據(jù)不同的治療部位選擇大小適宜的內熱針,一次性的無菌物品、麻醉藥、加熱巡檢儀。常用的搶救物品處于備用狀態(tài)。
2.2治療中的護理(1)鋪防水治療巾,協(xié)助患者取俯臥位,可于腹下及腳踝處墊軟墊,使患者保持舒適體位,利于患者的配合和治療的順利進行。(2)充分暴露治療區(qū)域,確定進針點并準確標記,0.5%聚維酮碘消毒治療區(qū)域后,用0.5%利多卡因皮下注射一個皮丘行局部麻醉,等待醫(yī)生治療。(3)治療過程中配合醫(yī)生施針并應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脈搏、血壓等生命體征,與患者充分溝通,安撫患者緊張的心情,鼓勵患者,加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若治療過程中患者有明顯不適,應立即報告醫(yī)生并及時終止治療進行處理。常見的不良事件包括利多卡因過敏反應、誤穿、燙傷及暈針等,因此,治療過程中的護理重點應放在對護理不當造成的不良事件的預防,患者不良反應的及時發(fā)現(xiàn)及迅速處理上。(4)針刺完畢,連接加熱巡檢儀,控制溫度適宜,告知患者針尖處有微熱感,局部有酸脹感屬正?,F(xiàn)象[4]。隨著加熱的進行,原本痙攣的患處肌肉得以松解,同時,也使得導熱針更易脫出,此時應告知患者盡量避免咳嗽等容易導致導熱針脫落的動作,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充分交流,以求患者的充分配合,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5)治療完畢,分離加熱巡檢儀,逐一起針并按壓針眼3~5 min,用紫外線局部照射30 s,針眼處用0.5%聚維酮碘消毒后貼上創(chuàng)可貼。
2.3治療后的護理(1)清點內熱針,查看針眼處有無活動性出血,囑患者在治療床上臥床半小時,以防肌肉層淤血?;颊吲P床休息期間,護理人員同樣應注意觀察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及施針處的情況,若有針眼處活動性出血、施針處皮下血腫及肌肉層淤血等情況時,在安撫、穩(wěn)定患者緊張恐懼情緒的同時,應迅速通知醫(yī)生及時進行相應處理[5]。(2)針眼護理:告知患者3 d內不能洗澡,注意保持針眼干燥,避免感染。應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行內熱針治療后針眼處可能出現(xiàn)瘙癢的癥狀,護理人員應當提醒患者此時勿用手抓撓,以免引發(fā)感染。此外,針刺后患者常有局部不適或出現(xiàn)體溫偏高現(xiàn)象(通常不高于38.0℃)等的針刺反應,可不做處理而自行消失;但若體溫持續(xù)升高,應警惕感染的發(fā)生。(3)功能鍛煉的指導:慢性腰腿痛患者通常病程較長,并伴有一定的功能障礙,內熱針治療后結合功能鍛煉通常較單純內熱針治療能取得更顯著的臨床療效。所以內熱針治療結束后護理人員可根據(jù)患者的個人情況,指導患者做相應的功能鍛煉。護理人員應詳細告知患者鍛煉的方法,確定鍛煉時間,必要時可協(xié)助患者擬定鍛煉計劃。(4)生活指導:囑患者加強營養(yǎng),強調充足的營養(yǎng)對疾病恢復的重要性[6],可根據(jù)中醫(yī)證型進行飲食相關指導,在保證營養(yǎng)供給充足的同時兼顧了不同病癥的特殊性;幫助患者保持心情舒暢,慢性疼痛的患者往往受病痛折磨時間較長,精神容易消極,從而加強了疼痛的體驗,幫助患者保持心理健康有益于減輕疼痛促進療效;囑患者起居有律,在生活工作中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引起的進一步勞損和長期失用導致的功能退化;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如坐立行走的姿勢等,加強鍛煉,預防和控制癥狀的復發(fā)和加重。(5)復查和隨訪的指導:告知患者定期復查,并做好患者的隨訪工作。
綜上所述,內熱針治療慢性疼痛已推廣到多家醫(yī)療單位,并取得較為顯著的臨床療效[7]。該療法既可達到迅速的止痛效果,又可獲得較為滿意的遠期療效。通過臨床觀察,可總結內熱針療法在治療慢性腰腿痛中具有的四大功效:(1)松解并修復痙攣的肌肉組織;(2)減輕肌筋膜張力,消除無菌性炎癥;(3)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4)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但由于內熱針針體粗大,刺激性較強,故在操作中應注意動作輕柔,準確施針,嚴重的心腦血管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禁用。同時在護理工作中,治療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準備,與患者充分交流,態(tài)度要和藹,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消除對內熱針治療的疑慮和恐懼,贏得患者的積極配合[8]。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體征、主訴,及時處理患者的不適,鼓勵患者,增強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治療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必要的生活和康復鍛煉指導。這對于最大限度地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降低治療中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促進患者康復,減少并發(fā)癥有重要意義。
[1]王福根.銀質針導熱治療軟組織痛[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212-213.
[2]葉剛,董章利,馬余鴻,等.銀質針導熱治療慢性膝關節(jié)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1,17(6):329-332.
[3]胡曉,林書會.銀質針治療髕下脂肪墊損害性膝關節(jié)痛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1):127-128.
[4]芮靜蓉.臨床針灸護理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8):108.
[5]馮麟,吳雁,陳孟平,等.概念圖教學法在《針灸護理》教學中自主學習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2):2080-2081.
[6]魏艷.泥灸治療軟組織疼痛病人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護理研究,2013,27(9):835-836.
[7]秦秀芳,劉麗艷.針灸暈針的原因調查分析及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52):306-307.
[8]傅燕虹.針灸患者暈針的原因分析及中醫(yī)護理對策[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13,18(5):399-400.
·教學探索·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5.060
B
1009-5519(2016)15-2421-02
(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