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秦漢時期民間信仰與社會救助

2016-03-03 07:31陳仁興
咸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巫術(shù)秦漢神靈

張 弘,陳仁興

(1.濟南大學 歷史與文化產(chǎn)業(yè)學院,山東 濟南 250022;2.山東大學 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秦漢時期民間信仰與社會救助

張弘1,陳仁興2

(1.濟南大學 歷史與文化產(chǎn)業(yè)學院,山東 濟南 250022;2.山東大學 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秦漢時期的民間信仰與社會救助呈現(xiàn)出良性互動的態(tài)勢,并在災害救助、民間慈善活動中得以較充分的體現(xiàn)。一方面,秦漢時期民間信仰中的社祭、臘祭,以及一些禁忌,可引起民眾對自然災害的重視,對災前預防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災害發(fā)生后,民眾借巫術(shù)祈雨除旱,亦反映出人們與之抗爭的態(tài)度與決心。另外,秦漢時期民間信仰中與人為善、周窮救急等理念,構(gòu)成了傳統(tǒng)慈善文化的重要基石。與埋骨求雨巫術(shù)相關(guān)的“入土為安”的民間信仰,由司察人過等引發(fā)的對灶神祭祀的民間習俗,以及對共同祖先進行祭祀所促成的族內(nèi)互助,都有力地推動了民間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成為社會救助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秦漢時期;社會救助;民間信仰;巫術(shù);慈善事業(yè)

我國是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國度,秦漢時期,特別是兩漢時期尤甚。據(jù)研究,兩漢時期處于我國古代自然災害的群發(fā)期,期間自然災害發(fā)生的頻率和強度均高于其他時期。[1]58面對自然災害,社會救助在保障貧困民眾的基本生活、維持社會秩序、保證國家機器正常運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而民間信仰在貧困救助、災害救助,以及慈善活動等構(gòu)成的社會救助體系中,則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僅就秦漢時期的民間信仰與災害救助、慈善活動的相互關(guān)系作一簡要述論。

1民間信仰在災害救助中的作用與表現(xiàn)

民間信仰是指根植于民間,民眾對自然神與其他神靈自發(fā)產(chǎn)生的精神寄托、崇拜心理,以及與之相關(guān)的祭祀活動、儀式等。秦漢時期的民間信仰在承襲先秦時期對自然神的原始圖騰崇拜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與民眾日?;顒酉⑾⑾嚓P(guān)的許多神靈,呈現(xiàn)出地域性、實用性、多元性的特征。[2]正是這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各路神靈,在自然災害發(fā)生而政府又無力解決災禍等問題時,成為人們最后希望之所在。于是,在自然災害發(fā)生之前,人們通過各種形式的祭祀活動,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在自然災害發(fā)生之后,人們祈求神靈恩惠眾生、渡過難關(guān)。

1.1民間信仰與災前預防

秦漢時期,民眾普遍認為,只要虔誠祭祀,神靈就會大發(fā)慈悲,不會降臨災禍于人世間。因此,人們總是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社祭、臘祭等祭祀活動,預防災害的發(fā)生,希冀達到春祈秋報的目的。同時,人們還通過各種禁忌規(guī)避不當行為,試圖避免自然災害的發(fā)生。

社祭指祭祀社神,即祭祀土地神。土地神是我國農(nóng)業(yè)社會中影響力至為深廣的神靈。秦漢時期,小農(nóng)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人口迅猛增加,從而加大了對糧食和土地的需求,土地對于農(nóng)民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正是這種源于對土地的自然崇拜,逐漸演化為對土地的祭祀活動。當時的人們認為,土地神能夠控制農(nóng)作物的生長,可主導農(nóng)業(yè)收成。因此,出于對糧食安全保障方面的考慮,人們自發(fā)地對土地神進行祭祀。先秦時代以來,“社”在民間社會具有強大的影響力,[3]而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關(guān)系密切的是鄉(xiāng)村里社與民間的私社。社祭最主要的功用就是春祈與秋報。正如《周禮·地官司徒·州長》所載:“若以歲時祭祀州社。”賈公彥疏云:“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豐熟;秋祭社以百谷豐稔,所以報功?!贝杭郎缙砬筘S收,舉行各種迎神活動,以避免自然災害的發(fā)生;秋祭社報功,以感謝神靈庇佑。

