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津偉
(華東政法大學 法律方法研究院, 上海 201620)
?
法學研究
·年齡立法專題(一)·
年齡立法的原理與技術研究
戴津偉
(華東政法大學 法律方法研究院, 上海 201620)
同一年齡段的自然人往往在生理特征、心智成熟度以及個體需求等方面具有很多共性,因此,各國普遍以年齡作為依據(jù),確定權利資格、行為能力與責任能力,分配社會資源。從立法技術看,年齡條款屬于擬制規(guī)定,實質上是以年齡作為標準,硬性賦予符合同一年齡條件的自然人同等法律待遇。年齡立法是國家在政策導向下,出于一定利益需求作出年齡段劃分,輔以相應的權利義務規(guī)范,有意識引導公眾的行為方式,影響其年齡認知,積極塑造年齡的社會意義。在立法模式上,我們應當在統(tǒng)一規(guī)定前提下,適當引入柔性調整模式,構建統(tǒng)一的年齡規(guī)范體系,增強年齡條款的適應力。
年齡立法;政策導向;法律擬制;柔性調整
每一年齡段群體在生理特征與個體需求等方面具有很多共性,因此,世界各國普遍將年齡作為劃分法律主體類型,分配權利義務的重要標準。我們通常認為年齡條款是基于一定年齡事實作出的規(guī)定,是對年齡規(guī)律的客觀反映。事實上,年齡條款依據(jù)的并非客觀的年齡事實,而是國家對一定年齡段群體的評價與期待,反映了國家多維度的利益訴求。本文首先研究法律年齡的性質與功能,闡釋年齡條款作用原理,然后探討年齡立法的模式問題,針對當前我國年齡條款的不足,提出改進建議。
年齡條款將年齡作為一種法律事實,一旦當事人達到相應的年齡條件,就賦予權利資格、行為能力或社會福利,要求其承擔法律責任。從立法技術角度看,年齡條款本質上屬于法律擬制,立法者以年齡為依據(jù),略去個體的實質差異,強制性地將符合同一年齡條件的自然人同等對待,不容反駁。
(一)法律年齡的性質
年齡的內涵非常豐富,總體而言,有生理年齡、社會年齡與心理年齡之分,法律年齡是綜合了上述幾種年齡含義作出的規(guī)定。從詞源學角度看,“年齡”一詞最初具有生理學意味,《六書故》曰:“以齒察年之長長,故謂年齡”,即以牙齒的生長、磨損和堅固程度等情況來判斷自然人的生命“長度”,稱之為“年齡”。我們可以根據(jù)牙齒情況、身高和體重等生理指標判斷自然人的年齡,反過來,年齡可以作為自然人身高、體重以及健康狀況等生理指標的重要表征,這一維度便是生理學意義上的年齡。
年齡作為疊加在自然人身上的社會時間總和,逐步塑造著人的心理特質,年齡日增,社會經(jīng)驗日長,心智逐步成熟,自然人的心態(tài)與個體需求等都隨著年齡變化呈現(xiàn)出階段性規(guī)律,這體現(xiàn)的是年齡的社會意義。此外,國家與社會對各年齡段群體賦予不同的角色期待與規(guī)范要求,年齡段劃分就成了相應群體行為規(guī)范與“角色扮演”的重要依據(jù)。心理年齡則是自然人個體的自我認知與社會對這一年齡群體的期待之符合程度,例如有些老年人常說“我承認自己的確老了”。
法律中的年齡是對各層次年齡意義的提煉,首先,年齡條款基于一定年齡段群體的心理特征與個體需求等因素,賦予其權利資格、行為能力,要求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例如,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自然人年滿十八周歲為成年人,能夠獨立表達意思,以自己的行為獨立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從規(guī)范法學角度看,年齡是一種法律事實,年齡的增長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屬于客觀事件,能依法導致法律關系產(chǎn)生、變更、消滅,例如自然人年滿十六周歲,依據(jù)我國刑法就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得承擔刑事責任。值得指出的是,年齡作為法律事實必須與其他事實結合才能引發(fā)相應的法律后果,以刑事責任年齡為例,自然人年滿十六周歲以后,只有實施了犯罪行為,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從立法技術來看,年齡條款是一種廣義的法律擬制,我們以完全刑事責任年齡為例展開分析。同樣都已年滿十六周歲,有的人社會經(jīng)驗豐富,心智成熟,對各類危害行為都具有充分的理解與辨別能力,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充足基礎,相形之下,有的人年滿十六周歲,心智尚未成熟,是非觀念淡薄,欠缺對犯罪行為的辨認和控制能力。在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下,法律不顧個體差異,而是預設一種標準情形,設定年滿十六周歲的人對各類犯罪都具有辨認和控制能力,即使有的人心智成熟度明顯低于標準情形,但只要精神正常,都按照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處理。
