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晚明文人的真情與矯情

2016-03-04 11:24:28陶慕寧
讀書 2016年2期
關鍵詞:袁宏道文人

陶慕寧

晚明成為學界的熱點,已延續(xù)多年。這段不足百年的歷史確有許多異于以往和后來帝制時代的獨特之處,諸如官僚體制的腐朽低效,商品市場的畸形繁榮,享樂觀念的無孔不入,左派王學的深入人心,黨社勝流的矍然蔚起,士商之間的角色互動乃至秦淮一曲的綺艷風流,諸方面的研究成果早已篇帙騰涌,不假我一二談也。這里只擬從“了解之同情”的立場談談那一時代文人之間的生活趣尚,冀能通過幾個有代表性的人物對那一群體“微窺而知之”(錢穆語)。

晚明的文人大抵都會因為同年、同鄉(xiāng)、同好、同氣建立自己的朋友圈,進而再由朋友的揄揚薦引擴大這個朋友圈,而后結社會盟,詩酒唱和,尺牘互通,友情遞進,甚而發(fā)展到一同去干預政治。閱讀這些人的尺牘書信,首先可以感受到情意的真切,惺惺相惜,肝膽相照。每一次詩會社盟,或是友人的遠道來訪,都會激發(fā)澎湃的詩情,而臨歧依依,難舍難分的友情也著實令人感動。而深一層閱讀其中的細節(jié),還可讀出才性、人品、情趣、志節(jié),于是便顯出了高低真?zhèn)?。且看幾個例子。

臧懋循,現代人知道他主要是因為其人曾纂輯過《元曲選》,流傳至今。其實,他在晚明的文壇享有大名,為“苕溪四子”之一,在當時頗具影響。懋循,浙江長興縣人,生長于太湖之濱顧渚的官宦世家,他的高祖、伯祖、父親都是進士出身。懋循自幼聰明絕頂,三歲能誦《孝經》、古詩,九歲就會寫文章,連塾師都自愧不如。萬歷八年(一五八○)三十一歲中進士,授荊州府學教授。明代的一個府學教授只是從九品的官,薪水低得可憐,是不夠養(yǎng)家的。好在能考中進士的一般都有些家底兒,更不用說像臧氏這樣的世家子弟了。所以懋循得以一面做個閑官,一面結社交友,任誕風流。他的座師是內閣首相申時行,他女兒是退休首相徐階的孫媳婦。萬歷十年,他升任夷陵知縣,成了正七品的官。次年,遷南京國子監(jiān)博士。根據現在能看到的史料,他在每一任上,都能盡心職守,薄有政績。為人則性情疏放,詩名遠播,還是個大玩家,圍棋、蹴鞠都很精通,又有男風之好。這在當時的士大夫間,也算一種時尚。不過身為儒學博士,公然帶著自己的男寵招搖過市,總不免有玷黌宮。校長(祭酒)黃鳳翔看不過去,參了一本,懋循遂被罷官。錢謙益的《列朝詩集小傳》說:

懋循,字晉叔,長興人,萬歷庚辰進士。風流任誕,官南國子博士。每出必以棋局、蹴毬,系于車后。又與所歡小史衣紅衣,并馬出鳳臺門。中白簡罷官。

還有講得更詳細的:

今上乙酉歲,有浙東人項四郎名一元者,挾貲游太學,年少美豐標。時吳興臧顧渚懋循為南監(jiān)博士,與之狎。同里兵部郎吳涌瀾仕詮亦朝夕過從,歡謔無間。臧早登第,負雋聲。每入成均署,至懸毬子于輿后,或時潛入曲中宴飲。時黃儀庭鳳翔為祭酒,聞其事大怒,露章彈之,并及吳兵部。得旨俱外貶。又一年丁亥內計,俱坐不謹罷斥。南中人為之語曰:誘童亦不妨,但莫近項郎。一壞兵部吳,再廢國博臧。馀不能悉記。臧多才藝,為先人鄉(xiāng)試同年,與屠禮部俱浙名流,同時因風流罪過,一棄不收,二公在林下與予修通門誼,其韻致固晉宋間人也。(沈德符:《萬歷野獲編》)

綜計臧懋循的一生,其實只做了五年官,就是這區(qū)區(qū)的五年中,他似乎也從沒感覺到榮耀,而是抱怨連連:

不肖入楚來,悠悠無足述者。但一齋蕭條,如枯葉蜩承之而已。生平惰氣,每見長安中冠冕,不啻炙手,乃今令日事此耶!顧此物不可流湎,不可不染指。邴曼容須官至六百石,陶弘景須五十歲始作拂衣計,似猶戀戀。終不若柴桑處士一決也。(臧懋循:《負苞堂集》卷四《與吳載伯書》)

菲薄的俸祿、繁冗的公務、無奈的趨奉、渺茫的前程,這是當時低級公務員的普遍境遇,并非臧懋循個人的牢騷。這里其實存在著一個悖論。考中進士,是彼時讀書人個人價值被皇權承認的最重要標志,既可光宗耀祖,又可躋身社會上層。若仕途順利,為方面大員,為卿為相,為帝師,都有可能。因此只要是春闈得第的士人,絕大多數會抱有這樣的夢想。但明代的現實(尤其中晚明)卻是“朝政失馭,群狡并興。背天常而逆人紀。于是有強藩,有逆豎,有亂賊,有奸黨,有叛將,有梗化之夷焉”(謝蕡:《后鑒錄·自序》)?;实刍钁|,閹禍綿延,黨爭酷烈,官不聊生。像宋代官員那樣優(yōu)渥的待遇、體面的生活是明代官員不敢想象的。從辭章方面看,明代的官員似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才子型的,中第之前就已詩名遠播,得官以后,隨著閱歷的增進,愈發(fā)汪洋恣肆。另一類是應試型的,只擅長八股文,經義帖括都滾瓜爛熟,只為了考試。有的終生不會作詩,個別的做了官以后從頭學起,也能中規(guī)中矩。臧懋循、公安三袁、屠隆、湯顯祖等顯然屬于前者。

懋循自詡甚高,“若勉強與世浮沉,遲我十年,亦或可覬二千石”。二千石是漢代官員最高的秩祿,可見其人本非自甘碌碌之輩。但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讓他對仕途心懷厭倦,希望回歸自己文人名士的本色。前面引錄的數通尺牘文筆灑落,而且真情流露,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袁宏道在吳縣縣令任上寫的一封信:“弟作令備極丑態(tài),不可名狀。大約遇上官則奴,候過客則妓,治錢谷則倉老人,諭百姓則保山婆。一日之間,百暖百寒,乍陰乍陽,人間惡趣,令一身嘗盡矣??嘣?,毒哉!”(袁宏道: 《錦帆集·丘長孺》)

袁宏道二十四歲中進士,四十三歲病逝,曾任吳縣縣令、順天府教授、國子監(jiān)助教、禮部主事,仕至吏部稽勛司郎中。不過從中進士到去世的十九年中,中郎做官的時間才不過五六年。只要在任上,他都是宵旰盡責,清廉自守,政聲極佳。他在吳縣知縣任上不足一年,就連寫了七道請求退職的公函給上司,或托言祖母病亟,或備述自己病篤,反正就是不想繼續(xù)做公務員了。

中郎的朋友屠隆,浙江鄞縣(今屬寧波)人,出身寒素,三十五歲中進士,任潁上(今屬安徽)、青浦(今屬上海)知縣,遷禮部主事。他做官的時間也不長,是因為被人參劾與西寧侯宋世恩淫亂而遭罷免的,與臧懋循下場相似。他在兩任知縣任上也做過不少好事,如興修水利,為民請命。為官也很清廉,試看他自述做縣令的種種不堪:

不佞起布衣,竊五斗,有四方之役。塵勞外擾,憂喜內煎,垢不及沐, 饑不及餐,據堂皇捫腹枵然,神識疲耗,而吏猶抱牘前。夜漏且盡,甫就蓐,兩睫未及下,而門者傳柝,攬衣起矣。溽暑扶服,汗流至踵,而仆仆不得休。時而車中遺溺至不可忍,而無奈車何。此時而思箕谷諸君,天人矣。(屠?。骸栋子芗A蓋亭記》)

由此可見,這類文人對官場的厭倦是發(fā)自內心的,“自作一官,五臟俱俗”(屠?。骸队扇づc馮開之》)。而像屠隆這樣家底單薄的官員其實是沒有退路的。他在萬歷十一年(一五八三)秋天升任禮部主事,在北京的一年多時間里,他目睹了京城達官貴人的窮奢極侈,聲色犬馬,從而誘發(fā)了他心底的種種欲望,于是他也開始狎妓冶游,蓄養(yǎng)男寵,頻繁地參與各種宴會,且一發(fā)而不可收,終于遭人算計,被劾罷官。