臘祭是人們在年終舉辦的息民報功、祈求豐收的農(nóng)業(yè)祭祀活動。早在先秦時期,已有關(guān)于臘祭的記載,如《廣雅》所載:“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秦曰臘?!保?]290學界關(guān)于“臘祭”和“蠟祭”的看法不一。在參閱相關(guān)文獻的基礎(chǔ)上,筆者認為,在漢代以前,“臘祭”與“蠟祭”是兩種不同的祭祀活動,其祭祀各有側(cè)重:“臘祭”側(cè)重祭祀祖先,“蠟祭”側(cè)重祭祀與農(nóng)業(yè)有關(guān)的諸神。至漢代,僅“臘祭”保存下來,并涵括先秦時期“蠟祭”的祭祀內(nèi)容。臘祭一般在每年的十二月份進行,以答謝農(nóng)業(yè)神靈的庇護,祈求來年的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規(guī)避自然災害對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侵擾,如《禮記·郊特牲》所載《蠟祝辭》云:“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睆闹锌梢钥闯觯敃r人們期盼河水不泛濫,昆蟲不禍害莊稼,田里不生長雜草。除此之外,人們還通過一定的祭祀活動,祈求神靈驅(qū)除寒冷之氣,調(diào)節(jié)陰陽,使其處于和諧狀態(tài),以求適宜農(nóng)作物生長的氣溫。秦漢時期,疫災多發(fā)。受當時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所限,人們一旦感染瘟疫,往往意味著死亡。疫災并不是孤立發(fā)生的,而是常與其他自然災害結(jié)伴而行。疫災極具傳染性,危害范圍廣,加重了人們的恐懼心理,催生出相關(guān)的祭祀活動,如《后漢書·禮儀志》載:“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悬S門行之,冗從仆射將之,以逐惡鬼于禁中。”[5]3127由此可知,作為歲末之祭的臘祭,除了息民報功之外,更重要的是攘除自然災害,祈求五谷豐登。

民間禁忌是民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秦漢時期,由于科學知識的匱乏,人們認為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多與人類的不當行為觸犯神靈有關(guān)。作為對民眾的懲罰,神靈便會降臨各種自然災害。為趨利避害,人們就自發(fā)以各種禁忌約束其行為,敬畏神靈,減少自然災害的發(fā)生。民間禁忌在秦漢社會的許多方面都有所表現(xiàn),反映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領(lǐng)域,則是出現(xiàn)了一系列關(guān)于農(nóng)作物從播種直至收獲、存儲的禁忌。這些禁忌本起自人們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形成的經(jīng)驗性習慣,后逐漸演進成為禁忌民俗。[6]370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中有較多關(guān)于農(nóng)作物播種與收獲禁忌的記載,基本囊括了秦漢時期主要農(nóng)作物種植與收獲的時日宜忌。例如,“五谷龍日”中的“龍日”即為忌日,若此時播種五谷,就要“敗傷”,農(nóng)作物就沒有好收成。[7]269農(nóng)作物收獲后,需要曬干儲存。秦漢時期關(guān)于糧食儲存的禁忌,多為儲存時日與糧倉方位的規(guī)定。例如,在甲午、乙未時儲存糧食為吉日。又如,睡虎地秦墓竹簡中,對糧倉的方位有明確的記載:糧倉方位朝向西北與東南方向,對糧食儲存不利;糧倉方位若朝向西南與東北方向,則有利于糧食的存儲。秦漢時期人們對于禁忌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這些禁忌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除上文所述對于日常生產(chǎn)、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外,還受到當時禮儀制度的影響。而不脛而走的傳聞,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傳聞增加了禁忌的靈驗程度,使許多半信半疑的人們也開始相信遵守禁忌的規(guī)定就會免除災禍。由此就使民間禁忌的力量得以增強,逐步擴展影響的范圍,給遵守禁忌的人們帶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慰藉。總體來看,秦漢時期的民間禁忌與社祭、臘祭一樣,都引起民眾對自然災害等的重視。而民間禁忌還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人們不當?shù)纳a(chǎn)活動,使其在合乎時日的前提下從事農(nóng)業(yè)勞作,對于保證農(nóng)業(yè)收成,預防并減少自然災害的發(fā)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1.2民間信仰與災后救助

在我國古代的各種自然災害中,發(fā)生次數(shù)最多、破壞性最強、影響范圍最廣的是水災和旱災。據(jù)統(tǒng)計,僅兩漢時期,我國就發(fā)生水災108次、[8]17旱災112次。[8]11秦漢時期,每當水災、旱災發(fā)生后,除政府、民眾采取一些具體的救助措施消災、減災外,人們或虔誠祭祀河神以避免水災;或借助巫術(shù)的力量祈雨除旱。

