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楊
【摘 ?要】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xiàn)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具有全民性,按道理來說,語言應該一視同仁的為全民服務,然而由于男性和女性的社會地位并不平等,所以在男性和女性面前,語言中存在著嚴重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漢語教學 ?性別歧視 ?語言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1270(2015)03-0034-01
一、性別歧視現(xiàn)象在漢語造字方面的體現(xiàn)
女字在造字之初就表現(xiàn)了對女性的歧視?!芭笔且粋€象形字,像一個面朝左跪著的人,上身直立,兩臂環(huán)抱在胸前。這個“女”字說明遠在殷商時代,中國婦女已經(jīng)處于被統(tǒng)治的地位?!栋谆⑼āぜ奕ⅰ分袑Α芭弊钟薪忉專骸芭撸缫?,從如人也?!薄墩f文解字》:“如,從、隨也?!薄叭纭奔础皬摹保恰皬氖?,服從”的意思。這兩本書反映了“順從”是女性的本分,女人是從事家務和服從家主的使役??梢娭袊糯鷭D女的地位十分低下,而“女”字在造字之初就體現(xiàn)了男女不同的社會分工,體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對女性的歧視。
二、性別歧視現(xiàn)象在漢語稱謂中的體現(xiàn)
稱謂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一方對另一方的名字或身份的呼叫,在社會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性。漢語中的稱謂體現(xiàn)了一定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古時丈夫背稱妻子為“賤內(nèi)”、“賤人”、“拙荊”、“糟糠”、“內(nèi)助”、“內(nèi)子”,女子也卑怯地稱自己為“奴家”、“卑妾”、“賤妾”,卻要稱丈夫為“良人”、“官人”、“老爺”。時至今日在農(nóng)村,妻子仍然被稱為“婆娘”、“屋里的”、“做飯的”、“俺家的”,妻子卻管丈夫叫“當家的”。女性婚后往往從夫姓,以夫姓加妻妾身份稱呼,如《紅樓夢》中的“王夫人”、“邢夫人”、“趙姨娘”等等。
三、女性詞語義貶降
漢語中許多詞只要和女性有關(guān)就會產(chǎn)生消極、貶損之意,而與之對應的男性詞匯卻往往含有褒義或成為中性詞。例如:“陰”在漢語中具有很強的文化貶抑色彩,而這個詞恰恰是女性性別的代名詞。人死后的冥界被稱為“陰間”“陰曹地府”,那里陰森可怕,鬼魅橫行。而與“陰”組合的詞,幾乎都帶有貶義,如:“陰險”“陰毒”“陰冷”“陰暗”“陰私”“陰謀”“陰郁”“陰魂”等等。而與之對應的“陽”卻完全沒有任何貶義的語義聯(lián)想,男性的“陽剛”之美一向為人們所稱頌。如果一個男孩像女孩,就會被譏笑為“女里女氣”“娘娘腔”“婆婆媽媽”“像個娘們似的”“脂粉氣”。女性若被評價為“有大丈夫的氣勢”“有男子風范”時,卻是對這位女性極大的認可和贊美。從這些例子中,我們看到了漢語中“男尊女卑”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
四、性別歧視現(xiàn)象在漢語詞序中的體現(xiàn)
漢語對詞序的要求很嚴格,在組詞造句時當男女并列出現(xiàn)的時候,男性總是排在女性的前面,如“男女”“夫妻”“弟妹”“父母”“子女”“夫婦”“考妣”“公婆”“兄嫂”“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兄弟姐妹”“夫唱婦隨”“男耕女織”“夫貴妻榮”“郎才女貌”“男尊女卑”“男歡女愛”“男盜女娼”“才子佳人”“癡男怨女”“善男信女”等等。
這種排列反映了一種社會價值觀,漢人區(qū)別尊卑有序時,趨向于尊在前卑在后,男先女后的排序?qū)嶋H上是男尊女卑思想的變相表達。
【參考文獻】
[1]許 ?慎.說文解字[Z].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2]鄒曉麗.基礎漢字形義釋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
[3]莊和誠.英語詞語中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J].外語研究,1990,3:28~34.
[4]楊永林.現(xiàn)代英語性別差異研究綜述[J].山東外語教學,1991,2: 39~50.
[5]葛 ?紅.英語性別歧視探析[J].聊城師范學院學報,1992,2:116~117.
[6]王德春、孫汝建、姚遠.社會心理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5年.
[7]穆鳳良、李秀萍.英語中的性歧視與中性化[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