法律擬制是一種制度上的虛擬,只要符合某一標準,不顧具體情形差別,都作為同樣情形來處理,明知不同者等同處之,屬于廣義的擬制?!胺缮系臄M制是反于真實的制度性虛構,它是有意識地將相異事物等同視之的法律技術?!盵1]從法的一般性原理來看,當代法律都是以一般性規(guī)則調整同類事物,以一般規(guī)范個別,這需要如下前提:即預設出作為理想調整對象的標準情形,作為構建法律概念,鋪陳法律規(guī)則的基點?!叭说谋嬲J指控能力受到年齡的制約,只有達到一定年齡的人,才會具有辨認指控能力。所以,刑法采用通過規(guī)定年齡來確定過渡時期的人是否具有辨認指控能力的方法,即凡是達到法定年齡的人,只要沒有精神病,就認為具有辨認指控能力;沒有達到法定年齡的人,不管實際能力如何,也認為沒有辨認指控能力。這可謂法律上的擬制。法律的擬制總是蘊涵著平衡,或者說,法律的擬制無害于任何人。”[2]年齡條款作為典型的擬制性規(guī)定具有不可反駁性,在符合年齡規(guī)定的條件下,即使個案當事人與標準情形有不小差別,且這樣的差別足以對案件定性產(chǎn)生實質影響,但仍然按照標準情形進行處理。
(二)年齡的法律功能
年齡發(fā)揮著多維度的法律功能,具體體現(xiàn)在如下方面:
第一,年齡是賦予權利資格的重要依據(jù)。年齡作為積聚在自然人身上的社會時間,表征自然人的生理特征,體現(xiàn)了個體的社會閱歷和心智發(fā)展水平等,是個體特質的綜合表征。大多數(shù)國家都將年齡作為授予權利資格的重要依據(jù),選舉、公務員考試、考駕照、飲酒、選擇宗教信仰等,都以年齡作為依據(jù)來確定權利主體范圍。例如漢代規(guī)定擔任官職的年齡上限是七十歲,“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之屬,是以退之”。
第二,年齡是認定行為能力的核心標準。世界各國都普遍將年齡作為認定民事行為能力的核心標準。只有當事人達到一定年齡,心智成熟,具有理性判斷能力,能充分理解行為的法律性質與后果,有足夠的意思表達能力,法律才會允許當事人依照其獨立意志行事,引發(fā)意欲的法律效果。“一個人一旦達到有理智的年齡,可以自行判斷維護自己生存的適當方法時,他就在這時候成為自己的主人?!盵3]《民法通則》把十八周歲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起始年齡?!霸谄胀ㄈ说恼0l(fā)展范圍內,盡管具體個人的理性能力容有不同,一旦年滿18周歲,便無例外獲得完全行為能力,需要獨立規(guī)劃法律交往并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后果。同時,法律的特別保護亦隨之撤去?!盵4]
第三,在各個部門法中,年齡都是追究法律責任必須考慮的因素。在民法中,法律責任主要體現(xiàn)為損害賠償,未成年人給他人造成了損害,由其監(jiān)護人代為賠償,年齡影響到法律責任主體的認定。就刑事責任而言,年齡具有兩個層次的意義,首先,年齡決定行為人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只有達到了刑法所要求的責任年齡,行為人才符合犯罪的主體要件,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其次,在行為人已經(jīng)滿足刑事責任年齡的前提下,年齡還是據(jù)以決定行為人刑事責任輕重,進而確定刑罰輕重的重要考慮因素。例如我國刑法規(guī)定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四,年齡是確定優(yōu)先保護法益的重要依據(jù)。古今中外各國法律,一般都對兒童和老人予以重點保護,給予傾斜性法律待遇,年齡也因此成為確定優(yōu)先保護法益的重要依據(jù)。例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學校和托兒所等公共場所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時,未成年人應當?shù)玫絻?yōu)先救助。
