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張家港市萬紅小學(215600) 高 鶯
如何培養(yǎng)學生“說”的意識
江蘇張家港市萬紅小學(215600) 高鶯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說”是語言表達的主要形式,是學生思維學習的重要外在表現(xiàn)。讓學生擁有話語權(quán),才能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收獲,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說小學數(shù)學思維能力
放眼當前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仍然充斥其中,忽視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與個性發(fā)展,制約著學生數(shù)學能力的提升。而“說”是師生互動的重要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因此教師應注重創(chuàng)設對話的平臺,把“說”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增加師生的交流與對話,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思維的橋梁。
在課堂上很多教師一味地將自己的解題思路全盤講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接收,遏制了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教師不妨停一停授課的腳步,適時讓學生各抒己見,以“說”促“思”,從而加深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如,在教學“體積”時,教師出示例題“把4個棱長是2厘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師:這個題目該怎么解答呢?誰能說說理由。
生1:可以將4個正方體擺成一行,拼成一個底是8厘米、寬和高都是2厘米的長方體,根據(jù)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列式得8×2×2=32(立方厘米)。
生2:還可以將4個正方體拼成一個長和高是4厘米、寬是2厘米的長方體,根據(jù)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列式得4×2×4=32(立方厘米)。
生3:4個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無論怎樣拼只是擺放位置的不同,長方體的體積都不會發(fā)生變化,因此可以這樣列式2×2×2×4=32(立方厘米)。
上述案例,教師設計了開放性的問題,并注重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使這道題目的解答方法多樣化。前面兩位學生主要從所拼成的長方體入手,先判斷長、寬、高,再根據(jù)體積公式列出算式。而最后一位學生另辟蹊徑,從體積不隨位置變化的本質(zhì)入手,輕松地解決了問題。殊途同歸,讓學生通過“說”解答了問題,這遠比教師在課堂上單純地“講”,效果要好得多。
計算教學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很多學生因不能理解算理,造成計算錯誤。究其原因,是因為很多教師忽視算理,只是把計算的方法直接告知學生,然后進行大量機械、重復性的練習,造成學生對算理一知半解。因此,在計算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算法,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
如,教學“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時,教師出示例題“9+ 4=?”
師:你能說一說9+4是如何計算的嗎?
生1:我從9開始,接著再數(shù)4個數(shù),就是13。
生2:先算9+1=10,再算10+3=13。
生3:先算6+4=10,再算10+3=13。
師:同學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的算法。上面這么多的算法中,你最喜歡用哪一種方法進行計算?為什么?
生4:我喜歡生2、生3的算法,因為都運用了湊十法,計算起來更簡便快捷。
上述案例,改變了以往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收的陳舊套路,通過主動觀察、驗證、交流等學習活動,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他們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對比方法的多樣化,使學生甄別并選擇適合自己且具有廣泛意義的算法,并明晰其中的算理。
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偏低,他們的思維大多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在具體實踐活動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
如,教學“角”時,教師讓學生拿出活動角,嘗試拉出銳角、直角和鈍角。
師:說一說你們手中的活動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1:兩條邊叉開得越大,所得到的角就越大。
生2:從銳角到直角,再到鈍角,角在慢慢變大。
師:請你先拉出鈍角,然后再拉出直角和銳角,看看這時活動角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3:角變得越來越小了。
師:通過剛才兩次拉動活動角,你覺得這三種角的大小關(guān)系可以用什么符號來連接?
生4:銳角<直角<鈍角。
上述案例,教師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參與到拉一拉、比一比、說一說的操作活動中,為認識銳角、直角、鈍角的大小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知識,并把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和形象的感知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愛因斯坦曾說:“一個人的智力發(fā)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語言?!倍寣W生主動地說,既是對所學知識的總結(jié),也是對他們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設計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表達交流的機會,讓他們敢說、想說、會說,體驗思維角逐的樂趣,實現(xiàn)富有魅力的數(shù)學課堂。
(責編李琪琦)
G623.5
A
1007-9068(2016)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