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堇山小學 王萍萍
?
德育導師制引領下的學生習慣培養(yǎng)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堇山小學王萍萍
全員德育導師制是一種以班主任(首導)為核心、班級任課老師(導師)為成員的德育導師組,在品德和心理等方面為各自“承包”的學生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指導和幫助的育人模式。建立和實施全員德育導師制,旨在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學習輔導、生活指引。
近年來,我校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三好習慣養(yǎng)成教育導師制”,采用師生雙向自愿選擇的方式優(yōu)化組合。導師在“三好習慣養(yǎng)成”方面為受導學生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引導和幫助,做到思想教育與監(jiān)督指導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相結合、嚴格管理與言傳身教相結合,促進每一位學生不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無法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為了讓每一位孩子都能真正得到點對點的關注,我們把一個班級將近40位學生分成了三小組,三位德育導師每個人負責一組,原來是40來個孩子一個人負責,而現在這樣一分,實際上每個人只要關注到13~14個孩子就可以了。相比較而言,人數少了很多,在行為和學習習慣的關注上更集中了,使得工作可以做得更加的細致高效了。為了能盡可能地放大德育導師制對孩子成長的幫助,還有各種活動來保證導師進行有效的引導。
1.德育小班,化整為零,督促孩子習慣養(yǎng)成。定期進行德育小班化的活動。三位德育導師會不定時地同時來到自己所帶的班級,每一位導師帶走自己受導的一些孩子,來到學校某一安靜的角落。在活動的時間里,問問孩子的真實想法,了解孩子的實時動向,并對他們進行諄諄教導。通過每一次這樣的德育小班化活動,使得老師和孩子的距離近了,孩子再也不會因為老師的分身乏術,而感覺受到了老師的冷落。經歷了德育導師的談話,初進學校課堂的他們,反而會為自己得到了導師的關注,在學習過程中就更有信心了。
2.德育會診,各顯神通,優(yōu)化孩子習慣養(yǎng)成。原來的一個班主任帶班的模式,碰到有問題的學生,因為一個人的精力和方法有限,在很多時候會感到很無奈,卻又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向其他老師請教,因為不熟悉情況,所以在交流的時候沒有辦法給到切實有效的處理意見。而現在不一樣了,因為身為同一個班級的德育導師,會在有意無意間更多的關注自己班級孩子的表現。在交流的時候,每一位德育導師對同一位學生的觀察結果都不一樣,你有你的方法,我有我的高招,雖然殊途,但是同歸,總有一個人的方法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德育談話,關注個體,內化孩子習慣養(yǎng)成。每一個孩子因為家庭的不一樣,成長的環(huán)境也是不一樣的。他們在很多時候所表現出來的狀態(tài)也是各有千秋的。因此,我們從點出發(fā),關注個體,尊重成長,使德育工作變得更有成效。
三維立體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線,只有有線的支撐才會有一個堅固的立體圖形。而德育導師制卻給了我們這樣一個線的支撐機會。
1.首尾呼應,培養(yǎng)學生認真出操的習慣。大課間的鈴聲一響,三位導師幾乎同時來到了教室門口,沒有相互間的言語交流,自然而然隨著孩子們排好的“直線”隊伍,站到了隊伍的前中后位置,一路前行,一路護航!在自己的“視力”范圍內,維持著孩子們良好的秩序,很好地解決了一位班主任顧前不能顧后的尷尬,也能更從容地來督促孩子們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從孩子們到學校的初期就給他們一個非常好的氛圍,為他們最終擁有優(yōu)秀的品格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再來看孩子們的表現,沒有人竊竊私語,一個個精神抖擻地踏步前進,整齊劃一!
2.里應外合,培養(yǎng)學生晨間讀書的習慣。早晨到校時間,最起碼有兩位導師已經來到了教室,一位維持教室內的紀律,一位正確引導孩子們到校后正確整理書包,用言語告訴他們什么樣的方式才是最佳的整理方法,避免了一位班主任顧里不能顧外的缺點。在導師的督促下,讓孩子在最短的時間里養(yǎng)成晨間讀書的習慣。
3.雙簧配合,培養(yǎng)學生知錯就改的習慣。導師也有喜怒哀樂,有時會因為太在乎孩子的表現而導致發(fā)火。這個狀態(tài)下導師還在生氣中,一時也很難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而學生也會受到導師的情緒影響,產生負面情緒。碰到比較倔強的孩子,一時半會兒還很難下臺。這時相處于同一情景下的另一位導師適時地出來緩和一下氣氛,再提示一下犯錯的孩子錯在什么地方?可以怎么做來消除導師的怒氣。相信,特別是對心智還不完全成熟的學生,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從而更好地改正自己的錯誤,絕對是有幫助的。學生在經歷中也會慢慢成長起來的。
在點和線的幫助下,每一個面都是那么真實具體,也讓孩子時時刻刻覺得自己受到了導師的重視,把很多的“壞習慣”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讓好習慣的種子在每一位孩子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全體動員,培養(yǎng)學生表現如一的習慣。原來的一位班主任制,一般都是主課為主,在很多副課上孩子的行為習慣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所以會出現主課的紀律好,但是副課的紀律卻差強人意。然而,在三位德育導師制的引領下,上到學校的中層領導,下到每一位普通老師,每一個人都是導師,孩子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中有每一位導師的參與,孩子的各方面表現都得到了很好的鞏固。
2.全程關注,培養(yǎng)學生文明生活的習慣。班隊課上首導正在耐心地教孩子們念好習慣三字文“我會飯前洗手、飯后漱口”,同學們讀得朗朗上口、津津樂道。在中午去食堂就餐前,另一位德育導師又在對這個星期孩子需要掌握的三字文溫故而知新,更是帶著學生來到洗手區(qū)域,真實地做起來。放學的時間到了,在路隊行進的過程中,另一位德育導師更是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讓學生吟誦起來,更加牢固地記住三字文,并成為孩子們平時的行動。
師生共創(chuàng),培養(yǎng)學生時時自律的習慣。學生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不斷鞏固的過程。如果沒有很好的監(jiān)督機制,孩子們的習慣會時好時壞。學校為了時時督促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特地設立了導師值日崗,一天分不同崗位、不同時間,來反饋學生的表現。同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他們的能力,還設立了紅領巾值日崗。讓學生參與到好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中來,真正讓好習慣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
德育導師制,從思想上提高了教師素質,充分調動了所有老師的參與熱情,從而在導師的帶動下,激發(fā)了學生的內在動力,利用全員育人的效應,達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使班級這個小集體能積極團結向上,校園里展現和諧文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