年齡立法主要依據(jù)年齡的社會意義,根據(jù)一定歷史時期某一年齡段人群的心智成熟度與自制力等特質而定。然而,年齡立法并非亦步亦趨,被動地反映年齡現(xiàn)狀,而是國家有意識地通過年齡段劃分,引導各年齡段人群的生活方式,形成意欲的社會秩序與利益格局,據(jù)以實現(xiàn)多維度的利益訴求,年齡條款背后都有相應的政策導向。
(一)年齡立法主要以年齡的社會意義為依據(jù)
年齡條款主要考慮的是社會年齡,據(jù)以區(qū)分不同年齡段群體的權利資格、行為能力與責任能力,提出不同的社會規(guī)范要求,以此影響自然人的行為方式,改變其年齡認知。“年齡應該像性別一樣不僅是生物學概念,還具有社會學含義。我們將人區(qū)分為不同年齡層次,主要基于社會意義上的考慮,即賦予不同年齡層次的人以不同的角色和期望等以規(guī)范他的行為。因為人是社會中的人,這是人的本質屬性,也是年齡的本質屬性?!盵5]
我們以成年年齡為例探討年齡條款的立法依據(jù)。從生理年齡來看,自然人到十五歲左右性成熟,第二性征逐漸明顯,身體進入迅速發(fā)育階段,兩三年后,身高、體重與體力等生理指標已經(jīng)與成年人大體相同。然而,大多數(shù)國家都沒有簡單地將生理成熟年齡作為成年年齡,而往往依據(jù)自然人的社會成熟度確定成年標準,例如《臺灣民法典》規(guī)定:“滿二十歲為成年,成年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英美法系國家普遍以二十一周歲作為成年標準。這種規(guī)定是基于自然人的心理成熟往往比生理成熟要晚,在生理成熟后,國家給出幾年時間,讓自然人繼續(xù)“享受”未成年人的受保護待遇,對其行為能力作出必要限制,待其心智成熟后,再賦予完整的行為能力,允許他們獨立自主地處理自身事務。年齡條款所依據(jù)的“年齡事實”,是一定年齡段群體的生理狀態(tài)、智力、社會閱歷、情感成熟度和個體需求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綜合體,這并非是一種客觀事實,而是對某一年齡段群體作出的綜合評價與社會期待,上升到年齡條款,則體現(xiàn)了立法者對該年齡段群體的角色期待與規(guī)范要求。
(二)年齡立法意在依托年齡規(guī)范實現(xiàn)國家多維度的利益訴求
盡管年齡立法依據(jù)一定年齡段自然人的生理狀況與心智成熟度等因素,但就某一年齡事項而言,從哪一維度展開界定,具體的年齡數(shù)值是多少,更多的是基于國家的政策驅動與利益需求。以我國延遲退休改革為例,當前我國大多數(shù)職業(yè)男性退休年齡為六十周歲,女性為五十五周歲,在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情況下,我國計劃逐步上調退休年齡,擬將男性退休年齡提高到六十五周歲,女性退休年齡提高到六十周歲。我們通常認為隨著我國整體生活水平提升,人均壽命逐步延長,自然人的勞動年限也隨之延長,因此我們可以逐步提高退休年齡。然而,沒有科學證據(jù)能證明,過了二十多年后大多數(shù)男性達到六十五周歲,女性達到六十周歲將缺乏勞動能力,無法繼續(xù)工作,應當退休。這實質上是國家通過年齡立法,要求職工達到一定年齡才能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進入退休狀態(tài),享受退休待遇,更多的是基于當前我國勞動人口與社會保障現(xiàn)狀做出的調整。延遲退休能有效地解決未來勞動力供給不足問題,切實化解國家退休金負擔過于沉重的困境,以此建立合理的勞動與社會保障秩序。從法社會學的角度看,年齡條款并非被動地反映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的年齡事實,而是立法者依托年齡規(guī)定,制定行為規(guī)范,引導各個年齡段人群依據(jù)國家的利益需求行事,影響公眾年齡認知,進而逐步改變整個社會的年齡秩序。
很多年齡條款都有明顯的政策驅動因素,我們以美國的飲酒年齡規(guī)定為例展開探討。1984年,美國國會審議通過了《全國最低飲酒年齡法案》,明確規(guī)定最低飲酒年齡為二十一周歲。很多州都認為該年齡數(shù)值偏高,自然人年滿十八周歲就能理解飲酒可能引發(fā)的后果。這一法案對各州并沒有強制約束力,但國會把該法案和《聯(lián)邦高速公路資金補助法案》相掛鉤,如果一個州的最低飲酒年齡低于二十一周歲,聯(lián)邦就會在它修建高速公路時減少10%的資金補助,于是各州逐漸將飲酒年齡下限調整到二十一周歲。高速公路的修建與最低飲酒年齡看似毫無關系,但國會硬將二者聯(lián)系起來用意明顯,有意識提高飲酒年齡下限,極力控制酒后駕駛,并將其與修建高速公路的聯(lián)邦補貼相掛鉤,政策意圖凸顯無遺。