上文引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說臧懋循“與屠禮部俱浙名流,同時因風流罪過,一棄不收。二公在林下與予修通門誼,其韻致固晉宋間人也”。所言屠禮部,就是屠隆。說他們倆“韻致故晉宋間人也”,不免皮相之見。表面上看,晚明的許多文人在生活情趣上確與晉宋間人頗多相似,如鄙薄俗物、任情適性、追慕山水、學道佞佛。但若仔細考察兩個時代在社會思潮、物質環(huán)境、學術風氣、士人品行等方面的諸多不同,就會發(fā)現臧懋循、屠隆等晚明文人與晉宋間人的巨大差異。晉宋間的士人群體主要是由南遷的北方貴族和南方土著士族構成,在思想上承繼正始玄風,又融入了方興未艾的佛學與道教思維。他們生活優(yōu)裕,崇尚高情遠韻,瀟灑風流,在精神上追求清靜閑雅,與山水自然冥會融通,妙悟生命的哲理。這種生活態(tài)度當然離不開江南的地理環(huán)境、山水佳勝,同時也與社會上層偏安一隅的心態(tài)息息相關。

晚明的文人則除了具有傳統(tǒng)士人的習性之外,身心或多或少都添加了心學尤其是泰州學派的印記。心學強調的是“吾性自足”,“心外無物”。自信本心,不假外求。通過自心的體悟,而達到圣人的境界。心學發(fā)展到王心齋、李卓吾,融入了許多平民化的思想,增加了狂禪的因素。王艮說:“良知天性,人人具足,人倫日用之間舉而措之耳?!保ā缎凝S先生遺集·答朱思齋明府》)這話其實只是王陽明“滿街都是圣人”的演繹。李卓吾則講縱心適意,一切按自己的內心需要施行,“身心俱泰,手足輕安,既無兩頭照管之患,又無掩蓋表揚之丑,故可稱也”(李贄:《焚書·李中溪先生告文》)。這種哲學思潮直接引導了晚明文人對自我的發(fā)現,并與當時的市民意識、消費觀念、享樂主義一拍即合。袁宏道提出“興之所安,殆不可強。率性而行,是謂真人”(袁宏道:《 錦帆集·識張幼于箴銘后》)。湯顯祖則倡揚“性乎天機,情乎物際”(《湯顯祖集·答馬仲良》)。強調的都是任情適性,跟著感覺走,怎么舒服怎么來。心學關于人有沒有情欲,應當如何對待自己的私欲始終語焉不詳,卻格外強調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似乎只要心與道通,適情縱欲都沒什么了不起。這就給晚明文人放縱自我,追求現世的享樂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臧懋循就和心學淵源不淺,他的伯祖臧應奎即師從大儒湛若水,探究心性之學。其父臧繼芳復問學于心學巨擘歐陽德,懋循本人亦于心學頗有造詣,曾大力呼吁光大文成(王陽明)致良知之學。袁中郎兄弟則近于師事李卓吾。屠隆學問龐雜,佛禪儒道,無所不有,亦有心學根底。中郎于萬歷二十三年吳縣知縣任上第一次見到屠隆,時屠氏已罷官。中郎印象極佳,“游客中可語者,屠長卿一人,軒軒霞舉,略無些子酸俗氣,余碌碌耳。夫吳中詩畫如林,山人如蚊,冠蓋如云,而無一人解語。一袁中郎,能堪幾許煎爍?油入面中,當無出理,雖欲不墮落,不可得矣”(袁宏道:《錦帆集·王以明》)。氣質情趣上的契合,讓他們傾蓋如故,成了終生的摯友。

