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蘭市第一中學,吉林 舒蘭 132600)
我國2.2億中小學生的防災減災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與成人的差距很大。尤其是極易受傷害的中小學生,對其進行專門的防災避險、自救互救知識宣傳教育,增強他們的防災減災意識,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小學生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水平,關系到人類同自然災害的斗爭能否取得勝利的結(jié)果,在學校中開展防災減災教育是提高社會防災減災意識的根本途徑。
應急避險教育應當體現(xiàn)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實踐為中心,突出應對能力的培養(yǎng)。應急避險教育內(nèi)容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包括意識、認知、能力、行為、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內(nèi)容。具體包括危機認知和基礎安全知識教育、逃生、自救、互救技能教育及應對訓練,心理健康教育及體能訓練等。
應急避險教育涉及的內(nèi)容非常廣,因此應急避險教育內(nèi)容設計必須要有選擇性、靈活性的特點,它絕對不應該是整齊劃一的。各地各校應有針對性,靈活地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應鼓勵開創(chuàng)一些校本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教學內(nèi)容。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較弱和缺乏一定的辨別能力,主要講授防電、防落水、防拐騙、防走失、交通安全及災難逃生和躲避等教學內(nèi)容。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行為能力,主要講授自救互救、逃生避險技能、生命教育、防災意識和備災能力等教學內(nèi)容。
現(xiàn)行的防災減災教育未納入課程體系,中小學生長期處于“災盲”狀態(tài)。我國的中小學教育,至今還沒有開設防災減災知識的課程,應引起重視,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
防災減災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一刻都不能松緩。但我國卻未形成長效教育機制,這也是制約防災減災教育發(fā)展的根本問題。
對青少年的防災減災教育僅僅局限在某些常識課中出現(xiàn)的少量的浮光掠影的災害知識。國內(nèi)研究較多的是在中學地理教育中進行防災減災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涉及實現(xiàn)途徑和策略的較少。
教育活動不應僅局限于學校本身,也要在家庭和社會間進行倡導,教育本身是一項涉及學校、家庭、社會的系統(tǒng)工,貫穿于人的整個一生,蔓延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學校、家庭和社會3方應密切配合,充分發(fā)揮合力作用,為應急避險教育的實施與發(fā)展營造良好氛圍。
應急避險教育的基本途徑是:圍繞學校、政府、公眾3個主體,以學校教育為核心,以政府應急管理為關鍵,以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為支撐,以社區(qū)教育、媒體教育為輔助,形成一套完善的教育體系。
學生應急避險能力教育涵蓋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涉及到心理學、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醫(yī)學等多個學科,即有理論知識的學習,又有體能、技能的訓練。利用各學科的優(yōu)勢將部分內(nèi)容滲透到各相關課程進行講授,充分利用各門課程所涉及的各種認識和解決能力。
要建立起長久的災害教育機制,教師隊伍的建設必不可缺,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關系到整個災害教育成敗與否的關鍵。災害教育要進行,必須得具有災害教育專業(yè)性知識與技能的教師來進行,否則是不可能進行的,也收不到任何實際的效果。具備防災減災知識與技能的師資隊伍,是防災減災教育體系中的執(zhí)行者和“領路人”,因此必須加強這方面的培訓。而條件較差一點的地區(qū),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資源狀況,合理規(guī)劃與安排培訓計劃,但是一定要進行這項工作,不可形式化。總之,中小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水平和發(fā)展基礎,關系到青少年能否應對將來發(fā)生的自然災害,是公眾安全隱患意識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經(jīng)過筆者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我國中小學生防災減災意識普遍薄弱,主要與我國目前的教育機制和教育管理體制有關,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必須改變現(xiàn)有的教育機制。本文著重探討了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安全教育機制的策略,力求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提供思路。
[1]周江評.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防震減災:美國加州《費爾德法令》及措施[J].國際城市規(guī)劃,2008,23(03).
[2]葛德明.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實踐活動研究[J].科學探究園地,2007,(12).
[3]袁海良.成都市公眾防震減災意識調(diào)查[J].四川地震,2006,(2).
[4]張云霞.加強防災減災基礎教育刻不容緩[J].中國減災,2005,(9).
[5]徐玖平,王鶴.汶川特大地震災后基礎教育重建的系統(tǒng)分析[M].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2008(6):831-837.
[6]王穎.突發(fā)事件中的政府責任分析[M].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08(5):66-68.
[7]孫詩德.對突發(fā)災害預防機制建設的幾點思考 [M].民防苑,2008(S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