幾乎所有年齡條款都體現(xiàn)了國家的政策導向,立法者有意識地作出符合國家利益需求的年齡段劃分,通過年齡規(guī)范,引導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步影響著公眾的自我認知,塑造其心理年齡,從這一意義上看,年齡條款不僅依據(jù)年齡的社會意義而制定,也在積極改變年齡的社會意義?!俺扇伺c兒童的各種‘界限’是由一系列觀點或是‘維度’所界定的。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采用各種不同的維度來界定這條界線,每一種維度都反映出國家利益的需要。兒童期與成年期的界線以締結婚姻的年齡為維度來劃定,反映的是國家人口資源再生產(chǎn)的利益需求;以服兵役的年齡為維度來劃定的,反映的是國家開疆拓土或抵御外侵的利益需求;以獲得選舉權利為維度劃定,反映的是國家構建公民社會的利益需求。”[6]
以結婚推定成年是年齡條款政策導向屬性的另一典型例子?!度毡久穹ǖ洹返?53條規(guī)定:“未成年人已結婚時,因結婚視為成年?!薄杜_灣民法典》第13條規(guī)定:“未成年人已結婚者,亦有行為能力”。該條款的規(guī)制對象是未成年人,即使他們已經(jīng)締結婚姻,但在社會閱歷與心智成熟度上仍很可能較成年人偏低,從事實層面看并未成年,是法律將他們視為成年,賦予其完整的行為能力。如果未成年人結婚后,很多事務還得經(jīng)家長授權或代理,顯然無法維持家庭的正常運作,更不利于他們的成長。上述規(guī)定的初衷正是期望未成年人結婚后就能自食其力,獨立自主地處理家庭事務,獨立承擔責任,加快心智成熟。
(三)年齡條款功能發(fā)揮依賴于當事人的主體認同
同一年齡段的自然人在心智成熟度、心態(tài)以及社會需求等方面呈現(xiàn)出很多共性,因此,年齡可以作為劃分法律主體類型,據(jù)以確定成年、婚育、就業(yè)以及退休等法律待遇的重要標準。各個部門法都依據(jù)年齡作出主體類型劃分,進而對自然人的權利主體資格與行為能力等予以區(qū)分對待。
上述論述仍然是對某一年齡段群體作出的籠統(tǒng)論斷,是從社會年齡視角給出的整體判斷,要依托年齡實現(xiàn)法律調整功效,勢必要求個體在心理上認同法律賦予年齡之意義。法律通過權利義務規(guī)范規(guī)定了某一年齡段的人該做什么、怎么做,而只有這一群體的心理年齡與法律期待相符,愿意也能按照法律期待行事,年齡條款的社會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此過程中,心理年齡,即個體對法律年齡意義的認同逐漸凸現(xiàn)出其功能?!皩τ谀挲g的心理學意義而言,人的意識與情感開始介入到年齡變量中來,使人的年齡區(qū)別于動物的年齡。年齡的心理學意義著重強調人的意識,使個體的精神世界納入到概念中來,使得加載于人身上的社會時間具有相對性?!盵7]如果自然人不認同年齡條款所施加的義務和責任,內心的抵觸會導致行為的偏離,如果自然人對相關年齡條款缺乏認識,并未意識到自己該按這些條款行事,認知上的空缺同樣會導致行為背離規(guī)范要求。
我國提高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就面臨著嚴重的主體認同問題。廣大職工由于職業(yè)、學歷、薪資等因素導致的利益差異,對延遲退休褒貶不一。以男性退休年齡為例,對研究員、醫(yī)生等專業(yè)技術人員而言,年滿六十周歲并不意味著無法勝任工作,他們中很多人仍然干勁十足,延遲退休可以更好地利用單位平臺,繼續(xù)貢獻聰明才智,也能延遲退休引發(fā)的收入降低情況,因此很支持延遲退休。對一線工人特別是體力勞動者而言,年滿六十周歲可能已經(jīng)年老體衰,一部分人達到六十周歲時主動將自己納入老人行列,很希望盡早退休,硬性將退休年齡延遲到六十五周歲可能是強迫他們超期“服役”。照顧到職業(yè)差別,提供有一定自主選擇空間的彈性規(guī)定,使改革方案出臺后,大多數(shù)職工能從中找到符合自己期待的定位,是該項改革必須切實解決的問題。
受法制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世界各國在年齡立法模式上存在很大差異,整體而言,年齡立法模式包括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個案識別模式與綜合規(guī)定模式。鑒于年齡條款涉及面廣,內容極為豐富,泛泛地分析立法模式難免失之籠統(tǒng),無法揭示深層次內涵,因此,本文以刑事責任年齡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為例,分析不同國家在立法模式與法律適用上的差異。