秦漢時期,陰陽五行之說盛行。當時人們認為,男陽女陰,旱陽水陰。雨水過多乃陰盛陽衰所致,故止雨應助陽抑陰。漢代女媧圖多是女媧捧月,月為陰之主,則女媧屬陰。[9]218在雨水過多時,應祭祀女媧以求止雨。同樣,社是屬陰的地母,止雨也應祭社。而當降雨量猛增,將導致江河決溢時,沿岸居民便會隆重祭祀河神——“河伯”。戰(zhàn)國時期,已有祭祀河伯的風俗?!妒酚洝ち鶉瓯怼份d,秦靈公八年(前417),“城塹河瀕,初以君主妻河”。司馬貞《索隱》注曰:“謂初以此年取他女為君主,君主猶公主也。妻河,謂嫁之河伯,故魏俗為河伯取婦,蓋其遺風。殊異其事,故云‘初'。”[10]705至漢,仍有祭祀河伯的風俗。在沒有發(fā)生水災時,民眾會定期祭祀河伯,以防水災的發(fā)生;當水災發(fā)生后,民眾祭祀河伯的儀式更加隆重,以求堤不決溢,或在江河決溢時,不致造成大量的人身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政府看到這種民間信仰的力量,常會借此安撫人心?!稘h書·王尊傳》載,東郡太守王尊率領(lǐng)官民,沉白馬祭祀河伯,以求河水不決堤為害。

與先秦相比,盡管秦漢時期巫的地位在下降,但巫術(shù)仍在民間社會大行其道。人們認為,巫術(shù)可以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對外界事物予以控制,進而達到為我所用的目的。所以,每當旱災發(fā)生后,人們就會利用各種巫術(shù),以逐魃、暴巫、祭龍等形式,求雨免災。秦漢時期,人們認為天氣干旱就是旱鬼——旱魃作祟的結(jié)果。為消除旱災,人們便會采用各種方法驅(qū)逐旱魃。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旱魃怕水的弱點,把以旱魃形象制作的物品放入水中,將旱魃淹死,這樣旱魃就不會出來作怪了。除逐魃除旱外,秦漢時期還常用暴巫的方式祈求神靈降雨,拯救萬物。通俗地講,暴巫即是將女巫放置于烈日下暴曬。人們認為,巫作為祭祀儀式的主持人,擁有通天的神力,可以與神靈溝通,而天神和雨神又主宰著降水,將女巫置于炙炙烈日下,可博取神靈的同情與寬恕,降下甘霖,惠澤作物。另外,在秦漢時期,龍被賦予興云布雨的功用,是主管降雨的神靈。因此,民間社會盛行祈龍求雨的巫術(shù)儀式。主要是通過各種舞龍儀式來感動龍王,達到降雨以消除旱災的目的。如果祈雨無效,人們還會采用暴龍的慘烈手段以示懲罰。上述三種通過巫術(shù)求雨的方式,雖然主觀成分較強,但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們與旱災做抗爭的態(tài)度和決心。

2民間信仰與慈善事業(yè)的互動

慈善是一種社會行為,是指在政府的倡導、幫助與扶持下,由民間團體、個人自愿組織與開展活動,對遇到災害或不幸的人,不求回報地實施救助的奉獻行為。[11]6秦漢時期是我國慈善事業(yè)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雖然當時的社會救助以官府為主,但民間慈善活動還是有效地彌補了官方救助的不足。秦漢時期慈善文化的思想基礎(chǔ)較為復雜,若窮源溯流,便會在民間信仰中尋到重要因子。例如,西漢初年,黃老之學盛行。其后,黃、老逐漸被推上祭壇,成為人們頂禮膜拜的神靈。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七十九章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逼鋵Υ壬浦说谋都油瞥?,有助于向善積德、與人為善等觀念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種觀念成為秦漢時期民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如,東漢時期的道教還帶有原始巫術(shù)的粗疏形態(tài),主要在下層民間秘密流傳。早期道教經(jīng)典《太平經(jīng)》所闡發(fā)的“樂以養(yǎng)人”等慈善觀念,十分有益于個人行善。[12]而其所闡述的人“積財億萬,不肯救窮周急,使人饑寒而死,罪不除也”等理念,[13]242對富足卻不行善之人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頗利于“周窮救急”等慈善觀念成為民間信仰。再如,東漢政府規(guī)定,掌管鄉(xiāng)里教化的三老對“讓財救患”者,有“扁表其門,以興善行”[5]3624的職責,即以掛匾表其門的方式,對行善之人在精神層面予以表彰,以促使樂善好施社會風氣的形成,并使之融入民間信仰中。下文即從埋骨求雨的巫術(shù)、灶神的祭祀活動,以及宗族內(nèi)部的互助等三個方面,探究秦漢時期民間信仰與慈善活動之間的互動關(guān)系。需要指出的是,建立在祭祖信仰上的宗族組織,其互助行為在災前與災后的救助中均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因其與慈善活動似存在更加密切的關(guān)系,故在此進行論述。