讀書人一旦失了安邦濟民、致君堯舜的宏大志向,往往不免隨世俯仰,放縱情欲。這種生活態(tài)度發(fā)展到極致,便是任性,乃至以癖為美。袁中郎說:“余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耳。若真有所癖,將沉湎酣溺,性命死生以之,何暇及錢奴宦賈之事?”(袁宏道:《瓶史·十好事》)張岱說:“人無癖不可交,以其無真情也;人無疵不可交,以其無真氣也?!保◤堘罚骸短这謮魬洝て钪乖旕薄罚┻@話其實有一定道理,喜歡一件事成了癖,必然專心致志,必然忘卻許多別的念頭,于是就可能單純得可愛。但癖有好有壞,圍棋、蹴鞠還不算壞,男風則盡管時尚,究竟不是好癖。再一味去夸大這種癖,好像不如此便做不得名士,像臧懋循、屠隆的狎養(yǎng)孌童,招搖過市,終不免令人齒冷。

晚明文人在倡揚真情的同時,也紛紛做出了許多矯情的事。袁宏道在《識張幼于惠泉詩后》中講了件有趣的事:

余友麻城丘長孺,東游吳會,載惠山泉三十壇之團風(在湖北黃岡)。長孺先歸,命仆輩擔回。仆輩惡其重也,隨傾于江。至倒灌河(在麻城縣西),始取山泉水盈之。長孺不知,矜重甚。次日,即邀城中諸好事嘗水。諸好事如期皆來,團坐齋中,甚有喜色。出尊取瓷甌,盛少許,遞相議,然后飲之。嗅玩經時,始細嚼咽下,喉中汩汩有聲。乃相視而嘆曰:“美哉水也!非長孺高興,吾輩此生何緣得飲此水!”皆嘆羨不置而去。半月后,諸仆相爭,互發(fā)其私事。長孺大恚,逐其仆。諸好事之飲水者,聞之愧嘆而已。

這其實只是件小事,但丘長孺連同飲了假惠山泉的雅人名士的嘴臉卻歷歷如在目前。由此可以得到兩個啟示:一是晚明的雅,許多并非骨子里就有,而是做出來的。二是迷信與從眾。丘長孺名坦,湖北麻城人,中武舉,仕至海州參將。當時只是個諸生,工詩,是公認的雅人,鳳目美髯,長身魁梧,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沒有人會懷疑他弄來的惠山泉會是假的,那些人也從沒品嘗過惠山泉。大家都要做雅人,即使喝著沒什么特別,一個人說好,眾人便會異口同聲地附和。因為誰也不想做俗人。

再看臧懋循,此人的無行已見前述,他被罷官以后,常常憑借自己的才望,游走于同年契友之門,每每得到饋贈,以補其山水賞玩、吟哦笑傲之資。用句俗話說,就是到處打秋風。這在晚明的文人中也是極普遍的事,職務丟了,名聲還在,甚至可能更響亮,那些居官的朋友同年也愿意延納這類名士來提振自己的雅譽。以當時的士林風氣衡之,兩方面都不算失德。但如果再看臧懋循的一篇序,“士所不恥于清議者三:曰墨、曰忍、曰奔競。而三者之弊,奔競為甚。繇夫始進者輕,即終身之事業(yè)系之也”(《負苞堂集·代送陳駕部視學兩浙序》)。何其正大莊嚴,洞察微細。拿這段話對照他的行為,難免令人生出兩面人的感覺。嘉靖已降,士人之言行不一,已非個例??谡勑男?,標榜氣節(jié),人前恂恂若君子,人后投刺鉆營,奔競趨附者比比皆是。這與今日會上大談廉潔勤政,私下納賄尋租的許多官員在人品上似有相通之處。比起這些人來,懋循還算不得盡喪良知,不齒于世。

放縱情欲,佯狂悖理,是當時文人群體的普遍現象。他們狎妓冶游,分桃斷袖,買吳姬,醉山水。且總能為這種放浪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袁小修(中郎弟)有一段話可以概括這類文人的心態(tài):

才人必有冶情。有所為而束之則近正,否則近衺。丈夫心力強盛時,既無所短長于世,不得已逃之游冶,以消磊塊不平之氣,古之文人皆然。近日楊用修云:“一措大何所畏,特是壯心不堪牢落,故耗磨之耳?!币嗲檎Z也。近有一文人酷愛聲妓賞適,予規(guī)之,其人大笑曰:“吾輩不得志于時,既不同縉紳先生享安富尊榮之樂,止此一縷閑適之趣,復塞其路,而欲與之同守官箴,豈不苦哉!”其語卑卑,益可憐矣。(袁中道:《珂雪齋集·殷生當歌集小序》)