(一)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
成文法國家的年齡條款一般采取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達到一定年齡,統(tǒng)一賦予當事人相應的權利資格、行為能力和社會福利,統(tǒng)一法律責任要求。我國刑法以年齡作為界定刑事責任能力的統(tǒng)一標準,年滿十六周歲,精神正常的,需要對所有類型的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年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六周歲的,需要對故意殺人、搶劫和爆炸等八類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除此之外,只要行為人精神正常,不再考慮其他個體差異。與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相對應的是個案識別模式,該模式不設任何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條件,而讓執(zhí)法者根據(jù)當事人的理解辨別能力等個體特征,決定是否賦予其權利資格與行為能力等,主觀性太強,當前只有少數(shù)伊斯蘭法系國家采用。
(二)綜合規(guī)定模式
不少國家在統(tǒng)一規(guī)定前提下,適度引入個案識別與多元化判斷標準,構成綜合規(guī)定模式。意大利刑法典2001年草案第95條規(guī)定:“行為時未滿14歲,或者已滿14歲未滿18歲不能理解行為的意義或不能根據(jù)對行為的理解而行動的人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在該條規(guī)定中,刑事責任能力的認定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標準,對于十四周歲以下的人,一律推定其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對于已滿十四周歲但未滿十八周歲的人,則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考察行為人能否理解并控制自己不實施相關危害行為。雖然該條款允許法官展開個案識別,但絕非漫無邊際,而是明確限定針對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兼具統(tǒng)一規(guī)定與個案識別屬性,構成綜合規(guī)定模式。該模式在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前提下,適度允許依據(jù)當事人的心智水平等因素展開綜合判斷,更為開放和靈活,有利于年齡條款更好地適應現(xiàn)實需求。
(三)年齡立法的模式選擇
年齡立法應當在統(tǒng)一規(guī)定前提下,適度引入柔性調整與多元化條款,使年齡條款具有必要的靈活性。法律調整是一種規(guī)范性調整,意在用一般規(guī)范統(tǒng)一調整同類事物,同等情形同樣對待,不管年齡條款采用哪種立法模式,統(tǒng)一規(guī)定都必不可少?!爸T如無行為能力者的年齡界限、訴訟時效的計算、結婚年齡的確定等等表面上看,這些規(guī)定的確有些機械,沒有考慮到特定人的特殊情況,但是這種‘一刀切’的規(guī)定又是可以理解的:第一,法律上所采取的標準大多都是‘自然’的標準。相對于要作出法律上的推斷、推理而言,這種規(guī)定具有客觀性和可操作性,從而避免了法律必須對每一個人的獨特性作出鑒定的困境。第二,這種規(guī)定同樣也是綜合社會經(jīng)驗及大部分人的實際情況所作出的。”[8]只要符合同一年齡條件,都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賦予相應的法律后果,訴諸形式正義保障最基本的社會公正。