秦漢時期,巫術(shù)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間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埋骨祈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我國古人講究“入土為安”,即人死后,一定要將死者的尸體埋入地下安葬,否則,不能安葬的死者將會變成厲鬼禍害人類,進而引發(fā)疾疫、干旱等自然災害。秦漢時期,人們將旱災的原因歸咎于沒有掩埋死者的尸體。若尸體未被掩埋,其靈魂就沒有安棲之所,每當天要降雨時,這些到處游蕩的幽靈就會極力阻止,旱災便由此產(chǎn)生。因此,人們會采取埋骨祈雨的巫術(shù)方式,祈求神靈降雨,消除旱災。如在《春秋繁露·求雨》中,即強調(diào)求雨時應“取死人骨埋之”。雖然此舉帶有很強的巫術(shù)迷信色彩,但還是促使慈善義舉大行于世。當有尸骨未被掩埋時,有經(jīng)濟實力的人,多會出于慈善的目的,買棺置槨將死者埋葬入土?!逗鬂h書·符融傳》記載,符融的妻子去世后,“貧無殯斂,鄉(xiāng)人欲為具棺服”。[5]2233又《后漢書·王丹傳》記載,王丹家累千金,樂善好施,“沒者賻給,親自將護”。[5]930這些屢見于秦漢文獻中的事例,說明“入土為安”的民間信仰確已成為進行慈善活動的強有力的助推器。

灶神是秦漢時期與人們?nèi)粘I钕⑾⑾嚓P(guān)的神靈,其演變經(jīng)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從一開始專職司火的火神,逐步被人格化,成為專職司察人功過是非的灶神。在秦漢時期的民間信仰中,灶神已入住各家,監(jiān)察每個家庭的行為舉止,并定期向天帝匯報家庭成員的善惡功過,天帝則據(jù)此作出相應的獎懲。如鄭玄注《禮記·祭法》云:“(灶神等)小神居人之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爾?!北泔@示出灶神司察人過的職能。此外,灶神還決定著每個家庭的命運,能給家庭帶來榮華富貴。《后漢書·陰識傳》載,陰子方因臘日祭灶,“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頃,輿馬仆隸,比于邦君”。[5]1133此后,臘日祭灶便相沿成為一種民間習俗??傊?,在灶神的監(jiān)察下,各家各戶為了得到天帝的獎賞,無不盡己所能,多行善事,避免惡行,積善成德。這有利于好施周急等民間慈善風氣的形成,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的建構(gòu)。

宗族是指源于同一個男性祖先的子孫,若干世代相聚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規(guī)范,以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結(jié)合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組織形態(tài),即宗法共同體。[14]宗族內(nèi)部最重要的儀式是共同祭祀同一個祖先。據(jù)《四民月令》記載,宗族內(nèi)部正式的祭祖活動每年要舉行六次,分別于正月、二月、六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進行。除了定期的正式祭祖之外,還有很多不定期的祭祀活動。祭祖活動已成為連接每一個族內(nèi)成員的精神紐帶。通過祭祖,可以極大增強宗族內(nèi)部的凝聚力與宗族認同感。秦漢時期,當自然災害發(fā)生后,由于政府掌握的救助物資有限,所采取的社會救助措施已不能完全滿足受災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宗族,特別是兩漢時期的宗族,作為鄉(xiāng)村社會的基本單位,往往掌控著一定的經(jīng)濟資源,這便為宗族內(nèi)部的互助奠定了基礎(chǔ)。宗族內(nèi)部的互助首先是經(jīng)濟互助。這既表現(xiàn)為族長對族員的救助,也包括宗族內(nèi)部成員的相互救助。據(jù)《四民月令》記載,每年春耕前后,青黃不接之時,族長必“振贍窮乏,務施九族,自親者始”;秋收前后,則“存問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同宗族內(nèi)的富室宦門也時常會拿出錢財、糧食、布匹等生活物資,救助那些無法維持基本生活的貧弱族人,幫助其渡過難關(guān)。如《后漢書·樊宏傳》記載,樊氏“貲至巨萬,而賑贍宗族”。[5]1119《后漢書·韋彪傳》載韋彪“清儉好施,祿賜分與宗族,家無余財”。[5]920其次為災荒救濟。災荒發(fā)生后,宗族內(nèi)部進行賑恤救濟,糧食的救助更為常見,以解決受災族人的溫飽問題。同時,對于有喪者的族人家庭,也會對其施賑,幫助埋葬死者,入土為安?!端拿裨铝睢酚涊d,十月,“同宗有貧窶久喪不堪葬者,則糾合宗人,共與舉之”。宗族內(nèi)部的互助還體現(xiàn)在撫養(yǎng)孤兒等弱勢群體方面。為了保持宗族的昌盛,族內(nèi)的孤兒寡母一般被同族人所收養(yǎng),收養(yǎng)者不會借此侵占被收養(yǎng)者的財產(chǎn)。如《后漢書·宣秉傳》記載,宣秉“所得祿奉,輒以收養(yǎng)親族。其孤弱者,分與田地,自無擔石之儲”。[5]928從總體上看,上述所及的宗族內(nèi)部的經(jīng)濟互助事例,多為單向式的施舍、救恤,實已具有慈善救助的色彩,較充分地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固有的扶弱濟困、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

