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世明
各相關部門亟待負起監(jiān)管之責,而你我他也都應想想:“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作為個體,你應“-”掉什么?我以為,應“-”掉隨手族的習慣,“-”掉不假思索、隨大流的心理,“-”掉盲從、成為別人思想甚至炮制虛假信息的“跑馬場”……
微博年代,N次聽到過“體壇名嘴”韓喬生的煩惱:純粹“張冠‘韓戴”嘛,這些搞笑甚至弱智的嗑兒不是我嘮的!從微博到微信年代,又N次聽到過“新聞名嘴”白巖松的辯白:“為了打鬼,借助鐘馗”,我就成了替公眾發(fā)泄(也調(diào)制“心靈雞湯”)的“現(xiàn)代鐘馗”……
“進化”到微信“領風騷”之當下,未料,剛為中國摘下首枚科技諾獎的耄耋老人屠呦呦,“躺著也中槍”,“被致辭”——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yī)學院的諾獎致辭被人偽造,且編排出一“感恩”一“雞湯”兩個版本,都走時下受追捧的溫情路線,是其兒孫輩喜愛的腔調(diào)與類型。
這,似乎成了明星名人共同的煩惱,連一心科研、與八卦不沾邊的老人屠呦呦也未能幸免,可見其“殺傷力”之烈。
其實,這也成了當代國人共同“成長的煩惱”,甚至可以說,是亟待公眾共同面對、共同重視的社會問題。
毋須細數(shù)。生逢這微信年代,與車站車廂、課堂飯?zhí)蒙踔聊暌癸堊琅员椴嫉摹暗皖^族”相伴而生的,是筆者謂之的“隨手族”:低頭見,隨手轉(zhuǎn),隨手觸及,隨手發(fā)出;聚會時、飯桌旁呢,便是信口開河,各類“新聞”大快朵頤,真相如何,無人也無力考證,“內(nèi)容(信息)為王”,越“辣”越捧,越“爆”越火,“段子王”遂成“話題老大”,且老少通吃?!半S手族”與“低頭族”恐怕要構成當下兩個最大的族群了吧,在東西南北中可謂瘋狂地轉(zhuǎn)發(fā)著、傳播著“批量生產(chǎn)”的偽名人格言與虛假新聞,將種種“心靈雞湯”喝個痛快,這說明了什么?
當偽造的名人名言,如“心靈雞湯”撫慰著你渴望成功的心理,當點贊與轉(zhuǎn)發(fā)易如眨眼之間,這些粉絲的肩膀便似乎長著別人(名人、大腕、大款)的腦袋,不假思索,全盤接收,成了信息洪流沖刷下的溝渠,什么“我思故我在”?那是“老黃歷”了,思想、思索、思考多累人哪!“我思故我在”“時髦”為“我傳我才在”,面對無論虛假新聞還是參假的“雞湯”,浮躁一族更憂心自己的“錯過”,焦慮者更焦慮自己不轉(zhuǎn)(信息)就形同不存在。
這種筆者謂之的“微(微信、微博)式亂象”與誠信缺失、淺閱讀(其實是“標題黨”,看報只看題,八卦只看“皮”,具體內(nèi)容都無暇細看,就隨手轉(zhuǎn)走了)相伴而生,首先映射出的,是部分微博與微信公眾號的無底線式經(jīng)營策略。誰熱衷于此呢?當然是一些公司,無非是誘引用戶,圈住粉絲罷了。
這種“微(微信、微博)式亂象”讓微信與微博乃至各種傳媒都陷入一種信任危機。不是嗎?長期以來,準確的消息皆從平面媒體得來,網(wǎng)絡信息多轉(zhuǎn)自平面媒體,現(xiàn)在呢,進入“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握麥克風,個個都成消息源,平面媒體要搶“第一手新聞”也靠互聯(lián)網(wǎng)。于是,“小道消息”甚至出自左道旁門的“偽消息”,皆有了市場,甚至以“權威面孔”大行其道。
如此豈可放任?在這時起時伏的信任危機中,不能不痛指政府相關部門監(jiān)管的責任。
置身轟然而至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萬眾創(chuàng)新是主流,但微信、微博亂象的逆流不可輕視。其間,各相關部門亟待負起監(jiān)管之責,而你我他也都應想想:“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作為個體,你應“-”掉什么?我以為,應“-”掉隨手族的習慣,“-”掉不假思索、隨大流的心理,“-”掉盲從、成為別人思想甚至炮制虛假信息的“跑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