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水魚
?
給種子一段慢慢生長的時間
◎ 張水魚
正如飯要一口一口地吃,真話也是一句一句地說出來的。這是讀罷袁源老師作文課《枝頭的銀杏是白色的嗎》的第一感受。在這個課例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里,袁老師設計了一個“真心話大冒險”的游戲。游戲里有四個題目,要求學生分別就教室、同桌、班級、班主任老師用一個詞進行評價,并用一句話解釋一下。
可以說,這四個問題是學生第一次踏進校門時就存在的熱門話題,按道理說,這樣的問題在初中課堂上提出來,不是太幼稚了么?但事實上,從課堂實錄來看,對這幾個問題的認識與表達,的確有重新審視的必要,因為它們跟另外一個老生常談的作文話題——“說真話,抒真情”遭遇著同樣的尷尬。正如評課者黃本榮老師所言,教材中雖赫然寫著“寫真實”是第一位的,但又有多少老師理解了這句話,并在教學實踐中去落實這句話呢?
讓學生“說真話、抒真情”是作文教學的共識。然而,本該在小學就完成的說簡單真話的內容還有必要在初中階段進一步夯實。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因為,學生的每一個作文練習階段都飛得太快了。這是我跟許多老師、家長聊天時共有的感嘆。小學著急完成初中的任務,初中著急完成高中的任務,高中提前完成大學的任務。君不見,小學一二年級就有老師布置寫完整的作文了,而三四年級就想把記敘、抒情、議論各種表達都落實好。這樣做,其實是一種拔苗助長的行為。學生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只好東選西抄,甚至求助家長代寫,自己真實的體驗和發(fā)現(xiàn)因為不太會表達,或者來不及說好而被懸置一旁。
豈不知,新生命不需要刻意裝扮。正如種子生來就是有根的,有力量的,有沖破泥土的勇氣的,我們只須等等它們,給它們一段慢慢生長的時間,等它們以自己的獨特形狀證明自己的存在就好。學生寫作文,隨著他們生活視野的一步步打開,認知也會不斷提高,對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在不同階段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甚至,對“在作文中寫真話”這幾個字也會有屬于自己的見解。讓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變化著的人或事有不同的指認,這才是“寫真實”的意義。要相信學生說真話的力量,相信一句句真話累積起來的能量,說真話的過程就是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過程,是認識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的過程。不能著急讓抄來的好詞好句占領獨屬孩子們的精神領空。
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精彩。小學生只綻放童真的光芒就很可愛,只說自己能說好的話,不著急為文章涂脂抹粉。初高中生是人格形塑期,最不能束縛和限制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因為這是生命活力的源泉。要知道,他們是我們教的對象,同時也是我們學的對象。本期《掀起你的蓋頭來》一文提及這樣一個學生,他對著學校剛移栽來的老樹,無法抑制悲憫之情,其理由是:“作為教育學生的地方,不能做這種違反自然倫理的事。樹要慢慢地生長,我們不能急功近利,學校,是播種的地方,是栽樹的地方啊。現(xiàn)在竟然靠移栽老樹來裝扮‘歷史悠久’,面對陌生的土地,飽經(jīng)滄桑的老樹能適應嗎?”這段話所流露的,僅僅是學生獨特的看待事物的眼光嗎?我更多看到的,是陽光下一顆飽滿的麥粒散發(fā)的光澤。
給種子一段慢慢生長的時間,讓我們共同聆聽、品享自然拔節(jié)的輕響。