“法律法則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總是一般的,它對或大或小的人和場合總是一視同仁。雖然法律的專門化可能一如既往地深入發(fā)展,但在任何程度上,法律面前平等和法律規(guī)范的一般性都是法律的本質。”[9]以年齡作為標準統(tǒng)一推斷當事人行為能力、責任能力,統(tǒng)一賦予權利資格與社會福利,簡便易行,也有利于保障法律適用的平等與一致性?!叭说恼J識能力和控制能力只能通過生理成熟進程而逐漸形成,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意大利)刑法典第97條規(guī)定,‘實施行為時未滿14周歲的人,沒有刑事責任能力?!@個嚴格的限制,是一種絕對的關于無刑事責任能力的推定。這種推定并不符合人格發(fā)展形成的漸進性(對特定事實的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絕不是剛滿14歲的第二天就一下子形成的);但是,這樣的推定卻為維護法律的確定性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必需,在刑事責任能力這個特別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上,更需如此?!盵10]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在強調法律的一致適用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忽略個案的特殊性,甚至將相去甚遠的事物歸入同一法律類型,造成個案不公?!胺梢?guī)則都是為當事人制定的,當事人的現(xiàn)實利益就是法律的公正目標的實現(xiàn)。因而當事人的利益不應該屈從于法律規(guī)則的統(tǒng)一性和一致性?!盵11]這種不考慮個體差異的“一刀切”做法在個案中可能會導致個案不公正。在統(tǒng)一規(guī)定前提下,立法者可以基于具體年齡事項的需要,引進多元化判斷標準,適當采用彈性規(guī)定,增強年齡條款適應現(xiàn)實之可能性。
當前我國的年齡條款普遍采用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推定符合同一年齡條件的人在相關方面具有同等性,予以同等對待。這種大一統(tǒng)模式便于管理和操作,但遮蔽了年齡背后的社會文化意義,忽略了個體差異,大一統(tǒng)表面下暗流洶涌。要解決上述困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完善我國年齡立法。
(一)增加柔性調整機制
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雖然整齊劃一,能確保法律的安定性,但往往失之片面。例如以年齡為依據(jù)劃定刑事責任能力,在突出寬容與感化未成年的同時,很可能導致過度放縱。當前大多數(shù)國家以年齡為依據(jù),確認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未成年人的意思表達,雖然能保護未成年人,但這種非此即彼的推定方式,強制剝奪其意思表達,抑制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完善與自主發(fā)展。“立法者通過僵硬的年齡標準將自然人的行為能力進行類型切分,并將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為的法律行為整齊劃一地規(guī)定為無效、效力未定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漠視了意思能力欠缺者所存留的意志自由,忽視了行為人的意思能力的實際狀況,因而彌漫著濃厚的法律家長主義的立法思維,體現(xiàn)了立法者所奉行的消極保護的法律思想。因而,這樣的立法并不能從根本上保障意思能力欠缺者的權益,也不能從根本上促進其人格自由的自主發(fā)展?!盵12]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很多國家都通過長期實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柔性規(guī)范,例如英國的“必需品契約理論”,一般而言,未成年人訂立的合同是無效或可撤銷的,但如果契約是關于提供未成年人日常生活必需的物品或勞務,該契約則為有效,這一規(guī)定緩和了未成年人行為能力闕如與日常締結契約需要之間的矛盾。《德國民法典》和《臺灣民法典》則設有“日常行為條款”、“零用錢條款” 和“純獲法律利益行為之條款”,允許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就單純獲益和使用零用錢等日常行為表達自己的獨立意志,產(chǎn)生相應的法律效力,救濟未成年人民事行為能力之不足。
