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波
學校文化建設以科學的教育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相結合,聯系學校發(fā)展實際,從制度文化、課程文化、學生文化等方面,構建學校文化體系。
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是精神文化,是以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諧的人際關系,營造互相幫助、相互尊重、彼此信賴、團結合作的文明氛圍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因此,學校文化建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有計劃、有目標,分批建設,逐步完善。學校文化本身的特點要求我們細節(jié)上一點一滴地經營和積累,而不是將外在的文化細胞移植于學校體內,要結合時代要求、學校發(fā)展目標、辦學特色而逐漸生成。我校是農村小學,學校以“培養(yǎng)良好習慣,奠基幸福人生”為辦學理念,努力創(chuàng)建學校文化,辦人民滿意教育。
一、環(huán)境育人,注重校園文化建設
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氛圍,會使人產生一種向上的激情。因此,學校非常重視環(huán)境管理與校園文化建設。通過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來達到學校的育人功能。
1.加強環(huán)境管理。春季,學校規(guī)劃了校園,對操場進行了開發(fā)建設,對無用的校園設施進行了拆遷。對校園整體進行了綠化、美化。平整了操場,設計了甬道,為花池安裝柵欄,營造整潔優(yōu)雅的校園環(huán)境。
2.重視文化育人。面對學校實際,對現有校園從三個方面進行了文化建設。一是綠化美化校園。讓校園的自然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體現出學校文化特有的底蘊,在校園的圍墻上大型弟子規(guī)插圖宣傳字畫起到了怡情勵志的作用;充分利用操場現有空間廣栽花草樹木,使校園綠化面積達最大限度。校園四面花草樹木圍繞,達到四季常綠,三季見花,景色宜人,使人走進學校就有一種清新亮麗的感覺。二是建設走廊文化。在其間布置學生書畫作品、名言警句、光榮榜、師生活動剪影、各種專項教育常識等,內容豐富,令人啟迪,成為學生生命成長的精神大餐。三是提升室內文化。班級配備了班班通電子白板。班主任引領學生,確立班級文化主題,巧妙地布置教室,建設了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做到了每一面墻壁會說話,每一個角落都育人。
二、文體活動,打造精彩活力校園
為了豐富學生校園生活,進一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學校組織各種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成長。
1.建立興趣小組。興趣小組活動是學校課堂教學的延伸,是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自2007年起,在全校范圍內著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的正常開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發(fā)展的時間與空間,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學校共組建了書法、朗誦、跳繩、籃球、美術、剪紙、舞蹈等幾個興趣小組,每周利用周一、三、五最后一節(jié)課,針對學生進行才藝、能力的培養(yǎng)。每學期結束,各興趣小組進行一次成果展示。
2.重視體育活動。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自覺快樂地參與到陽光體育運動中來,促進孩子們的健康發(fā)展,我校秉承“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康理念。堅持把健康帶給學生,把快樂還給學生的原則,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
在大課間活動準備、設計創(chuàng)編階段,分管領導和藝體組教師、班主任走到學生當中,參與學生的課間活動,和孩子們一起游戲,了解學生的興趣,征求他們對開展大課間活動的意見和要求,并對此進行梳理、歸納,形成設計創(chuàng)編原則和思路。學校為學生購置了大量的體育活動器材,如,空竹、呼啦圈、跳繩、毽子、口袋等。班與班之間每周輪換游戲器材,孩子們熱情高漲,勁頭十足,興趣濃厚,歡心愉悅,真正實現了把快樂與健康送給學生。
3.開展主題教育。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方式,以人文精神培養(yǎng)為重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讓學生在人文化的教育環(huán)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道德修養(yǎng),形成科學的世界觀、高尚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促進了學生和諧發(fā)展。德育活動以主題教育月等形式為載體開展,如,“文明禮儀教育月”“愛黨主題教育月”“學雷鋒活動月”“三節(jié)、三愛主題活動月”“明德守禮活動月”等。
三、辦好???,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辦??笫菍W校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之一。為了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讓教師有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滿懷一種探索的勇氣和一種創(chuàng)新的精神,2008年6月,我校創(chuàng)編了校刊《晨曦》,為全校教師提供了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享研究成果的平臺。
1.領導高度重視。學校領導認識到校刊在學校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舍得為它投資,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支持。校長帶頭撰寫文章,總結學校工作,暢談心得體會,為教師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2.??饕獌热荨P?冻筷亍芬哉n程改革為核心,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學校工作,有經驗論壇、教學展示、教育科研、教師培訓、課改敘事、讀書心得等幾大板塊兒,全面展現教師風采,展示個性特長,揣測反思心理,珍藏學海拾貝……
3.師生積極參與。為使??ぷ黜樌M行,教師每月上交一篇讀書心得、課改敘事、教學隨筆,每學期上交一篇經驗總結或論文,擇優(yōu)在??习l(fā)表。為了激發(fā)教師的寫作興趣,提高教師的寫作水平,增強教育教學理論內涵,學校開展了“共讀一本書”活動,每學期為教師提供一本教育名著。如,為教師提供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魏書生的《教學工作漫談》等,讀書后教師紛紛寫了讀書心得體會。為辦好《晨曦》,學校還舉行了“《晨曦》杯個性作文大賽”……系列活動,大大激勵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寫作熱情。
4.??l(fā)展趨勢。在不斷的繼承與發(fā)展、改進與創(chuàng)新中,《晨曦》已逐步擺脫稚嫩,走向成熟,編輯出版了一批又一批精品和佳作,如今已出版15期,不僅受到廣大教師的擁護,也得到了兄弟學校及各級領導的好評。2012年12月,在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機制研究分會組織的“第六屆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校內報刊評選”活動中,《晨曦》榮獲一等獎。2015年6月,在第二屆“梓桐杯”全國優(yōu)秀學校報刊評選活動中,《晨曦》榮獲??C合金獎;校長獲得學校報刊建設特別獎。如今的《晨曦》已是一面旗幟,號召教師朝著未來銳意進取;如今的《晨曦》已是一個航標,指引教師信心十足奔向前方。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學校文化建設任重而道遠。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毫不懈怠,迎難而上,愛崗敬業(yè),奉獻進取,精益求精,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學校文化的精神塑造,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校文化氛圍,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