[1]齊濤.中國古代經(jīng)濟史[M].2版.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

[2]賈艷紅.論漢代民間信仰的基本特點[J].齊魯學刊,2010 (4):42-46.

[3]沈剛.漢代民間信仰層級性特征述論[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1):23-26.

[4]王念孫.廣雅疏證[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5]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6]馬新.兩漢鄉(xiāng)村社會史[M].濟南:齊魯書社,1997.

[7]賈艷紅.漢代民間信仰與地方政治研究[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

[8]陳業(yè)新.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9]田兆元.神話與中國社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0]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11]周秋光,曾桂林.中國慈善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張弘.先秦秦漢時期商人慈善行為簡論[J].東岳論叢,2011 (7):26-30.

[13]王明.太平經(jīng)合校[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4]張弘,張為民.簡論中國古代宗族宗法制的演變與特征[J].濟南大學學報,1999(4):74-75.

On the Folk Beliefs and SocialAssistance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ZHANG Hong1,CHEN Renxing2
(1.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Industry,University of Jinan,Jinan 250022,Shandong;2.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Shandong.China)

The folk beliefs and social relief during Qin and Han dynasties,fully embodied in the disaster relief and the folk charity,show a tendency of positive interaction.On the one hand,the sacrificial rites offered to land,winter sacrifice and some taboos in the folk beliefs of Qin and Han dynasties can arouse people's attention to natural disasters.Consequently,this plays a certain positive role in preventing natural disasters.On the other hand,the people turned to witchcraft for rain to avoid drought,which reflects people's determination to fight against flood,drought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Some folk beliefs from Qin and Han dynasties become the cornerstone of traditional charity culture,such as being kind,helping the poor,giving a hand to those in need,to name but a few.The funeral tradi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witchcraft of“burying for the rain”,the sacrifice rite of the Kitchen God triggered by supervising and justifying people's deeds and the common ancestor worship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mutual aid within the family,have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charitable cause,and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Qin and Han dynasties;social relief;folk belief;witchcraft;charitable cause

K232

A

1672-2914(2016)01-0028-04

2015-10-09

張 弘(1966—),男,山東濟寧市人,濟南大學歷史與文化產(chǎn)業(yè)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秦漢史。

猜你喜歡
巫術(shù)秦漢神靈
“神靈溝通”的秘語——科爾沁蒙古博神歌藝術(shù)
我與秦漢東北史研究
《講故事:中國歷史上的巫術(shù)與替罪》
送餐的巫術(shù)經(jīng)濟學 精讀
神靈也是要喝酒的
神靈迷宮
神靈冰龍呈現(xiàn)物魔雙免神跡
神秘的地索拉諾“巫術(shù)市場”
秦漢宮苑的“海池”
流變與傳承
——秦漢時期“伏日”考論
嘉善县| 天台县| 化州市| 平阳县| 温宿县| 内黄县| 黑山县| 德阳市| 昌江| 海安县| 大足县| 广南县| 囊谦县| 玛纳斯县| 柳林县| 柳河县| 房产| 龙里县| 封丘县| 昆山市| 襄垣县| 蒙自县| 宣城市| 额尔古纳市| 大石桥市| 山东省| 牙克石市| 荥经县| 凌源市| 苍溪县| 博湖县| 象山县| 革吉县| 肃北| 同仁县| 温宿县| 隆林| 海原县| 琼海市| 建平县|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