《合同法》第47條規(guī)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jīng)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jīng)法定代理人追認。上述條款通過引入智力狀況等判斷因素,允許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自己能夠理解的民事行為,救濟了未成年人法定行為能力之不足。柔性條款通過引入一定的識別標準,依據(jù)常識展開經(jīng)驗判斷,能夠有效地緩解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的僵硬性與片面性,可以作為改進我國年齡立法的有效措施。
(二)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
年齡條款是以一定年齡段自然人的心智成熟度、需求、精神狀態(tài)等因素為依據(jù),通過法律賦予其權利資格、行為能力,據(jù)以分配社會資源。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進步,某一年齡段的自然人在心智發(fā)展水平、自制力以及社會需求等方面已經(jīng)與幾十年前的同齡者有顯著差別,如果仍然沿用之前的年齡規(guī)定,難免有削足適履之弊端。
《民法通則》第12條規(guī)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睹穹ㄍ▌t》出臺于1986年,經(jīng)過三十年發(fā)展,信息通訊空前發(fā)達,學前教育進步顯著,我國學齡兒童的平均心智發(fā)展水平遠高于立法時情形。六七歲的兒童已經(jīng)具備一定辨識和理解能力,他們在購買學習用品、同學朋友之間贈送禮物等方面都有獨立需求,但依據(jù)《民法通則》,未滿十周歲的兒童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獨立實施民事行為,無法依據(jù)其獨立意思引發(fā)意欲的法律效果?!案啐g化”規(guī)定嚴重限制了十周歲以下兒童的行為自由,有想法,無法訴諸行動,有意愿,不能以自己的行為去實現(xiàn),這必然會限制幼童意思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影響其獨立人格的形成。
可喜的是,最近公布的《民法總則(草案)》對此問題做出了明確的回應,該草案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起始年齡降到六周歲,達到這一年齡要求,就可以獨立實施與其年齡、智力、辨識能力相適應的民事行為。該規(guī)定凸顯了尊重兒童自主意志,逐步培養(yǎng)其獨立意思表示能力之意旨,也蘊涵了適應時代需求,培養(yǎng)兒童獨立人格之旨趣。時代在發(fā)展進步,同一年齡段人群的各方面特質也隨之發(fā)生明顯變化,與此相適應,年齡立法必須根據(jù)現(xiàn)實需要做出調整,與時俱進。
(三)構建統(tǒng)一的年齡規(guī)范體系
由于年齡條款涉及面廣,影響因素眾多,同一年齡事項在不同部門法中的規(guī)定有所差異,甚至存在沖突,這嚴重影響了年齡條款的社會實效。以兒童的年齡界限為例,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批準的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1條規(guī)定:該條約的“兒童”指的是任何十八周歲以下的人,除非相關特殊法規(guī)定了小于十八周歲的成年標準。我國民法通則與刑法也將十八周歲作為成年起始年齡,因此,我國的兒童應當是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然而,最高人民法院與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執(zhí)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答中明確指出《決定》和本《解答》中所說的“兒童”,是指不滿十四歲的人,這與我國成年年齡規(guī)定明顯存在沖突。首先,該解答將“兒童”定義為未滿十四周歲的人,整整比我國官方承認的《兒童權利公約》低了四歲,嚴重壓縮了拐賣、綁架兒童犯罪保護的法益范圍。其次,大多數(shù)正式法律中都以“周歲”作為年齡計算標準,而此解答中用的是“十四歲”,在司法實踐中可能會導致計算偏差。