文中所說的楊用修,名慎,是正德六年的狀元,嘉靖時任經筵講官,因為大禮議案,被削籍,遣戍云南永昌衛(wèi)。面對世宗皇帝的政治迫害,楊慎在云南不得不佯狂避禍,做出一副縱情聲妓的假象,甚至“胡粉敷面,作雙丫髻插花,諸妓擁之游行街市”(錢謙益: 《列朝詩集小傳》)。楊慎的縱酒狎妓,自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后來的文人既無他的學問,又無他的遭遇,卻偏要將他的佯狂當作放縱自我的榜樣,實際也是一種矯情。

放縱之余,他們又往往會深自懺悔。袁中郎早就認識到“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為酒肉,或為聲妓,率心而行,無所忌憚”(袁宏道:《敝篋集·敘陳正甫會心集》)。因此他決心割斷各種欲望,“近日漸學斷肉,此亦是學隱居之一端,將欲并禁諸欲,未免為血肉所使。嘗自諦觀宦情不斷之根,實在于此”(袁宏道: 《敝篋集·答顧秀才紹芾》)。他茹素三年,結果因為口饞,又動了葷。屠隆也是每每在縱欲之后,悔恨不已,感嘆“名障欲根,苦不肯斷。世上萬緣,獨此二物為難除。隆自學道以來,凡可以去此二賊者,真惟力是視,隱而不發(fā),直以經歲。隆方私自憙念已遂降此魔。偶有所感,瞥然動念,乃知病根尚在,特潛隱不發(fā)爾”(屠?。骸栋子芗づc王元美先生》)。為此,他慕道學佛,但又經不住物欲的誘惑,整個后半生都徘徊在禁欲與縱欲之間。

以上所舉的數人幾乎都是進士出身,都曾步入仕途,同時又都是著名的文人。他們與如今的知識分子有個根本的不同,即這些人都脫胎于儒學,飽讀經書,于仁于禮有天然的認同,即便后來又學道佞佛,也很難撼動儒士的根基。這也可以解釋他們?yōu)楹我幻鎱挆墳楣俚乃兹?,一面卻又恪盡職守,與民同休戚。但是他們又都在不同程度上悖禮縱欲,違背了儒家做人的準則。如何解釋這種矛盾糾結的現象呢?我想有內外兩種因由:內的一面,是這些人皆自負才名,懸鵠甚高,視青紫如拾芥。而現實官場的阘茸低效與他們的期望呈現巨大的反差,于是產生厭倦。泰州學派對個性的張揚適時地為他們的任情放縱提供了理論的支撐。外的一面,政府自上而下的全面腐敗讓他們這些具有正義感的官員無從施展,進而絕望。而畸形繁榮的商品市場、消費文化則對這些社會精英施以無所不在的誘惑,讓他們難以抗拒。飲食男女,本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儒家強調的是在食色上,要保持適當的度。程頤說:“人之為不善,欲誘之也。誘之而不知,則至于天理滅而不知反?!保ā抖倘珪みz書》)林逋說:“人性如水,水一傾則不可復,性一縱則不可返。制水者必以堤防,制性者必以禮法。”(《省心銓要》)以上數人深知此理,所以才在快樂的縱欲之后痛苦地自省。自省之后又經不住快樂的誘惑,再放縱,再自省。循環(huán)往復,真情與矯情交織,無法真正解脫。

猜你喜歡
袁宏道文人
論袁宏道尺牘中對自適的追求
古代文人與琴棋書畫
文人與酒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紫禁城(2019年11期)2019-12-18 03:14:58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愛睡覺
袁宏道吏吳期間交游考述
北方文學(2017年11期)2017-07-31 16:11:35
文人與石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3
袁宏道吏吳期間交游考述
袁宏道研究百年述評
屏南县| 吉木萨尔县| 泗水县| 金溪县| 旌德县| 蒙自县| 邓州市| 吉木乃县| 茶陵县| 饶阳县| 通榆县| 镇江市| 岱山县| 建始县| 西林县| 两当县| 桦川县| 安吉县| 许昌县| 广州市| 定南县| 阿拉善左旗| 金乡县| 广饶县| 宝应县| 隆子县| 定南县| 晴隆县| 阿城市| 崇州市| 承德县| 洪江市| 紫云| 三门县| 惠水县| 连南| 吉林省| 南陵县| 固阳县| 朝阳区|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