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迅
( 遵義縣新舟鎮(zhèn)建平小學 貴州遵義 563127)
?
農村留守兒童的輔導與實踐
張迅
( 遵義縣新舟鎮(zhèn)建平小學 貴州遵義 563127)
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農村的青壯年都到城市里去打拼,他們的子女便成了留守兒童。近些年留守兒童的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本文就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現(xiàn)狀分析其存在的原因,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的輔導與實踐來幫助促進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農村 留守兒童 輔導與實踐 身心健康發(fā)展
伴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經(jīng)濟的更進一步的發(fā)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也不斷加快。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就開始大規(guī)模的流入城市,為我國城市建設增加新的活力。他們在城市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們的子女卻淪為“留守兒童”。[1]隨著城市發(fā)展的愈演愈烈,農村留守兒童的現(xiàn)象是越來越嚴重。本文就從農村“留守兒童”的輔導與實踐工作進行簡單的探討。
根據(jù)相關資料的不完全統(tǒng)計,“留守兒童”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敵對情緒
“留守兒童”一旦遇到生活或者學習上的挫折時就會自己在那生悶氣,不向父母或者其他小伙伴訴說。更有甚者他們會隱忍然后伺機報復以尋求心理的平衡?!傲羰貎和钡臄硨η榫w比較突出,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2]
2.性格孤僻自卑
“留守兒童”長期不與父母在一起大多是與爺爺奶奶住在一起,這種隔代相處不利于他們性格的培養(yǎng)以及人際關機的建立。據(jù)相關資料統(tǒng)計,大部分的“留守兒童”都是不合群的,他們幾乎是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的。
3.存在心理障礙問題
一般情況下,“留守兒童”是缺乏父母的關愛以及教育管理的。長此以往,他們會變得更加內向而且情緒低迷,據(jù)相關資料顯示,“留守兒童”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等障礙。
4.學習成績落后
相關調查顯示,爺爺奶奶等對“留守兒童”生活方面疼愛有加但是對于他們的學習卻疏于管理。致使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學習成績不樂觀,甚至會出現(xiàn)厭學、逃學的現(xiàn)象。
1.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檔案建設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檔案涉及很多方面,包括“留守兒童”的個人喜好、身體狀況以及家庭經(jīng)濟條件等。[3]通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檔案建設才能及時的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進行把握,使得“留守兒童”的輔導教育工作更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從而有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
2.加大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lián)系
加大對家長的指導以及幫助,比如,學校適時的組織召開家長會,舉辦相應的親子活動等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拓寬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渠道。通過學校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來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輔導,另外,通過對教育環(huán)境的優(yōu)化來幫助“留守兒童”樹立正確的三觀,通過多開展親子活動來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
3.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情況下,“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都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
[1]李偉,魯帥,吳莎莎. 農村中小學班主任最需要什么樣的培訓——基于文獻綜述的研究[J]. 當代教育科學,2013,02:47-50.
[2]劉明華,李朝林,劉驍暢.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報告[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105-112.
[3]胡義秋,朱翠英. 不同學齡階段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比較研究[J]. 湖南社會科學,2015,01:105-110.
[4]毛永賢,李虎,曹杏田. 農村小學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探索——基于對T市的調研分析[J].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5,02:9-12+33.
[5]賴運成,余函靜,陳建霞. 我國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應對策略[J]. 宿州學院學報,2015,1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