(四)引進彈性條款
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是以一刀切方式,賦予符合同一條件的當事人同等法律后果,這在實踐中難免失之籠統(tǒng),彈性條款允許當事人適度自由選擇,能有效彌補上述缺陷。以我國的延遲退休改革為例,同樣是年滿六十周歲,達到當前退休臨界點,不同個體的年齡認知相差很大,硬性地用統(tǒng)一標準延遲退休很可能會因為人們心理期待偏離法律要求,導致改革方案難以產(chǎn)生良好的實效。為了盡可能地契合人們對退休年齡的多元化期待,除了職業(yè)差別外,我們可以適度吸收西方彈性退休制度,以法定退休年齡作為基準,設定最早退休年齡和最遲退休年齡,二者之間的年齡段形成彈性退休區(qū)間。在基準退休年齡退休的職工給予全額退休金;在最早退休年齡和基準年齡之間退休的,按相應比例適當扣減退休金;在基準退休年齡之后退休的,給予適當?shù)莫剟?。彈性退休年齡規(guī)定能滿足不同職工的期待差異,允許他們按照自己心理年齡選擇生活狀態(tài),同時在收入上有所區(qū)別,不失結果公正。
綜上所述,隨著年齡的變化,自然人的生理狀態(tài)、理解力與個體需求等方面會呈現(xiàn)出階段性規(guī)律,因此,各國普遍以年齡作為確定權利資格、行為能力與責任能力,分配社會資源的重要依據(jù)。然而,年齡立法并非是對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年齡現(xiàn)狀的被動反映,大多數(shù)年齡條款都具有很強的政策導向性,國家出于一定的政策需求“人為”地劃定年齡界限,通過權利義務規(guī)范調整各年齡段人群的行為,影響著年齡的社會文化意義。就年齡的立法模式而言,我們應當在堅持統(tǒng)一規(guī)定模式的前提下,適當引入柔性調整模式,與時俱進,增加彈性條款,提升年齡條款的社會適應力。
[1] 劉風景.“視為”的法理與創(chuàng)制[J].中外法學,2010,(2): 199-200.
[2] 唐明.惡意補足年齡 [J].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4822201000cqy.html.2016-06-25.
[3] [法]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9.
[4] 朱慶育.民法總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38.
[5] 顧大男.老年人年齡界定和重新界定的思考[J].中國人口科學,2000,(3): 43.
[6] 柴英.何時長大成人——兒童期的法律建構[J].學術研究,2012,(6): 110-111.
[7] 劉德寰.年齡論——社會空間中的社會時間[M].北京: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2007: 180-181.
[8] 胡玉鴻.個人獨特性與法律普遍性之調適[J].法學研究,2011,(6):45.
[9] [德]拉德布魯赫.法學導論[M].米健,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 7.
[10] [意]杜里奧.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學原理[M].陳忠林,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94.
[11] [德]弗里德里?!た枴ゑT·薩維尼.法律沖突與法律規(guī)則的地域和時間范圍[M].李雙元,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65.
[12] 鄭曉劍.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欠缺制度之緩和路徑研究——基于比較法視野下的觀察和思考[J].私法,2012,(2):91.
〔責任編輯:馮勝利〕
2016-10-30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鄒碧華精神實踐路徑探索——鄒碧華的司法理念與方法研究”(2015BFX008)
戴津偉(1981-),男,浙江縉云人,博士,華東政法大學博士后流動站研究人員,從事法理學、法律方法論研究。
D920.0;D913.1
A
1000-8284(2016)12-007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